APP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2023-12-08李作祥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3年10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李作祥

[摘    要]立德树人是当前教育的重要话题,新时代爱国主义可以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开展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参与,来实现爱国主义教育与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机融合,共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强烈爱国情感和高度法治观念的小学生。

[关键词]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从历史中汲取知识,全面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牢记民族勇气、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凝聚中华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通过对国家的认识和了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繁荣发展的重要性和自身使命,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民族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和人民奋斗的热情和动力。

一、在小学道德与法治中融入历史文化教育

历史文化教育是爱国精神的起点,同时也是培养小学生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教育资源。道德与法治可融入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历史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历史精神和文化情怀,使学生产生浓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一)开展历史的传承发展教育

历史文化是我们理解和认识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重要渠道。通过讲述和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和文化成果,可以增强学生的历史意识,激发学生热爱历史的兴趣和热情。可以通过讲解祖国的古代历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变迁和发展,从中领悟祖国的伟大历程和民族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展示文化传统的多样性

文化是代代相传的宝贵遗产,是我们民族精神和生命力的重要源泉。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文化底蕴和多元特质,领悟文化的深层次内涵和价值。可以通过讲解和展示祖國的民族文化、地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等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多元文化,从中领悟文化交流和文化互鉴的重要意义。

(三)介绍我国的地域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广大地域各具特点,拥有着千差万别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通过课程设置和实践探索,引导学生探究和了解祖国各地的地理、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可以通过讲解和展示祖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文化优势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祖国的多元面貌,熟悉各地区的人文景观以及各地区文化的不同特征,从而增强学生的地域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二、从关注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生活化教学是指从真实生活情境出发进行教学引导。对于小学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来说,道德与法治课程如何将高高在上的爱国情怀与学生的切身体验想融合,是教师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在教学中,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一)开展与爱国情怀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深入理解知识内涵和实际应用。例如,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法院、公安局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司法制度和公共安全的重要性。

(二)从真实生活出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社会现实问题和挑战,鼓励学生思考如何积极应对,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小学环保教育课程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注环保问题。

(三)利用多样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在小学历史教育课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当地的历史文化,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当地文化遗址等方式了解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开展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社会关注意识

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培养健全人格、具有独立思想的合格社会公民为前提,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入,同样需要具备社会参与视野。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当中,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当中,妥善解决问题,学生才能够产生对于爱国主义精神价值观的认同。

(一)从教学内容出发的活动设计

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将实践活动与学习紧密结合,从而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小学人文地理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社区、公园等地方进行实地调查和观察,让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特色,巩固所学知识。

(二)打造团队性的社会实践活动

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生通常需要与团队成员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团队意识,了解合作的重要性,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例如,在小学社会实践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义务劳动和清洁环保活动,让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提升综合素质。

(三)培养公民道德素养的实践活动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国家法律和公共政策,提高学生的公民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小学公民教育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公益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公益事业的意义和价值,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关注。

(四)强化创新意识的社会实践项目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尝试新的事物和想法,在实践中提高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例如,科学精神的教育培养课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博物馆、科技企业等,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的现状和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从课堂教学出发营造多元化的教学环境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创建多元化学习环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和法治意识。多元化教学环境能够实现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热爱课程学习、参与课程讨论,培养爱国情怀,深化爱国情感。

(一)创新多种教学方法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来进行,例如,可以通过故事、电影、讲座、实地考察等手段来传递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讲述身边的感人事迹、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爱国主义的电影来引导学生的爱国心和爱国情感。在爱国精神培养方面,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一是通过故事讲授,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最好以故事的方式来讲授,因为故事生动有趣,容易让小学生产生共鸣。同时,通过故事讲授可以将抽象的道德和法律概念变得形象化,有助于小学生理解。例如,可以讲述有关正义、友谊、诚信等道德故事,或者讲述有关宪法、刑法、劳动法等法律故事。图片和视频是传递信息最直观的手段之一,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在生动的场景中学习道德和法治知识。例如,在讲述交通安全教育时可以播放一些交通事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二是视听讲座和讨论。视听讲座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道德和法律知识,强化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在讲座和讨论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者案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例如,可以讲述公民道德和義务,讨论如何履行自己的公民义务。三是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能力。例如,在学习法律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检察官、法官、律师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加深对法律知识的认识。

(二)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构建多样化的环境场景

资源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同时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中精神信念培养能够渗透到学生生活与情感体验方方面面的重要方法。在教学资源方面,教师可以从跨学科融合、榜样力量等内容,来构建资源环境。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跨学科融合的方式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课程整合是指将不同学科的课程内容和资源整合起来,形成跨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小学教育中,课程整合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让学生在跨学科的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科知识。以国家历史为背景,整合道德与法治和地理学科: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以历史教学为背景,加入地理和道德与法治的内容。例如,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了解祖先的奋斗历程、建国的艰辛,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可以将地理概念融入教学中,如“祖国的河山”“母亲河”等,让学生对祖国的地理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整合语文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整合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如阅读一些关于爱国主义情感的文章,让学生感知爱国主义情感的生动形象。同时,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等方式,懂得倡议文和公告的写作技巧,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整合数学与地理和人文学科: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地图和图表来理解各地的统计数据,同时结合人文学科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每个地区的文化特点和习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同时也对各地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其次,教师可以引入榜样力量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精神世界,打造理想信念。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多种榜样事迹,通过多种渠道来进行教学。以事例施教:通过讲述一些榜样人物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和成就,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例如,可以讲述雷锋的事迹,引导学生了解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多的贡献。观察实践:在小学生活实践中,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人物,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和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向榜样人物学习。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到社区服务,观察和学习社区志愿者的行为,了解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责任感。制作榜样成就展板:在学校或班级中制作榜样成就展板,展示一些优秀榜样人物的事迹和成就,让学生了解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成就,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意识。艺术表演:通过艺术表演,如朗诵、小品、诗歌等形式,学生表达他们向榜样人物学习的愿望,引导学生在表演中传递爱国主义情感和道德意识。

五、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环境育人作用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是十分直接和系统的育人方式,爱国主义教育在发挥作用时,需要借助学科教学有形教育和环境育人无形教育两个层面共同发挥作用,最终达成育人目标。小学道德与法治可以通过与家庭教育建立合作关系,打造新型的家校合作协同育人场景,提高教育质量。

(一)引导学生家长参与其中

家长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教学活动。比如,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讲座、社区活动或者家长会议。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讲解国家法律、宪法等,让小学生认识到国家法律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作用,同时在家庭教育上注重培养学生们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家长的参与可以表现在几个方面。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讲座、社区活动或者家长会议,了解国家法律、宪法等相关知识,并与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和讨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通过讲解国家法律等,让小学生认识到法律对国家和人民的重要作用,并且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不要违法乱纪。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家长可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行为榜样,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法律意识。比如,教育学生尊重他人、守信用,不欺凌别人,不偷盗、教育学生不向他人泄露隐私等。与学生一起讨论社会新闻和热点问题,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国家的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定期与老师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道德思想状况和行为表现,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案,提供学生需要的支持和帮助。

(二)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家校合作重要的方式之一。学校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加深小学生的爱国主义和法治意识。比如,可以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实践活动等,让小学生在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爱国主义和法治的力量。学校和家长可以合作推动相关活动,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与法治氛围。具体来说,学校方面可以开展以下文化环境建设活动。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安排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以此激发学生对爱国主义和法治的兴趣和热情。比如,可以开展主题班会、讲座、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下接触到不同的人和事物,感悟到爱国主义、法治的精神内涵。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学校可以通过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的特色,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和发展状况,从而提高其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比如,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区等,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和国家的荣耀。注重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模拟法庭、法制小游戏等方式,提高学生对法律和法治的认识和理解,并让其在实践中感受到相关知识的实用性。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相关实践活动,比如参观法院,让学生了解法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学习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参考文献:

[1]谢达理.基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探析[J].亚太教育,2022(23):185-188.

[2]袁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J].教育界,2022(27):8-10.

[3]牛宝正. 基于爱国主义谈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教育[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对接京津——区域辐射 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675-679.

(责任编辑:吕研)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GS[2022]GHB1409)。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教育小学教学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几点反思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细读的运用探讨
小学五年级语文写作教学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