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三点式重睑与传统切开重睑术在青中年女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2023-12-06何楠楠陈静赵盼
何楠楠 陈静 赵盼
(1. 开封一五五医院皮肤整形美容科,河南 开封 475000;2.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科,河南开封 475000)
随着时代、地点、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自然,追求面部各器官的和谐统一。重睑术,也称双眼皮成形术,是整形美容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1]。针对不同的重睑术病例,手术方法也不尽相同。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切开法、埋线法、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各有利弊,适合不同的人群。
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切口小,约2-3 mm,创伤小,切口与切口之间建立较宽连续皮肤桥,不影响上睑淋巴回流且去除小部分眼轮匝肌和脂肪并与埋线联同来增加睑板前筋膜与真皮的粘连,使术后肿胀轻,消肿快,恢复时间短,减轻了术后瘢痕,且能够获得较确切、持久的临床效果。传统切开重睑术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要求因人制宜的设计重睑线以及去除适量松皮,且形成的双眼皮可以持久保留,形成的皱襞深,富有立体感,但其对上睑皮肤及皮下组织创伤较大,使术后明显肿胀、整体恢复时间长[2]。但两种手术是否对所有女性都适用呢还需进一步分析。
基于此,本文旨在分析对比改良三点式重睑与传统切开重睑术在青中年女性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 年6 月-2022 年8 月收治的整形门诊进行重睑手术的108 例双侧单睑形态女性就医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双侧单睑、均为初次行重睑成形术;临床资料无缺乏;均无意识障碍,可以配合治疗。排除标准:曾经做过重睑术者;妊娠期患者;面瘫睑裂闭合不全者。
其中青年女性54 例,年龄18-40 岁,平均年龄(29.13±1.57)岁;中年女性54 例,年龄41-56 岁,平均年龄(45.37±2.74)岁。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7 人。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就医者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传统切开重睑术治疗。首先按照不同的需求设计重睑线,并根据需要设计去除皮肤范围,按照设计好的手术切口线,用小尖刀切开皮肤全层需要去皮者按设计范围去除皮肤,然后按需要切除切口下面适量眼轮匝肌和睑板前筋膜组织,切开眶隔或者切除一条松垂的眶隔,此时可以看到眶脂肪的脱出,剪去脱出的眶脂肪,切除后的创面需彻底止血,防止眶脂肪回缩到眶隔内引起球后血肿。将切口下缘真皮与睑板上缘缝合固定形成重睑,最后按下唇皮肤+睑板前筋膜+上唇眼轮匝肌+上唇皮肤间断外缝合6~7 针。术后先进行冰敷,然后三天后热敷、冷热交替,直至完全消肿。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嘱患者取坐位,在上睑皮肤准备形成重睑褶皱的部位内、中、外三个小切口切开皮肤,每条切口长约3-4 mm,重睑皱襞宽5.5-7.5 mm。以含0.5%利多卡因的1:20 万肾上腺素分3 处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每侧注入0.6-1.0 mL,注入深度为皮下层。按设计用尖刀片行皮肤小切口,然后依层少量多次将组织提出切口外,用精细双极电凝灼烧止血,然后将已灼烧止血完善的组织剪除,保持切口间眼轮匝肌完整。从三点切口向两侧及深层分离,在皮下贯通三个微创切口,修剪皮下多余脂肪筋膜层,精细微量去除眼轮匝肌(切除眼轮匝肌时,尽量将该段肌束全部夹住直至睑板前),摘除臃肿脂肪团,睑板前筋膜+下唇眼轮匝肌内缝合,下唇皮肤+睑板前筋膜+上唇眼轮匝肌+上唇皮肤外缝合,证实为睑板或睑板前筋膜时再缝合,以保证皮肤切口与深层组织准确缝合固定。一侧操作完成且效果满意后,再进行对侧操作,并以完成侧为标准,使双侧重睑宽窄、长短、形态对称。术后遗留微小线条痕迹藏于皮肤褶皱内,疤痕不明显。
1.3 观察指标
1.3.1 术后恢复时间
分析对比两组青年患者和中年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
1.3.2 并发症发生率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如重睑形态不对称、上睑松弛、淤青等。
1.3.3 术后满意度
术后3 m,参考《实用整容外科手术史》[3]中的评定标准:非常满意:重睑形态、弧线自然,双侧对称,无明显瘢痕与并发症,患者对其满意度高;基本满意:重睑弧线完整,瘢痕不明显,无明显并发症,但双侧略微不对称,患者基本满意;不满意:重睑线不自然,双侧重睑不是完全对称,重睑线消失,有并发症的发生,患者不满意,需要进行二次修复。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基本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D)描述,两两间使用t 检验;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青年组中,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年组中,对照组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对比(±SD,d)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时间对比(±SD,d)
注:两组间比较,*P<0.05。
?
2.2 改良三点式重睑术降低青年并发症发生率
青年组中,观察组(3.7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8.52%)(P<0.05);中年组中,观察组(22.22%)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41%)(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
2.3 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提高青年术后满意度
青年组中,观察组(96.30%)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5.18%)(P<0.05);中年组中,对照组(88.89%)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观察组(70.37%)(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满意度对比[n(% )]
3 讨论
重睑术,也称双眼皮成形术,是整形美容外科最常见的手术之一[1]。针对不同的重睑术病例,手术方法也不尽相同。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切开法、埋线法、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各有利弊,适合不同的人群。重睑手术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美容手术,随着时代、地点、年龄、职业和社会地位等诸多因素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自然,追求面部各器官的和谐统一,而不是重睑皱襞的形态、宽窄[1,2]。
传统重睑切开法对年纪稍大,皮肤松弛和上睑脂肪过多的手术者可以切除少量皮肤和一部分眶隔脂肪,可以减轻上睑松弛、臃肿的症状。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术后肿胀轻,没有明显切口瘢痕,适合年轻、眼睑皮肤薄、眶隔脂肪不多的人。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观察组。原因在于:改良三点式重睑术是一个微创手术,缩短了手术切口长度,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小,且不破坏上睑淋巴回流,因此术后引起的水肿相对减轻,从而术后恢复快。研究发现[4],传统切开重睑术的创伤性比较大会留下浅浅的疤痕,眼部的肿胀比较严重,恢复时间长。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青年组中,观察组(3.60%)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8.00%);中年组中,观察组(24.63%)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0%)。肖博等[4]研究结果显示,改良三点式重睑术针对青年求医者的效果比较好,传统切开重睑术在中年女性中应用良好,原因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年女性会出现一定的上睑皮肤松弛甚至遮盖部分视野或者出现倒睫,更适合传统切开重睑术。过往有研究发现[5],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切口小形成的创伤小,进一步降低了术后瘢痕增生的程度,加强了重睑线下方皮下组织与上睑提肌腱膜的粘连,使重睑线更加流畅稳定与对称。本研究还发现:青年组中,观察组(98.18%)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中年组中,对照组(88.00%)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观察组。说明:青年女性对改良三点式重睑术的满意度高,中年女性对传统切开重睑术满意高。
综上所述,青年女性更适合改良三点式,中年女性更适合传统切开重睑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