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耐受性及无进展生存期临床观察

2023-12-06龙瀛曾小华钟新云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11期
关键词:毒副癌细胞进展

龙瀛 曾小华 钟新云

(万载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江西 宜春 336100)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起源于结肠或直肠内的细胞,发病率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前3 位[1]。结直肠癌的发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肠道炎症、肠息肉、肥胖、吸烟和酗酒等[2]。

结直肠癌早期症状包括排便习惯的改变(如便秘、腹泻、或排便次数的改变)、血便、腹痛以及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晚期症状为持续性的腹痛(肿瘤扩大、侵犯周围组织或肠道梗阻)、贫血(由于慢性失血或肿瘤引起的骨髓抑制,造成贫血的症状)甚至淋巴结肿大(肿瘤扩散到淋巴结可能导致局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3,4]。化疗药物通过影响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mRNA)、蛋白质的合成,或者干扰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来发挥杀伤癌细胞的作用,且识别肿瘤细胞的方法是高速分裂生长的细胞,因此人体内高速生长的细胞(骨髓细胞、毛囊细胞)也会被化疗药物所杀灭。

本研究选用奥沙利铂(Oxaliplatin,L-OHP)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治疗晚期结直肠癌(Advanced colorectal cancer,ACRC)患者,观察其耐受性及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 年1 月至2021 年12 月间本院收治的82 例ACRC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参照组(n=40)和联合组(n=42)。纳入标准:男女不限,年龄>18 岁;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为ACRC;意识清楚,无精神疾病者;依从性较好,临床资料详实。排除标准:心理障碍和情感表达障碍者;病情不稳定或预计生存期小于6 m 者;合并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等;对本实验所用药物过敏者;不耐受治疗者;1 m 内接受过重大手术治疗者。

参照组男性20 例,女性20 例;年龄45~75 岁,平均年龄55.64±5.75 岁;分期:ⅢB 期6 例,ⅣC 期6 例,ⅣA 期10 例,ⅣB 期13 例,ⅣC 期5 例;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arnofsky,Kps)71~80 分,平均Kps 72.82±5.12 分。联合组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年龄43~75 岁,平均年龄55.72±5.68 岁;分期:ⅢB 期5 例,ⅣC 期7 例,ⅣA 期11 例,ⅣB 期13 例,ⅣC期6 例;Kps 70~80 分,平均73.14±5.17 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化疗前均进行止吐、护肝、防止胃黏膜损伤治疗。

参照组患者口服CAP(规格:0.5 g,南京优科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223015)治疗,1 次1 片,Bid,连续2 w,休息1 w,重复3 w。

联合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注射L-OHP(规格:100 mg,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0050962),加入250~500 mL 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输注2~6 h,每3 w 给药1次。每2 w 为1 个周期,两组均连续治疗3 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1.3.1 近期疗效[5]

化疗结束后进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根据实体肿瘤的疗效评价标准中提及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消失,且至少维持28 天。部分缓解(PR):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30%。疾病进展(PD):病灶最大径之和至少增加≥20%,或出现新病灶。疾病稳定(SD):肿瘤靶区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写未达PR,或增大未达PD。

1.3.2 耐受性评估

治疗期间,统计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按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副反应分级标准进行评价。0 度:胃肠道无反应;Ⅰ度:胃部黏膜红肿或轻度溃疡;Ⅱ度:伴随腹痛,胃部黏膜有溃疡;Ⅲ度:患者呕吐需治疗,有腹痛,胃溃疡,不能进食固态食物,不能耐受,需治疗;Ⅳ度: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呕吐,急需肠道外营养支持治疗。

1.3.3 生活质量[6]

治疗前、治疗后根据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编制的肿瘤生存质量调查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进行评价,该量表分为躯体、角色、社会、情绪和认知功能5 个维度,每个维度转化为标准评分0~50 分,得分越高说明功能状况和生命质量越好。

1.3.4 生存期

治疗结束后接受持续随访,随访方式门诊、电话、网络通讯手段,随访的终点事件为疾病进展、或死亡,记录两组疾病进展、死亡等情况。采用绘制生存曲线(Kaplan-Meie,K-M)分析无进展无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20.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数秩检验(Log rank test,Log Rank);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采用t 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

治疗3 个周期后,联合组从疾病稳定、控制率和有效率等指标分析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例(%))

2.2 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期间,两组间出现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例(%))

2.3 两组患者QLQ-C30 量表评分

治疗前,两组QLQ-C30 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角色、社会、情绪、认知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评分均明显上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QLQ-C30 量表评分(±SD)

表3 两组患者QLQ-C30 量表评分(±SD)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参照组比较,#P<0.05。

?

2.4 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比较

参照组疾病进展12 例,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50.20%;联合组疾病进展5 例,累积无进展生存率为83.30%。联合组累积无进展生存率明显高于参照组(χ2值=9.819、P=0.002)。

3 讨论

对于ACRC 患者,可同期切除远处的转移灶或融合成团的淋巴结,加肿瘤的根治性切除,再加化疗、放疗以及免疫治疗等综合治疗的方法,控制其症状,减轻其痛苦,提高其生存率。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医学的进步,化疗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的治疗中,对于ACRC 患者的治疗,化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而化疗方案的制定又是影响化疗获益的关键。如果癌细胞已经扩散到淋巴结或远处器官,分别是对于Ⅲ期和Ⅳ期结肠癌,化疗方案中包含氟尿嘧啶、L-OHP、CAP 可延迟预期寿命。

L-OHP 属于新的铂类衍生物,通过产生烷化合物作用于DNA,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产生烷化合物,产生链内链间交联,进而对癌细胞增殖产生抑制作用)[7,8]。CAP 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度和组织渗透性,高选择地选择作用于肿瘤细胞,干扰癌细胞的DNA 合成,能够有效地抵达肿瘤组织,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9,10]。张立明研究表示ACRC 患者应用L-OHP联合CAP 治疗效果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远期生存率[11]。

本研究发现治疗3 个周期后,联合组的控制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治疗期间两组间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表明L-OHP联合CAP 治疗ACRC 能够有效地控制疾病发生率且在此基础上无毒副反应的增加。分析原因,L-OHP 通过与DNA 结合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从而达到抗癌的效果;CAP 则是一种抗代谢类药物,能够干扰癌细胞的DNA 和RNA 合成。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两者联合治疗ACRC的优势在于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互补地发挥作用,同时攻击癌细胞,增强治疗效果[12]。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已经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且被证明可以有效控制ACRC 患者的疾病发生率。李红志证实与单一CAP 相比,L-OHP 联合CAP 术前同步放化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3]。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躯体、角色、社会、情绪和认知功能评分均上升,且联合组的评分远高于参照组,表明L-OHP联合CAP 治疗ACRC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原因有L-OHP 和CAP 是两种不同的化疗药物,它们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可以同时作用于癌细胞的不同靶点,提高肿瘤的缩小率和疾病控制率,减少肿瘤的进展和复发,增加治疗的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L-OHP 联合CAP 可以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减轻症状和不适,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生活质量。研究还发现联合组的无进展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均高于联合组,表明LOHP 联合CAP 治疗对ACRC 病情控制效果更好,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这可能与联合治疗能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有关。

综上所述,L-OHP 联合CAP 治疗ACRC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无毒副反应发生率增加,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毒副癌细胞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癌细胞最怕LOVE
假如吃下癌细胞
癌细胞最怕Love
FOLFIRI 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分析
培美曲塞和吉西他滨分别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情况探讨
正常细胞为何会“叛变”? 一管血可测出早期癌细胞
寄生胎的诊治进展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预防化疗毒副反应中的作用分析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