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围术期失眠的因素分析
2023-12-06何香兰张爱萍周秋香
何香兰 张爱萍 周秋香
(遂川县妇幼保健院,江西 吉安 343900)
乳腺良性肿瘤是青年女性高发病之一,受现代社会环境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其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患者多在体检或触摸乳房发现有小肿块后入院检查后发现,现阶段临床多采取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但由于多数患者对乳腺良性肿瘤疾病知识了解较低,确诊后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同时患者不了解微创旋切术切除过程,害怕手术影响乳房美观,常对手术治疗表现出怀疑心态[2]。
相关研究指出,乳腺良性肿瘤的病因与雌激素水平失衡和长期的精神压力具有密切关系[3]。在患者确诊入院后,围术期间受病房环境、肿瘤病情、手术切除后乳房美观等相关因素影响,患者极易出现失眠症状,使得其自身代谢和激素分泌异常,既不利于手术的正常开展,也不利于术后患者恢复[4]。因此,尽可能避免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围术期失眠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我院82 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对比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期间不同失眠症状患者的临床资料,旨在分析围术期失眠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以为微创旋切术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回顾性分析2021 年10 月~2022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82 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乳腺良性肿瘤诊断标准[5];年龄在15 岁以上;患者均接受乳房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治疗;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放化疗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有乳房切除手术史者;极度肥胖者;精神异常疾病者。
1.2 分组方法
在患者开展手术前1 d,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问卷调查评估[6]:量表共组成7 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 等级计分,累积总分范围为0~21 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其中PSQI≥11 分归为失眠组,PSQI<11分归为对照组。
1.3 观察指标
⑴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将患者分为失眠组(PSQI≥11 分,n=48)和对照组(PSQI<11 分,n=34),比较两组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生育史、婚姻状况、肿瘤最大直径、病变部位、肿瘤类型等一般临床资料和病房环境、家庭状况、工作状态、家庭月收入、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等其他住院信息。其中病房环境由患者主观感受进行评估,可分为舒适和不舒适两类。家庭状况主要评估患者家庭生活情况,是否有因家庭不和睦而出现严重的心理压力。工作状态可分为无职、有职且工作稳定、有职但处于职业上升期或职业下降期。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则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总分为20~80 分,分数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⑵选取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经Logistics 回归分析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围术期失眠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软件SPSS21.0 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D)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围术期失眠的影响因素,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体重指数、生育史、婚姻状况、病变部位、肿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分化程度、肿瘤最大直径均高于对照组(P<0.05),生育史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n(%),±SD]
表1 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n(%),±SD]
?
2.2 两组其他住院信息比较
两组家庭月收入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失眠组病房舒适程度、职业变动期、SAS 评分、SDS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家庭和睦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其他住院信息比较[n(%),X±SD]
2.3 影响因素分析
经Logistics 回归分析,文化程度、家庭和睦程度均不是影响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围术期失眠的危险因素(P>0.05);生育史、肿瘤最大直径、病房舒适程度、职业变动、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SDS 均是影响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围术期失眠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围术期失眠的影响因素Logistics 回归分析
3 讨论
临床上乳腺良性肿瘤确诊后,需采取对应手术切除治疗,但部分患者听说要进行手术治疗,担心肿瘤病情和术后疤痕影响乳房美观,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严重时甚至造成围术期失眠,不仅会影响手术的正常开展,还可能影响术后患者恢复[7]。因此,减少围术期失眠的产生对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微创术围术期失眠会影响患者精神和代谢,术前睡眠不足会增强疼痛敏感性,不利于手术进展,而代谢异常会使术后高血糖多发,术后恢复效果变差[8]。临床研究发现,围术期失眠多与疾病病情、病房环境以及患者自身因素有关[9]。本研究经统计比较发现,乳腺良性肿瘤微创术患者围术期失眠多与其生育史、肿瘤最大直径、病房舒适程度、职业变动、焦虑程度SAS、抑郁程度SDS 等因素有关。分析其原因,对于生育史不同的患者,未生育女性可能更注重保持乳房美观,因害怕乳房术后留下疤痕,进而影响日常睡眠;而对于发现有较大肿瘤的患者,病情相对更加严重,手术切口也会更大,患者更易担心病情和手术影响,进而易出现恐惧心理;而对于认为病房不舒适的患者,因处于相对陌生的环境,在噪音、通气或强光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环境性失眠情况;而对于有职业变动、焦虑、抑郁程度较大的患者,因手术影响日常工作,或其他因素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加重患者心理压力,使得睡眠障碍程度加深,进而围术期引起失眠的发生[10]。
针对以上情况,现提出以下护理策略:患者入院后,及时进行健康教育,讲解乳房良性肿瘤微创旋切术的手术过程和手术优势,指明微创旋切术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尽可能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同时积极与患者交流,介绍病房环境,并尽可能满足患者要求,让患者感到舒适、满意;并积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倾听患者述说,对出现不良心理的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干预,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
综上所述,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生育史、肿瘤大小、病房环境、工作压力及焦虑、抑郁程度均是其微创术围术期失眠的影响因素,临床可积极采取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以提高护理治疗,减少失眠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