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演讲竞赛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中的实践

2023-12-04李江滨周艳星张晶晶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23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积极性竞赛

李江滨,周艳星,李 荔,张晶晶

(1.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广东 东莞 523808;2.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东 湛江 524023)

通过对国内医学院校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部分院校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模式的创新性不足,教学方法单一,以“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知识传授为主;创新教育不足,导致大部分学生很难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不能学以致用,且缺乏自主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内容陈旧,没有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做出相应调整,学生缺乏对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利于创新意识培养。为了培养和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在课程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竞赛教学(以下简称“赛教学”)模式,探索促进创新医技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笔者及所在教学团队进行了以竞赛促进教学的一系列“赛教学”实践。现对演讲竞赛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效果进行介绍。

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学科教学、科研不可或缺的部分[1]。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程,但是由于知识点零散、内容繁杂,单纯的课堂讲授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学习积极性也因此降低,甚至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表达沟通及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广东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技术教研室将演讲竞赛引入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医学技术学院2017 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6 个班共209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教学方法

“赛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学生竞赛的方式,达到自主学习、团队合作、PPT 制作、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等综合目标。具体流程为:教师作为组织者确定竞赛形式,例如,围绕某个主题进行演讲竞赛、实验设计竞赛、微课竞赛等;学生按要求组成竞赛小组,合作开展竞赛准备工作,包括查阅文献、制作PPT、准备演讲稿、制作动画视频等,之后展示竞赛作品;教师团队作为评委进行优秀作品评选及点评,学生团队结合教师意见进一步完善作品。

“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的实施:在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学习后期,教师布置竞赛任务,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分子医学”为主题,围绕分子生物学基础、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分子生物学与疾病诊疗、分子医学与未来等内容,开展“分子医学”演讲竞赛。制作PPT 时可将图片、视频、动画等融入其中。学生除利用PPT 演讲外还可以服装、道具、音乐等辅助演讲,演讲时间控制在5~10 分钟。先进行班内初赛,再在每班选出两组进行决赛。

1.3 调查工具

“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结束后,设计并发放调查问卷,统计问卷结果,并结合竞赛实施过程进行教学效果评价。

2 结果

2.1 “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的实施

(1)任务布置与准备。教师布置竞赛任务后,学生整体反应较积极。共收到学生咨询问题31 个,其中与竞赛规则相关的问题4 个,与选题相关的问题7 个,与资料查阅相关的问题6 个,与PPT 制作相关的问题8 个,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6 个。

(2)初赛。以班级为单位,两人一组,一人演讲一人完成PPT 制作等辅助工作,先在班内进行初赛。每班配两名教师对各组PPT 内容与制作、演讲情况等进行点评、指导并评分。以教师评分为依据,选取各班初赛评分排名前2 的小组,共12 组进入决赛。

(3)决赛。决赛由教师评委团评分。教师评委团由分子生物学技术教研室任课教师及相关专家组成,共7 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 人、讲师2 人。评委团对各组PPT 内容与制作、演讲情况等进行点评、指导并评分。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 组、二等奖4 组、三等奖6 组,通过网络投票由学生评选出最佳人气奖1组。

2.2 问卷调查结果

活动结束后对2017 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209 名学生就此次“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209 份,回收率为100.00%,问卷均有效,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Table 1 Survey results of Student Questionnaire

3 讨论

3.1 教学效果调查分析

此次调查中,76.56%的学生认为开展“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是有必要的,并且83.25%的学生认为“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是一种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有效促学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认可此次演讲竞赛活动,认为演讲竞赛对学习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部分持否定态度的学生主要是认为开展演讲竞赛活动会占用其课外时间。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讲,“赛教学”模式能调动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还能促进学生了解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的发展现况,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表达沟通及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此次教学活动不仅增进了师生交流,而且提高了教学质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增强表达沟通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3.1.1 演讲竞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此次调查中,72.73%的学生认为演讲竞赛能提高其课程学习积极性,78.95%的学生认为参与此活动能帮助他们理解、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88.52%的学生认为能帮助他们拓宽知识面。由此可知,“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在大部分学生眼中是有趣、新奇的,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传统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课程知识点相对琐碎、枯燥乏味且难以记忆,大部分学生很难在教师讲授过程中集中注意力,跟随教师的思路主动学习,甚至还有学生产生了厌学心理。在参与此次活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花费时间与精力自主学习课程相关知识,从而筛选和整理演讲内容,并且需要通过搜集最新的知识来丰富演讲内容,让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增加在比赛中脱颖而出的可能性。大部分学生认为此次活动能帮助其理解、掌握和巩固相关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积极性。新鲜有趣的演讲竞赛能够激励、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积极参与竞赛,所学知识更加丰富,认为学习该课程并不困难,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3.1.2 演讲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此次调查中,77.51%的学生认为参与“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由此可知,演讲竞赛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能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确定演讲主题后,需要自主查阅、分析和筛选资料,在没有教师帮助的情况下,主动了解、学习相关知识,自主思考,整理出所需的演讲内容。说明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后,演讲竞赛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3.1.3 演讲竞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此次调查中,82.30%的学生认为通过参与“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能提高其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此次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自己构思整个演讲过程,包括如何引出主题,讲什么内容,如何演讲才能被观众所接受等一系列问题,这都需要学生自己反复思考,明确演讲思路,调动观众的情绪,并且让观众在几分钟内明白自己演讲的内容。在制作演讲PPT 的过程中,也需要思考用什么模板、配乐以贴合主题,如何让自己的PPT 更生动有趣、更好地辅助演讲。初赛时,教师对班内各组演讲情况做出点评与指导,学生在教师点评和指导后,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及时思考并加以改进。由此可以看出,演讲竞赛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3.1.4 演讲竞赛有利于增强学生表达沟通能力与团队意识 此次调查中,92.34%的学生认为参与“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能提高自身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82.78%的学生认为能增强自身团队意识和表达沟通能力。心理素质较好的人,能大方自然地站在讲台上,流畅清晰地阐述自己演讲的内容,表现得自信从容。演讲竞赛为学生提供了上台演讲的机会,学生需要克服紧张、害怕等心理,有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学术演讲不同于一般演讲,内容要精炼、结构要严谨、内在逻辑性要强,层次要分明,因果要明确[2]。学生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使观众在短时间内了解其演讲内容,有利于提高其表达能力。此次活动规定为两人一组,整个竞赛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产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这也增强了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3.1.5 演讲竞赛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解决问题能力是一种让人终身受益、具有可迁移性的职业核心能力。若能在学生时期得到训练并坚持运用,那么入职后就能从较高层次的视角看待问题并熟练地解决问题[3]。此次调查中,82.30%的学生认为参与“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能提高自身解决问题能力。竞赛准备及演讲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例如,如何选题、查找筛选资料、制作PPT、与队友沟通交流、克服紧张心理等。学生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解决问题能力。

3.2 存在问题

此次演讲竞赛在教学中的应用,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是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发现仍存在一些问题。有的学生表示分组竞赛不合理,单人单组更好。他们认为多人分组的团队合作中,总有些学生浑水摸鱼,享受他人劳动成果,这样的团队合作不公平。有的学生认为准备时间不充裕,这是由于此次教学改革较匆忙,通知较仓促,没有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准备,导致学生准备不充分,演讲效果不好。有的学生认为此次“分子医学”主题演讲竞赛举办时间不合理,这是因为此次演讲竞赛在学期末进行,学生在准备演讲竞赛的同时还要应对多门专业课期末考试,感到疲惫,影响了其参与积极性。有的学生认为此次参赛小组的演讲内容较单一,大部分学生只是念PPT 上的文字,建议用更丰富的形式辅助演讲,如视频、动画、表演等。

3.3 教学总结

演讲竞赛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筛选资料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以增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增加了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提高表达沟通能力、增强团队意识。演讲时,学生的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演讲能力也得以提升。改革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和发展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创新、实践和总结,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检验专业人才。

3.4 “赛教学”模式对医技类人才培养的作用

医技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实验性工作为主的技师,毕业生大多从事医院检验科、病理科、输血科、实验室的技术性工作。创新技能是决定毕业生能否胜任岗位工作并在职业发展中有所突破的关键能力。因此,提高创新教学质量是全面提升医技类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是各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如何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是培养医技创新型人才的突破口与立足点。现有课程体系注重对知识点的传授,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不够重视,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与医技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4]。加快完善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对于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趋势。

以“赛教学”为特点的教学方式是提高创新教学质量和高校稳步发展的重要方式[5]。“赛教学”课程竞赛教学平台是在教师指导下,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搭建的提升创新能力的舞台,将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起来,针对所学课程和专业特点,将竞赛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以实现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利用这一平台巩固课程知识,并把课堂所学应用于比赛。“赛教学”模式包括3 个阶段,即赛前阶段、比赛阶段、赛后阶段。(1)赛前阶段:教师布置竞赛任务、介绍竞赛要求等。学生按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等进行赛前准备。(2)比赛阶段: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赛段,初赛要求全体学生参加,以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决赛挑选初赛成绩较好的小组参加,全体学生观看,以达到互动交流、提升自我的目的。(3)赛后阶段:学生结合比赛经验总结归纳选题相关的知识,以达到反馈性学习的目的。这种主动学习、归纳精炼、对外展示、反馈优化的能力对于新时代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课程和学习目的设置不同形式的竞赛。前期本项目已开展的竞赛包括综合性实验设计、主题演讲、微课创作等主题,部分新型竞赛如微信公众号医技科普推文竞赛、医技产品研发创意大赛目前正在策划中。形式多样的竞赛在培养创新能力的同时,还保障了比赛的趣味性和普及性。

基于学科竞赛的教学改革是注重培养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学生自信心的一系列活动。将竞赛活动融入教学计划,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氛围,以学科竞赛推动教育改革,构建创新教学平台,形成品牌竞赛项目,丰富科技创新活动的内涵,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分子生物学积极性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教学改革初探
ABO亚型Bel06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成军:从HCV入手,探索脂类代谢分子生物学新机制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少突胶质细胞瘤的分子生物学改变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