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美格鲁肽对超重及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3-12-04刘飞燕陈丹赵磊
刘飞燕,陈丹,赵磊
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内分泌科,江苏仪征 211400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多发代谢紊乱性疾病,以2型糖尿病为主。2 型糖尿病者好发于中老年人,其发生与体质量过高密切相关,超重与肥胖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而超重与肥胖可加重胰岛素抵抗,且常伴血脂水平异常,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显著性增加[2]。基于此,对超重与肥胖2 型糖尿病者,临床在降糖治疗同时,也需要注意体质量控制,二甲双胍则为常用药物,控糖作用明显,可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降糖作用确切,临床少见不良反应[3-4]。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 GLP-1)近年来在2 型糖尿病治疗中已经有了一定应用,能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对减重、控糖等均有明显作用[5-6]。司美格鲁肽则为常用GLP-1,目前已经批准用于2 型糖尿病的治疗,半衰期长,通常给药1 次/周即可,但该药物对超重或肥胖患者的疗效相关研究成果仍然较少[7]。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2 年1—12 月南京鼓楼医院集团仪征医院收治的超重及肥胖2 型糖尿病者84例,探讨了司美格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收治的超重及肥胖2 型糖尿病者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7 例;年龄30~70 岁,平均(51.40±7.25)岁;病程0.5~7 年,平均(4.14±1.52)年。观察组男23例,女19 例;年龄32~70 岁,平均(51.28±7.44)岁;病程0.5~6 年,平均(4.31±1.67)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2 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随机血糖分别>7.0、11.1 mmol/L;体质指数≥24 kg/m2;年龄18~75 岁;肝肾功能正常;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既往予GLP-1 治疗或胰岛素治疗者;合并糖尿病严重并发症者;合并恶性肿瘤或其他系统严重疾病者;妊娠或哺乳期者;依从性极差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开展糖尿病知识教育,推荐中等强度有氧训练,如慢跑、游泳等,5 次/周,餐后1.5 h 进行,30~45 min/次,并开展饮食指导,少食多餐,规律进食。
对照组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治疗,口服,0.5 g/次,3 次/d,随餐服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国药准字SJ20210014,规格:1.5 mL),皮下注射,首剂0.25 mg/次,用药1 次/周,4 周后改为0.5 mg/次,结合血糖调整,最大剂量1 mg/次。
两组均持续用药12 周评估疗效。期间密切监测不良反应,反应轻微可予以观察,如反应加重需考虑减量或者是停药,酌情对症处置。
1.4 观察指标
血糖指标。治疗前及12 周后采血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空腹及餐后2 h 血糖。
胰岛素抵抗。治疗前后,根据空腹血糖与空腹胰岛素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nsulin resistance, HOMA-IR)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β,HOMA-β)。HOMA-IR=(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2.5;HOMA-β=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
血脂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电化学法完成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检测。
不良反应比较。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低血糖、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等总发生率对比。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空腹、餐后2 h 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糖指标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mmol/L]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比较[(),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2 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比较
治疗前,两组HOMA-IR、HOMA-β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OMA-IR 降低,HOMA-β 升高,且观察组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3 两组患者血脂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TC、TG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C、TG 均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mmol/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
2.4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近年来,因人口老龄化、国内居民生活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肥胖与2 型糖尿病发生率不断上升。超重与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发生率高,是导致2 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合并糖尿病时,在高血糖作用下,心脑血管并发症风险率也会明显升高[8-9]。2 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多予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能改善全身多细胞、组织等利用与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可减少肝脏内葡萄糖产生,并可有效增加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的敏感性,还有助于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促进各组织利用葡萄糖,降糖作用较好,且安全性高,临床少见不良反应[10-11]。但超重或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问题较为严重,不少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效果欠佳,故需要联用其他药物提高疗效。司美格鲁肽为GLP-1,近年来在国内批准上市,国外报道其对糖尿病治疗效果确切,但国内对肥胖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相关报道仍然较少。
司美格鲁肽用药后,可外源性补充GLP-1,起到降糖效果[12]。GLP-1 为肠促胰素的重要细胞组成,主要为回肠内分泌细胞所分泌,可减少胃排空,减缓胃肠蠕动,可增加患者饱腹感,进而能减少患者的摄食量,减轻患者体质量[13]。也能够对胰岛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过程产生抑制作用,起到降糖作用。该药物也能诱导胰岛β 细胞分化,加快细胞修复、再生,在超重与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14]。且该药物半衰期较长,血药浓度平稳,给药1 次/周即可,用药便捷。目前已有研究指出,该药物降糖效果理想,并能改善心血管系统代谢,对改善血脂、降低体质量等有明显作用,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系统不良事件风险[15-16]。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空腹、餐后2 h 血糖水平更低(P<0.05),可见该药可提高糖尿病治疗效果,降糖作用确切。治疗后观察组观察组HOMA-IR 更低,HOMA-β 更高(P<0.05),则说明司美格鲁肽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治疗后两组TC、TG 均下降,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则说明联用该药能降低患者血脂水平。
而在用药安全性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用司美格鲁肽不会导致不良反应率的明显上升,用药安全性高。而在不良反应类型上,两组均常见低血糖、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其中消化系统反应表现为轻度恶心、呕吐、腹泻,神经系统反应则常见头晕、头痛,症状较为轻微,未经处理自行改善,未影响临床用药。且本次两组均未发生肝肾损害等严重并发症,也提示司美格鲁肽用药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对超重及肥胖2 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司美格鲁肽治疗降糖效果确切,能减轻患者胰岛素抵抗,改善血脂水平,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