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语文学习情境下的整本书阅读
——以《城南旧事》为例
2023-12-04钟展艳
□钟展艳
整本书阅读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笔者发现学生针对整本书进行的自主阅读多停留在读完了和获取信息的层面,削弱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举措,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的主题为“笑与泪,经历与成长”,《城南旧事》是该主题下经典的共读书目之一,呈现了英子成长的历程,具有重要的教学价值。下面以语文名师焦玫执教的《城南旧事》为例,探讨整本书阅读的操作策略。
一、创设真实的阅读情境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学习情境的设置要符合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和螺旋发展的一般规律。语文学习情境源于生活中语言文字运用的真实需求,服务于解决现实生活的真实问题。”[1]45《城南旧事》展现的是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南的生活。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民国时期北方都市生活距离现在较为遥远。真实的情境有助于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创设了走进毕业季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回味小学阅读之旅。教师在课件上出示了学校长满书的“大树”,“树”上挂满学生小学阶段读过的书,包括《神笔马良》《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随后,教师出示了《草房子》中桑桑登上房顶看油麻地小学的片段,学生从中可以感受到桑桑告别童年的悲伤。继而教师出示了《城南旧事》中英子毕业时同学们唱骊歌的片段。
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离别是《城南旧事》的重要线索。教师运用奥苏贝尔提倡的先行组织者策略,将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与新的学习任务关联在一起,在引入主题时,利用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层层铺垫,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使其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真实的阅读情境让学生带着期待开启整本书阅读的旅程。
二、多维推进阅读的过程
不同于单篇文本,整本书篇幅长,内容丰富,文字量大。在持续的阅读推进中,教师需要筹划阅读路径来达成学习效果。同时,有效的整本书阅读还需要学生依据具体的文体进行把握。《城南旧事》是自传体小说,叙述故事是小说的本质。因此,教师要在阅读中紧扣小说的体裁特征,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积极研读文本。
(一)把握基本内容
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把握文本言语形式。[2]《城南旧事》包含了英子不同成长时期的故事,呈现故事的基本内容时需要有所侧重。教师通过问题支架、表格支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共学。
从五个章节中任选一个,思考:这个故事中的人和事为什么令英子难以忘怀?
共学提示:阅读中关注描写,在书中批注你的体会;借助表格,边阅读边做记录。
我选择的章节难忘的故事难忘的人(写出难忘的原因)
上述学习单中,可视化的阅读支架为学生提供了指引。人物、情节是小说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教师依据作品的文体特征确定了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学习单,学生可以对作品内容进行回顾,聚焦一个章节进行重读,从细微处入手,直面文本的言语形式,以小见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入文本,将人物和情节一一定格,深化对文本的理解,感受“难忘”这一情感的基调。
比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阅读了秀贞与妞儿相认的场景。
“小桂子!是我苦命的小桂子!”
秀贞把妞儿从我身后拉过去,搂起她,一下就坐到地上,搂着、亲着、摸着妞儿。妞儿傻了,哭着回头看我,我退后两步倚着门框,想要倒下去。
书中的细节描写特别感人。“拉过去”“搂起”“坐”“搂着”“亲着”“摸着”,一系列动作描写就像慢镜头,体现了深厚的母女情,也让故事的结尾更令人悲伤。学生通过分享、汇报表达了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小组交流、师生对话拉近了学生和妞儿、秀贞、兰姨娘、宋妈等人物的情感距离,学生在阅读中提升了对文字的敏感性。
(二)跨越媒介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资源,提升整本书的阅读效果。《课程标准》提出:“根据开展读书活动的实际需要,合理推荐和利用适宜的学习资源,如拓展阅读的书目、参考资料,以及相关音频、视频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阅读体验,拓宽阅读视野。”[1]33-34《城南旧事》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教学中可采用的辅助资源是多样的,如插图、拓展阅读书目、影视作品等。
画家关维兴为《城南旧事》一书绘制了插图。插图选择水彩晕染的方式,符合作品的情感基调,让读者仿佛回到了作者温馨而又鲜活的童年时代。图中的人物没有大喜大悲,符合林海音的文字带给人的淡雅忧愁的感觉。因此,课上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时,结合插画谈自己的思考。
除此之外,吴贻弓导演镜头下的《城南旧事》也耐人寻味。课上播放的视频呈现了影片中不同的离别场景。欣赏影视作品后,教师让学生思考:电影用《送别》这首歌作为主题曲,你能理解导演的用意吗?这个问题与课堂教学主线呼应。影视片段激活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师生通过文本阅读对“离别”进行了探讨:原著中多次出现《送别》的歌词,呼应了书中一个个别离的故事。以《送别》作为背景音乐的影视片段带着一种凄清、悠远的味道。当学生静心欣赏时,他们心中升腾起淡淡的忧伤,情感迅速与文本关联,其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受到滋养。
跨媒介阅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书籍、插画、电影三者整合,让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的魅力,从中获益。
三、开展真实的阅读分享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多重对话。师生在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和相互对话中,沟通彼此的历史文化语境,建构知识,形成理解。[3]阅读分享打开了作品与学生之间的对话通道。由此,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层,还丰盈学生的精神世界。
(一)关联文本,分享收获
学生运用多种阅读策略触摸文本,品味作者描绘的童年生活,获得了细腻的感受和体验。课堂上,教师设计分享环节,有效地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细节,让学生的阅读收获有输出的平台。
师:同学们阅读后有什么发现和收获呢?
生:我发现这是一本自传体小说,讲述了作者林海音童年的故事。
生:这本书选取的是作者成长过程中的五个故事。我想这些人和事可能都对作者的成长有很大的影响。
生:我在阅读的时候梳理了一张思维导图。我发现这几个故事是按英子的成长时间排列的。
师:(拿起思维导图)其实这五个故事从结构上来说并没有特别紧密的联系。同学们制作思维导图发现,英子成长的过程通过这五个故事串联起来,这就是结构上的穿针引线法。我们做了一张思维导图就发现了结构上的秘密。
整本书的信息量很大。因此,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设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学生不会无话可说,这有利于学生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综合性的语言实践任务引导学生回顾阅读的过程,明确整本书的架构,有助于学生建构阅读的意义,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链接生活,分享经验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检视自己。”阅读作者的故事,学生会联想到自己童年的成长历程。文本与生活关联,拓宽了学习的空间,提升了阅读的实效性。本课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英子的故事可以用插画的形式来表现,也可以通过拍电影来表现,还有人为《城南旧事》写了组曲呢!你们的童年故事是不是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呢?
链接生活,说切身的经历是阅读教学常用的策略,它能架起文本与生活的桥梁,增强课堂的活力,增加教学的意义。学生在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时,一方面重温主人公的故事,汲取成长的力量,实现自身体验与文本的个性化融合;另一方面,从与同伴的分享交流中获得知识及资源,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比如,有学生用照片记录自己的成长故事,并写下相关文字。
我最难忘的是同学们一起到前门大街研学。我们在茶楼学习制作抹茶,看着一片片茶叶在小石磨的转动下变成清香的茶粉。虽然胳膊酸痛,但是品尝着自己制作的抹茶,心中无比快乐!我们用照片记录下这快乐的时刻。
图片、照片、视频、文字等都可以成为学生有效记录的方式。
综上,创设真实的情境需要了解学生的阅读基础和阅读需求。推进阅读的进程需要筹划实用的策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真实的阅读分享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推动整本书阅读,使其陪伴学生成长,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值得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