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研究

2023-12-03燕翙江陆春李维菁

中国标准化 2023年3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人才培养高校

燕翙江 陆春 李维菁

摘 要:现阶段,汽车标准化人才需求逐步提高,而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为提升汽车标准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本文研究了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现状,研究了国内高校培养不足的原因。原因包括三方面内容:汽车标准化教育具有特殊性,培养模式复杂;汽车标准化发展时间较短,知识体系不完善;汽车标准化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机制不健全。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国内高校培养汽车标准化人才的相关对策。研究显示,应健全汽车标准化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多元发展;完善汽车标准化知识体系,开发高校专用教材;提升汽车标准化专业地位,吸引学生投身其中。

关键词: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3.03.013

Study on the Training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YAN Hui-jiang LU Chun LI Wei-jing

(China Automotive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Center Co., Ltd.)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mand for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s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an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important bases of training tal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ability of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eam,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re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training in domestic universities. First, th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education has the particularity, and the training mode is complex. Second, the development time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is short, and the knowledge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irdly, the awareness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education is weak and the education mechanism is not complet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andardized education system of automobile should be improved and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mode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ddition,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should be improved and special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developed. Finally, the status of the automotive standardization major should be elevated to attract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it.

Key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utomobile standardization, talent training, countermeasure study

1 引 言

當前,标准作为创新与竞争的重要手段,日益成为各国博弈焦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将制定实施标准化战略规划作为重要手段,提升标准化水平、助推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1年印发《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为未来15年我国标准化发展圈定了目标和任务,并要求壮大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全社会标准化意识。应当看到,标准化人才决定着标准水平的高低,有什么样的标准化人才,就有什么样的标准化水平。目前,国内高校开展标准化课程较少,汽车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相关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所在单位对其进行标准化方面的二次培养。若在高校开设汽车标准化课程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汽车工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熟知标准化原理,为其将来步入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有助于培养健全的标准化人才梯队,推动汽车领域先进技术快速实现标准化、市场化、国际化,进而实现汽车标准化国内国际全域发展。

2 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

2.1 国内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

2021年教育部将“标准化技术”专业纳入“职业教育专业目录”。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我国开设标准化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8家,开设标准化工程硕士专业高校20多家,博士研究生1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而汽车专业领域的标准化专业少之又少。此外,我国尚未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系化的汽车标准化人员能力建设规模。总体来看,我国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具有起步晚、基础薄弱、培养模式欠科学等特点。

(1)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起步晚、基础薄弱,难以满足市场需求。据文献记载,20世纪60年代,我国才开始在高校设置标准化专业课程,探索标准化教育教学。但后续因各种原因,中断了标准化人才的培养[1]。到2004年,国内高校开办了“产品质量工程”专业,设置了“标准化与认证”专业方向,至此,标准化人才培养形成了系统模式。但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有关文件,标准化类学科专业只设在本科阶段[2]。截至2021年底,开设“标准化”相关专业的高校只有中国计量大学、济南大学、南通理工学院等少数几所。而开设汽车标准化专业的高校微乎其微。由于设置汽车标准化专业的高校少,标准化人才缺口大,培养滞后于社会需求,企业标准化人才招聘需求难以满足,无奈之下,企业多由技术人员转为标准化专业人员。

(2)高校汽车标准化专业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科学化,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光有汽车标准化专业人才还远远不够,因为标准的生命与价值在于实施,标准的实施效果需要合格评定,这就需要标准化与其他学科如质量管理、计量、认证、检测相结合。根据调研资料分析[1],企业对熟悉掌握标准化与质量管理、计量、认证、检测的关系的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但是,目前高校所设的汽车与标准化相关专业的课程几乎都不能完全覆盖到上述领域。这导致我国在汽车标准化复合型人才方面需求缺口大,也将制约我国汽车标准化持续发展之路。

2.2 国外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

“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成为各技术领域包括汽车行业的国际竞争新法则[3],汽车产业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汽车标准化人才的培养自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点关注。纵观汽车产业发展早、产业链成熟的发达国家,他们早早地在高校教育中将汽车专业知识和标准化理论进行了有效融合,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汽车标准化教育知识体系,培养了许多汽车标准化人才,这些人才深度参与了国际汽车标准化组织工作,成为本国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

(1)美国

美国的标准化历史具有100多年的时间,1914-1920年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采用标准化基础上的流水作业法。由于美国汽车标准化开始较早,其高校教育在培养制定标准化战略人才方面也较为完善。美国大学目前规划的课程在汽车领域开设了标准化教育、符合性评价等内容,同时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提供了许多授课方式不同的汽车标准化教育训练课程,包括课堂训练、定点训练、客制化座谈会、虚拟工作会议等。此外,美国高校为培养汽车标准化人才,还设立了MOT(Management of Technology,简称MOT)专业,由工学院和商学院合作,培养既能解决技术问题,也能解决管理问题的多元化人才,不断为美国汽车标准化发展输送所需继任者,助力汽车标准化事业持续繁荣[3]。

(2)英国

1901年英国工程标准委员会(BSI——英国标准协会)成立,标志着英国标准化事业开始大规模发展。在教育方面,BIS对各个教育阶段都渗透了标准化:初等与中等教育教授标准基本理论、标准应用、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等标准化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在汽车标准化领域则开设汽车产品设计与工程制造方面的标准化知识。此外,英国与美国一样在大学开设MOT教育,包含技术战略与计划、技术获得、组织和实施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掌握汽车技术战略与汽车标准化之间的关系[3]。

(3)日本

日本的标准化事业兴起于1921年,成立工业品规格统一调查会(JESC),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制定和发布日本国家标准。日本政府高度重视标准化人才在高校的培养,开发了基础教材《标准化基础知识》,并在汽车专业领域制定了专业教材。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汽车标准化基础课程、国家汽车标准化政策及国际汽车标准化课程。日本于2000年之后开始发展MOT专业,强调“产、学、官连携”,注重培养具有技术知识和实践管理能力的学生[3]。

(4)德国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诞生于德国,放眼全世界,德国汽车工业体系相对完善,实力雄厚,德国的汽车标准化发展也较早,而德国政府也非常重视高校青年学生标准化专业素养的培育。并将培育要求写进了德国标准化战略。在汽车领域,要求着眼于德国未来汽车标准化活动需要,从学生阶段开始着手培养未来具有战略眼光的汽车标准化技术专家和标准活动领导者。在高等教育的课程、专业培训及相关的学术活动中大量加入有关汽车标准化的内容,使青年学生充分认识汽车标准化的意义以及汽车标准化对汽车产业经济的贡献,以坚定其投身未来标准化活动的信心和决心。

3 国内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不足的原因分析

3.1 汽车标准化教育具有特殊性,培养模式复杂

汽车标准化人才的知识结构具有复合性、汽车专业素养的实践性以及职业指向的明确性等特征[4]。标准化学科与汽车技术专业学科的区别在于标准化学科是作为知识体系的科目和分支,偏就知识体系;汽车技术专业偏指社会职业领域。高校在培养汽车标准化人才时,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扎实的标准化理论基础,包括标准及标准化概念、标准化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标准的分类及作用等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过硬的汽车技术专业基本功,如汽车理论、汽车构造、汽车设計等相关知识。此外,由于标准化理论与汽车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区别,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方面的知识并能够融会贯通,学校还应重视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学习,如带领学生到企业参与生产实习,或者参加汽车标准制定的相关讨论会议。

然而,目前在少数设置标准化工程专业的本科院校培养汽车标准化人才时远远达不到上述要求。清华大学等少数几所大学虽然开设了标准化研究方向的硕士培养,但也偏向于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与标准化专业相结合的标准化人才。从知识的横断性、系统性与复合性出发,汽车领域标准化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两个基本立足点,综合性要求高。因此,高校的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之路还需进一步挖掘。

3.2 汽车标准化发展时间较短,知识体系不完善

汽车工业化大生产是近代汽车标准化工作的“孵化器”和“推进器”,只有真正意义的汽车工业化大生产才需要汽车标准化的支撑。由于我国汽车工业起步晚,汽车标准化发展也晚。改革开放前中国汽车工业走过的20多年时间,只是中国汽车标准化与产品管理办法的起步、探索阶段。直到1988年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颁布,汽车标准化工作才从各自为政、缺乏协调,走向统一归口、协商合作的时期,并开始进入法制化管理阶段。

到现阶段,汽车标准化体系化发展只有30多年的时间,虽然这30多年时间里汽车标准化从业人员经过艰苦奋斗攻破了汽车各领域标准化重点难点、完善了汽车标准体系,不断将中国汽车标准化工作推向国际舞台;但是由于汽车标准化发展晚,速度快,更多研究精力集中于企业、科研院所等汽车生产实践所需,而用于高校教学的汽车标准化知识体系建立不够完善。具体体现在汽车专业现有教材较少涉及或不涉及标准化内容;高校缺乏具有系统知识的汽车标准化专业教师。即便现有教材涉及汽车标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其知识内容已不满足时代发展所需。如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标准、计量、检验检测和认证认可相结合的研究,亦即国家质量基础(简称NQI)研究,实现用“NQI”理念构建“大标准”的工作格局。在汽车标准化领域,目前缺乏具备上述内容的相关教材。这导致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不足,滞后于社会需求。

3.3 汽车标准化教育意识薄弱,教育机制不健全

通过高校汽车标准化专业设置非常少这一现状,反映出社会对汽车标准化教育的意識较为薄弱。纵观发达国家,他们已将标准化思想贯穿于高校教育体系中,在汽车领域培养了一批批标准化人才,为本国汽车产业发展及汽车标准化推进贡献了力量,同时也成为其在国际汽车标准化舞台上的利益代表者。然而,我国在高校汽车标准化教学方面的意识与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学校负责、企业参与”的交流合作的教学机制。

“学校负责”应遵循政府指导的前提下根据社会需求培养汽车标准化人才;“企业参与”应根据学校培养汽车标准化人才的需要,适当为学校学生提供进行汽车标准化学习实践的机会。目前,我国的汽车标准化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高校的汽车标准化教育课程不够健全,此外,由于各种原因,高校与企业较少形成联合培养学生汽车标准化实践能力的模式,以上原因引起汽车标准化人才短缺的社会现象。

4 国内高校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4.1 健全汽车标准化教育制度,教育模式多元发展

由于汽车标准化人才是同时掌握标准化理论知识和汽车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且对其实践经历提出一定的要求。因此,需要健全高校的汽车标准化教育制度,探索多元化的汽车标准化教育培养模式。

首先,在国家、标准化组织、企业和高校之间建立完善的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体系。国家在顶层设计方面建立健全汽车标准化专业体系;高校可与汽车标准化社会团体合作,利用其先进的汽车标准化工作经验,帮助高校推进汽车标准化创新和人才培养,以解决高校标准化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4];高校还应与企业结成联合培养模式,到汽车标准化方面表现突出的企业调研学习,由企业标准化专职人员讲解企业日常运作中的标准化,及标准提升质量相关的知识与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汽车标准化的认识与理解。

其次,在高校积极探索推进MOT教育。应学习其他国家高校在汽车标准化方向培养专业人才的良好经验。加强商业管理学科的标准化人才培养,并与汽车专业相结合,使我国的汽车标准化培养方向与国际接轨,培养出高层次汽车标准化人才,进一步提升我国汽车标准化能力和水平。

此外,高校还应建立恰当的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考核方式采取“汽车标准制定实践+理论知识考试”的方式,通过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等进行全面性的评价。评价过程中应强调改进与激励功能,通过评价帮助学生找到能力中的强项,发掘潜能,促进学生发展。

4.2 完善汽车标准化知识体系,开发高校专用教材

标准知识体系不够完善是制约高校汽车标准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完善标准知识体系应解决教材短缺的问题。因此,高校与相关标准化组织及汽车企业应成立教材编写组,勠力同心共同编写适合当今汽车产业标准化人才需求的教材。教材内容不仅包括标准化原理等理论知识、汽车标准编制等实践内容,还应包含对汽车领域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之间关系的清晰阐述,以及汽车企业标准应用实施情况的介绍。教材编写组通过合力完善汽车标准化知识体系,构建统一化、通用化、科学化的汽车标准体系课程。

在教材编写过程中,高校相关授课教师可全程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能够熟知教材行文脉络及内在逻辑关系,以便掌握教材内容,编写教案。此外,在必要的情况下高校应聘请专家为相关教师提供汽车标准化培训机会,进一步完善教师对这一领域知识体系的构建。在其他情况下,高校可考虑外聘汽车标准化专家参与对学生的授课。

4.3 提升汽车标准化专业地位,吸引学生投身其中

现阶段,科技部已开始实施人才、标准化和专利三大战略,设立标准化重大专项,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各级政府推动实施标准化战略[5]。在法律法规方面,2017年11月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2021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这些文件的发布进一步奠定了标准化的社会地位,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标准化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会助推技术创新发展,引领社会经济进步。汽车领域的标准化作为标准化的分支,具有同样的作用。

基于上述背景,更应该提升汽车标准化在高校的专业地位。政府可通过电视广播向青少年学生普及标准化的重要作用;高校可召开重点推介会推广汽車标准化专业;企业可提前在高校布局,邀请汽车标准化专业学生进行双向选择。通过政府对标准化专业的引导,高校对汽车标准化专业的宣传,社会对汽车标准化人才的求贤若渴,吸引莘莘学子投身汽车标准化的学习与探索中,为祖国的汽车标准化事业发展储备坚实的人才力量。

5 结 语

汽车标准作为汽车产业的“世界通用语言”,在推进产业发展、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市场信任、消除或减少贸易壁垒以及促进国际互联互通中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我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重点任务分工中均明确提出加强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标准化管理人才、科研人才、国际标准化人才、企业标准化人才,不断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

在高校开展汽车标准化人才培养不仅契合了国家发展之路,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汽车产业发展质量、拓宽高校专业方向以满足不同个性的学生学习。汽车标准化人才的培养一方面为我国汽车标准供给结构优化、汽车标准化治理效能增强、国际汽车标准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夯实了人才基础,支撑了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较为清晰的梯度化专业发展路径,吸引更多的优秀且合适的人才加入汽车标准化队伍,提升汽车标准化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宇,吕传毅,高厚礼. 论高校在我国标准化人才培养中的发展机遇和路径选择[J].标准科学,2014(5): 29-33.

[2]李鹏,顾兴全,许建军. 实施标准化职业教育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标准化,2022(6): 60-64.

[3]刘艳艳,刘大伟,刘美. 我国高校标准化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J].中国标准化,2015(12): 86-89.

[4]顾兴全,许建军,王音. 标准化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标准科学,2021(6):6-11.

[5]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编,中国标准化协会编著.标准化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

燕翙江,硕士研究生,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汽车标准化。

(责任编辑:袁文静)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人才培养高校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