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联合邵氏手法治疗肩颈痛患者疗效观察
2023-12-02陈斌
陈斌
(平利县中医医院,陕西 平利 725500)
肩颈痛是临床常见的职业性劳损疾病。而神经根型肩颈痛是最为常见的肩颈痛类型,约占到整个肩颈痛的60%以上。西医目前尚无有效方法治疗肩颈痛,而中医在治疗这类神经损伤性疾病历史悠久,疗效确切[1]。温针灸和手法按摩即为其中两种最为常见的中医治疗肩颈痛方法。临床多项研究显示[2],温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疗效确切。邵氏手法按摩是中医对肌肉劳损性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因此,本文探究温针灸联合邵氏手法按摩对肩颈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期为肩颈痛患者治疗方案优化完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2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肩颈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7.34±8.14)岁,平均体质指数(24.04±3.21)kg/m2,平均病程(8.34±2.51)周;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57.28±8.08)岁;平均体质指数(24.10±3.17)kg/m2,平均病程(8.31±2.52)周。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中对肩颈痛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年龄≥18岁;认知功能正常,能理解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治疗及各项测评工作;认同中医药并愿意接受中医治疗措施;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肩颈痛治疗史者;合并其它系统、器官严重疾病影响完成治疗工作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治疗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影响疗效评估者;随访资料收集不全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中医师共同制定治疗方案,并由同一位针灸中医师和按摩师分别实施温针灸治疗和邵氏手法按摩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仅行温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再予以邵氏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为一疗程。(1)温针灸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穴位方案:以颈夹脊穴、风池穴、颈阿是穴、大椎穴为主穴;若患者颈肩痛程度较重则增加天宗穴、肩髃穴;上肢疼痛则加肩髃穴、曲池穴。对上述诸穴进行按揉,患者放松后,常规消毒穴位及其周围皮肤。颈夹脊穴使用1.5寸毫针针刺。其与穴位采用0.32×50 mm毫针,直刺入穴,刺入皮肤时稍稍上倾针尖,刺入深度以2 cm为宜;在每支针柄将2~3 cm艾条套入,使艾条下段距皮肤约2 cm,在下端点燃至自灭,保护皮肤避免受到艾灸火及艾灰的灼伤。针刺后休息观察5 min再适当活动,1次/d,连续治疗5 d休息2 d为一周,连续治疗4周。(2)邵氏手法: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按摩医师站立于患者身后或床旁,根据患者描述疼痛部位,手触病灶位置有团块状、条索状即为病灶位置,对病灶周围颈椎、肩胛、骨内上角等部位的软组织进行按压,患者感到酸、困、沉、痛即为治疗点。对治疗点增力按压,以拇指指腹向下点按、分拨按压以食指、中指指腹对病灶横向或纵向拨动,力度由轻到重以患者感受松快、舒适为宜。按压频率30~60次/min,30 min/次, 1次/d,4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及方法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对两组患者症状严重程度评估;完成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集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主要临床症状肩颈痛、眩晕、偏头痛、恶心呕吐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上述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所有症状评分均较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2.2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完成4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7.50%(治愈17例、好转22例、无效1例)高于对照组的87.50%(治愈13例、好转22例、无效5例)(Z=4.207,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晕针2例,恶心、恶寒各1例,药物不良反应率10.00%;观察组发生晕针2例,呕吐1例,药物不良反应率7.50%。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4,P>0.05)。
3 讨 论
中医在治疗慢性神经性疾病及肌肉劳损性疾病方面历史悠久,方法温和,过程舒适,安全性高,深受广大患者青睐。中医对肩颈痛的病因研究认为,颈椎病病位在筋骨,而肝肾脏器为筋骨之源。久坐劳累、年老体衰是肝肾不足之源而致筋骨失养。中医治疗则以补肝肾强筋骨为基本治则[5]。中医的治疗措施中针灸、按摩是治疗筋骨类疾病的重要手段。其中温针灸将针刺与艾灸相结合,通过热力传导的原理,针刺入穴后艾灸针套,将热力传输至穴位,达到增强穴位刺激强度增强治疗功效的作用[6]。颈夹脊穴位于颈后部正中位置,针刺具有舒筋活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等功效,是临床治疗颈椎病、肩周炎、落枕、高血压、头痛、眩晕、神经衰弱等诸多神经损伤型疾病最为常用的穴位;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主中风偏枯,针刺具有祛风益气之功;颈阿是穴属不定穴,随病游走,是中医治疗痛病的重要穴位;大椎穴针刺具有益气扶阳之功[7]。上述诸穴合用具活血化瘀、止痛镇痛、益气温阳、通关开窍之功,在疏通颈肩经络,缓解颈肩疼痛、肢体麻木不适感方面疗效确切。邵氏手法是临床治疗软组织痉挛的按摩手法,其通过点按、分拨等手法是治疗部位软组织得到充分放松,松懈粘连软组织,降低对神经的压迫,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温针灸和邵氏手法为临床治疗神经和肌肉疾病的重要手段[8]。
本文结果显示,相较于单纯的温针灸治疗,联合治疗方案治疗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提升方面优势明显,且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率。
综上,温针灸联合邵氏手法按摩治疗肩颈痛可有效促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综合提升临床治疗疗效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更适合肩颈痛患者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