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玉,栊翠庵内的傲雪红梅

2023-12-02古婷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判词妙玉刘姥姥

古婷

部编版《语文》高中必修下册第七单元选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高一年级的同学关于《红楼梦》的积累较少,虽有一定的阅读基础、独立思考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概括能力,但自主阅读和研读的锻炼还不够,较难理解《红楼梦》的内容与情感,无法全面客观地鉴赏人物。在阅读整本书时,我们要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鉴赏文学形象的能力。

课本中的本单元提示里写道:“通读《红楼梦》全书,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清人物关系,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建构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

笔者试以“妙玉,佛门槛外的傲雪红梅”为例,通过整本书阅读,探究曹雪芹笔下的圆形人物形象——妙玉,体现对深度语文课堂的追求。不揣陋见,与大家分享。

鲁迅对《红楼梦》杰出的人物塑造成就曾做过高度评价:“《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以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

妙玉是《红楼梦》中一位神秘而又具有魅力的“真的人物”,在“金陵十二钗”中名列第六。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对她着墨不多,只有四次笔墨描摹,即“品茶”(第四十一回)、“赠梅”(第五十回)、“生日赠帖”(第六十三回)、“中秋联句 ”(第七十六回)。“品茶”“中秋联句”是正面明写,“赠梅”“生日赠帖”是侧面暗写。

其中,《品茶栊翠庵》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是妙玉第一次登场亮相。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都十分重视人物的第一次出现:在读者“空白”的脑海中,打下了第一个烙印,是塑造人物的重要一笔。

今天,我们主要以《品茶栊翠庵》为重心,再通过关联《红楼梦》中相关内容,欣赏妙玉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主旨。

一、 “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妙玉之厌“俗”

《品茶栊翠庵》的选文中,黛玉对妙玉有一番评价:“天性怪僻。”

黛玉品尝不出烹茶之水是“梅花雪”,是妙玉五年前从玄墓蟠香寺的梅花上收集的,遭妙玉抢白,她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宝玉说妙玉的“绿玉斗”是“俗”器,妙玉生气辩白:“这是俗器?不是我说狂话,只怕你家里未必找得出这么一个俗器来呢。”

从妙玉的语言、神情描写可以看出,她说话有些咄咄逼人、傲气自负,即使尊贵如贾府的宝玉、黛玉,也时常被她抢白、讥讽。另外,妙玉话语中反复提到“俗”字,她对“俗”是既敏感又反感的。

妙玉厌“俗”,最明显的是她对刘姥姥的态度。

刘姥姥又土又俗,没见过世面,家里穷得揭不开锅,带着小孙子来贾府打秋风,她心甘情愿扮小丑給权贵们取乐,舍了老脸换钱财。林黛玉嘲笑刘姥姥是“母蝗虫”,贾宝玉给刘姥姥定义为“贫婆子”,虽有嘲讽,但较为宽容。唯有妙玉对待刘姥姥是十分嫌恶的。

选文中,当妙玉收藏的成窑茶杯被刘姥姥使用后,妙玉准备丢弃、洗地。宝玉求她将杯子送与刘姥姥度日,她想了一想,说:“幸而那杯子是我没吃过的,若我使过,我就砸碎了也不能给她。”

妙玉对待刘姥姥的嫌恶,多年来一直遭到人们诟病,让她从此成为一个负面的人物形象。她对刘姥姥为何如此嫌恶?是嫌贫爱富吗?妙玉虽然家世没落,不得已依附贾府,寻求庇护,但内心深处始终怀揣着一份极强的自尊。她时时刻刻端着,紧绷着,唯恐被人看轻。妙玉想用一杯茶来划清和刘姥姥的区别。其实,妙玉的怪僻、厌“俗”、咄咄逼人,她身上竖起来的所有的“刺”都不是有意要伤人的,只是为了维护其强烈的自尊。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复杂的、矛盾的、真实的妙玉,从而更能理解妙玉,理解作者的悲悯之心。

二、“气质美如兰 ,才华馥比仙”——金玉之质,红尘至洁

阅读《红楼梦》,欣赏书中的人物,绝不能孤立地只读某一个片段,必须学会前后勾连整本书中相关的内容,从蛛丝马迹中了解整体,从形迹上把握人物本真。要探究妙玉厌“俗”、孤傲的根源,还必须联系《红楼梦》其他章节中有关她的内容。

关于妙玉的出身,从《红楼梦》第十八回林之孝家的的回话可以看出,这本是一位官宦世家的受宠娇女,门第高贵,所以身边有嬷嬷、丫头服侍。从小不用看人脸色,受尽宠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极通文墨富有才华”,这从她对花木、茶道和诗文的造诣中,可见一斑。《红楼梦》第四十一回,刘姥姥二进荣国府,陪着贾母等人游览大观园。一进栊翠庵,贾母便称赞:“到底是他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贾母是一个非常懂生活艺术情调的人,品味高雅且挑剔,眼光极高。然而却对妙玉的园艺水平如此青睐,足见妙玉园艺之精。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联诗中,宝玉落第,被李纨罚去折梅。不久,宝玉带回了妙玉赠他的梅花,众人看了,“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

妙玉不仅精于园艺花木,对茶道也有很深入的研究。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等人来吃茶,茶盘、茶具皆十分讲究。等到与宝钗、黛玉吃梯己茶时,所用茶具之精奇、雅致,恐怕贾府都未必找得出来。

除了花与茶,妙玉的精神世界里还有诗。

《红楼梦》第七十六回,中秋夜湘云、黛玉联诗,两人联了二十二韵,妙玉一口气补了十三韵。不仅补齐了诗句,连诗境也从“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幽凄冷瑟,转成了“钟鸣栊翠寺,鸡唱稻香村”的光明之象。妙玉开阔、明净的心胸气度,使黛玉为之折服,称赞她为“诗仙”。

这真是一个“气质美如兰 ,才华馥比仙”的妙玉。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妙玉的小姐出身、贵族气质可能养成了她自负高傲的个性。正如王夫人所说:“她既是官宦小姐,自然骄傲些。”若是一个家世平凡甚至卑微的女子,没有诗书浸染出的气质,也许不会清高自负如此。

三、“无瑕白玉遭泥陷”——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

在《红楼梦》里,判词是部分主要人物结局的一种隐晦总结。所有判词中,以“十二钗”判词为最。借助判词,同学们要思考人物的悲剧命运,领悟曹雪芹的悲悯情怀。

妙玉的判词写道:“欲洁何曾洁? 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判词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美玉”就是“妙玉”,“泥垢”与判词中的“淖泥”都是喻不洁之地。有一条脂批说:“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这可能就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

《红楼梦》曲子词中称其主旨是“怀金悼玉”,曹雪芹对妙玉充满了怜惜之情。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

妙玉遁世于尼庵,本意在与污浊不洁之俗世决裂,但世俗世界之外力是如此强大,终于仍是陷金玉之质于淖泥之中;她托身于空门,本意在养性,但外部世界之蛮横强大无可抗御,终于还是侵蚀了大观园理想世界,摧毁了栊翠庵世外方所。妙玉曲子词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可见曹雪芹对妙玉之态度,与对其他薄命女儿殊无二致,仍是四字:惜花悼红!

花喻人,妙玉就如同栊翠庵内的梅花一般,高洁冷艳,遗世独立,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在寒冬中怒放,发出扑鼻的异香。妙玉的傲性、自尊、才情等从侧面展现了其个性鲜明的立体形象。这是曹雪芹精心雕琢的一块“纤尘不染”的绝妙白玉,是继贾宝玉、林黛玉之后的又一个离经叛道、惊世骇俗的光辉形象。

教育学博士邓彤说:“曹雪芹写人的最大长处就是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展开全方位的描写。这实际上创造出的就是文学理论上的‘圆形人物。”

欣赏圆形人物,需要我们在阅读中不断地思考、再创造、反复玩味,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完善、丰富这些形象,从而再造一个艺术化的真实人物。

世界文学名著中很少有一本书能像《红楼梦》一样,可以包容最边缘的甚至是最卑贱的人物。曹雪芹用极尽悲悯的笔法写出了众多人物的鲜明个性,不去咬文嚼字,我们是读不出人物的多重性格,读不出作者的深情和用意的。

猜你喜欢

判词妙玉刘姥姥
刘姥姥吃鸽子蛋
妙玉那场茶事
刘姥姥
汉诗和译的文体研究——以《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为例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妙玉论
冰与火的性格冲突
刘姥姥的爱情故事
论我国古代判词中的传统诉讼文化
浅议中国古代判词
徽州诉讼文书所见清代县衙门判词的制作*——兼评清代州县不单独制作判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