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咬文嚼字, 看片段阅读的滴水藏海

2023-12-02戎伟

课外语文·上 2023年11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郁达夫朱自清

戎伟

★都说文学的世界是深邃的,很多同学不解为什么明明是虚拟的世界却让人着迷?要回答这个问题,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文学中的世界虽然不同于现实世界,但是它在另一个时空是存在的,比方说《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几百年以来为人津津乐道,就说明他们是存在的,只不过不是现实的时空,就好像我们课外时间玩的游戏一样,它在另一个时空存在着;另一方面,文学的世界隐含着很多让我们终身受益的生活哲理和思想,它们存在于文学经典的某些句子和片段中,有的文章看起来似乎了然无趣,但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总有大道理,让万千读者为之着迷。本文且以《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经典片段为例,咬文嚼字,体会经典片段阅读的滴水藏海,一起领略文学世界的奥妙。

一、文本回顾

《故都的秋》和《荷塘月色》的作者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两位重量级作家郁达夫和朱自清。在体裁上来讲,两篇都是散文。其中,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这个时候的中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和抗战时期,对具有进步思想的文人打压异常严重,作者自身也在此时辗转多地。题目中的地点“故都”和时间名词“秋”都饱含深意,一方面,“故都”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逝去、过去,带有古代文人改朝换代的唏嘘、无奈和惆怅;另一方面,“秋”在中国文学中,往往是萧瑟、悲凉的代名词。关于秋,古人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萧瑟”,充满无穷的悲凉意境。《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同样是旧中国白色恐怖时期的作品,朱自清作为学者,向往的是在自由的国度里开创属于自己的学术事业,但是现实又狠狠地打击了他,所以,文章字里行间充斥着想超脱现实的困扰而又不能超脱的复杂情感,让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时代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又艰难抉择的足迹,意蕴十分深刻。总的来说,两篇经典文章都蕴含深刻哲理,当然,其中的意蕴还需要通过文本中经典的段落来反映。

二、节选文段,体会思想

经典常谈的内容一般包括对漫漫人生、社会经历、文化发展、民族和谐等方面的思考。这些思想常常被人们所传颂,并被视为指导人生的精神源泉,让我们的思想更为富足,视界更为开阔。

(一)《故都的秋》——浓厚的悲凉意识

题目中的“故都”指北平。在《北平的四季》这篇文章中,郁达夫写下了自己对北平的独特感受。他一生四处奔波,不管是上海、香港的繁华,还是南京乃至江南地区的温柔,对此都有真切的体会和无限的感慨。春暖花开,秋菊冬雪,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亮丽。唯独北平这个地方,不管郁达夫走到哪里,它都有着独特的地位,始终让他魂牵梦萦,让他时刻牵挂,仿佛那里的一草一木、一桥一屋,都体现着特有的温暖和感动。那么,如此让郁达夫深切惦记的地方,怎会有悲凉的意识呢?

首先,是感伤北平的悲凉。受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作者一直多地辗转,难得回到北平——这个让他难以忘却的地方。他说:“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前文谈及,“秋”在中国文化中别具深意,那作者的寻秋也别具深意。当时时局艰难,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了东北全境。而北平呢?这个中华文明古都正处于风雨飘摇中,郁达夫深切感受到它有可能遭遇千百年来的最大灾难,他多么想将那里的一切都再次缅怀一遍,否则,当帝国主义的铁骑踏平北平时,一切都已经成为过去,那肯定会在作者的心头留下更多的伤痛。历史恰恰证明了这一切,郁达夫是先知先觉的,这个北平寻秋的经历异常悲凉。

其次,是自我命运的感叹。郁达夫的一生充满悲剧色彩:3岁时父亲去世,长大后学有所成回国又恰好遇到“白色恐怖”,后来参与到抗日救国活动又遭到日军杀害,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郁达夫《故都的秋》中所描绘的悲秋之情,自是不限于故都的秋,还有作者极具个人特色的悲秋之情,充满个人主义色彩。回到北平,郁达夫居然去“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一般而言谁会愿意选择“破屋”呢?郁达夫居然在这里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一条条日光”,还居然观察“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潜意识还觉得有点落寞,“细数”“静对”“细腻”等词汇都或多或少折射出作者的心境。文中飘零的槐树叶、秋虫的哀鸣都能牵动人的思绪,这样的冷落之感也正是郁达夫此时此刻的心境——悲伤、孤独、落寞,时刻在心头荡漾。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在“悲”的色彩之下多了一重“爱国主义”的浓厚色彩,故都的悲凉融入文本的每一个段落中,原来秋之景、秋之色,竟然隐含着隽永的意义。

(二)《荷塘月色》——艰难的现实抉择

朱自清是与郁达夫同时代的文人,跟郁达夫一样,他的作品也有深刻的意蕴,这种意蕴不单单是对个人,更是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淡淡的感慨。第一重感慨,是个人对自由的向往:“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夜晚虽是寂静的,但谁会在这样的夜单独出走呢?就是朱自清了吧!那么,他为什么选择僻静的夜独自赏景呢?何况在旧时代治安不甚良好的情况下。其实,那是源自内心对自由的向往,它冲破了大家固有的思想拘束。跟郁达夫一样,朱自清也面临着“白色恐怖”的压迫,他不能公开发表关于时局的评论,这对于有着深重忧患意识的文人来讲,无疑是沉重打击。但是在这个月下的浪漫世界中,作者“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甚至“什么都可以做,什么都可以不做”,也可以“什么都可以说,什么都可以不说”,这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别提多享受、多自在,文段中的“独”虽然有着“孤独”寻觅的伤感,但也确实是难得的自由空间。

第二重感慨,寻觅自由而不得。匈牙利诗人裴多菲说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可见,文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是一致的,朱自清也不例外。但是他懂得,这种向往也只能是奢望。作者在文中提及:“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作者讲这句话时,有一个语境:他提及梁元帝的《采莲赋》,说在梁元帝时代,一切都是自由的,而如今呢?“早已无福消受”了,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想超脱而不能得的复杂心理。作为旧时代的文人,他是无奈的,同时也展示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困境。

总的来说,《荷塘月色》是一篇充满浓厚人文色彩的散文,在让人感受到宁静自然的艺术世界的同时,也感受到旧中国知识分子艰难的现实抉择,让人无限感动。

三、深思和醒悟

文学世界总有让我们感动和迷恋的地方,这一点有着不同经历的人自然深有感触。如是色彩鲜艳的描述,肯定意味着作者经历了多姿多彩的人生;如是雜感繁多的感叹,定有难以言说的人生历程。这种感觉,只有深入其中才能体味得到。正如这两篇文章,《故都的秋》为我们呈现了别样的秋天味道,《荷塘月色》给我们带来了宁静淡雅的意境,其中都蕴含着丝丝缕缕的生活哲学,更贮满了生活的诗意。可能有人看不懂《故都的秋》中的那种美感,有人也看不懂《荷塘月色》中那种朦朦胧胧的描述,都是因为他们没有抓住当中的关键片段来细细品读。正如朱自清感叹“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一样,这是一个精华的片段,这是一个充满深邃意蕴的片段,更像是绽放在生活土地上的鲜花,愿君多采撷,定能收获香飘万里的满足。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郁达夫朱自清
荷塘月色
匆匆
作品:荷塘月色
清芬正气朱自清
荷塘月色
贵人
荷塘月色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