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名方中藏药“亚吉玛”本草考证

2023-12-02格拉措才让南加

亚太传统医药 2023年11期
关键词:医典上品亚吉

格拉措,才让南加

(西藏藏医药大学,西藏 拉萨 850000)

“亚吉玛”为常用藏药材,功效清热利胆、缓泻下。主要用于治疗热性赤巴病、头痛、肝热病[1]。《国家藏药标准全书二》[2]《藏药标准》[3]《卫生部颁藏药标准》[4]等都以“金腰草”为名收录,为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nudicauleBunge及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近代以来,对藏药“亚吉玛”的考证极少,如王欢等[5]对藏药“亚吉玛”的品种和功效进行考证,认为金金腰(黄花金腰)以肉叶金腰为例、银金腰(白花金腰)以裸茎金腰为例、铁金腰(蓝花金腰)。布日额等[6]对蒙医“亚玛吉”的混用品及入药部位进行考证、归纳蒙医用7种混用品,以叶入药。上述考证类文献多为藏药“亚吉玛”的品种、功效、混用品及入药部位,未见对藏药“亚吉玛”的名称、基原、品质、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考证。因此对藏药“亚吉玛”的名称、基原、品质品种、采收加工、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证,为含藏药“亚吉玛”经典名方的开发和该药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藏药“亚吉玛”历代皆有应用,在古代藏医药典籍中多有应用,如《度母本草》[7]中的单味金腰草汤,《秘诀补遗·钥匙》[8]中的达斯玛保丸,《十万拳和秘诀黑卷》[9]中的斯玛古巴,《秘诀宝源》[10]中的“欧觉十八味亚吉丸”,《医学利乐宝库》[11]中的“亚吉加保”及《藏药标准》所收录的含藏药“亚吉玛”的10个处方等,具体见表1。因此有必要对此深入考证,目前,藏药“亚吉玛”有多种基原植物,如何选择基原成为开发以上方剂的关键。因此,开发经典名方前有必要对该药材进行系统的本草考证。本文通过对藏药“亚吉玛”的名称、基原、品质品种、入药部位、采收加工与炮制等方面进行系统考证,为含藏药“亚吉玛”经典名方的开发和该药材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表1 含藏药“亚吉玛”的藏成药及其功能与主治

1 名称考证

注:A.亚吉玛;B.加保达司;C.冈吉拉茂;D;查尔达亚干;E.亚吉姆;F.毒孜然卜司;G.亚居;H.达司;I.赤香惹瓦金;J.亚吉;K.亚吉欧姆;L.亚吉欧波;M.毒孜吉;N.伊拉姆;O.亚吉欧波;P.芭芭达拉;Q.达瓦司伟毒孜;R.亚荠玛;S.霞拉拉碟;T.加保达瓦司伟毒孜;U.扎藏泽巴金;V.拉姆亚吉玛;W.欧波荠特。

表2 历代藏医药著作中藏药“亚吉玛”的名称记载情况

表3 藏药“亚吉玛”的异名异物

2 味性化味考证

2.1 味的考证

据《四部医典》记载:“一切药味都是来自土、水、火、风、空这五大。”[12]即土与水生出甘味,火与土生出酸味,水与火生出咸味,水与风生出苦味,火与风则生出辛味,土与风生出涩味,从而产生6种药味。对公元7-21世纪的15部藏医药著作进行挖掘,发现在藏药“亚吉玛”味的认识方面,15部著作均统一认为“味苦”,且公元8世纪的藏医权威文献《四部医典》将藏药“亚吉玛”列为苦味药材之列。可见,历代藏医学家对藏药“亚吉玛”味的认识高度一致。不存在争议,也无历史演变现象。

2.2 化味考证

药物服用后,与胃火相遇,这时培根、赤巴、隆使药味依次被消化。甘味和咸味被消化后变为甘味;酸味消化后不变;苦、辛、涩之味消化后,变为苦味。15部藏医药著作中均未提及藏药“亚吉玛”的化味情况,由于藏药“亚吉玛”的药味为苦味,由此可以通过藏药化味理论,即苦、辛、涩之味消化后,变为苦味。发现藏药“亚吉玛”的化味为苦味。

2.3 藏药“亚吉玛”性的考证

公元7-15世纪,藏医药著作对藏药“亚吉玛”的性无明确记载。对其性的记载最早出现在成书于15世纪的《金巴四部医典注释》,“苦凉消泻赤巴热症”[18]。此后藏医药著作中都对“亚吉玛”的性有明确记载,且统一认定为性凉。由表4可见,藏药“亚吉玛”的药味为苦味,化味为苦味,性为凉。

表4 历代藏医药著作中藏药“亚吉玛”的味、化味、性的记载

3 基原考证

3.1 古籍文献考证

《度母本草》记载:“亚荠欧波生于乱石山岭中,叶片淡黄绿色,圆形,状如莲蓬,簇生,治发烧,心热等诸热症。”[7]描述藏药“亚吉玛”的花色为蓝色,生境为乱石山岭,叶的颜色为淡黄绿色,形状为圆形及功效。《月王药诊》记载:“木腰子为泻下药,治心脏病”[21],记载藏药“亚吉玛”的功效。通过花色及功效结合《中国植物志》[22]及《西藏植物志》[23]进行对比分析,未发现藏药“亚吉玛”花色为蓝色且治疗心脏疾病,因此推测,该药材可能为最早期藏药“亚吉玛”的原植物,不过现已灭种,或为其他品种来源。

《四部医典》云:“亚吉玛的功效为消泻赤巴病。”[12]首次记载藏药“亚吉玛”消泻赤巴病,但未对藏药“亚吉玛”原植物形态进行描述。成书于12世纪初的《宇妥本草》记载:“生于石缝中,花小,叶片如小冬葵堆积状,叶柄细,长约四指宽或一指长,治胆热亦可催吐胆汁。”[13]描述藏药“亚吉玛”的花小,植株约高7~10cm。现有形态特征及功效与《中国植物志》[22]对比,推测该药材可能为裸茎金腰。

成书于15世纪的《医学注释·无垢明示》记载:“叶片黄绿色,花黄色,生于高山。”[24]现有花色及生境与《中国植物志》[22]对比,推测该药材可能为肾叶金腰。15世纪的《四部医典疑难注释》记载:“亚吉玛又名加保达司,以花色分为,赛吉、欧吉、桑吉、佳吉,叶似金色的巴扎,既光滑,又有光泽,现生长的花色为黄色。”[15]进一步推测该药材为肾叶金腰。且首次提出“亚吉玛”以花色分为4种,但未详细记录具体颜色。16世纪的《祖先口述》记载:“亚吉玛分三种,其为花色淡绿色且有毛。”[14]据《藏药晶境本草》记载:“藏药‘亚吉玛’中有毛的只有锈毛金腰,其余四类均无毛。”[25]因此,推测该药药材为锈毛金腰。

17世纪的《晶珠本草》记载:“本品分为五类,除花色不同外,其他相同。花绿色与叶同色者,称为左毛;花白色者称为欧吉;花黄色者,称为赛吉;花红色者,称为桑吉;花蓝色者,称为佳吉。”[19]提出以花色分5个品种,且首次详细记录5品种的5个花色及品质,左毛在藏文中的含义是主要,此处应译为上品,即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据花色与《中国植物志》[22]对比分析,未发现花色为纯绿色的“亚吉玛”,只有黄绿色,因此以黄绿色的花为主,推测该药材可能为山溪金腰或肉质金腰。17世纪的《论述部释·祖先心鉴》[26]所记载的品种与《晶珠本草》一致,品质除《晶珠本草》所记载的花绿色与叶同色者外,赛吉、佳吉均为上品。

3.2 现代文献考证

《藏药晶镜本草》[25]认为“亚吉玛”为肉叶金腰子,赛吉为肾叶金腰子,桑吉为山溪金腰子,佳吉为裸茎金腰子,欧吉为锈毛金腰子,植物形态特征和生境与上述本草基本吻合,具体见图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1]《卫生部版藏药标准》第1册[4]《中华藏本草》[2]均记载:“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ChrysospleniumnudicauleBunge)或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全草。”《藏药标准》记载:“裸茎金腰子(ChrysospleniumnudicauleBunge)山溪金腰子(ChrysospleniumnepalenseD.Don.)肾叶金腰子(ChrysospleniumgriffithiHook.et Thoms)。”[3]综上所述藏药“亚吉玛”有5种基原植物,其肉质金腰所生长的海拔高于其他4种,为4 600~5 300m,其余平均海拔低于肉质金腰,为2 600~4 500m。品质以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除此之外还有《论述部释·祖先心鉴》记载的佳吉和赛吉。

注:A.肉质金腰;B.裸茎金腰;C.山溪金腰;D.锈毛金腰;E.肾叶金腰。

4 药用部位考证

17-18世纪,藏医药典籍中的药用部位均为叶。最早记载于17世纪的《晶珠本草》[19]:将“亚吉玛”归为以叶入药的草药类药材,又17世纪末的《论述部释·祖先心鉴》[26]与18世纪的《医学奇妙目饰》[28]《药物识别·明目》[29]《松巴医著集》[20]等均将“亚吉玛”归为以叶入药的草药类药材。1990-2007年近代藏医药汉语著作中,以全草入药,始载于象征我国新时代藏医药发展里程碑式权威官方著作《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入药部位为干燥全草,7-8月采挖,除去苦叶,洗净,阴干。”[1]《中华本草藏药卷》[30]《中华藏本草》均记载:“6-7月采集全草,洗净,晾干。”[27]因此,藏药“亚吉玛”即可叶入药,也可全草入药。

5 采收加工与炮制考证

古代草药类藏药材除一些极具毒性的有特殊的炮制方法外,其余的草药类药材都需依照《四部医典》的“实地采集,适时采集,干燥拣选,分清陈旧,炮制去毒,调伏增效,适当配制”[8]。

5.1 实地采集

藏药“亚吉玛”为凉性药物,需在海拔高的阴山及雪山附近采集。

5.2 适时采集

《晶珠本草》引《药物生系甘露经典之阶梯》云:“花蕾、茎枝在旺盛时采,根种子在春季挖,叶子在夏季采,花在初夏摘,果实在秋天收。”[19]由此可见藏药“亚吉玛”每个部位的采集时间不同。又因藏药“亚吉玛”为泻药,《四部医典》云:“泻药须在叶子凋落、药性下行时采集。”[12]

5.3 干燥拣选

5.4 分清陈旧

《四部医典》记载:“新药旧药别过期,过期失效不可用。”[12]对于草药而言,当年采集的药物,应在当年用完,超过1年,药效会明显降低,所以藏药“亚吉玛”满1年,需要更换。

5.5 炮制去毒

《四部医典》记载:“根、茎、皮处有毒,枝节处也有毒,叶柄也有毒,花朵果实也有毒,除去毒性后,药性就会变得温和,容易消化。”[12]17-18世纪,藏药“亚吉玛”的入药部位为叶,则叶毒为叶柄,需去掉。1990-2007年,藏医药著作中入药部位为全草,则根和茎的毒为外皮和干髓,需去掉,枝处的毒是枝节,花毒是指花被,都需去掉。调伏增效、适当配制属于配制操作问题,因此不提及。

现代《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分卷》记载:“7-8月采挖,除去枯叶,洗净,阴干。”[1]说明采集季节为7-8月,还提到藏药“亚吉玛”使用时需去掉枯叶。《中华本草藏药卷》[30]《中华藏本草》[27]均记载:“6-7月采集全草,洗净,晾干。”说明采集时间亦可以是6-7月。《藏药晶镜本草》记载:“7-8月份采集,进行绿打,阴干。”[25]说明现代采集时间为6-8月,古代及现代的干燥方法均一致,阴干或晾干,炮制方法主要为绿打。

综上古代藏医对于一些极具毒性的草药类有特定的炮制方法外,其余草药都要遵循以上七道工序。绿打在草药类药材炮制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节,近代藏医药汉语著作中未提及,古代著作凡是有炮制部分的均提及绿打,以及近代的《藏药晶镜本草》中亦提及。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藏药“亚吉玛”绿打前后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对比。

6 结语

藏药“亚吉玛”入药历史悠久,藏医药典籍中以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未发现花色为纯绿色的藏药“亚吉玛”,因此以黄绿色的花为主,推测该药材可能为山溪金腰或肉质金腰。藏药《晶镜本草》中以肉叶金腰为上品,因此可以认为藏医药中以肉质金腰为上品。由于肉质金腰为一级濒危藏药材,近代以来藏药“亚吉玛”主流基原为虎耳草科裸茎金腰。大部分典籍中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有部分典籍以花蓝灰色而大的为加保亚吉玛,花小则称增毛亚吉玛,两者均为上品。还有典籍以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佳吉、赛吉均为左毛即上品。上品分类有很多种,但是以大部分藏医药典籍所记载的,花绿色与叶同色者为上品。古籍文献中藏药“亚吉玛”以叶入药,现代文献中以全草入药。炮制方法为绿打。

鉴于此,根据经典名方达斯玛保等所处历史时期,结合考证结论,当时所用藏药“亚吉玛”可能为虎耳草科肉质金腰,但古代描述的药材形态过简,难以确定当时的物种,不排除其他品种来源可能。现代藏药裸茎金腰,在各级藏药标准及典籍中均有收录,因此,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保障。建议经典名方使用虎耳草科植物裸茎金腰的干燥全草入药。

猜你喜欢

医典上品亚吉
《黄帝内经》五行学说与《阿维森纳医典》四元素说的比较研究
流传千年的养生“上品”
魏晋九品官人法之上品的演变与起家官制度
上品海参“上品堂”
浅谈藏医《四部医典》外涂药的开发价值
《四部医典》与《阿维森纳医典》中的放血疗法比较
藏医《四部医典》对大骨节病的认识
本刊聘请签约杂文家
帝亚吉欧开掘“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