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亚吉欧开掘“生命之水”
2011-10-18冯嘉雪由帝亚吉欧提供
| 文 · 本刊记者 冯嘉雪 图 · 由帝亚吉欧提供
帝亚吉欧开掘“生命之水”
| 文 · 本刊记者 冯嘉雪 图 · 由帝亚吉欧提供
2010年,帝亚吉欧共为甘肃山区打造了200多口水窖,为近十个村庄的上千名村民解决了生活用水和储存水的问题
2010年11月14日,Carol和她的同事终于来到了甘肃省东乡县奴拉芒村。4个月前,一场不期而至的大雨让他们被迫改道而行。这一次,她和帝亚吉欧(上海)洋酒有限公司的同事是特意来此回访的。
2010年初,帝亚吉欧曾向甘肃山区捐款数十万元,之后,又聘请专业开采队为山区居民挖掘水窖。2010年夏天,在公司的号召下,帝亚吉欧员工组建了一支志愿者队伍,他们千里迢迢来到甘肃省东乡县,就是为了亲手帮助那里的村民开掘水窖。
尽管志愿者的体验之旅只有一天,但却是帝亚吉欧“生命之水”公益项目在中国落地以来,中国员工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以前我们很少有机会实际体验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困扰,正是这次水窖挖掘活动,让帝亚吉欧员工真正体会到了‘生命之水’的内涵。”一位志愿者说。
2010年,帝亚吉欧共为甘肃山区打造了200多口水窖,为近十个村庄的上千名村民解决了生活用水和储存水的问题。
“水是公司产品的灵魂,也是回馈社会的重中之重。”帝亚吉欧大中华区公共事务及传播总监陆海清说,流向干旱贫困地区的“生命之水”不会终结,“我们将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的水资源问题,让‘生命之水’在中国川流不息。”
源头:生命之水
“我们公司一直在培养员工一种向上、向善的力量,这种力量能指导我们在所处的行业中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陆海清说,像很多全球500强企业一样,帝亚吉欧有自己的CSR(企业社会责任)部门。他们一直希望通过各种活动的组织、书籍的推荐,甚至一个口号的推出,来引导员工向善。“厚德感物”、“上善若水”……不难发现,在帝亚吉欧,即使是对价值观的推崇,也离不开水。
“‘苏格兰威士忌’在当地古语的含义就是‘生命之水’。水是生命的源泉,纯净的水源能保证帝亚吉欧向全世界消费者不断提供品质卓越的产品,使他们更快乐地享受和庆祝生活。”陆海清解释,苏格兰威士忌正是帝亚吉欧最著名的产品类别之一。
这家来自英国的高档酒业集团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洋酒公司,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横跨蒸馏酒、葡萄酒和啤酒三大品类的酒类企业。帝亚吉欧旗下汇聚了Smirnoff、Guinness、JohnnieWalker、Baileys等一系列顶级酒类品牌。
上世纪90年代,帝亚吉欧了解到饮用水源短缺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约有10亿人无法获得安全的饮用水源。因此从1998年开始,他们设立了帝亚吉欧基金会,将每年营运利润的1%用于全球社区的投资项目。
帝亚吉欧将这个旨在保护及改善饮用水资源的项目命名为“生命之水”,希望能给缺水地区的人们带来希望。当年,帝亚吉欧从非洲开始推广这个项目。迄今,全球已有超过100万的居民受益。
“在帝亚吉欧眼中,为股东创造价值与实现企业坚持的价值观可以兼得。帝亚吉欧将它的价值观融入到每一项企业活动中,通过对当地社区的投资,在为股东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企业对当地社区的回报。这就是帝亚吉欧不断成功和保持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陆海清说,2007年,“生命之水”项目被引入中国,他们也开启了对中国社区饮用水安全的改善和相关环境的保护工作。
2007年9月,帝亚吉欧与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发起东太湖水源地保护项目,通过在东太湖区域进行科学研究和建立示范区域,来减少水源污染、改善水质,并为整个太湖的环保工作提供经验。
2008年,四川特大地震爆发后,帝亚吉欧立刻组织员工开展“万水千山 寄情灾区”活动,把员工的捐款一部分送往灾区,一部分用来购买饮用水,最终将价值数10万元的“生命之水”送至急需水源的灾民手中。
2009年3月,帝亚吉欧开始启动位于四川省龙溪-虹口、白水河、卧龙与宝顶沟四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引水设施重建工程,以帮助这四个位于地震灾区的自然保护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畜牧业用水。
2010年初,一则新闻引起了帝亚吉欧CSR部门的注意。春季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和重庆却遭遇了“世纪大旱”。旱情的延续,使农作物受灾面积接近500万公顷,其中40万公顷良田颗粒无收,还导致相关地区5000多万居民陷入无水可饮的绝境。
持续不断的干旱,让对“水情”一向最为关注的帝亚吉欧决定,2010年“生命之水”项目就围绕对旱区居民送水展开。
首先,他们召集公司员工向灾区捐款。2010年4月,帝亚吉欧向西南五省旱区捐助了超过10万元的应急捐款,为500多户灾民提供了近两个月的饮水和食物,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同时,帝亚吉欧与慈善机构“慈福行动”开展合作,为中国的西北、西南旱区开掘新水源。2010年4月底,由帝亚吉欧出资聘请的专业开采队在甘肃永靖挖掘了第一口水窖。
与往年的“生命之水”大多止步于与专业机构的合作不同,这一次,帝亚吉欧要做全新的尝试:号召员工们亲自参与到水窖的挖掘中来,让他们深度体验“生命之水”的意义。
开采·体验之旅
2010年6月,帝亚吉欧CSR部门负责人向同事发出了邀请邮件,将组织大家到甘肃帮助当地村民挖掘水窖。很快,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的帝亚吉欧员工回复了邮件,表示愿意参与。更让陆海清感动的是,一些在国外工作的同事看到邮件之后,也希望能够加入。但由于每个地区的名额有限,再加上工作安排等原因,最终,共有20多名员工成为此次志愿者之旅的成员。
4月份时,慈福行动的工作人员曾到东乡县进行过考察,因此在出发之前,他们向即将出发的志愿者简单介绍了情况,希望所有参与人员能在身体和心理上有充分的准备。
2010年7月8日,20余名志愿者从各地飞赴兰州集合。第二天一早,他们坐上车子,经过2个小时的颠簸,进入了东乡县。此时,天空忽然下起雨来,这对于当地村民来说,自然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但由于道路泥泞,面包车无法驶入奴拉芒村,无奈,他们只能改道前往资助的另一个村子。
尽管事先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到达那里时,大家还是被眼前的贫困和干旱而震动。
由于长期缺水,村民的基本生存都成了问题,更不要说耕种土地和饲养牲畜了。这个村子的家庭年均收入为3000-4000元,而一个家庭的年支出却是5000-6000元,因此长期需要依靠政府救助。为了谋生,村里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大多是妇女、儿童和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
由于常年缺水,村民们想出了种种“攒水”的方法,最简单、实用的一种办法就是在屋檐上接一根管子,下面再接一个水桶或是让水管直接通到水窖,当天公作美时,珍贵的雨水就能被收集并储藏起来。
但是赶上连续数月不下雨时,村民们就只能到40公里之外的县城去拉水。通常每升水的售价是30-40元。由于运输工具有限,村民一次只能买上三、四桶水,再小心翼翼地把水运回家里。村里的一位老人说,他们每年要花1000多元钱用于购买饮用水。由于缺水,村里的孩子们往往一个月才能洗一次衣服。
在帝亚吉欧员工来到这个村子之前,十几户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人家已经雇人在自家院里挖好了水窖。在当地,雇人挖一口水窖的费用是1300-1500元,相当于村里一个普通家庭年均收入的1/3。因此,得知帝亚吉欧将会对他们的水窖挖掘施以援手,村民们期盼已久。
卸下行囊的帝亚吉欧志愿者,先是在专业工人的带领下,了解了挖掘水窖的全过程。由于当地长期严重干旱,很多土地已经沙化,所以一口水窖需要挖掘到至少10米,才能起到有效储水的作用。
此时,天空依然在下雨。看着这么多城里来的客人,村里的孩子们兴奋地围着他们团团转。
干活之前,帝亚吉欧的员工们穿上了雨衣。尽管很多人之前参与过植树活动,也用过铁锹,但挖水窖对于他们来说,还是第一次。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了解到,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是挖掘水窖的基础,还有使用铁锹的方法以及如何用力,否则不仅事半功倍,还很容易把手磨破。
踩在泥泞的土地上,大家开始挥动铁锹。有人干了一会儿,头上就冒出汗珠,便干脆将雨衣脱掉,这样干活更方便,同时他们也愿意和村民们一起享受这久盼的甘霖。
出于安全考虑,帝亚吉欧的志愿者只参与了水窖挖掘中最基础的工作——挖土。他们中的一些人还在老乡的帮助下深入到水窖底部。虽然下面又湿又凉,但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大家也进一步体会到了水窖挖掘的不易。
尽管满身是泥,但志愿者们并不急于离去。他们带着之前准备好的慰问品,看望了村里几家最贫困的村民。平时,村民们只有到县城才能买到日常的生活用品。而这一次,帝亚吉欧员工带来的正是他们最急需的大米、洗衣粉等食品和日用品。
天色渐晚,帝亚吉欧的志愿者之旅也接近尾声。但对于这些久居城市的外企员工们来说,他们对于水的重新认识才刚刚开始。再次回到繁华的城市,在他们眼中,每一滴水、每一粒米都变得更加珍贵。他们不会再轻易做出浪费的举动,他们希望今后有机会能帮助更多人,挖掘他们的“生命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