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筝协奏曲的中西融合与美学特征

2023-12-01陈燕

新楚文化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中西融合美学特征

【摘要】《临安遗恨》是何占豪的一首原创音乐作品,最初以中阮为主要演奏形式。由于其出色的演奏效果,被改编为古筝协奏曲。该作品在保留原作精髓的同时,巧妙融入了西方乐曲演奏的创作理念和技巧,呈现出中西融合的艺术特色。基于这一创作背景,本文从《临安遗恨》的创作特点入手,深入探讨这首古筝协奏曲的中西融合演奏策略及其音乐美学特征,以期这项研究能够促进中西音乐之间的融合,为我国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关键词】古筝协奏曲;中西融合;美学特征;《临安遗恨》

【中图分类号】J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23-0042-04

随着古筝这项民族乐器的普及,许多优秀的演奏作品相继出现。《临安遗恨》作为一首独具特色的古典乐曲,自问世以来,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一直受到众多艺术家、演奏家和乐迷的欣赏,被认为是中国古典乐器中广泛演奏和表演的一部杰作。近年來,该乐曲突破了传统民族乐曲的常规,巧妙地将历史背景、人物故事、歌舞情景等元素与西方音乐演奏形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全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生平。

一、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背景

林吉良被誉为“音乐奇才”,1959年与陈钢共同创作了著名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临安遗恨》原是林吉良于1990年在阮剧基础上创作的中阮音乐演奏作品,最初选材自《满江红》,后于1992年由何占豪改编成古筝协奏曲版本。何占豪,出生于1933年,浙江诸暨人,自幼深受家乡音乐的影响。他的童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时期,家乡有两种戏剧,即越南戏和绍兴大板戏。1957年,他在浙江省话剧演出中获得了“最佳音乐人”的称号,随后进入上海音乐学校学习,后来改为作曲专业,因为才华出众,获得留校深造的机会。

《临安遗恨》这部作品以南宋民族英雄岳飞为题材,讲述了岳飞为国征战,却遭叛徒秦桧所害,最终身陷临安大牢的故事。表现出岳飞在面临刑罚前,对叛徒的愤怒、对家庭的忧虑、对国家的无奈而情感激荡。可以说,《临安遗恨》是代表岳飞一生中最真实、最真挚、最充满感情的作品之一。同时,这首曲子也代表了何占豪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将创作重心转向民族音乐领域的代表作之一,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创作特点

迄今为止,随着古筝音乐的普及,各种不同风格的古筝作品开始在舞台上展现,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音乐表达形式。而《临安遗恨》之所以在古筝乐坛独具特色,不仅仅是因为它是由何占豪作词作曲的原因,还在于它成功地融合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达到了音乐与情感的高度融合,以及古筝与交响乐完美结合的演奏效果。接下来,下文将对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讨论。

(一)传统古曲与当代协奏曲的融合

《夕阳箫鼓》和《梅花三弄》是中国传统民乐的杰出代表作品,二者深刻反映了中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被誉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拥有众多传统民族乐器,其中包括古筝、琵琶、古琴等。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像十二弦琴和五弦琴这样的乐器在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数千年。虽然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有一些优秀的作品,如《月儿高》和《将军令》等,但大多数是由个人创作的音乐作品,其中的创作者大都未经过专业训练,因此曲调相对较为单一,情感表达不够充分,通常采用重奏和独奏等形式。尽管在过去的音乐创作背景中存在诸多限制,但仍然有一些杰出的古代乐曲留存于世[1]。

与古代乐曲相比,交响协奏曲是古典音乐时期的一种独特音乐形式,它以交响乐团为伴奏,具有极高的艺术性,被誉为世界顶级的音乐演奏形式之一,其中的作曲家包括肖邦、拉赫玛尼诺夫等著名音乐家。中国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原本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文化传统,然而,在世界各国作曲家的不懈努力下,它们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就是其中之一。这首协奏曲不仅在音乐外观上更加华美,内在思想内容也更加丰富。它是一部充满现代氛围的作品,同时也保留了古典音乐的独特魅力。通过这种中西融合的方式,该作品不仅展示了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还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欣赏古筝音乐的美妙之处。

(二)乐曲与情感表达的交融

《临安遗恨》古筝协奏曲从序言一直到四个主要段落,每个段落之间都呈现递进的关系。整首曲子通过曲调的跌宕起伏,充分表达了强烈的情感,音乐节奏也逐渐增强,将仇恨的情绪推向新的高潮,令人陶醉其中。该曲在结构上不仅延续了中国音乐的传统“框法”,同时还融入了西方音乐的“格调”。

前奏通过旋律和情感的表达为整个乐曲确定了基调和情感色彩。从岳飞的心理活动和生平经历来看,可以将他的情感划分为两个时期,用乐曲的声势变化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描绘了岳飞在狱中思念亲人、憎恶奸臣、忧国忧民的情感,勾勒出民族英雄的形象。

本曲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看似互不相关,实际四个部分互为关联并为整体推动。其中,第一部分的音乐相对平缓,既要确保连贯性,又要表达主人公的情感。第二部分则节奏更快,相较于第一部分,节奏感更强,带有对过去突发事件的回忆,仿佛让人身临古代战场,曲调变幻多端,生动勾勒了激烈的场面。结尾部分的和弦音则为情感转折预示。

整曲充分运用了丰富的音乐素材,并借鉴了西方创作手法,呈现出一种古老而又充满历史沉淀的风格。它将人物形象与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音乐是情感的媒介,情感是音乐的灵魂的理念。这首作品通过复杂的音乐结构和情感表达,为观众创造了一次深刻的音乐之旅,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了岳飞这一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中西融合与音乐美学特征探究

(一)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美学特征

传统的古筝演奏方法通常采用了“以韵补声”的方式,主要通过左手的按、揉、抖、点、吟等动作来表现古筝的神韵,这种传统技巧相对较为单一。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古筝艺术经历了迅速地发展,其演奏技术得到了长足的提升。在协奏曲《临安遗恨》的主题曲中,左手、右手和上滑音等三个部分均采用了“以韵补声”的手法。其中,左手的“以韵补声”特色在作品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它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古筝的音韵和情感表达能力,为音乐注入了深刻的内涵[2]。另外,上滑音、震音等技巧的运用则生动地展现了男主角内心的怨愤和对家的眷恋之情。在古筝乐曲中,通常使用右手的大拇指、中指和食指三指并拢的演奏技巧。同样,这首曲子也采用了这种方式,以展现作品的深刻内涵,完美地传达了《临安遗恨》中承载的“岳飞”与“家”的情感故事。这些技法的运用使得古筝协奏曲更加生动且充满表现力,丰富了中国古筝音乐的艺术表达。

这部作品不仅保留了传统民族音乐的特点,还延续了传统音乐的伴奏形式。伴奏部分常常采用三度重叠和弦和小三度的音调,这些元素充分展现了中国音乐的独特民族特色。此外,演奏者通常会在音乐中巧妙地引入一些音符的变化,以增添中国文化的丰富色彩。每个段落的结尾都设计了正式和变化两种形式,不同形式的结尾传达了不同的情感,而正式结尾则更好地体现了岳飞的思想境界。协奏曲采用了D调和G调两种常见的调式,这不仅突出了作品的主题,还生动地塑造了英雄人物岳飞的形象。这样的曲调和调式选择使得《临安遗恨》在音乐表达上更具深度和广度。

总的来说,《临安遗恨》巧妙地传承了中国音乐中的“以韵补音”手法,同时又充分展现了其独到之处,使得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和曲式结构方面都显得极具艺术价值。

(二)中西融合之钢琴与古筝的配合技法和演奏手法

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古筝艺术经历了一段令人瞩目的发展历程。这段历程不仅延续了古筝的神韵,还成功地融合了西方音乐文化,为古筝艺术开辟了崭新的创作领域,标志着筝乐艺术进入了全新的境界,为其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在这其中,《临安遗恨》以钢琴序曲为开篇,采用独特的“对话合作”手法,注重低音和弦编排的音乐作品,具备极高的艺术价值。

除了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我们还积极吸纳了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将其融入创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这种不断融合和创新的精神有助于创作更具艺术价值和感染力的古筝协奏曲。我们在传承传统的同时,积极进行创新,以便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欣赏到中国古筝音乐的美丽和魅力,同时也促进了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发展。这种融合与创新的精神必将为古筝艺术的未来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1.技法的配合

在古筝协奏曲中,钢琴伴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作品的表现效果。此外,演奏技巧也具有关键性意义。在《临安遗恨》这部作品中,首次采用了七个和弦的低音符,这一创新带来了一种令人震撼的音乐氛围,使整个作品充溢着深情。接着,古筝再次以七个和弦和强有力的左右手八度音迅猛地揭开了曲子的戏剧序幕[3]。这个旋律段落与钢琴伴奏的开场白相得益彰,仿佛是一场华美的音乐对话。这首序曲深入地展示了音乐的开头部分,使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段音乐,为整个作品的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乐曲的主题部分,钢琴伴奏作为开端,通过逐渐增强的琶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下来,古筝的主题乐曲缓慢展开,充满情感,从强度上的变化,由强度高逐渐过渡到强度低,营造出引人入胜的音乐氛围。古筝音乐逐渐从低音区向高音区过渡,生动地表达了主人公的忧伤情感。最后,随着乐曲的结束,音乐中的激情也逐渐升高,达到高潮。这一音乐过程将观众带入了一场感情的奔涌之旅。

第二段与第一段并列,但在演奏力度上更为强烈,表现了“岳飞”的悲愤情感以及对生命的眷恋,还有临终前的无奈。在这个情感背景下,钢琴扮演了主旋律的伴奏角色,以较慢的单音或音程为主要旋律,为整个乐曲注入了更多的情感和色彩。这首钢琴曲充满了悲愤情感,但并不显得沉闷。在古筝乐句结束的摇指部分,钢琴以音阶逐渐上升的方式承接,起到了衔接主旋律的作用,使古筝主旋律的过渡更加自然流畅。通过这种相互呼应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复杂性。这段音乐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音乐的高度技巧。

在古筝乐句中进行长时间的摇指时,需要特别注意摇指的力度变化,要从弱到强,再到弱,这一弹奏技巧能更准确地传达乐曲的情感,同时也考验演奏者对乐曲情感和主人公内心情绪的理解。在这一时刻,钢琴再次以单音回应古筝的主题,强调了钢琴和古筝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随后的段落中,低音区的钢琴以每分钟168拍的速度强劲有力地演奏,与古筝的横摆技巧相协调,生动地呈现了战争的场面,激发了观众的激情,生动展示了战争的残酷,同时也在快板中传递了紧张氛围。快板中钢琴伴奏所营造的氛围将听众完全融入音乐之中,让人陶醉其中。这段音乐充分展示了音乐的力量和深远的情感。

随后,古筝的右手以极快的速度演奏,带来了一股极度的緊张感,与此同时,间奏的钢琴以同样快速的节奏演奏着一个又一个的音符,古筝和钢琴的节奏相互呼应,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在乐曲中段,钢琴与古筝的节奏完美融合,展现了岳飞对战争的愤怒和仇恨,引起了观众的共鸣[4]。当乐曲的主题再次出现时,音乐情感不再像之前那般震撼,而变得温馨如歌。古筝的单音和摇指技巧为乐曲提供了过渡,而钢琴的简单单音弹奏与之前的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深刻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冤屈的不满情感。这段音乐让观众体验到了情感的起伏和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复杂性。

在乐曲的尾声,钢琴和古筝的协奏成为整首乐曲的高潮部分。钢琴运用了震音和连续的三和弦,与古筝的长摇技法相互交织,共同演绎了主人公悲壮的一生和雄伟的情感。音乐在激情洋溢和悲壮激昂的情感中达到了终点,以深刻的音乐表达了主题和情感。这段音乐是整个作品的高潮,也是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部分。

2.曲式结构的配合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民乐的代表,在其音乐基调中奠定了“五声音阶”的重要基础。随着科技与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演变,古筝音乐在吸纳了中国乐理的精髓之余,还积极吸纳了西洋音乐元素,创作出了丰富多彩的曲目,包括独奏曲、协奏曲、重奏曲等多种风格的作品,推动了古筝音乐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临安遗恨》是一首独具特色的协奏曲,它既呈现了多样的主题,同时采用了“ABCA”和“类三部曲”的创作结构。这首曲目表面上受到西方音乐的影响,但实际上深受古筝音乐丰富的变奏技巧的启发,实现了中西音乐的巧妙融合。整个作品通过巧妙的构思,包含了起承转合的元素,不仅保留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古典韵味,还巧妙地融入了西方音乐的独特风格,使《临安遗恨》充满深情,旋律多变,结构复杂,生动地呈现了岳飞内心的历程[5]。

古筝独奏虽然具有独特的魅力,但要充分发挥其潜力,必须将之与钢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古筝音乐的独特特性和表现力。

3.古筝与钢琴的乐器摆放的配合

在《临安遗恨》协奏曲的演奏布局中,主要的乐器是古筝,它应当被置于演奏区的正中央,这一布局旨在确保观众能够更加清晰地领会乐曲的主题,同时也更好地观察到演奏者在整个演奏过程中的表现。作为伴奏乐器的钢琴位置应位于古筝的右后方,大约成45度的角度,这样有助于钢琴演奏者更加清楚地观察古筝演奏者的手法和动作,从而更好地协调演奏过程。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这两种乐器之间的高度配合和默契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将《临安遗恨》的音乐表达得完整而深刻。

四、结束语

在古筝音乐艺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丰富的演奏技巧和复杂的曲式结构都源自持续不断的创新。从最初的单一筝曲,演进到中西合璧的阶段,古筝音乐呈现出更多元、更开放、更具包容性的特质,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发展姿态。因此,我国的音乐家在创作新作品时,必须在传统音乐技巧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本土音乐特色和古筝的传统魅力与西方音乐文化相互交融,创作出更为杰出的古筝音乐作品。

参考文献:

[1]郭子靖,阴明娟.探究古筝协奏曲的中西融合与美学特征——以古筝曲《临安遗恨》为例[J].戏剧之家,2023(06):86-88.

[2]侯倩琳.浅谈古筝曲《临安遗恨》的演奏体会[J].黄河之声,2022(03):101-103.

[3]吴荻.中西合璧赏丹青——古筝协奏曲《丹青仙子》赏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2(02):182-185+191.

[4]毛雄捷.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变奏技术与叙事策略[J].当代音乐,2021(04):119-123.

[5]达菁.对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的探析[J].文化产业,2021(04):126-127.

作者简介:

陈燕(1978.10-),女,汉族,辽宁人,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古筝与戏曲。

猜你喜欢

中西融合美学特征
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阆中手工打结丝毯技艺的传承人保护探议
第六代导演的美学追求
摄影艺术的美学特征与现代审美变迁浅论
潘玉良油画的艺术特点
探讨藏族民间舞的美学特征
现代化进程中的城市美学规划探析
凉山彝族雕刻艺术的结构骨架之美
用符号三分法分析中国旗袍文化之美
论中西油画之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