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心理健康数字课程开发与实践

2023-12-01路茂方苏克银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开发

路茂方 苏克银

【摘 要】浙江省桐乡市基于数字化技术开发了“阳光桐心”数字课程。课程分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心理危机防范与识别技巧、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支持、家长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四个板块,通过桐乡市互联网学校等平台向家长传递心理健康知识,为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数字课程;家长心理健康服务能力;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43-0021-04

【作者简介】1.路茂方,浙江省桐乡市教育局(浙江桐乡,314500)副局长,高级教师;2.苏克银,浙江省桐乡第二中学(浙江桐乡,314511)教科室副主任,高级教师。

数字课程指在信息网络环境支持下集知识内容呈现、网络平台学习和学习支持服务于一体的各种活动的总和[1],具有动态性、交互性、协作性、灵活性等特征,能为远距离学习、移动学习等提供便利。2021年5月以来,桐乡市在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学术支持下,实施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多部门联动的“阳光桐心”行动。行动包括“阳光校园”“阳光家庭”“阳光社区”三大计划。作为“阳光家庭”计划内容之一的“数字家长学校计划”,包括了将数字赋能、心理赋能与正向赋能结合起来的“阳光桐心”数字课程(以下简称“课程”)建设。课程坚持高校引领下的多部门协同、多维度协作与多角度协商的开发与实施原则,将课程顶层设计与动态实施结合起来,提升区域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一、课程开发背景

(一)心理健康教育政策的指导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进一步强调了家校社协同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中小学校应当根据家长的需求,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促进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指出,要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为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此背景下,桐乡市教育局(以下简称“教育局”)积极探索家庭教育课程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家校协同,进一步整合区域家长心理健康服务的数字资源,逐步形成了课程体系。

(二)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的推动

数字化改革是近年来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工程。在此背景下,面对家长难以集中进行线下持续学习的现实,教育局大力推行“数字家长学校计划”。该计划以提升区域家长学校的实效为目标,基于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开发课程。该课程为家长学习时间与空间的选择提供了便利。

(三)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必要性

“专项行动计划”指出了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的必要性。实现教育资源求同中互补,让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更加顺畅,这是当前推动家庭教育的必然。[2]为配合社区做好家庭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教育局积极搭建课程实施平台。平台建设不断优化家长的课程学习方式,促进社区学习资源的整合,增强课程服务的实效。

二、课程目标及内容

(一)课程目标

课程旨在建立家长学校的心理健康服务数字化资源和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线上家庭教育资源的作用,鼓励区域中小学校参与共建共享家长成长课程,分步推进中小学数字家长学校建设,多途径提升区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整体水平,让家庭心理健康服务真正落地。

(二)课程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课程的首要目标就是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的信息平台,向家长普及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科普知识、学习心理指导、人际关系指导、情绪调节指导四个板块。具体如下:心理健康科普知识传递心理健康的作用、標准及日常维护方法等;学习心理指导包括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学习、树立科学的学习观;人际关系指导包括如何帮助孩子认识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学会理解他人、与他人合作;情绪调节指导包括如何帮助孩子正确认识情绪变化,学会调节情绪等。

2.心理危机防范与识别技巧

该部分包括危机识别技巧、一般应对策略、支持获取技巧、支持系统构建策略四个板块。具体内容如下:危机识别技巧主要涉及家长如何识别孩子出现的心理危机或困惑等;向家长展示如何第一时间应对孩子出现的心理危机;让家长认识到寻求专业支持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寻求专业支持;为家长提供营造积极、向上心理氛围的方法。

3.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支持

该部分包括家庭教育知识普及、亲子关系维护、良好家风传承、学习氛围营造四个板块。具体包括:提供家庭教育相关知识,如家庭教育的内容和实施策略等;亲子关系维护的重要性及方法;家风的作用、传承及营造方法等;引导家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学看待孩子的学业成绩以及帮助孩子处理好学习与休闲的关系。

4.家长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

该部分包括客观评价技巧、情绪调适策略、人际共情策略、问题求助技巧四个板块。具体为:客观评价技巧包括认识自身的心理健康、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等内容;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学习控制、调节情绪的方法;引导家长在亲子交往、家校社协同共育中学习人际共情策略,掌握一定的共情技巧,以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情感;通过问题求助技巧,协助家长学会寻求外在的专业支持,化解自身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的心理困惑等。

三、课程实施

(一)利用技术手段,搭建学习平台

课程主要通过下列几种技术手段搭建学习平台。第一,桐乡市互联网学校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科普知识、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支持及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技巧等内容。第二,微信公众号“桐乡教育”中的《桐家园2.0》专栏针对家庭教育中的一些突出问题,提供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支持、家长的自我心理调适技巧等内容。第三,微信公众号“桐乡教育”中的《一周鲜播报》专栏与桐乡市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桐乡市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学校、桐乡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站合作,打造心理健康服务特色活动课程,如朋辈辅导、渗透人际交往技能培育的研学旅行、新居民学生家庭亲子互动等,为区域相同学段的家长提供学习参考。第四,桐乡市广电局《971青苹果》栏目的“老师出招”系列专题普及心理学专业知识,提供一些突出问题的应对策略,如引导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二)推介课程内容,鼓励家长参与

课程推介方法如下。第一,校地协作,突出推送重点。教育局每学期初与浙江师范大学联合召开课程推进会议,针对学生学习心理调适、人际关系处理、电子产品使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选择学期推送重点。第二,部门协同,组建导师团队。桐乡市卫生健康局、公安局等部门会同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立足全域、全学段,从中小学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骨干班主任及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人员中挑选、组建、培育课程学习导师团队,指导家长学习课程。第三,推介课程,鼓励家长学习。课程学习导师团队针对家长关心的心理健康知识,将桐乡互联网学校、“桐乡教育”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的相关课程内容做成推介卡,利用线上线下同步推介,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学习。

(三)基于过程反馈,优化学习资源

课程实施过程中,教育局采用了“立足反馈,动态调整”的方法不断优化课程资源,以提升课程学习的有效性。具体做法如下。一是依托高校支持,提升指导的专业性。在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指导下,定期召开课程学习导师指导情况反馈会议,提供优化课程学习指导的方法,让指导更专业。二是结合学习调研,增强课程的针对性。桐乡市妇联、团市委、社区居委会等定期开展课程学习过程调研,了解课程学习对家庭的实际影响,并协助调整、设计更具有针对性的内容。三是利用协商座谈,促进课程的协同性。教育局通过协商座谈进部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等形式,了解教师、家庭、社区、企业等对课程实施的看法,并根据反馈情况及时调整各平台的资源推送,做到学习时段设置合理、课程资源推送协同、学习内容避免重复。

四、课程评价

(一)发展性评价

發展性评价主要考查课程内容的质量,即采用开发者自评、家长评价及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查课程的针对性、可行性和实效性。开发者自评主要针对课程开发的难度、层次、问题聚焦等;家长评价主要关注课程内容的可接受性与实用性;专家评价主要反映课程内容的专业性,包括知识、技术与策略层面。教育局在此基础上联合卫健、妇联、团市委等部门和单位统计、评选出高质量的课程并予以表彰,同时对前一阶段的课程及其实施提出改进意见,以协助优化下一阶段的课程实施。

(二)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考查家长的课程学习参与度,包括家长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自评引导家长回顾学习过程,如时间安排、互动情况等,分析学习效果;小组互评指以自然班级为单位的家长互评、以自愿方式组建的家长工作坊的成员间的互评,主要反映组内成员对课程聚焦的问题的讨论参与度、反思的深度与广度等;教师评价指学校心育导师、社区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人员对家长的学习进行评价,途径包括家校联系手册上的课程学习日志、社区的课程学习反馈表等。教育局联合妇联及相关学校结合三项评价结果,评选出课程学习“积极型”家长。

(三)结果性评价

结果性评价主要考查家长的课程学习效果,包括心育导师评价与学生评价两种方式。每年的5月与11月,学校心育导师通过家访、座谈会等形式,从亲子关系、家庭教育观念、养育方式、家庭问题处理方法等维度进行评价;学生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评价内容包括亲子关系状况、家长陪伴方式及效果、亲子沟通方式。教育局、妇联、社区居委会联合各学校,结合两项评价结果,评选出“学习型”家长。

【参考文献】

[1]高瑾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数字课程研究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31-134.

[2]殷飞,缪建东.建构高质量的家庭教育实践体系——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困境与突破[J].教育发展研究,2023,43(6):26-34.

责任编辑:包俊莉

*本文系2023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健心见行: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区域建构的实践与探索”(2023SC08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课程开发
深度校企合作下高职院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研究
《跳绳速度训练——30秒单摇》教学案例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开发初探
基于Y世代学情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高职院校数控技术专业英语课程开发
《电子商务网站实务》精品课程建设探讨
基于专业核心能力的机械类课程开发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