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创新发展模式研究
2023-11-30冯会平
[摘 要]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模式应与时俱进,作出相应调整和创新。只有不断创新与发展才能提高对市场多变环境的适应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首先,文中分析了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创新的意义,包括充分利用图书资源等,为广大读者阅读创造便利,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水平及实现服务全面化等;其次,阐述了图书信息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涉及管理制度及体系尚不完善、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较差、工作人员能力参差不齐等;最后,以促进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创新为目标,探究创新发展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信息时代;图书资料管理;管理创新;措施探究
信息时代网络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图书资料的发展空间也有所拓展。知识经济一体化时代,社会群众学习知识的诉求日益强烈,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图书管理与服务带来一定冲击,图书管理部门应积极改变,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创新管理模式,通过运行新模式解决过去图书馆藏书量少、知识资源储量不丰富、搜索书籍耗时较长等现实问题,一方面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另一方面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打造一个全新发展格局。
一、信息时代创新图书资料管理模式的意义
(一)更加充分使用图书资料
对于新时代图书馆内藏书数量、类型、图书资料的利用度等均是衡量其发展质量水平的常用指标,其中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是核心指标。过去各地图书资料管理部门普遍通过人工手动的形式管理各类图书资源,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年代化特质及参考价值的古籍流通率较差的情况。深刻认识到图书管理模式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提高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能使馆藏资源不单纯局限在现代化图书方面,还涵盖更为广泛的历史资料。创新管理模式主要使馆藏丰富度显著增加,实现纸质图书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在计算机系统的协助下快捷地完成电子书籍借阅、流通等过程。在全新的管理模式下,允许读者同一时间借阅多本同类书籍,一方面较好地满足他们的阅读需求,另一方面增加了馆藏资源的利用度。另外,在新的管理模式下,图书馆为了获得书籍的图书版权,应给原创者支付一定费用,这有助于减少盗版图书在市面上的流通量[1]。
(二)为广大读者阅读创造便利
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与网络终端设备均实现了普及应用,这使阅读者的阅读方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众不再只依赖纸质书刊、电脑显示屏参与阅读活动,转变成用手机、平板等移动式终端,或登录到图书数字化网站进行阅读。同时,新的管理模式下图书借阅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特征,显著拓展了信息传输渠道,有效瓦解了传统阅读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形成的“屏障”。另外,阅读者可结合现实需要及喜好等进行下载,方便自身后期阅览有关内容,使阅读便利性明显提升。
(三)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水平
信息技术是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创新的基础,利用其完成图书分类、检索、借阅等工作,可使管理工作效率獲得大幅度提高。在图书分类中,可以把现有电子图书的内容作为凭据,运用数据库的自动化功能快速执行完分类工作。在图书检索环节中,图书资料管理员仅需将书籍、书名或关键词等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依据检索信息系统会自动显现出相应书籍的编号、安置部位等;图书借阅时,通过运行网络相应程序就能快速执行一系列借阅过程,将明显降低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提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增加工作效率[2]。
(四)实现服务的全面化
信息时代,通过创新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在各类先进技术的协助下建立数字化图书馆,使读者获得更全面、人性化的阅读服务项目。比如图书馆能综合阅读者的真实状况、阅读习惯等适度引导他们调整自己的阅读风格,还会结合读者的既往阅读记录等推送他们喜欢的书籍资料。这些服务效能的改变使得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便捷性、快速性特征更为显著,其中便捷性主要表现在阅读过程彻底打破了时间、空间的束缚,在移动终端的协助下能阅览书籍;快速性表现为读者投入较少的时间成本能快速、精准地查找到所需书籍资源。
二、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及体系尚不完善
管理制度及体系尚不完善是图书资料信息化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也是一个客观的现实问题。我国大部分图书馆是公立性质,在管理上依旧采用传统守旧的模式,存在部分内容和现实情况脱节、职工能动性较差、管理懈怠等不完善之处。传统落后的思想理念对管理工作的提升过程会产生制约作用,特别是步入信息时代后,图书资料管理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应建立信息化管理制度,紧随时代发展脚步,但是很多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程度不完善,以致很难推进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进程[3]。
(二)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条件较差
各类通信、电子计算机设备等是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当前提升图书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水平的前提条件。就实际推广情况而言,因为创建电子系统、数据库及电子阅览室等的投资均较大,以致很多图书馆没有足够的经费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设备设施等,既有软件升级更新进度也迟缓,最终图书馆信息化管理工作推进过程步履艰难。
(三)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参差不齐
信息时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图书资料的发展状态及模式,且对图书管理员的素质及技能水平等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受自身思想观念、工作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很多管理人员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大量的信息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既有能力又很难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不能有效应对突发状况等。另外,图书资料管理队伍人员还呈现出老年化特征,年轻人占比较低,队伍人员工作能力良莠不齐,一些人甚至没有掌握计算机及基础操作技能,缺少足够的能力辅助提升图书馆信息化管理水平[4]。
三、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信息时代,“以人为本”依然是图书资料核心发展理念,始终将满足广大读者主观需求作为工作的始发点与落脚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对馆藏信息资源的需求;给予人才足够的尊重,创建出良好的工作及人才发展环境,深度挖掘管理人员的潜质,打造出管理人员各尽其职、和谐共处、协同管理、持续创新的大好局面。管理理念的创新是管理模式改革创新的驱动力。信息时代,图书资料要追求实现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确立并坚守“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基于开放的形式组织书籍资料借阅活动,为广大阅读者提供最优质、最周到的服务,真正做到“精、准、细”。“精”,即图书服务始终追求精益求精,摒弃粗放化服务模式,使服务工作细致入微,这样读者在享受优质服务过程中才会产生更深刻的感触,给予图书服务模式高度的肯定和评价。“准”,是广泛推行标准化服务,自始至终要维持信息、数据及文献传送的精准度。“细”对应的是图书馆内部各项业务操作、管理、服务的“三细化”。图书馆推行管理工作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细节性问题,各项服务周到化、精细化,善于站在读者的视角思考问题,深入推进各项工作流程,持续改善管理及服务模式,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开辟更为宽广的未来发展空间[5]。
(二)建立健全图书资料管理制度,落实责任机制
在创新图书资料数字化管理模式过程中,要以科学且完善的管理组织机构作为基础,结合现实情况建立健全相配套的管理制度。现阶段,图书馆运营组织机构内管理人员之间年龄差距很大,管理实践中工作人员沟通不顺畅,导致信息共享率差。为了改善以上状况,图书馆在人员管理上要追求实现“帮带”的策略,即资质老的人员“帮”年轻管理者及时掌握图书的管理经验,年轻管理者要“带”年纪较大的管理者学习电子计算机技术。图书馆领导结合技术优势、经验丰富度及性格特点等为其工作人员安排适宜的岗位,全面提升图书馆工作效率,尽早把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整合至既有的管理系统内,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和任务,以绩效为基础建立奖惩机制,真正落到实处,做到奖罚分明,最大限度地提升职工的工作积极性[6]。
(三)持续完善信息化管理的软、硬件基础
1.打造网络图书馆:现如今,网络已经充分融合到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手机、平台等为人们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创造了便利,各种阅读App软件的开发应用,借此方式更有效地拓展了人们的阅读渠道。建成并科学运营网络图书馆,能帮助阅读者不用奔波往返于图书馆就能顺利地借书、看书,满足读者随时随地阅览电子书籍、材料的主观需求,这些书籍无需用传统纸张进行印刷,实现了绿色环保、资源节约的目标。创新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时要加大网络图书馆的建设力度,开发网站、手机App等高新技术,把图书馆的馆藏资源转变成电子文档,在互联网上实现集成化,允许广大用户结合主观需求下载资源。
2.ATM借书机:众所周知,图书馆自身是一个固定的场所,很多阅读者工作地或者居住地和图书馆相距较远,可能因路途遥远或交通不便等而不愿意前往图书馆。为了改善以上状况,图书馆在创新管理工作模式过程中应加大ATM借书机的应用投放,这些借书机如同ATM取款机一样具有便捷性,用户可结合主观需要借还书籍,一方面为读者阅读创造便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升全民阅读素养。图书馆可以尝试加大这类设备的投资,在商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化的区域布置借书机,定期翻新借书机内部的书籍,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检索空间:过去图书馆检索空间的检索功能单一,无法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以致检索机的使用率长期未见提高。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创新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拓展检索大厅的检索功能。图书馆检索空间能提供书目、电子及网络源检索服务,依照不同类型的检索空间去增加相应的检索功能。开放式检索空间可以更为有效提供书目检索功能,增加了检索机的使用频率;封闭式检索空间能提供上文提及的三大检索功能,建造学习共享空间;半封闭式检索空间则提供了书目、馆藏电子资源的检索功能,通过这种方式较好地满足了广大读者在图书馆电子数据库方面提出的检索需求。
(四)做好读者管理工作,推行个性化阅读服务
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是图书资料管理模式创新追求的终极目标,要持续摸索全新的图书资料管理模式,提升工作效率,引领服务水平更上一层楼,增加读者的满意度。首先,图书馆在建立健全软、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要加大移动式服务平台的投资建设力度,与智能手机相结合,研发移动应用程序,帮助读者随时随地都能运用无线网借阅图书馆馆藏资料[7]。其次,持续提升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水平,充分考虑读者阅读习惯的差异性,为他们提供多种资源下载方法,比如,为视力障碍者提供声音资料,尽可能地满足特殊读者群体的学习诉求。要精准描述读者心理偏好,合理地对读者进行分类,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合理利用。最后,积极摸索公共图书馆的合作、共享和创新发展路径。例如,唐山市公共图书馆将文旅融合作为契机,选址南湖公园,创建24h自助书房—“智慧书屋”;举办“唐山文旅”系列性活动,将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目标,充分整合地方特色资源,塑造品牌文化活动;加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力度,创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平台,拓展服务内容,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将“阅百年历程传精神力量”设定成主题,对外推出了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与各县区图书馆联合创办市公共图书馆首届“颂歌献给党”演讲比赛;组织送书下乡,文化志愿服务等活动项目。总之,信息时代下图书馆要实现自主化管理,应积极从读者的视角分析问题,持续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的个性化水平,提升读者的满意度。
结束语
对于图书资料管理而言,信息时代的到来是机遇,也是挑战,创新管理模式,不断提升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这是图书资料管理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图书馆要积极创新管理理念,加大管理制度的完善与落实力度,提升各类信息化管理的硬、软件基础,为广大阅读者提供個性化服务,多措并举,最大限度地提升图书资料利用效率,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孔铮.信息时代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研究[J].文化产业,2022(31):96-98.
[2]李江.论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J].文化产业,2022(25):22-24.
[3]张鸣雨.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以河南博物院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08):125-126.
[4]贾艳红.浅析信息化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的应用[J].信息记录材料,2021,22(12):57-58.
[5]李英娜.信息时代下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路径研究[J].传媒论坛,2021,4(06):139-140.
[6]王菲.图书资料管理的创新与优化[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1,41(01):115-116+140.
[7]詹永.基于信息技术的图书资料管理路径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20(12):108-110.
作者简介:冯会平(1987— ),女,汉族,河北玉田人,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员,本科。
研究方向:图书资料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