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环境下探讨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的重要性
2016-12-01王林钢
王林钢
【摘 要】“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及其催生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互联网+”是互联网思维的进一步实践成果,推动经济形态不断地发生演变,从而带动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为改革、创新、发展提供广阔的网络平台。利用此平台为实现图书资料管理的信息化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先探讨在“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关键词】“互联网+”;图书资料管理;重要性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ITFIN)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而然对于信息化不断发展而言,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手段己经不再适合时代的需求,同时也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为此,要运用有效的措施例如运用“互联网+”这种先进的理念促使图书资料的科学管理,从而更加方便读者去阅读网络信息资源,同时也能够促使传统阅读方法的改革。
一、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原因
紧跟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图书资料不单单具备了多样化的优点,同时也具备了多样功能。当前,资料馆是存储图书资料的主要场所,而且紧跟着社会的进步,图书资料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资料馆也在不断扩建。但是,因为资料馆有一定的限制,其提供的服务主要是借阅图书资料,可见其服务单一,从而不利于资料馆的长期发展,也不利于资料馆功能的有效发挥。为了满足广大读者对阅读的要求,一定要实现网络信息化,从而有利于人们的整体发展。与传统的阅读方法相比较,网络信息化能够有效的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更好的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要求。
二、图书资料管理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一)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能够长久保存人们的生活实践经验,并能够吸收优秀的经验促进当今社会的发展。实现网络信息化能够避免了因为时间有限或是地域的限制而不能进行阅读的情况,图书资料信息化不单单能够吸收以往的优秀的历史经验,同时也能更好的掌握世界各地的发展现状。
(二)有利于服务方式的转变
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有利于其服务方式的合理转变,并能够改进原本的图书检索方式、阅读方式、存储形式等。对于网络信息化下的图书资料而言,能够有效的发挥图书检索的作用,检索方式的转变不单单能够减少了检索所需要的人力以及时间,同时也促使了检索效率的提高。借阅方式的转变能够优化图书资料的管理,通过计算机的智能化、自动化,能够减少图书资料的管理奋勇,而且也有利于资料馆工作效率的大大提高。而存储形式的转变是指不需要利用空间对图书资料进行存储,而是把图书资料转变成信息化、数字化的资源,从而能够避免了图书资料占据大量空间的情况出现。
(三)有利于读者视野的开阔
图书资料信息化有利于读者视野的开阔,并能够减少读者查阅资料的时间以及程序。当图书资料实现网络信息化之后,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的把所有的学科结合起来,同时也能有序的整理信息,从而能够包揽各个领域的资料信息。
三、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中所存在的问题
首先,我国高校管理者对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普遍重视不够,缺乏信息化意识。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投入不足导致高校管理者信息化意识不强的必然结果。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也普遍缺乏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意识,他们多数人缺乏信息化技术知识,对信息化感到陌生,甚至抱有抵触情绪,信息化需求普遍不足,对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并不关心。
其次,图书资料管理的硬件设备落后。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设备设施主要包括目录柜、书架、阅览室、桌椅、报刊架、写字台等,这些设备设施虽然在长期内对于发展图书资料业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在现在的图书资料管理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管理设备更新不及时的现象。此外,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资料信息载体的不断更新,文献载体形式日趋多样化,信息采集、整理、检索和开发利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传统的管理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管理需要,需要对其进行改革和创新。
最后,当前我国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缓慢,并且发展程度不同。一方面,图书馆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发展十分缓慢。一些高校仍然不具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识,使图书资料信息化建设发展迟缓,不利于我国资源的管理。另一方面,图书馆信息化发展程度大不相同。由于部分地区对于图书馆资料信息化建设重视力度不够,使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信息化水平低的现象。同时也存在发展不均匀的情况,有些地区信息化建设迅速,信息化技术与水平高,而有些地区则信息化水平低,资源管理不完善,发展及其缓慢,对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起到阻碍作用。
四、应对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在图书资料信息化的发展中培养一批具备知识面广、具有一定信息理论知识、素质高的管理人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应当具备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一定的情报学知识以及图书馆学知识等,同时,也要掌握一定的网络以及计算机技术。因为图书资料人员是信息的导航员,为此就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情报检索技能,可见,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对于图书资料人员也有着更好的要求。虽然很多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都掌握一定的执行能力以及一定的管理能力,但是要促使图书资料的有效管理就一定要促使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了满足信息化管理的需要,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单单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技能,从而能够更好地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为此,对于图书资料管理人员而言,有着更加高的要求。同时,应当不断更新管理人员的观念,合理的招聘优秀的并且对口的管理人才,从而促使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提升图书馆硬件设施,规范化管理
图书馆的上级管理机构要加大图书馆硬件的投入,将过时老旧的设备更新换代,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面貌的环境,同时促使图书资料馆要进行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首要前提是促使馆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明确人性化的服务观念,树立读者第一的理念,并要平等对待何一位读者,尊重何一位读者,同时也要更好的为读者服务。同时建立数字化图书馆,通过计算机网络把信息的技术、信息的资源、对象等结合,并把不同种类、位置的信息根据相关的规定进行管理、存储,进而能够为读者提供方便、避免时间和空间限制并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三)建立合理的数据库
有效的管理图书资料,一定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数据库,这不单单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要求,同时也能促使资源的合理共享,为此,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数据库,从而能够有效的发挥图书资料信息化的作用,并能有效的对图书资料进行管理。同时,要有效的对数据库进行分类,比如可以把数据库分成艺术类、文学类、历史类等。而且要满足读者的多种需求,就一定要促使馆藏的增加、图书资料的深度挖掘等。为此,建立合理的数据库是促使图书资料信息化有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代秋菊.我国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初探[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01期。
[2]胡斌.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初探[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3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