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优化探究

2023-11-30张平

华章 2023年4期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摘 要]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是将知识能力素养与正确价值观引导融入英语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文章总结了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如何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将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融合,旨在使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育人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不仅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还要增强其思辨意识,培养其爱国情怀并增强文化自信。

[关键词]课程思政;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

一、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现状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我们要不断地完善中国特色的英语教育体系,满足中华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对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强烈需求;探索英语类课程思政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培养高校具有沟通能力、思辨能力、人文情怀和国际视野的英语复合型人才[1]。近年来课程思政改革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不断发展,也越来越受到高校重视,而现代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合已经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和实践的目标和发展趋势。教师通过提炼大学英语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历史、国际国内的优秀事例等多角度地呈现给大学生,不仅可以拓展大学英语课程的知识性、人文性,对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意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感有着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2],也能够让学生在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国特色的发展成就,提升学生构建英语与学科话语体系的能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意义在于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全的思想品格,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通过课堂思政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和发展成就,提升其英语知识与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结合的能力。

随着课程思政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开始从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可以发现相关的文献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8年只有27篇相关论文,2019年有142篇,到了2022年知网可搜索到973篇。可见,课程思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已经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要素。虽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首先,与其他学科相比,大学英语教学课时较少但教学内容却很多,这就导致大学英语的课程思政设计融合不够深入,教师虽有将思政与课程有机结合的意识,但是往往流于翻译和词汇教学层面,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仍然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使得思政元素大多呈现说教式的教育,比较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其次,教师思政教学的意识虽有但还比较薄弱,对教学内容的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教学手段也缺乏创新,比较生搬硬套;没有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中“润物细无声”地将育人方面教学目标融合在教与学的行为上。

二、基于混合式教学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路径优化探究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在结合词汇语法进行思政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度,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本文从教师、教材、教学形式等方面着手探讨了如何优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路径,以期能够为大学英语教学课程思政提供思路和方向。

(一)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外语教师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这就需要教师本人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在给学生传授西方文化及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要坚定爱国信念,向学生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发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读写教程》第三册第三单元介绍了奥黛丽·赫本,在思政板块介绍了苏轼及其经典诗句的翻译,以及中国当代诗歌作家叶嘉莹,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传记类记叙文的写作结构的同时,也能从中国学者的生平故事中培养是非辨别能力、学会在逆境中坚持及坚定爱国信念。另外,教师也要积极参加各类课程思政的培训或讲座,多观摩学习其他同行的课程思政典型教学案例,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增强自身的课程思政教学意识和教学能力。教师言传身教,本身的言行对学生品质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影响。因此,教师自身的师德师风就起着表率的作用,更应该在课程思政上严谨端正,做好学生的引导者和指路人。

(二)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需要教师根据现有的教材和网络资源将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挖和整合,在教材单元中提炼出蕴含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政素材,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前沿的科学技术知识与大学英语的教学进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3]。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拓宽学生的西方视野,也应该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例如,在介绍中西方节日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对比中西方的节假日,让学生及了解西方一些重要节日如感恩节的来历,也能让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节日,厚植爱国情怀[4]。针对相关的热点话题,可以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在语言技能提升的同时,培养塑造学生的品德。在翻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既达到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又培养学生的中西文化差异意识,让学生通过思政元素增强中文的文化底蕴,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教师需要帮助引导学生辨析中西方不同文化差异,挖掘好课程自身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大学英语翻译的课堂中。也可以根据教材单元的主题,让学生完成相应主题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翻译,或者英文讲述中国故事等,充分利用各种实践任務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效,激发学生思辨的能力。在写作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中西两种文化在写作思路、写作方法、写作风格上的差异。通过对教材文本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掌握写作脉络,然后引导学生反思思政主题元素,将中华文化融入大学英语写作的教学中。《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三版)思政版每个单元都在U校园上有相应的思政元素,使课程思政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紧密关联。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思政版第二册第二单元主题是人文学科,引导学生思考人文学科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之间的联系,除了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外,还能实现培养学生做有担当、传承家国情怀的时代精英的育人目标。第三册第一单元主题是谈论成功,思政元素为中国梦为何能实现,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同时,增强其文化自信,培养其家国情怀。第三单元主题是谈论人生经历,思政元素介绍了中国的一些名人如苏轼、叶嘉莹、梅兰芳,同时介绍了中国的京剧,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第五单元主题是工作,探索工作的意义,培养学生对自我事业规划的意识;思政元素介绍了南仁东及其参与建设的球面射电望远镜,引发学生思考职业认同,让学生懂得匠人精神的可贵,明白国家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强化坚强勇敢、不怕困难、敢于实践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学生在掌握该单元主题和写作方法后,通过布置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相关主题线上作文任务,激发学生的思政意识,引发学生去思考、去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线上平台批改网上写作,以及课堂讨论,学生可以通过机评改善自己的写作能力,也能在不断修改和与同学的讨论中提升思政题材的思辨水平。第六单元主题为战争与和平,思政元素里介绍了孙子兵法,强调中国文化中的“和而不同”,让学生懂得中国古代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智慧以及如何将这种智慧运用于现代生活中。第七单元主题是经济,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和泡沫经济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影响;思政元素是让学生了解中国成功的经济模式,以及中国是如何实现精准扶贫和带领国人实现脱贫致富目标的,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在其中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通过网络平台U校园中的思政板块,能够有效地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树立学科的德育理念。

(三)整合教学资源。随着互联网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大量的网络平台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外研社高等英语教学网、学习强国平台、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大学生慕课、Ted演讲等平台,将这些教学资源与教材相关单元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借助这些网络平台整理收集与教材单元相关的、能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反映爱国主义的内容,进行课堂展示;引导学生讲好中国故事,激發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家国情怀。另外,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介绍相关的代表人物事迹或职业精神,提高学生的职业情操。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社会热点,将《中国日报》或者学习强国等媒体上与所学单元话题相关的思政资源融入课后练习中,使学生在课后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完成练习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课程思政教育。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学生不仅要掌握英语的知识,还需要理解中国的文化,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做一名具有国际视野和思辨能力的优秀外语人才。

(四)创新教学模式。要将思政教学充分融合进混合式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材以及课程的需要,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融入翻转课堂、微课等混合式的教学模式中,发挥混合式教学优势,使学生通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具体而言,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需要设计含有思政元素的微课视频或教学活动任务,通过线上平台发布给学生。学生根据活动任务的要求完成相应的思考题或者讨论题。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微课提前自学本单元中出现的词汇及语法知识点。借助雨课堂上的评论和反馈功能,收集和掌握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疑难点,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此外,在线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反馈的疑难点进行解答。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对疑难点进行讨论和互评,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疑难点及课堂练习。在提升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责任感。另外,通过对比,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西方文化的知识进行融合和构建,增强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差异的洞察力与理解力。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引导学生客观全面地看待和解读中西方文化,在提升英语语用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多元化的思政评价机制。教师可以通过在试题中突出课程思政的内容,将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内容的考核有机结合起来。大学英语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需要得到相应的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小组汇报、角色扮演、话题思考等活动,都能锻炼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培养协同合作的能力,潜移默化地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课前教师通过线上问卷调查等形式充分了解学情,掌握大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期待和诉求。课中通过平台对课堂任务的自评与小组间互评进行统计和监测,课后通过U校园、雨课堂等平台对学生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实现过程性评价的多元和客观,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构建多维科学的评价方式,重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评价可视、多元和立体,才能更加全面真实地体现学生对所学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5]。

结束语

课程思政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效地将课程思政融入外语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是一项任重道远的课题。大数据时代,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结合,构建和践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展。课程思政元素与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国际性相融合,也有利于培养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的跨文化交际外语人才[6]。大学英语教师要坚持以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素养的第一标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促进大学英语专业知识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不仅要潜心教书育人,研究教学,还要做学生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作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3.

[2]温颖茜.大学英语教学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论逻辑与教学实践[J].社会科学家,2022(08):148-154.

[3]李晓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板块课堂教学内嵌与课程设计——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思政版)为例[J].英语广场,2022(33):99-102.

[4]孟高旺,杨琳琳.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原则与提升路径[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6):98-100.

[5]宋慧平.智慧化视域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探究[J].吕梁学院学报,2022,12(06):47-49.

[6]丁坤敏,高磊,孟繁钦,等.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2(11):105-108.

作者简介:张平(1988— ),女,汉族,湖南浏阳人,贵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外语教学。

猜你喜欢

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论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高职思政课评价体系的构建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