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 帮扶机制研究

2023-11-30檀慧剧慧栋王敬贤

华章 2023年7期
关键词:帮扶三全育人

檀慧 剧慧栋 王敬贤

[摘 要]就业指导工作本身在思政工作范畴内,“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推动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优化和创新,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也可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时,早日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就业帮扶体系。通过了解“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就业群体帮扶意义,分析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入手,提升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针对性,可有效提高就业困难学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三全育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

就业乃民生之本,与社会稳定息息相关。随着我国将原有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形势也愈发严峻。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焦点的今天,高校应进一步认知就业辅导和指导工作的难点,强化对就业困难群体的科学化帮扶,提升相应群体就业能力,才能将传统的就业指导转化为精准帮扶,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或创业的钥匙。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开展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的意义

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是学生管理工作的难点,也是思政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将充分体现高校以人为本的发展取向。而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旨在加强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进一步探索,期望从多维角度入手,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帮扶机制,更好地为就业困难学生群体服务。特别是当前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时,高校研究如何构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新的就业思路和就业途径,既能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科学化就业,也可利用有力帮扶,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与社会满意度[1]。

二、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原因分析

(一)人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存在矛盾

高校作为培育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为企业和行业输送人才的关键主体,需随着时代发展而调整人才培养步伐。在经济全球化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是全球关注的重点问题,市场需求将影响人才流动。但由于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因此,企业的人才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但与市场瞬息万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等教育办学思想相对滞后,这将导致人才供给滞后。例如,目前高校在课程设置中缺少对市场需求以及市场需求变化的了解,这种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使人才需求和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得以凸显,这是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形成的主要原因[2]。

(二)就业能力培养与运用间存在矛盾

随着不断发展,我国對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而传统专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更侧重于理论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就业诉求不匹配,这就导致了部分大学生在求职时存在能力欠缺问题,这种问题在就业困难群体中格外突出。通过与就业困难群体沟通和互动,发现就业困难学生普遍缺少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甚至缺少对所学专业和未来行业发展态势的了解。这与高校过于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忽视培养学生自我约束力和迁移能力,造成能力培养和实际运用间存在一定矛盾有关。一般企业最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素养,对学生的责任心和就业能力较为关注,而侧重于理论教育的专业教学,缺少责任心和敬业精神方面的教育,也导致了学生能力和岗位需求不匹配,严重影响了学生就业,这也成了学生就业问题形成的关键因素。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机制构建策略

(一)多主体联动——构建全员帮扶机制

多主体联动是指促进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形成多主体合作网络,以此将原有的单独作战转化为整体联动,更好地为高校学生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帮扶。

首先,在政府的指导下,强化对就业政策、信息及资金的科学化利用。第一,高校可在政府制定就业帮扶政策时,强化对就业帮扶政策的解读,以此完善校内就业指导制度,提升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第二,高校可在政府支持下获得相应信息资源,促进学生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政府部门具备较强的权威性,由其公布的信息,会得到多方认可,可促进高校在信息分析中抓住就业机遇,助力学生提早签约就业,且信息的横向传播和纵向流动,有利于增加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机会,可为学生与企业岗位匹配奠定良好基础。第三,高校在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的基础上,需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科学化安排,也可适当在政府的扶持下,与企业和不同的社会组织沟通与互动,争取更多实训实习补贴,以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资金援助[3]。

其次,构建以高校为核心的就业管理服务工作。高校内部不同部门可加强联动,完善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制度,形成多位一体的帮扶体制,为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开展奠基。例如,可构建以学校领导为主的帮扶小组,由各部门领导协调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帮扶工作,以促进各部门在通力合作中增强就业帮扶合力。此外,为消除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应由就业部门负责的错误认识,应促进学校教务部门、资助中心、校友工作部门强化合作对接,要求其及时发现就业困难群体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并共同为解决相应问题而努力,以此形成全员帮扶格局。

最后,充分借助企业与社会组织力量,推动就业困难群体帮扶工作均衡化发展。企业一般是吸纳学生就业的主体,应在发展过程中主动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并在担负社会责任时,认知学生就业和自身利益的密切相关。第一,企业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持,因此相应企业在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时,可以积蓄人才力量。为此,高校可借助校企合作契机,推动企业担负社会责任,并与相应企业共同强化人才培养,以订单式培养方式,促进企业与学校深入合作,并与企业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利用针对性培养工作的开展,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多实训实习机会,增强其就业能力,使其就业率提升。第二,依托就业创业协会的就业资源,降低高校学生就业成本。就业创业协会可以更多角度,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相应专业发展信息,既能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出现资源浪费,也可在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市场供需情况等信息时,向用人单位提供高校学生基本信息,以此在资源整合中加强信息对接,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4]。

(二)连续性支持——构建全过程帮扶机制

连续性支持是指高校在学生入校之初,构建贯穿学习者学习过程的连续性支持体系,并适当完善就业预警和就业帮扶体系,强化对学生的动态化管理,以此构建全过程帮扶机制。

首先,高校应加强入学干预与追踪。第一,高校学生在刚步入高校时,可借助招生宣传加强对学生的科学化引导,要特别关注高校刚设立的专业。例如,高校内的知名教授可通过网络突破时空界限,向刚入校学生讲述行业发展历程,分析未来就业前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在入学之初为学生打好预防针,避免大一新生出现“考入高校便万事大吉”的错误想法,激发其学习动力。此外,大一新生入学时,专业课教师应积极收集不同层次学生特征,以此有针对性地了解不同学生,借助合理化沟通辅导就业困难群体,强化其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在专业分流前高校强化对学生的系统性追踪。新生入学之初主要学习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高校可在此阶段提前利用专业选修课促进学生了解分流后的专业,并组织企业参观、校友宣讲等活动,促进学生正确认知所学专业。

其次,在持续性追踪后,高校应加强针对性帮扶,建立就业预警体系。第一,高校在面对就业困难群体学生时,要做好思政工作,了解就业困难群体的思想波动,及时进行心理疏导。课堂教学中可借助多元化教学方法,激发就业困难学生学习欲望,以提升其学习效果。而在课后可借助朋辈辅导展开一对一帮扶,在构建全过程帮扶机制时,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凭借日常管理和监督的有机融合,针对性帮扶就业困难群体。第二,高校构建覆盖班级、家庭、宿舍、课堂等方面的预警体系,从不同角度及时了解就业困难群体的学习状态,并与学生家长及时沟通相应信息,在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双管齐下的基础上,助力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利用就业预警提前展开针对性就业帮扶。

最后,高校应利用动态化管理提升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精准性。第一,高校可依托就业辅导中心为学生配备就业“导师”,根据不同学生制订针对性的就业帮扶举措。同时,高校可基于教师和学生反馈,强化对校内就业帮扶制度的调整,以此在定期了解就业困难学生群体状态的同时,帮助就业指导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状态。第二,构建动态化管理体系,基于就业困难群体建立相关管理台账。高校对于实践能力较强、就业态度积极、状态稳定的学生可给予适当关注,主要关注实践能力较弱、就业态度消极、思想波动较大的学生,始终锁定就业困难学生群体,借助全过程帮扶机制,强化对其就业的全方位支持。此外,建立动态化管理体系后,高校可精准识别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意向以及就业流向,以此强化对就业困难学生的全方位了解,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深入分析其潜在诉求及了解其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借助系统性帮扶,为其展开个性化就业指导,向其推荐适合的岗位信息[5]。

(三)载体多元化——构建全方位帮扶机制

载体多元化是指推动校内校外信息相联合,并构建线上线下相衔接的就业帮扶工作,以此使就业困难群体更好地了解就业市场,并认知就业信息背后的就业机会。

首先,高校构建线上就业服务平台,利用信息推送,针对性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在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展开就业帮扶时,发现发布的就业信息,就业困难群体和非就业困难群体都相对关注,这说明高校学生相对重视就业信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高校可在新媒体的助力下完善线上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并利用新媒体创新就业帮扶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以此在管理就业困难群体档案时,利用针对性的信息推送,帮助其化解就业困难问题。第一,构建不同形式的信息平台,并确保其契合不同的移动终端设备。例如,相关信息终端平台应契合手机和电脑等不同移动终端设备。高校可鼓励学生自主下载就业平台APP,并建立高校专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及时借助其发布就业信息。此外,高校内部的就业信息系统,也需与政府构建的就业机构对接,在资源和信息互通中争取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更广泛的资源支持。就业信息的获取将影响高校学生就业率,高校可在就业信息发布时,分析不同行业发展态势,在全方位帮扶机制构建时,提升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的前瞻性。第二,高校可加强与劳动部门的沟通与互动,在与相应部门沟通时,及时更新校内的求职招聘信息,并借助线上线下等不同渠道将就业单位引入到校园内,使高校学生和招聘单位的人资工作者直接沟通,并将不同企业的招聘信息推送给就业困难群体,争取做到企业和学生的一对一沟通。第三,高校网络技术部门需加强对就业平台APP的技术支持,在不断优化就业平台的基础上,确保其稳健运行。

其次,借助互联网突破时空界限,实现招聘信息和就业信息的精准对接。高校可以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依托,突破时空界限,以此使就业困难群体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值得关注的是,企业诉求关乎就业困难群体的学习规划和就业规划,因此在就业帮扶时既要推送相应招聘信息,也应助力就业困难学生学会如何筛选用人信息,避免高校学生因盲目就业而陷入陷阱圈套。第一,高校应加强对就业帮扶工作的重视与关注,充分借助互联网形势下的全新就业形态,向学生宣传新的就业机会,并促进学生基于就业意愿与用人单位沟通和互动,搭建精准对接平台,利用数据匹配,向就业困难群体智能化推送就业信息,减少高校学生困难就业群体择业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并提升高校学生的就业满意度。第二,借助互联网开启全新招聘会,在线上对接求职和应聘平台。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本身是把双刃剑,在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信息时,相关信息中也会包含部分虚假信息。高校在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辨别相关信息时,也需和政府共同努力强化对就业信息的筛选与监控,避免学生因求职心切而上当受骗,使其始终保持对就业平台的信赖,利用全方位帮扶机制,更好地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构建学生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机制,已成为推动思政教育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多主体联动,为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全过程就业帮扶,优化就业帮扶载体,可真正实现人才供给和社会诉求的科学化衔接,也可在提升就业困难群体就业能力时,增强其职业核心素养,以此缓解就业困難群体的就业难问题,规避就业威胁,有效优化“三全育人”格局,更好地培养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自强.以思想政治教育指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48):99.

[2]许涛.共同富裕与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社会分层结构变迁的审视[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12):132-137.

[3]杨素红,郭秋月,操太圣.就业匹配能带来更好的劳动力市场表现吗?:基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11):71-83.

[4]黄洁.高校精准化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的内涵、价值及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3):108-111.

[5]陆竹棠.高质量就业背景下大学生全程化职业发展指导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22(11):103-107.

作者简介:檀慧(1986— ),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剧慧栋(1983— ),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讲师,博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劳动教育。

王敬贤(1994— ),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学院化工学院,助教,硕士。

研究方向:大学生就业创业。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课题——“‘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帮扶机制研究”(课题编号:JRSHZ-2023-01089)。

猜你喜欢

帮扶三全育人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构建二级学院 “三全育人”新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全育人”培育模式新探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广播帮扶类栏目的制度化建设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帮扶工作探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