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2023-11-30葛幸元

华章 2023年6期
关键词:产教会计专业纳税

[摘 要]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变化的重要因素,职业院校需要适应市场变化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与完善,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文中通过研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与模式的本质、特征及规律,归纳出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共同建设的方式,有助于丰富职业教育理论,并且创新性地提出“3T教学方法”,希望能够更好地促进会计专业产教融合。

[关键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3T教学方法”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产教融合”是指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所设专业,积极开办专业产业,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把学校办成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形成学校与企业浑然一体的办学模式。

(一)融合大数据,培养信息化人才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人、任何企业、任何专业都无可避免数字技术对自身的冲击,企业需要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能够运用可视化等技术进行会计处理的财会人员,这就要求各职业院校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进行改革,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入会计专业教学、与企业进行深入合作、融合与会计相关的专业进行学科交叉培养,并为学生提供更适宜应用和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校企环境[1]。

(二)弱化学科界限,培育整合思维

现代教育体系对于人才的培养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单学科培养,而是更加注重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对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提升,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需要学生拥有创新能力和整体思维。因此,对于会计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授学生会计核算和监督,还需要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企业管理和信息记录。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信息技术、物流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电子商务与贸易、管理学、经济学等各学科进行融合,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对会计人才进行培养,以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

(三)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会计是一个近距离和“钱”打交道的专业,在会计人才建设过程中,职业道德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在改变传统企业经营模式的同时也对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人员的数据分析能力、思维发散能力、综合判断能力都将成为社会对会计人员素质考核的“点”。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提升技能,以便跟上社会对会计人员要求的步伐。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困境

(一)产教融合有待加强

自产教融合概念提出以来,全国各职业院校都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各专业教研室都在竭尽全力寻找产教融合的途径。但是,对会计专业而言,产教融合通常较为困难:首先,各企业需要会计专业人才的数量有限,导致职业院校70%以上的会计专业学生很难找到相应的岗位;另外,即使能够进入企业进行会计岗位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岗位也都是诸如装订凭证、票据粘贴等基础性工作,基本不会涉及财务数据处理和分析;最后,局限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水平,很多企业在引入信息处理软件方面限于资金或眼界的影响,还在使用简单的信息记账,而非大数据处理,导致校企合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2]。

(二)产教融合机制不完善

在职业院校进行产教融合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教学和社会需求相脱节的情况,导致学生在专业培养过程中出现和企业需求的不匹配,产教融合对资源的分配和各专业的交叉融合目前也只在尝试阶段,各职业院校都还在探索,尚未形成完善的产教融合体系。这导致专业交叉融合往往流于形式,管理缺乏和评价机制的不合理,严重影响到了会计专业产教融合的进行。

(三)产教融合缺乏可持续性

由于产教融合是一个复杂、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家庭、教师、学校、企业、政策的多方配合,但往往因为其复杂性,会出现一方或者多方不够重视的现象,如:学生自主性不足、家庭对学生学习及实习的支持力度不够、教师专业能力的限制、学校缺乏激励政策、政府经费支持不足等,这些都是导致产教融合难以持续的因素。

三、职业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T教学方法”

(一)“3T教学方法”概念

“3T教学方法”是经过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教学改革实践之后,在总结产教融合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创新性教学理念。

“3T教学方法”是通过将布鲁姆学问分类法引入高校产教融合课程教学方法中,通过对布鲁姆学问分类法的理解提升,进而提出的“3大主体、10步进阶、3个时间”,加强学生进行课前自学、课中讨论、课后引导的学习方式。

其中:“3个主体”指的是学校、企业和家庭三大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教师的理论引导,也需要企业的实践巩固,更需要家庭对校企合作模式进行支持和监督,只有三个主体进行有效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真正的产教融合。

“10步进阶”指的是对于高校课程的开展,力求做到让学生进行引导学习、自研自究(研)、教师导学、课堂讲解(教),习题练习,知识更新(练),实训演练、知识巩固(固),提出问题、讨论解析(析),参加赛事,课赛融通(赛),企业实践,理实结合(合),结合实际、知识创新(创),综合考评、完善体系(评),温故知新,思维拓展(拓),通過7步递进,让学生在研、教、练、固、析、赛、合、创、评、拓中完成会计专业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及技能提升。

“3个时间”指的是利用课前、课中、课后的时间对学生通过德技并施、翻转课堂、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思政育人进行职业精神培养,通过“1+X”证书制度及技能大赛等方式进行知识点巩固,通过“线上+线下”“虚拟+实战”等信息化教学资源进行知识扩展和技能提升。

(二)“3T教学方法”实践教学案例——增值税的讲解

增值税是指以销售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以及进口货物为纳税客体,以在我国境内实施前述行为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主体的一种流转税。

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是企业运转过程中最为普遍也是最为重要的四个税种,通常各高等院校在对税法或者纳税实务相关课程的讲解过程中都会将这四个税种作为重点章节进行详细讲解。而增值税作为学生第一个所接触到的税种,其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并且因其价外税的特殊身份也导致学生在增值税的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本文以增值税的教学为例来展示如何运用“3T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1.课前阶段

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生产性服务业新商科专业教学资源库”,其中包含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市场营销、工商管理5个专业,包含《纳税申报实务》《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等10门课程,所有教师都可以共享资源库中资源并每年对教学资源进行更新。因此在课前阶段,教师会在资源库中选取增值税相关的课程进行基础推送,包括视频、音频、动画等,总推送数不超过5个,时长不超过15分钟,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视频或者选取其他资源进行推送,并根据推送资源给学生设置问题。如:对于税收优惠设置1道税收优惠的选择题或者判断题,让学生进行在线提交,教师通过后台查看提交结果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以便随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

2.课中阶段

教:教师根据课前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课前练习讲解,并结合本节课预计教授内容进行知识点的详细讲授,因为笔者所在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拥有企业实践经历且均为“双师型”教师,在知识讲解中能够适时引入企业案例。

练:在知识点讲解之后,教师会根据所讲知识点的内容选取比课前阶段难度稍高的习题进行练习,并利用“云班课”平台进行发布,学生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完成习题练习,教师根据提交结果了解学生本节课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固:笔者所在学校《纳税申报实务》课程配套了相应实训,并且每个班级本门课程理论课和实训课的教师必须一致,在进行《纳税申报实训》课程的讲授前,教师会联系校企合作单位(笔者所在学校合作的是三家会计师事务所、五家中小型企业和两家软件公司),为学生提供最为真实的企业资料,让学生看到真实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增值税普通发票”等,也能够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料判断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此业务是否需要开具增值税发票、增值税税率是多少等,让学生真正感受增值税的处理过程。另外,《纳税申报实训》使用软件第一周为“1+X”智能财税(中级)和智能财税竞赛模块,通过软件配合让学生更深入地进行岗课赛证相结合。

析:在实训过程中,通常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通常不会直接进行讲解,而是会以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经过几年的教学,发现学生提出的很多问题会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得到相应解决,而仅仅只有不到20%的问题学生是无法解决的,这个时候教师才会给学生进行讲解,并且在讲解之后会从资源库中调取相似资料让学生进行处理,以起到知识巩固的作用。

赛:智能财税赛项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税收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纳税申报的处理能力,总共分为三个模块:税收专员模块、税务会计模块和纳税筹划模块。对于三个模块的操作而言,学生应当具备的增值税知识是逐步提高和扩展的,从税务专员到纳税筹划的过程就是难度不断提升的过程,税务专员仅仅是对增值税基础工作的处理,税务会计则需要将基础工作和财务会计进行融合,而纳税筹划需要拥有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性思维。通过引入“3T教学方法”,在深入浅出地进行税收教育教学之后,智能财税赛项已经能够进入省赛前三名。同时,该赛项也设有教师赛,学生和教师进行同台竞技,相互提高,真正实现了课赛融通。

合:职业教育离不开校企合作,其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优势也在于此,所以做到企业实践,理实结合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实情况不容乐观,会计专业教育很难做到完成全部学生在会计岗位上进行校企合作,因此笔者所在学校通过购置相关会计软件、进行跨专业一体化实训和企业导师进校园等活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税务处理过程。通过线上软件的处理模拟金税系统的报税过程,让学生在校就能进行“企业”实践,将纳税申报应用于“实际”企业运营当中。

创:经过以上步骤,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税收相关知识和纳税申报,但创新能力仍有不足,这时,我们会通过让会计专业和物流、电商、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相配合的方式进行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比如,会计专业学生可以和其他专业学生合作参加诸如“互联网+国际贸易”职业技能大赛、市场营销职业技能大赛、电子商务数据分析大赛等一类或二类赛项,将税务知识运用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电商等的涉税计算,实现知识的创新性运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3]。

评:在本课程结束时,教师要对学生所学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评,我们采用的并非传统试卷模式,而是多元化考评相结合。通常来讲,纸卷成绩占比30%,实训情况占比30%,企业导师打分占比10%,竞赛占比30%,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税务知识的运用。

拓:《纳税申报实务》和《纳税申报实训》课程开设在大二上半学期,大二下学期将开设《管理会计》《纳税筹划》《数据分析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应用》等课程,进行本课程的重新回顾和思维扩展。

3.课后阶段

在课程讲解之后,教师通常会给学生布置相关练习进行知识巩固,学生完成后需进行线上提交,提交方式可以是视频、音频、文档等。

在增值税学习过程中,无论是“1+X”智能财税取证、各级赛事的参赛还是大三的专业实习,学校和教师在软件和硬件的投入与校企联合方面,都将尽可能给予学生支持,同时,在此过程中需要家庭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来确保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时间学习。

此外,学校也会联合辅导员和学院定期对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并提供奖助学金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对于优秀学生,学校通过推荐方式将学生介绍给校企合作单位,并实时关注学生实习与工作动态,做到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将“3T教学方法”引入会计教育教学,让会计教育教学真正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相配合,在学校、企业、家庭的通力配合下引导学生进行研、教、练、固、析、赛、合、创、评、拓十个方面的练习以提升会计技能,最终证实了该方法在会计产教融合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未来,我们将更多地将该方法进行推广,让更多的院校和专业能够因此获益。

参考文献

[1]张啸宇.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内卷化现象及突破[J].职教论坛,2019(1):134-139.

[2]时军,曹晓雪.高等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基于“互聯网+智慧教学”背景[J].财会通讯,2022(15):160-165.

[3]丁惠萍.智能时代高校智能会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21,19(6):4-8.

作者简介:葛幸元(1989— ),女,满族,辽宁沈阳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商务学院,高级会计师,硕士。

研究方向:会计学、经济学。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GS[2023]GHB1444,“产教融合背景下职业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研究——‘3T教学方法的应用”。

猜你喜欢

产教会计专业纳税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