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死记硬背退出我们的教学
2023-11-30王福强
王福强
大概十五六年前,我在一所初级中学工作,我的校长不止一次讲:什么叫会了?会了就是记住了。这句简单明了的话深深地刻进了我的大脑,也被很多老师认定为学习的“真理”。于是,当时学校几乎所有学科都把“背诵”放到最重要的地位,督促学生记住大量的单词、课文、概念、定义、公式。一时效果不错,学校在全区统一测试中成绩较为突出。
但后来的一次学生测试,让我对这个观点产生了怀疑。那时候,中考政治和历史学科是一张试卷,叫“文科综合”。老师们把所有考点都帮助学生整理出来,拟好正确答案,让学生背下来。本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在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中,学生成绩并不理想。通过分析试卷,政史组的老师得出结论:这些试题其实都没有超出他们备考的范畴,不过综合性较强,需要学生对原有材料和答案进行拆分重组。但就是这样一个要求,导致学生背答案“失灵”了。这件事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如果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运用能力,只是死记硬背,又有多大价值呢?
再后来,文科综合的考试开始采取开卷形式。学生们欢呼雀跃,以为能从大量的背诵中解脱了,于是,手头的课本、练习册全部密密麻麻写满了试题和答案。结果,考试的时候,又有一部分学生“抓瞎”了:脑子里空空如也,从考试第一分钟开始就翻书找答案,不要说答题没有任何思路,就连答题时间都不够用,只能败下阵来。这又让老师们幡然醒悟:看来该记住的还得记住!
分享这段经历,是想借此引发关于学生学习中“记忆”的话题。因为缺乏对学生记忆规律的把握,常常导致教学中教师行为的失当,从而带来不良的后果。
首先,反对记忆是不对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T.威林厄姆,在《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中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观念:大脑能做很多事情,但思考却不是它最拿手的。大脑靠记忆做成很多事,记忆储存着指引行动的策略。所以,一个人看起来在进行逻辑思考,但其实大多数时间他只是在进行记忆检索。
那么怎样才能让“记忆检索”变得更容易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大脑中储存更多有意义的信息,即所谓的“背景知识”。牢记背景知识对学习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只有记住更多有意义的信息,才能更有效地思考。
因此,一个人必须记住一些东西,比如一些经典语句,一些定义、公式。这些都需要记忆,不记忆就没有知识积累。没有原始的知识积累,绝对不可能做到渊博、精深、通透。就像那些参加開卷考试的学生,没有基本的背景知识作为基础,也就不可能有独立思考的诞生。
再来看看学习中的“死记硬背”。其实,记不能“死”,背不能“硬”。从理论认识上看,“死记硬背”并非好的学习方法,这点人们已经达成共识。但是,回到实践层面,“死记硬背”在不少的课堂、不少的学生那里又普遍存在。的确,面对学生概念不清、基础不牢的困境,不去“死记硬背”,又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新华成语大词典》中对“死记硬背”的解释为: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是通过理解或其他灵活的方法来掌握所学的内容,而是死板地背诵记忆。可见,“死记硬背”其实是一种完全不理解的记忆。
苏霍姆林斯基曾对“死记硬背”有过阐述,他认为:孩子大量记忆根本不能理解的东西,是对孩子智力极大的伤害。死记硬背会造成一种幼稚病——它会使成年人停留在幼稚阶段,使他们智力迟钝,阻碍才能和爱好的形成。就其实质来说,这就是把教小孩子时特用的那些方法和方式,搬用到少年和青年的身上来。
由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我们可以看出:他反对“死记硬背”,但并不是一味地反对。至少他认为,在孩童时候,适当多记一些东西仍然是必要甚至是必须的。在人的发展最初始的阶段,模仿和记忆是人类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在这种记忆中,有许多东西是我们并不理解的,但我们依然记住了。这些东西在我们的后续学习、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镇西老师也曾经谈到,让孩子在其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通过背诵将最经典的古诗文化作自己的血肉,这是形成终身语文能力的“童子功”。
“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即指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孩童时候”。幼年、童年时期的孩子,记忆力往往是惊人的。这时候让他们多读多背一些他们暂时不理解或者不完全理解的东西,并不是一种过错。就像牛会反刍一样,人也会反思,会回味曾经的知识和经验,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水平螺旋式上升。很多父母让孩子背诵唐诗宋词,我们不能把这简单定义为“死记硬背”。这些诗词的意义,随着孩子们人生阅历的增长,会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朗。
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进入少年、青年,再去“死记硬背”,害处就逐渐凸显出来了。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尽管死记硬背会让人记住不少东西,但也会导致记忆中的细节缺失。这意味着,靠反复学习留在人们脑海里的记忆,可能并不准确,甚至存在不少瑕疵。
从实践我们也可以得到经验,如果不理解,将一个毫无联系的“新知识”硬塞入人的大脑,即使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耗时耗力,也难勉强记下,记下也容易忘掉,更谈不上灵活运用。
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证明,“死记硬背”是违反脑科学的,效率极低。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提倡遵循记忆的规律,科学记忆,掌握知识。
不同学科,应该寻找符合学科特色的记忆方法。我上初中时,在化学老师的鼓励下,我和几个同学参考军棋的玩法,发明了一种“化学棋”,几乎涵盖了化学课本上所有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在游戏中,大家很快掌握了那些内容。我想,这就是创新型的记忆方法。
一个历史老师,每次接新班都会让学生背课本目录。一开始学生不理解,后来慢慢就体会到了好处。这是让每个人头脑中建立起历史知识的系统脉络,学生学习后面的内容时,会首先在这个脉络中寻找定位以及与其他内容的位置关系、逻辑关系,后期掌握起来更加容易。
英语学科的学习,记忆单词非常重要。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去加强记忆,并及时复习,就能抓住记忆的最佳时间点,确保记忆的效果。这比盲目地死记硬背要强多了。
通过小组方式强化记忆也能有不错的效果。学生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尝试相互解释一些学习中的重要问题,迅速将同一主题的知识形成联结,能够学得更快。
我一直认为,记忆能力是可以训练提升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填鸭”似的逼迫学生把知识塞进大脑,而是注意研究学科知识的特点,研究每个人自带的学习属性,量身打造符合学科特点或者自己个人的记忆方案,从而提升学习的效率。
学习是一门科学,近年来脑科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理论参考。想办法把这些理论引入课堂,去撬动教师头脑中顽固的“经验”“屏障”,才有可能真正走上科学、高效的教学之路。而这,也是让课堂“目中有人”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