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教学主张”成了老师的成长禁区

2023-11-30廖仁华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学主张老师教育

廖仁华

萧伯纳说:“一个人要是没有什么主张,他就不会有风格,也不可能有。一个人的风格有多大力量,就看他对自己的主张感觉得有多么强烈,他的信念有多么坚定。” 同理,一个教师没有主张就没有风格,就没有坚定的教学信念,也就缺少教学力量。

我们今天的教师情况如何呢?

一、揭秘现状:“教学主张”成了老师的成长禁区

近些年在和年轻教师的交谈中,我均谈到“教学主张”问题,希望了解大家对“教学主张”的看法。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大多数教师对“教学主张”还不熟悉,甚至感觉生疏、陌生。有的不知道,有的模糊不清,有的只能说说肤浅的认识。然后,我们又随访了一些老师,结果也大致如此。对“教学主张”处于模糊认识状态乃普遍现象,除特别优秀的教师外,一般教师都很少思考这个问题,更谈不上研究此问题。

对于“教学主张”的认识,一线教师为什么是这种状况呢?我们开展了进一步的调研,对不同区域学校中的中小學教师开展了座谈交流。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原因大致有三点。

1.引领不够

学校及更高层面研究机构在相关领域缺乏专业引领。一是离学校、离老师近的县区级的教研部门,很少开展以“教学主张”为主题的专题培训或者研讨。二是各学校的校本研训也很少涉及相关领域。我们在调查中得知,只有某一所学校开展过“我的教学主张”的专题研究,并具有一定的成果,其余学校都没有组织过相关主题的专题研究和培训。学校及其属地研究机构引领不力,直接影响了老师们对该问题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

2.认识不足

在与老师们的交谈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老师对“教学主张”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老师有无“教学主张”无关紧要,也不影响自己的教学。有的老师说:“我多年不明白‘教学主张是什么,但我照样教书育人,效果也还不错。”还有一位老师说:“我没有考虑过‘教学主张的问题,我只考虑把书教好,学生做得来题。”可见,对于“教学主张”,老师们还没有将其上升到应有的认识高度。

3.研究肤浅

当然,也有一些优秀教师,在自觉与不自觉中谈到自己教学中的一些观点、见解,以及对学科、对教育的理解,也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但给我们的感觉还是研究肤浅、认识不够深刻,也不能够做出较为系统的阐述。

鉴于上述因素,“教学主张”无论是在理论认知还是在实践层面,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没获得应有的地位,还犹如一方禁地,这是不争的事实。

教师要成长,就必须探索、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直至形成自己的个性、特色、风格,成长为优秀教师、卓越教师。因此,让老师突破“教学主张”禁区,是我们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突破这一“禁区”呢?

二、突破认知禁区:让“教学主张”成为教师的“应知应会”

想要突破“教学主张”禁区,解决认识是先导,而认识涉及“应知应会”的问题。需要“应知应会”什么?我认为首先在于明白“概念”、把握“内涵”等基本问题。

(一)明白概念

对于“教学主张”,简单明了的表述就是教师对“教学是什么”和“怎么做”的见解与立场。它体现教师个体对教育哲学和教学理想的认知、对学科课程的把握、对教育教学规律的理解。它是思想与理念的深度聚焦,并在教学实践中形成较为稳定、富有特色、独具个性的教师风格和教育教学特征。教师的教学主张是其教学认识、教学情感、教学意志和教学行为的融合体,一般分为教学观念主张和教学行动主张。教学观念主张包含教师对教学目的、价值、内容、过程、方法等方面的认知。教学行动主张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组织、教学交往、教学评价等具体的教学行动的看法。

(二)把握内涵

重庆市开州区汉丰五校出版了《我的教学主张》一书,他们用下列方式明确了教学主张的内涵:

我的教学主张(一句话)+教学主张描述(一段话)+教学主张呈现(一篇实录)。

以这种方式来表达“教学主张”,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借鉴。

我认为从二元分割法看,一个完整的教学主张应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理论包括对核心概念的界定,对其理论基础的说明,对其主要观点和内容的阐释,让自己的教学主张深刻、清楚、丰富,有逻辑性、有思想性。实践包括教学主张的教材化研究、教学化研究、人格化研究,使教学主张实践化、可视化、人格化,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和行动中。若再进一步细化,“教学主张”之内涵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阐释。

1.主张什么

“主张什么”是“教学主张”系统中最上位的概念、最核心的理念,即用一个词组或短语来简单明了、直截了当、旗帜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比如王爱华老师的“三味语文”、王君老师的“青春语文”、何捷老师提出的“作文教学就是教思维”等。

2.阐述主张

为什么提炼出这样的“教学主张”?要讲清依据、理由。主张包含怎样的内涵、内容?要进行详细的阐述,让人明白主张的具体内容。

3.如何落实主张

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主张,往往需要构建相关的操作模式,采取相应的操作方式和策略。怎样的模式?怎样的方式、策略?怎样实施模式和策略?这些都需要真实科学的建构和说明。

4.如何检验主张

好的主张要能在教学中落地,能开展“课程化”实施,并能经得住教学实践的检验。因此,“教学主张”如何在课堂中开展实践?建构的模式、策略怎样在教学中实际运用?有哪些收获?这些要用教学案例印证。这是对如何有效落实“教学主张” 的进一步证实和完善。

解决了“教学主张”的“概念”和“内涵”问题,就可以实现对“教学主张”基本问题的“应知应会”。

三、深化意义认识:让“教学主张”成为教师的“成长自觉”

进一步追问:一线教师为什么需要提炼、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呢?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认识“教学主张”的意义。只有深刻领会、懂得“教学主张”的意义,老师们才会形成提炼“教学主张”的专业自觉。

教師“教学主张”的意义何在?

1.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提炼“教学主张”的过程也是专业能力全面提升的过程。

第一。可以提升教师的教育理解力。“教学主张”基于教师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学识见解、导学创意和实践智慧,蕴含着教师的专业情怀、专业水准和专业追求。“教学主张”的提炼是在批判思维和理性概括的基础上,对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自己建设性的教学见解和实施方案。它集中体现了教师对教育的全面理解。

第二,可以提升教师的深度思考力。 “教学主张”不是简单归纳和概括,不是简单演绎和推论。面对教育的今天和未来,面对中国教育和世界教育,教师需要通过主张把对教育的理解和对学科教学的理解深刻精准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会训练、提升教师的深度思考力。

第三,可以提升教师的学术表达力。“教学主张”的科研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学术表达。它是在学术研究的前提下,遵从学术的要求和规范,实施学术性的表述,然后指导学术活动。提炼“教学主张”的过程也就是学术研究、学术表达的过程。

第四,可以形成教师的核心竞争力。骨干教师要把自己零散的、模糊的实践探索归纳为鲜活的、生动的教学经验;优秀教师则要致力于把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系统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科学的、清晰的、结构化的教学主张。“教学主张”可以说是教师成长的一道分水岭,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次飞跃,是优秀教师成长的标志。

2.有利于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特长,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专长和爱好。教师提炼“教学主张”的过程,就是寻找专业领地、打造自身教学特色的过程。“教学主张”具有独特性,不同教师的个人兴趣、爱好、特长不同,这也便成了教师之间区别的标志。不同教师在思维上也具有差别,表现在教学上也具有不同的教学思维。这些差别均会表现在教师的“教学主张”上,从而显示出“教学主张”的独特性。而要真正获得“教学主张”的独特性也不是容易的事,意味着教师必须不断地努力学习、不断地超越完善,从而达到教学思想的新境界。这样,教师才能寻求到合理化、个性化的“教学主张”表达。一旦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主张”,也就形成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特色。

3.有利于推进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

教学探索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都需要转化为教师个性化的认识与理解、个性化的探索和个性化的主张。有一种“教学主张”,就会有一种教学探索和实践。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增进教学互鉴,促进教育发展。如主题情境教学、议题式教学、项目化学习、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等不同的教学主张和方法可以殊途同归,都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都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教学主张”下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正是当前落实新课标、新课程的表现。

追求自己的“教学主张”,我们已赶上了好时代。现在面对新课标、新课程以及新一轮教育改革,正需要老师们风格各异、人才辈出,我们没有理由止步于“教学主张”之前。让我们不负新时代教育使命,积极追寻“教学主张”,争做有风格、有特色的优秀教师吧。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州区教师进修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主张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CLIL
精实:高中数学减负增效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