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我境遇里的起步者

2023-11-30余倩雯

教师博览·中旬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厦门市比赛老师

余倩雯

厦门市第三中学语文教师,福建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学科专家,厦门市骨干教师,厦门市优秀班主任,厦门市2023届高考语文学科指导组成员。曾获教育部“基础教育精品课”优课,厦门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特等奖、厦门市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等多个獎项。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十余篇,合著《好课多磨》一书。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回望教师职业生涯的七年,恍如隔世。过去七年,我曾经很犹豫自己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今,我知道了:热血和情怀,应该贯穿一个人漫长的一生。

初为人师,成为“确定的自我”

我的教师之路,并不是一早便规划好的。

2011年,高考揭榜的那个下午,大雨滂沱,父母携我驱车赶往龙岩,向名家请教志愿填报一事。依稀记得那位爷爷说了一句:“模样清秀,当老师挺合适的。”深思熟虑之后,我填报了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于旗山脚下求学四年,彼时的我对“人民教师”这一职业并没有太深的向往和执念,而是在不断寻找“可能的自我”。“可能的自我”是斯坦福大学认知心理学家黑兹尔·马库斯提出的概念,它立足于未来,是模糊的、不确定的,必须通过行动才能使它逐渐清晰。每个人都存在着很多“可能的自我”,我们也许目前擅长、喜欢某一领域,但是不去尝试,怎会知道自己是不是更擅长、更喜欢另一个领域?于是,我利用暑期和周末的时间辅修了英语专业,顺利地拿到了英语专业的毕业证书;我在课余时间自主创业,获得了“福建省第三届大学生创业之星提名奖”“李金旆创新创业奖学金”;我喜欢舞蹈,在大四那一年成功通过考核,成为某知名舞蹈机构的预备教师……至于未来要从事什么职业,说实话,当时的我并没有非常清晰明确的规划。

直到临近毕业,一位创业成功的学长找到我,给出十分优厚的待遇,希望我加盟他的公司,而我拒绝了;我考了福州市事业单位笔试成绩第一名,但我放弃了面试……因为,此时我已选定我的路——成为一名人民教师。看到这里,也许大家会问,是什么让你最终确定了这条路?我想,大概是这二十三年的种种尝试和实践,让我逐渐找到了“确定的自我”。

在人生关键节点,我曾受过多位恩师的点拨与鼓励,让我在后来每一个艰难时刻都能重拾信心,重新出发,因而我也想成为像他们一样抚慰人心、给人希望的人。我喜欢学生看向我时那闪亮的、求知的眼睛,喜欢他们身上的朝气蓬勃、元气满满;我不喜欢一成不变的事物,教育不是重复,不是“念经”,而是一份变化无穷的工作,一项创造性极强的劳动,需要终身学习、随机应变;我喜欢时时更新的自己,而只有站上三尺讲台,才能不忘时刻为自己充电……于是乎,为人师,便成了理所当然的选择。

2016年,我以笔试面试双第一的成绩通过了福建省教师统一招聘考试,到厦门市一所区属学校入职,成了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至此,心之所向与身之所处终归于一处。我想我是幸运的。

在入职培训时,有一位专家如是说道:“当老师十年,是一个分水岭,5%的老师会走向卓越,95%的老师走向平庸。”当时的我不以为意,卓越如何,平庸又如何?是啊,稚嫩如我,又怎会对成为卓越之难和走向平庸之苦有深刻的理解呢?

入职之初,又有资历较深的前辈善意告知:“将来啊,你会发现我们区属校的老师和市属校的老师,差距会越来越大。”我知道,她并不是故意想打击新教师的自信心,在她看来,这只是陈述一个既成事实。但这句话确实让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失落不已,颇有一种“一开局就只能认输”的深深的无力感。我想,努力挣扎,或许能缩小一些所谓的差距吧!于是,入职的前四年,我兢兢业业,认真备课,站稳讲台,所带的两个班级成绩优异,学生与我关系融洽,各项工作井井有条。然而,也仅限于此,我只是学校三百多名老师中默默无闻的一个。

我想,大概人生的任何一种选择之后,都需要绵长的意志力来回应浅滩暗礁的责难。

以赛促教,超越“以为的自我”

比赛,让大家看见了我,也让我看见了自己。

2020年,入职的第四年,我参加了对我影响至深的一场比赛——厦门市第五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技能大赛。教师技能大赛,被誉为“教师界的高考”,强者云集,高手过招。在此之前,我尚处于茫无头绪、野蛮生长的职初阶段,课堂教学尽显稚嫩、羽毛未丰,更何况赛场上高手如云?我如何超越“以为的自我”,从而脱颖而出呢?彼时我还同时参加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这两个赛事仅相隔一周,难免焦虑迷茫。有着丰富参赛经验的老师直截了当地对我说道:“我们和名牌学校的选手哪能比呢?你如果能拿个二等奖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绩了。”是啊,区属校选手要想在市赛获得一等奖,在当时几乎被视为“不可能”。那么,我还要“挣扎”吗?要!人只要让步一次,就会不断让步。一次妥协,势必导致一连串新的妥协。只有行动,才能打消不安。备赛期间,我不断追问自己:强者如云的赛场,拿什么赢别人?凭什么赢别人?答案是凝“心”聚“力”,必能达之。

凝“心”聚“力”的“心”,一是指决心。“在大多数领域,与决心相比,天赋被高估了。时间长了,决心就是你的天赋。”我曾与许多青年教师一样,对教师业务比赛“爱恨交加”。许多人不堪其扰,视之为畏途,视之为负担,故多敬而远之。但今日的我要说:“青年教师不要害怕比赛,不要拒绝比赛,不要敷衍比赛。相反,要正视比赛,重视比赛,拥抱比赛。”何出此言?一个人不能只做自己经验范围以内的事情,要习惯去做带有几分挑战性的事情,不然会永远活在害怕里。业务比赛之于教师的专业成长确实助益颇大。于我而言,比赛提供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让我得以跳出自身视野局限,感受更辽阔的世界,结识更优秀的同行,得到专家名师更为专业的指导,从而使我修正教学认知和行为,倒逼专业能力提升……每一次的比赛,或许都是一次“阵痛”,但同时也是一次无可抵挡的“成长”。所以,面对比赛,切勿草率拒绝,也不要应付了事,因为这很可能会让你错过职业生涯发生重要转折的关键节点。反之,刻意练习,有备而来,便极有可能超越“以为的自我”,看见更美丽的风景。

凝“心”聚“力”的“心”,二是指用心。此前,我也参加过一些区级比赛,但成绩都不尽如人意。后来一想,不够用心,自然无功而返。为了准备这一次市赛,多少个日日夜夜,空无一人的办公楼总有我孤独的身影。那时,我从自己身上仿佛看到了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拗与坚定。2020年11月16日比赛落幕,成绩公示,我竟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打破了“不可能”的魔咒!一周之后,所有学科的一等奖得主又统一进行综合素质测试,角逐特等奖。这一次,我竟再一次做成了“不可能”的事,夺得了特等奖的殊荣……过程煎熬,幸好结局圆满。有人说我“一战成名”,可是大概很少人知晓这背后我所付出的汗水和艰辛,所经历的质疑和不被看好。粗略统计,2020年9月至今,我参加过包括教师技能大赛、课堂创新大赛、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教师论文评选、高考试题命制比赛、基础教育精品课遴选、优质课比赛在内大大小小的比赛共计30余次。每一项赛事,对我而言都是新的挑战,都是陌生任务。但转念一想,每一次“陌生”,不都代表人生的一次“扩展”吗?在“用心”的过程中,我已悄然成长。赛后,我时常能感受到比赛带来的“余势”,我会自觉主动地把每一堂日常课都当成示范课,反复雕琢,力求上出深度、上出广度、上出温度、上出新意。

当然,我不是鼓吹青年教师去“追名逐利”,而是鼓励大家通过比赛,打开视野,倒逼自己进步,提升教学能力,从而使学生获益。比赛的意义从来不在于胜负和名次,而在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在服务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成就自己。很多教育名家,似乎都没有在年轻的时候就规划自己将来要成为这家那家的,更多的是顺其自然默默耕耘的结果。

凝“心”聚“力”的“力”,一是指个人努力。很多人想要成长,皆是一心等待师父提携、名师指点。但若是缺乏自我生长的能力,他人亦是爱莫能助。任何人的成长,都是一种自觉选择、自我培养和自由发展。作为青年教师,不能寄希望于别人的“打造”,而应有“自己培养自己”的信念、行动和毅力。在备赛过程中,我深入研究比赛项目,明晰备赛方向,力求心中有数。除研读本学科课程标准、了解当前课程改革情况之外,我还看了许多关于课程教学和本学科的理论书籍。最后,知行合一,反复实践。我制订每日任务表,见缝插针地进行比赛项目的针对性训练。“高分是设计出来的,是穷举出来的!”无他,唯研究、尝试、训练、反复尔。

凝“心”聚“力”的“力”,二是指他人助力。在我们的教育旅途中,围绕着很多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或是带教师父,或是同事伙伴,或是竞争对手。当然,这里的“助力”是广义的,并非专指专业成长的助力,而是泛指包括人格养成、为人处世等方面在内的一切助力。在每一次的备赛过程中,我都虚心请教,博采众长。我也因此收获颇丰。我的成长之路是艰辛的,时有荆棘丛生;也是幸运的,常有贵人相助。

“人生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的就那么几步。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很庆幸我踏出了这么几步,看到了教育更美好、更前沿的风景,也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三十而立,追逐“未知的自我”

2022年,我信心满满地参加了厦门市中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不料却铩羽而归,原因是个人的教科研成果不足。在短暂的失落之后,我打算从自己的“痛点”开始,在“困境”中寻找“突破”,努力提升教育科研能力。

我的困境也是很多一线年轻教师的困境。为什么除了良好的教學成绩之外,很难再拿出有分量的教研成果?究其原因,是只教不研、知而不行、做而不思、述而不作,教研成果意识薄弱,成果转换能力不足。随着新时代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科研能力已经成为学科知识以外的又一项教师必备技能。新时代的教师,既应做脚踏实地的“教书匠”,还应做仰望星空的“教研家”。

我的教科研之路,是从论文写作开始的。在此之前,我只参加过市里的论文评选,从未向专业学术期刊投稿。在学科带头人落选之后,短短两个月内,我向各大学术期刊投送了近10篇论文,但海投并没有带来好消息。出师不利让我总结出了几个投稿经验:第一,盲目地投,草率地投,稿件只会石沉大海。在投稿之前,应了解自己的论文主题、风格、特点,还应反复研读目标期刊的稿件,熟悉其选稿取向、栏目设置、风格喜好。第二,语言是思维的外显,如果没有成熟深入的思考,写出来的文章定是经不起推敲的。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一线教师区别于专家的优势,就是教学实践。第三,要有不断修改稿件的耐心与定力。罗振宇曾在跨年演讲时提及“微雕”一词。我认为,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就要有微雕的耐心和能力。修改稿件的过程就是“微雕”的过程。

从“0”到“1”的突破是最为困难的。2022年12月21日,我第一次向《语文学习》投稿。这次投稿的栏目是“镜头”,征集课文是《鸿门宴》。于是,我在写作之前阅读了知网上有关《鸿门宴》的部分教学案例,发现大部分案例都是从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入手,重点分析项羽为何败,刘邦为何胜。这样的分析固然是正确的,可既然是“教学艺术镜头”,一来应有“艺术感”,问题的设计、思考的引导应更有设计感;二来应以“微镜头”的形式呈现,力求切口小,有亮点,解读深。于是我提出了“文本缝罅处”这个概念,设计主问题如下:“朱熹曾说读书要留意‘缝罅处,从‘缝罅处去体悟。所谓‘缝罅处,就是不合常情、有悖常理的地方,是文章里的差异点、矛盾处。《鸿门宴》有没有‘罅隙处?”如此设计意在引导学生从反常之称呼入手,洞悉人物内心活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进而总结归纳阅读史传作品的方法,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小心求证。思考成熟后,文章便可一气呵成。2023年2月8日,我收到了稿件审核通过的消息。彼时心潮澎湃,大受鼓舞,于是一鼓作气,援笔成章。2023年1月至今,我已在《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新高考》等刊物发表论文8篇。从“0”到“8”,不只是简单的数量增加,更是我教科研意识的增强、成果转化能力的提升。

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的。正如华东师范大学李政涛教授所说:“教研绝对不是高深的难以理解的工作,而是每个一线教师日常工作中的修行。”教研应成为教师生活的常态,而教师则应以“研究者”的姿态成长,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

我的教科研之路,还在继续。而立之年,我拥有了第一次出书的机缘。2022年9月,我应集美中学黄艳明老师之邀,为集美中学语文教师和集美大学研究生做教师专业成长讲座。此后,交流渐多,我发现艳明老师不仅文学素养深厚,专业本领过硬,还对青年教师的成长尤为挂心,往往倾注心力,甘为人梯。这般才情,此等情怀,令人钦佩,故而我斗胆拜师。承蒙艳明老师不弃,将我收入门下。2022年10月的某日清晨,艳明老师致电邀我合著一书。于我而言,出书是巨大挑战,且彼时我同时承担学校副段长和高三备课组长之职,时间和精力实在有限。但这也是难得机遇,让我得以深度整理和淬炼七年来的教学成果。再说,艳明老师于众多优秀教师中独邀我加盟,这般信任,怎可辜负?于是,我未有片刻犹豫便欣然应允。由此,师徒二人便开启了艰苦的著书之旅。高三毕业班繁杂事务之多、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每周还必须雷打不动地完成不少于5000字课例的撰写,个中艰辛自不待言。然师徒勠力同心,同舟共济,一路互相鼓励,终将洋洋洒洒二十多万字的课例如期完成。完稿交付的那一刻,志得意满,竟颇有“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之感。此番将课例收集成册付梓,既有敝帚自珍之意,亦存有益于人之心。

莫尔查斯曾说:“我们始于迷茫,终于更高水平的迷茫。”我在课堂教学研究之路上身体力行,孜孜以求,常常有所得,亦时时有所惑。唯愿自己能不拘泥于旧的枷锁,不困顿于新的樊笼,因时而教,因势而教,因需而教。

教师成长之路,虽道阻且长,却风景无限。

人类无法超越自己的局限,但终将加深对它的认识,超越矛盾,反抗矛盾,方使人为人。我想成为火,渴望风的吹拂;我想成为繁星,不惧被视为流萤;我想成为大海,勇敢拥抱未知。我想成为“更好的自己”,执着生长,终有一日馥郁传香。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厦门市比赛老师
我校入选2021年度厦门市“金砖示范单位”
组织祭扫活动 缅怀革命先烈
选美比赛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老师,节日快乐!
老区情难忘——记厦门市老促会原会长张振福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近20年厦门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