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微中心理念的北京核心区地铁站域更新改造策略
2023-11-29胡斌杨勇庆
胡斌 杨勇庆
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在我国快速发展,北京市于2021 年提出轨道微中心理念,以推进站城融合发展。研究梳理北京核心区部分地铁站域在功能、空间、交通接驳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分析国内外轨道交通站点的更新改造案例,以轨道微中心理念为指导提出北京核心区地铁站域更新改造策略。
轨道微中心;地铁站域;城市更新;城市设计
0 引言
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快速发展,城市病加速蔓延。为解决城市病的困扰,更多的学者开始注重轨道交通对城市的影响。公共交通导向发展模式(TOD)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卡尔索普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城市规划理论,在缓解城市病、引导城市可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提供指导。上述理论一经推出便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并在国内不断推广和实践。在此背景下,为缓解城市交通、环境等问题,《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规划建设一批轨道交通微中心,推进站城融合发展。目前,北京市核心区既有地铁车站数量多、分布广,部分地铁站域环境较差、一体化程度较低,通过以轨道微中心理念为指导对地铁站域进行一体化更新改造,将会显著提升地铁站域环境质量,有效缓解城市问题。
1 北京市核心区地铁站域现状问题
1.1 地铁站点与周边建成环境结合不紧密,一体化程度低
北京市核心区地铁站点整体与周边建成环境联系较弱。部分地铁站出入口、站前广场设计位置不合理,并未考虑人流来向及交通组织,缺少与周边环境的融合。部分站点地上附属设施并未进行美化或遮挡,对城市风貌产生影响。相对街区尺度而言,地铁站点及周边功能区并未有效结合,功能区与轨道站点之间并未形成有效连续的线路,未完全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带动作用。
1.2 配套服务设施缺失,TOD集聚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目前,北京市核心区人口稠密、可利用空间稀缺,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需求高。地铁站及其站域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功能属性已超出交通功能本身而作为区域功能核心存在,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市部分站点站域内现存配套服务设施务缺失的问题,TOD集聚效应并未体现。
1.3 存量空间未有效利用,街区活力有待提高
目前,北京市核心区存量可更新建筑规模约0.42亿m2,地铁站域重要节点、线路上存在大量的老旧楼宇、厂房,上述存量空间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在提质增效的时代背景下,地铁站域的存量空间在将旧产能转化为新产业、带动街区活力健康发展等方面具备较大潜力。
1.4 交通接驳不畅,绿色出行环境有待提高
北京市核心区内居民现有的平均通勤时间约为56min,绿色出行比例约为73%,核心区内地铁站点与周边公共交通的接驳存在较大问题,集中表现在接驳路径的距离较远、接驳场地的环境品质较差等方面。
2 案例分析
2.1 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改造项目
英国伦敦国王十字车站位于伦敦市中心东北部,于2008年开始改造。改造前车站在交通组织方面,乘客需出站后经过室外空间进入地铁,搭乘公交的乘客需穿越南侧带形广场;在功能方面,车站大厅内部仅有售票、候车、零售等功能;在空间方面,车站外部广场过于狭小,车站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缺乏良好的过渡。
改造设计将国王十字车站的建筑主体保留,拆除南侧扩建的车站大厅,并将其改造为站前广场,将候车空间、出站空间设置在西侧扩建的半圆形乘客大厅,使候车、集散、地铁换乘、商业、公共服务等功能空间集中布局,减轻了地上交通及地下交通的压力,车站与城市联系紧密,有效增补了城市功能(见图1)。
1 改造后的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图片来源:网络)
2.2 日本东京涩谷站更新项目
涩谷站位于日本东京西南部,涩谷站更新项目模糊了不同物业权属之间的界限,通过发达的交通网络使城市空间有机结合。部分广场得到有效扩充,同时修建了不同规模的地下广场,为行人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对部分车行线路进行地下化处理,缓解了地面拥堵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步行环境;街区形成多层立体步行系统,将广场、商铺、地下空间紧密联系;观光、创业产业等高层次功能业态被引入涩谷地区,有效提升了街区活力。
2.3 西单更新场站城一体化更新改造项目
项目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和西单北大街交叉口,于2014年开始改造,对原43000m2低端商业进行减量提质,提供11200m2城市绿地及6000m2高品质商业。地上部分设计为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高效利用地下空间,将地铁1号线、4号线出入口与其连通,高效组织地上交通、地下交通,使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立体复合化;增加停车位、献血屋、警务服务站等设施,以织补街区城市功能(见图2)。
2 改造后的西单更新场(图片来源:网络)
3 轨道微中心理念下地铁站域认知
3.1 微中心理念的理论依据
轨道微中心是可与轨道交通站点充分融合、互动,可达性高,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具有多元化城市功能,具备场所感和识别性的城市地域空间。轨道微中心可完善城市公共生活服务体系的不足,建构平衡有序的空间发展体系。区别于宏观层面及中观层面的TOD,轨道微中心属于轨道站点周边“站城一体化”综合开发及城市更新微观层面TOD理论的延伸,关注城市公共生活服务和公共空间秩序,注重提升城市活力,营造绿色宜人的出行环境。
3.2 轨道微中心的分类
轨道微中心根据其所在区域及功能可划分为综合型、社区型及特殊型(见表1)。
表1 轨道微中心的分类
3.3 轨道微中心理念下地铁站域特征
3.3.1 活力共享
轨道微中心在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的基础上,从实际生活服务需求出发,对站域内公共空间、路径进行精细化设计及更新改造,营造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倡导与地域特色风貌有机结合,形成具有设计感、人情味的公共空间,同时鼓励地块内的共享层与轨道站点有效衔接,最终形成活力共享的街区氛围。
3.3.2 复合多元
轨道微中心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倡导辐射范围内商业、商务、文化、娱乐等功能空间,实现城市功能的混合利用。复合多元的城市功能可承载站点周边更多的城市需求,轨道微中心营造“以人为本”的市民活动中心,转变片区内居民的生活方式。
3.3.3 高效集约
轨道微中心提倡适度提高用地的开发强度,倡导对地下空间的有效利用。高效集约的地上、地下空间以地铁站为核心向垂直、水平2个方向延伸,适度提高用地开发强度,可发挥出更高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
3.3.4 便捷出行
轨道微中心理念下地铁站域更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鼓励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与周边建筑、公共空间结合布局,打造便捷宜人的慢行系统,提倡绿色出行方式。
4 基于轨道微中心理念的地铁站域更新改造策略
4.1 盘活存量空间,激发街区活力
北京市核心区人口稠密,地面可利用空间稀缺,同时地铁站内尚存部分剩余空间未被利用。盘活利用地上及地下的存量空间,植入优势业态,可有效激发街区活力,同时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4.1.1 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协同设计
以地铁站为核心,加强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竖向联系,统筹设计街区重要空间节点与地铁站的交通流线,以既有地下空间为出发点向周边商业、办公等空间延伸,利用地下空间的优势将地上公共空间与地下公共空间有效串联;地铁出入口可与下沉广场结合并设置便民公共服务设施,为乘客及周边居民提供舒适的公共空间。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协调设计将构建高效便捷、活力共享的公共空间体系,从而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4.1.2 共享层与地铁车站连接
以公共利益为先的基本原则,将围绕地铁站建筑的地下2层、地下1层及地面层、地上2层作为共享层与地铁站连通并设置不同公共功能,模糊了不同物业之间的权属,实现了城市空间的共建共享。打通地铁站与周边建筑的步行交通网络,加强共享层之间的横向、竖向交通联系,疏解低端业态,将便民商业、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植入其中,使之成为地铁站域内的活力中心,以带动周边开放空间的建设。
4.2 完善公共服务配置,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4.2.1 完善公共服务配置
以既有站改造为抓手带动地铁站域城市更新,填补城市公共服务配置,站域内公共服务配置应与城市组团中心、家园中心等耦合,地铁站成为市民生活服务的组织核心。鼓励用地功能混合、建筑功能复合利用,有序推动在地铁站站前广场、站域内存量空间设置公共服务设施,提升街区整体公共服务效能。
4.2.2 增加绿化面积,预留多功能用地
在地铁站域慢行路径、重要公共空间节点设置公园、广场、绿化,以提升公共空间整体品质。站域内公共空间预留可转换功能的多功能用地以应对疫情、自然灾害等的发生。站域内需预留水电等基础设施并考虑流线、风向等因素。
4.3 完善交通接驳体系,鼓励绿色出行方式
完善地铁站域交通接驳体系,促进街区道路微循环系统建设,增加路网密度,提高绿化覆盖率,提升道路出行舒适度;加强地铁站与地面公交系统的衔接,提高公交可达性,提升公交车站等候区及来往公交车站路径的环境品质;加强地铁站与各类城市功能区的联系,建立步行、自行车优先的交通系统,优化慢行路径的连续性及安全性,规范管理自行车停车;提升智慧交通建设水平,推广商场、企业等停车场向公众开放,提高绿色出行比例。
4.4 保护历史文化,展现街区特色
4.4.1 弘扬历史文化
地铁站域应体现出核心区文脉底蕴的深厚。地铁出入口应考虑与本地区历史文化的结合,但应避免直接套用。地铁附属设施、周边建筑及环境应与地铁出入口协同设计,确保整体造型和谐统一。地铁站域内的地铁导向标识可结合街区历史文化进行设计,并在站内设置展示空间以弘扬历史文化。
4.4.2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北京市核心区地铁站域更新改造应采取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以地铁站为核心向地铁站域逐渐蔓延,严禁大拆大建,实现可持续更新。更新设计应坚持公众参与,了解街区居民、乘客关注点,优先解决难点、痛点。对于存量空间的利用应优先考虑危旧房屋,解决安全隐患。在街区内进行城市更新试点,对成功的案例、运营模式逐步进行推广。
4.4.3 历史建筑保护性更新和利用
对站域内历史建筑进行梳理分类,对可利用建筑进行保护性更新,发挥其历史文化价值。如在符合规范的条件下将站域内历史建筑改造为小型博物馆,推动地区传统文化的传承,同时为居民、乘客提供休息场所。
5 结语
当前,北京市核心区地铁站域在功能、空间、交通接驳等方面存在不足,研究通过对国内外轨道交通站点改造更新的案例进行分析,以轨道微中心理念为指导,提出符合北京市核心区的地铁站域更新改造策略,以解决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现存问题,为其他城市核心区地铁站域更新改造研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