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营城,城景共融
——开封文化景观营造策略
2023-11-29朱婕妤
朱婕妤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城市文化景观营造需创新路径。现存问题包括遗址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不当导致城市记忆载体受损,地方文化挖掘及利用不足导致其内涵扁平化与异化,遗址文物、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文化载体周边环境风貌不协调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孤岛。通过场景营造构建“城景共融”的开封文化景观集群,为其他城市文化传播与景观营造提供参考。
城市更新;城市文化;景观;遗址文物
0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粗放型增量建设逐渐转变为精致型存量更新。优化城市功能与提升城市品质成为城市更新的核心命题,大刀阔斧的拆旧建新活动使城市面貌发生改变。而现代、精致、高效的城市空间改造使大量蕴含城市历史文化的标识和印迹遭到破坏,繁荣的都市文化已阻断还乡游子的归家之路[1],城市在更新中逐渐失去集体记忆。
在城市更新背景下,除物质层面的“硬更新”外,还需传承与发扬城市文化,即文化的“软更新”,涉及社会凝聚力、地方认同感、文化自信心等要素[2]。遗址文物是传承城市历史文脉的有形资产,如何“软硬结合”妥善保存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留住城市记忆、传播地方文化、营造适宜的城市景观是风景园林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1 基于城市文化传播的景观营造设计探索
1.1 城市文化核心要素
城市文化包括以城市各类遗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城市遗址记录着城市自然与人文的变迁过程;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辅助城市文化的全息展现与城市文脉的延续;城市记忆包括场地记忆、历史记忆和文化记忆[3],展示城市历史文化,为城市增添丰富的地域气质与人文情怀,是城市文化外化表达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1.2 现存问题
1.2.1 遗址文物、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利用不当导致城市记忆载体受损
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对遗产自身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足,未严格落实遗址本体与周边环境的保护要求;②遗址公园内过量、不合宜的游览活动致使遗址及周边环境遭受不可逆的破坏(见图1,2);③遗址与遗址公园空间比例失调,公园内景观喧宾夺主,增加大量现代活动的遗址公园激发了游客的负面情绪,使具有“正面价值”的遗址沦为城市中的“负面空间”[4];④从行政区划的变更,到街区尺度“生活原真性”及遗址本体与周边环境等物质层面,对遗址的“原真性”造成冲击[5]。
1 损毁的城墙(开封城墙三期)
2 损毁的地面(开封城墙三期)
1.2.2 地方文化挖掘及利用不足导致其内涵扁平化与异化
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城市记忆被忽视,城市文化展示视角狭窄导致人们“没得看”或“看不懂”[6];②强调城市文化某单一价值而忽略其价值多元性,导致地方文化开发利用的边际效用递减[7];③缺乏对地方文化深入研究,其内涵表达相对肤浅、潦草甚至重复,因筛选不当,植入与遗址或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无关的景观最终导致城市文化认知混乱;④地方文化的景观营造手法单一,嫁接舶来品式景观导致城市文化表达方式不中不洋、不伦不类(见图3)。
3 城墙景观与遗址风貌不协调
1.2.3 遗址文物、历史文化街区等城市文化载体周边环境风貌不协调使其成为城市文化孤岛
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①遗址文物、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环境日新月异,面临丧失历史感和历史文脉被割裂的窘境;②遗址文物、历史文化街区逐渐衰退,从城市文化生活中心转变为生活环境恶劣、基础设施陈旧、建筑风貌残损及公共空间破碎的城市待更新区;③环境营造及后期运营方式欠佳,“文化搭台,地产唱戏”,运营商偏离遗产保护与展示的初衷,致使城市历史文化载体负面评价增加而受到社会舆论威胁[8-9]。
1.2.4 调研结果
需从以下4个方面解决问题:①保护城市记忆载体免受建设性破坏;②采用适宜的造景手法展现与延续城市文化内涵并保护城市记忆;③采用适宜的设计手法使遗址与周边环境进行对话;④有效控制与引导城市记忆载体周边环境风貌。
2 景观营造手法的传承、演绎与创新
2.1 城市文化景观展现方式
城市文化景观展现方式应重点关注自然与城市、历史与当代及审美体验3个维度[10]。宏观上,利用景观要素将区域内多元城市建筑空间——点状遗址文物与片状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连接,形成具有共同记忆和文化内涵的城市意象;中观上,通过景观将碎片化的城市历史重新黏合,唤醒城市集体记忆;微观上,采用传统+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通过有形的物体传达给大众使城市文化可领略、可感知。
2.2 城市文化景观营造手法类型
“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是《园冶》的核心思想,借景是我国传统园林的造景手法。其中“因”指因势利导、因地制宜[11];“借”指近借、远借、邻借、互借、仰借、俯借、应时借、遐想借等手法,所借之物包括形、色、声、香、人、影等[12]。孟兆祯院士在《园衍》中归纳总结的“园林六法”被广泛应用于现代景观设计实践[13]。我国传统园林妙造自然、物我混一的“入境式”景观使观者身临其境,并通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方式使其进入设计师营造的“意境”。
城市文化景观营造手法包括以下类型:①传承,采用传统造园手法营造的古典园林案例不胜枚举;②演绎,基于对传统园林的深刻理解,采用现代设计手法营造三境——画境、诗境与意境;③创新,在传统造园理念和手法基础上,实现从“中式”向“新中式”、从“造景”向“造场景”、从文物单项陈列向文化矩阵输出,从封闭公园向开放空间如城市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的转变。
3 开封文化景观营造策略
以“五湖六河”“环城公园”“一渠六河”及“四厢二十坊”为主题的城市空间格局的再现,是开封古城基于自然与“宋韵”的人文、景观空间重塑。有形的遗址文物与无形的城市文化保护、传承、展示及城市文化景观的营造至关重要。基于现存问题,采用《园冶》中传统造园手法,通过场景营造构建“城景共融”的开封文化景观集群。
3.1 挖掘城市记忆,通过场景化营造实现沉浸式游览
《清明上河图》《东京梦华录》是记录开封北宋时期汴梁城的图文史料,是开封城市更新和文化复兴的重要参考。清明上河园展示了开封以宋式建筑、宋式园林景观等为主的物质文化和以皇家文化、民俗文化、府衙文化、曲艺文化、书画艺术为主的非物质文化,充分展现出北宋时期开封的市井百态、市井风物。文化景观形象鲜明、景观序列清晰、空间层次丰富,描绘出北宋时期鲜活的社会生活画卷。
通过场景营造,记录并传播城市记忆,引起人们的集体共鸣。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提升,游客更加注重游览过程的新鲜度、体验感和互动性,体验经济应运而生。现代科技为风景旅游赋能,运用数字成像、定位系统、虚拟现实等技术,融合文化创意等元素,让游客深度参与互动体验。此种“身临其境”的沉浸式游览为游客打开了走进历史的大门[14]。
3.2 消除文化孤岛,通过城景共融实现开封“全城一景”
将开封古城内点状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挖掘、景观重现,使原本孤立的皇家文化、府衙文化、民俗文化版块连绵成片,构筑开封古城“全城一景”的格局。充分利用各类文字典籍、书画艺术瑰宝进行创意化“宋韵”主题文化景观再现,结合各类休闲娱乐活动,实现古城“宋都”场景营造、城景共融。
3.2.1 以《寿山艮岳》引领开封古城东北片区更新
开封古城水系一期与艮岳时空重叠,以《寿山艮岳》为蓝本进行龙亭北1号地块片区综合开发,中心水系景区仍“按图度地”进行风貌营造。根据《艮岳记》记载,以大方沼、绛霄楼为中心,北侧为琼津殿-高阳酒肆组团,南侧为雁池-和荣厅组团,西侧为环山馆-神运锋组团,东侧为八仙馆-书馆组团。外围布置艮岳园林博物馆、新宋式建筑住宅片区和公共商业步行街,打造集居住、商业、文旅、研学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北宋皇家园林式街区(见图4)。
3.2.2 以《清明上河图》引领开封古城西北片区更新
分析《清明上河图》空间序列的划分与变化,充分挖掘清明上河园的结构美学、序列美学,形成既有古韵又有新意的城市文化旅游景区,实现清明上河园景区有机更新[15]。参考《清明上河图》中的游览路径、街区边界和空间节点的不同处理方式,优化御河北段七盛角处街道尺度并丰富街道景观,为游览路径上的街道风貌提供充分展示历史文脉和生活气息的可能性;将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环境采用循序渐进的手法进行连接,最终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新建古风街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与渗透。多元化业态与多样化建筑、景观形式既能保证片区内原住居民生活状态得以延续,还能有效兼顾游客沉浸式体验地方文化的需求。
3.2.3 各类体验活动再现《东京梦华录》
连通包公湖和龙亭湖的开封古城水系二期(御河)充分展示了北宋民俗文化,分析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的四季节令和北宋习俗,在河道两侧布置瓦肆勾栏、正店、脚店、戏楼、船舫,游客沉浸式游览于《清明上河图》;夜间以河南地方曲艺演艺、民俗表演为主,实现三维立体的“声、像”环绕;宋式桥梁的夜景灯光形成时光走廊,游客行走其间瞬间梦回“汴梁城”(见图5);在河湖交汇口的北岸布置以文创体验、休闲餐饮为主的集锦园和七盛角,实现开封古城西北部片区的整体更新(见图6)。
6 集锦园与七盛角鸟瞰
4 结语
《园冶》与《园衍》均是风景园林设计师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与实践,实现风景园林理论与技法“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风景园林理论需日新其旧,风景园林技法也需常用常新,城市文化景观营造需要更多的实践案例,以更加广阔的视野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理论与方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