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线场思政课

2023-11-29李焕生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高职

李焕生

关键词:线场思政课;德技并修;高职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1]。在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创新中,要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就必须结合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中明确提出的“突出实践教学,将生动鲜活的实践引入课堂教学,将课堂设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全面提升育人效果”这一理念[2]。如何守正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在理实一体化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教学,打造突出职业特点和味道的内容准确、思想深刻、形式活泼、实效性强的高职思政课,是当前职业教育领域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难点所在。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职业教育特点,探索出了德技并修式高职思政课——线场思政课。

“线场”二字取自于河南机电职业学院独特的育人模式——“线场模式”。“线场模式”,即是在产教融合大背景下,在企业真实场境中,以解决真实问题、完成真实任务为导向,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学习中工作,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模式[3]。“线场”二字在狭义上主要强调的是学校合作企业的岗位及生产线等真实的工作场景。在思政课教学中,“线场”在广义上也包含了所有与产业、企业、行业等发展相关的所有的育人真实场景和资源。基于此,“线场思政课”的突出特点就是在国家思政教育方针政策指导下,依托学校合作企业把思政课教学与产业、企业、行业的真实场景和资源进行融合,来实施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以此丰富校企协同育人载体,最终实现职业教育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其实质是基于新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深度结合当前现实社会中的行业、产业、企业发展的大背景、大系统、大视野、大格局,从大课堂、教改、师资队伍等维度进行探索和实践,来解决好高职思政课教学的“在哪儿教、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等问题的改革创新模式。

一、以“线场”场景式思政课实施德技并修

新时代的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正逐渐从“学科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化,注重的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 生心理发展的需要和特征为基础,关注他们的直接经验与认 知、情感的和谐发展,注重实现对学生的价值观引领、人格 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及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總体上,是将激 发思政课的活力和张力,增加学生的获得感作为教学改革的 追求目标。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一线,全面提升育人效果 改革创新理念,也根据教育部印发的2021年《高等学校思 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 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线场”场景育人,正是将思政课 “上”在企业和行业生产实践的一线具体实践。

(一)在企业真实“线场”场景中上思政课

在“线场”,既有真实岗位中的企业技术骨干、党务工作者、劳模工匠等真实的“人”的环境,也有企业、行业、产业为生产经营发展搭建的党建博物馆、生产车间、产品技术等“物”的环境,这为思政课教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将产业、企业、行业等的党建文化、产品文化和环境文化等充分利用起来,搭建思政课教学场景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和资源。在各个“线场”,学生会在企业的党建文化馆与老师探讨为何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在汽车4S店与企业导师共同研讨销售数据,用大数据思维一起探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家居产品展示店里讨论如何领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碳环保创新设计理念服务智能家居;在军训服的生产线场师生探讨军服的生产改革与国家安全的关系等。

(二)将“线场”场景素材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素材

校企合作中,有很多企业文化素材是天然的思政课教学 素材。如,对于设在好想你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的乡村振兴学 院来说,该公司以独特的“枣”文化打造产品文化,突出红 枣的“红”文化建设,凝练出物质红和精神红的企业产品文 化。物质红意指开发高质量的枣产品,精神红意指提升诚信 生产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吃上健康的食品。对于设在郑州领 秀服饰有限公司的服装学院来说,该公司有着独特的党建文 化。公司以“时尚党建”为引领,成立了以生产车间女性党 员为代表的“红秀支部”、公司白领党员为代表的“红领支 部”及 1500 多家连锁专卖店党员店员为代表的“红梦支部”,分别寓意“红袖飘香心向党”“引领好声音,释放正能 量”和“托起中国梦”。三个支部都有“红”字,代表“植 入红色基因,知党情,跟党走”。这些产品文化素材用到 “思政课”上,能让学生感觉真实、有趣,并很容易与自己 所学的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专业定位和 专业价值。用真实内容素材和生产经营环境打造的“线场” 思政课“特色餐”,为思政课教学加入专业和职业的料,散 发出职业特色的味,配方新颖地将思政课的理论学习与个人 家国情怀培育融为了一体。

二、“线场”技能+思政实践教学育人,理实一体助力德 技并修

习近平总书记在“3 · 18”讲话中针对新时代如何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思政课时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尤其在谈到“八个统一”时强调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

“线场”技能+思政实践教学育人,立足于高职院校德技并育的目标,突出“线场”技能育人的职业教育特色。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与企业导师组建教师团队,分别发挥思想引领、过程管理和技术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将所学技能与社会的大事件、大活动、大热点等结合起来,与学校团委、学生会等开展的一些列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树立技能服务贯穿实践活动始终的意识,充分发挥个人的专业技能优势,以技能为载体,服务社会、奉献社会,从中感悟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从而打通思政课理实一体化校企双元育人通道,形成协同育人合力,从而达到最佳育人效果。

(一)企业活动类

企业活动类项目主要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到合作企业开展的各种活动式的“思政大课堂”,进行思政实践活动。例如,服装学院的学生参加企业开展的服装制版与工艺技能竞赛、时装周等活动,在活动中规划个人的服装梦,思考如何与中国梦的实现融合为一;云商学院的学生参与企业的乡村振兴带货直播活动,学习掌握河南省关于电商发展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符合市场导向、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来分析自我,明白应当如何服务于当前区域经济,以助力家乡发展,实现人生价值。

(二)志愿者服务类

志愿者服务类主要是在社会当前的大活动、大背景下, 选取学生能够以技能参与的项目开展相关志愿服务实践。 如,在助力冬奥志愿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冬奥会测试赛的 网络设备安装、调试、运维等工作,通过冬奥“思政大课 堂”,感悟奥林匹克精神,体验学习中国高科技,体会小我 与世界性大赛的关系,构建小我与国家、世界的关联,增强 家国情怀。防汛抗疫中,学生利用所学技术技能,有为涉水 车提供检测维修服务的;有操作无人机,完成救灾数据的实 时抓取传输、食物药品等必要物资精准空投的;有对受灾地 区电梯进行安全排查和为用户抢修复电的。在防汛抗疫这堂“大思政课”中,学生深刻领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 中央创造性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感悟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势性,感受党和政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 理解个人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争做新时代有理想、有责任、 有担当的时代青年。

(三)社团兴趣类

社团兴趣类主要是结合各个学生社团开展的特色、特长兴趣活动设计大课堂的实践教学活动。如,策划机器人社团、无人机社团到社区为小朋友进行机器人舞蹈表演、无人机体验试飞活动等。通过这些大课堂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成果的乐趣及科技创新的带来的激情和活力,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树立“科技梦”,并形成小课堂相关理论学习的案例素材。

(四)竞赛类

竞赛类主要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二十条) 强调的“通过‘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升教育质量”的育人理念,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以赛促练,培养满足企业人力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竞赛中,教师可结合思政小课堂的理论知识,重点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精神等。

(五)创新创业类

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是职业教育最重要的社会职能。学生依托个人的专业技能、创新发明和专利等加入到学校开展的各种创新创业项目或正在孵化的项目中,有效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又能用这些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创新创业实践。

(六)学习类

对接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职教二十条)》,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将思政实践教学与专家讲座和岗位技能培训对接,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证书,助力1+X证书制度,并通过讲座和证书涉及的领域与思政小课堂的内容进行衔接,培养学生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线场”技能+思政实践教学育人,为学生在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用理论智慧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做好时代的答卷人、为实现人生价值做好铺垫;同时,又运用延展大课堂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体验和感悟赋能小课堂理论知识掌握、理解的有效途径。

三、“线场”网络思政育人,搭建思政课德技并修的网络课堂

信息化时代,网络通过分享、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游戏 化的设计等方式拓展了时空的外延。紧扣当代高职生的特 点,结合线下思政课教学,也将思政课的教学在网络上排兵 布阵,用网络阵地实施育人。这是思政课教学创新的重要组 成部分。“线场”网络思政育人突破了思政课教学的时空限 制,通过搭建思政网络课堂,为育人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延展。

“线场”网络思政育人,一是在内容上,整合与企业、行业、职业等相关的社 会大环境的“线场”网络资源,实施育人。教师结合教材体 系,紧密关注各行各业的优质网络育人资源,及时收集企业 文化等各类素材融入教学,以案例、微视频等手段,及时通 过在线平台给学生传输、分享。同时,邀请企业家、企业导 师、劳模、技术能手等在线分享他们成长历程,直播企业的 一些精彩活动等,让学生与企业、行业同频共振。二是在形 式上,采用线上线上混合式设计教学。根据学生所学专业, 整合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教学资源,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围 绕培养培训一体化的育人理念,融入企业线上培训资源,将 思政课传统教学设计形成主题式可用于培训培养式的教学设 计,真正实现思政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

四、“线场”思政課学分银行,德技并修式个性化与成 长型评价的统一

跟踪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学习成 果的有效评价,是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教学成果有效性的考 核。高职思政课由于更多关注的是德技并修,注重对学生价 值观的引领和技术技能的提升,落脚点是学生是否实现了成 长,再加上实践教学的社会性,很难用知识体系掌握情况的 结果性评价进行。通过设置项目式学分银行,让每个项目对 应一定的学分,其中,课堂教学项目对应的学分为必须储存 的基础学分。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实践+思政实践教学的 具体实践活动项目、技能竞赛证书、创新创业成果等储存其 余学分,作为结课时总体评价的依据。这种评价方式,既包 含了思政课基本教学的评价,也兼顾了学生个性发展和成长 过程的评价,更对接了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 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的高质量发展要求,实现了高职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中应突出的职业性 特色。

结语

“线场”思政课融合新时代思政课教育教学的新目标, 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形成校企双元育人式思政课建设模式, 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开放式开阔的教育教学环境,注入了灵 活性、鲜活性、有效性的气质因子,也紧扣了专业发展的节 奏感,解决了学生感觉思政课高大空的困惑,有效为国育 人,为党育才,为我们技能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释放新一轮人才红利。

猜你喜欢

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关于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大学生孝文化教育浅探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方法的思考与应用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
高职“创业课”该怎么上?
高职英语发展史
提升高职“多元”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