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编大学英语思政教程》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

2023-11-29薛东梅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话语体系大学英语

摘    要: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模式因课程的不同而不同。文章以2020年8月出版的《新编大学英语思政教程》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2方面分析该教材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模式和特征。研究发现,该教材形成了“名篇+活动+话题”的形式结构,构建了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主题,以及内含思辨能力的“中外经典思想文化+时代语境”的话语模式,体现了思辨性、跨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话语特征,同时,突出了中国话语语境,塑造了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积极睿智的中国形象,是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积极尝试,为外语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提供个案研究。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话语;话语体系;《新编大学英语思政教程》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12-0035-05

一、 引言

教材课程思政话语以教材为载体,属于教育机构话语,集中呈现权威话语主体对课程思政话语内容和话语模式的构建。对其研究,可形成对课程思政话语实践产品的理性认识,深化课程思政话语理论,进而指导课程思政话语实践。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明确提出:大学英语教学应主动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使之在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重要作用。于2020年8月出版的由钟书能教授任总主编、李昀教授任主编的《新编大学英语思政教程》(以下简称“新思政”)响应新时代和外语学科建设需求,遵照传统思想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构建了视野宏达、博古通今的大学英语首本课程思政教材。文章对该教材课程思政话语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在实践中帮助教师打开课程思政建设新思路,也可为外语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提供案例研究。

二、文献回顾

D.席夫林(D. Schiffrin) 认为,话语的定义可以分为3类:(1)句子以上的形式单位;(2)语言使用;(3)一种更广泛的社会实践。据此,课程思政话语应包括课程思政实践中所生成的文本产品,实践互动中的语言使用,也可指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本身[1]。沈瑞林、张彦会、李昕钰基于N.费尔克劳夫(N. 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提出“三维话语分析”模式,即文本、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其分类与话语“三分类”异曲同工,对课程思政实践中相应的教材教案、课堂讲授、社会实践提出了描述、阐释和解释的3个针对性建设逻辑[2]。目前,对课程思政话语的研究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来展开。

在社会实践的话语层面,已有从不同视角对课程思政话语的研究。张新科基于本体论、价值论和认识论对课程思政话语进行了哲学角度的解读。其认为,本体论上,视之为一种隐性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价值论上,视之为一种旨在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教育手段;认识论上,视之为融合思政元素的专业教育过程[3]。李晓培、胡树祥从话语表达角度指出,课程思政话语有时代、世情、国情3种表达语境,其表达生成逻辑体现为:在贯彻立德树人中树立话语自觉、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中增强话语自信、在多方联动中强化话语保障,在育人理念、育人方式、育人效果上具有重要的话语效果[4]。刘兴璀认为,在课程思政话语场景下审视高校教育话语,存在育人话语“异化”、智育话语去核心化、“边缘话语”力证不足、话语论证遵循逻辑假象等话语冲突,这说明了课程思政话语与专业话语体系在融合上的挑战[5]。周海晏提出,课程思政中专业话语体系与价值话语体系的有机融合需要重视中国话语的建构,即中国话语的建构是课程思政话语的关键内容[6]。

在课程思政语言使用话语层面,奚雅云、杨昕以中外合作办学英语类课程为例,提出提高话语质量、调整话轮转换、改进教师反馈方式等路径来提升教学效果[7]。谢敏芳认为专业课教学话语具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应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之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价值之基、中国伟大实践为现实之基,从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载体方面创新话语体系,以满足课程思政建设的需要[8]。

在课程思政文本话语层面,文秋芳从课程思政视角研究了《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中对“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描述,认为对这两者的描述未突出中华文化主体性和意识形态性,亟待修订[9]。目前,对社会实践层面课程思政话语研究较多,文本和语言使用层面的研究偏少,且基本上都是定性研究。可能由于课程思政话语缺少实证性的具体研究,课程思政话语的阐述还限于用话语来描述课程思政话语和专业话语之间的关系、所处的宏观语境、面临的困境等,不够深入和系统,同时不同层面的话语研究方法和理论有待深化。文章从教材话语文本出发,用批评话语理论来研究“新思政”的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构成和特征,为具体化的个案研究提供参考。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理论

批评性话语分析始于N.费尔克劳夫,其继承了批评语言学的“批评”视角,通过话语分析来揭示话语中隐含的霸权和意识形态。对话语背后意识形态的揭示和批判是批评话语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其研究成果具有社会深刻性的主要根源[10]。N.费尔克劳夫认为,社会机构包含与机构内不同群体相关联的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话语形态”(Ideological-Discursive Formations,IDF),通常某种“意识形态话语形态”明显占主导地位。每种“意识形态话语形态”都是具有内在话语规范的某种言语社区,且因嵌入“意识形态规范”而使其成为突出特征。机构主体被“意识形态话语形态”规范所构建,但他们处于主体位置,难以认识到被构建的意识形态基础。占主导地位的

“意识形态话语形态”有能力将意识形态“常识化”,获得将其视为非意识形态的“常识”的认可[11]。可见,意识形态与社会話语之间具有双向辩证的构建关系,即意识形态由社会话语所构建,同时又体现于社会话语及其语境的各个层次中,制约着群体的话语活动,并随着群体话语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对群体话语活动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是揭示该群体意识形态的形成、效应和转换机制的基本途径。正如N. 费尔克劳夫所述,意识形态对话语的塑造是使之成为常识的自然化过程。文章从反向角度解构权威话语主体对课程思政话语的构建,从而阐释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构建内容和特征手段。

(二)研究问题

文章的研究问题有3个:(1)该教材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思政主题是什么?(2)该教材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模式是什么?(3)该教材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特征有哪些?

(三)研究思路

文章分为两部分,采用内容分析法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所选教材课程思政话语内容进行分析。宏观层面,对教材主题思想、文化、活动内容进行了统计归纳,总结课程思政话语体系的内涵和建构模式;微观层面,自建“新思政”小型语料库XSZH,《新视野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以下简称“新视野”)参考语料库XSHY,同时,利用Word-Smith Tools 8.0提取XSZH和XSHY的高频词及关键词,通过高频词对比,以及关键词词汇揭示文本语言层面体现的课程思政话语内涵,以此佐证或丰富课程思政话语内涵及话语特征。

四、课程思政话语宏观分析

“新思政”在形式上设置4个模块,第一模块read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设有A、B两篇课文,配有注释、词汇表和练习活动;第二模块further exploration,结合主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讨论、调查或辩论;第三模块是writing,结合主题相关话题,完成输出训练;第四模块further reading,供学生扫码阅读。第四模块内容本身不在教材内,故研究的具体范围为前3个模块,内容框架为主题统领的3级体系,即主题范畴、单元主题、话题和单元语篇。其中,单元语篇为主题阐述的核心话语,包含有Warm up、 Text A、Text B及相关注释和练习;话题指脱离单元语篇信息的新信息。觀察单元语篇Text A和Text B文本选取和配套练习内容比重,发现Text A和Text B不分主次,为“单元平行双语篇”构成模式。故本部分将从主题话语、活动话语、话语逻辑来分析思政主题和构建模式,因主题话语涉及思想和文化2方面内容,所以主题话语将从思想内容话语和文化内容话语2方面进行论述。

(一)思想内容话语

该教材共8个单元,分为个体道德、社会发展、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4个主题,与传统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相吻合。个体道德分解为生活之美、爱情及友情2个单元主题。个体道德篇从美学价值入手,如肯定平凡和缺憾美、折翅的蜜蜂、暗恋的辛酸、身残志坚的演讲家——尼克·胡哲、新冠疫情中夕阳西下的新冠老人和医生等,都在昭示着生活无常、世事难料,而坚韧不拔、向阳而生是美的真正内涵。社会发展篇中丘吉尔的演讲稿、马丁·路德·金的《来自伯明翰监狱的信》(Letter from a Birmingham Jail),这些作品诞生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中,饱含激情,感人至深;同时Social Justice and Economic Justice一文探讨了当代社会中社会公平和经济公平的两难处境,和开篇的德国社会学家N.埃利亚斯(N. Elias)的“What is society?”一样,有着学术论著的复杂严谨,思维密度高,在严谨的论辩中使人深思社会公平正义的复杂,以及社会与个体的双向辩证关系。家国情怀篇,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生安锋的《世界主义和国人的世界大同》在世界视野中旁征博引表达赤子之心,激发深沉的爱国情怀。人类命运篇讨论了新技术冲击下人类发展的前途问题,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提出的应对世界全球化与逆全球化撕裂的发展路径,是代表中国智慧的中国方案,是中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

单元语篇大都是中外经典名篇,思想深邃,底蕴深厚,浸润其中,隐性育人。这些语篇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无论是以情动人的叙事,还是以理服人的论辩,其故事人物或者立论都建立在多维度、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背景中,传达出在艰难中坚守、在逆境中奋发、在权衡中取舍的态度,明确表达出在课程思政话语构建中思辨能力的核心作用。

(二)文化内容话语

该教材所选单元语篇均为经典名篇,各种文化人物、思想流派穿插其中,熠熠生辉。P. R. 莫兰(P. R. Moran) 将文化分为文化人物、文化产品、文化实践、文化观念和文化社群5 种类型[12]。文化人物指某一文化群体的知名人物,如余光中、马丁·路德·金、丘吉尔。文化产品指文化群体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如故宫、《庄子》、威尼斯等。文化实践指在文化群体内某一具体文化活动的实践过程。文化观念指文化群体内共享的价值观、认知世界的方式和态度,决定着文化产品和文化实践,如儒家思想、学院派、斯多葛学派等。文化社群是指具有共同文化价值认同的最小单元。文章依据这种分类,对教材中的文化元素进行分析。

该教材文化人物中有西方哲学史上的著名学者,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国启蒙运动哲学家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黑格尔,现代理性批判者、哲学家、文学家尼采,西方解构主义代表人物J.德里达(J. Derrida)等,还有17世纪英国玄学派诗人J.邓恩(J. Donne)、19世纪瑞士著名文化艺术史学家J.布克哈特(J. Burckhardt)、英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 R.吉卜林(J. R. Kipling)等。文化人物作为某种文化的象征符号,是了解异域文化和文明互鉴的重要途径。

教材中也涉及了较多中国元素。中国传统文化人物,如谢灵运、 徐霞客;传统文化作品,如《庄子》《列子》《礼记》《大同书》《三国演义》;文化观念,如天下大同、儒家思想,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总的看来,中外文化等量齐观,平等并置,博古论今,互动交流。

将以汉语为母语的作者的作品引进教材,不仅有利于强化中华文化的主体地位,还有利于学生在不同文化对比中,习得跨文化意识,培养国际视野,坚定中国立场。文化产品、文化人物、文化观念、文化实践都是文化世界的延伸,连接着色彩斑斓的文化世界。分析教材主题话语中思想和文化内容可知,该教材的思政主题聚焦在道德修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3个方面,在利用中外经典名篇构建课程思政的话语模式中,突出了思辨性、跨文化性的特征。

(三)活动内容

该教材活动内容由3部分组成:第一模块为小组活动。单元语篇Text A和Text B各有2个小组合作活动,一个活动结合文章内容,意在引导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进行小组合作头脑风暴;另一个活动设置特定情景,培养学生在特定语境或话题下进行小组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模块为个人拓展活动和单元写作活动。个人拓展活动设计2个话题, 需通过采访、调查、查阅文献、思考讨论来完成,突出实践能力的锻炼,进一步接轨社会现实。单元写作活动聚焦单元主题,设定相关时代话题,要求在时代议题中思考真善美,创造性传承经典,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同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的渐次深入,培养不同语境、不同问题中的思辨能力,体现价值观的形塑过程,符合B.布鲁姆(B. Bloom)的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认知规律。

该教材共选取13个话题,主要围绕与中国相关的议题,如中华文化走出去:豆腐、儒家思想的国际化传播;社会议题:留守儿童、抗疫;时代议题:遗产继承、气候峰会、性别平等,体现了对时代和社会的关切,表达出扎根于中国时代语境中构建课程思政的用意。课程思政话语核心是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通过满足利益诉求、提供精神寄托、产生价值共鸣、形成情感认同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而得到传播[13]。总的来说,该教材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逻辑为设计主题范畴,分解为单元主题,落实到单元平行语篇中,在单元语篇思政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上,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的方式逐步完成课程思政话语的内化、特定情景下的应用能力培养,在一定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达成在时代议题中对传统经典思想的继承和创新。课程思政话语从个体、社会、国家、人类不同层面上,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鑒过程中,通过渐次深入的活动设计形成“经典名篇+活动+话题”的形式结构,构建了内含“思辨能力”的“中外经典思想文化+时代语境”的话语模式,突出了时代性的特征。

五、课程思政话语微观分析

“新视野”于2011年首次出版,沿用至今,在传统大学英语教材中具有一定代表性。名词主要表达概念,为此文章首先比较了XSZH和XSHY中前50个高频实词中的名词。

从表1可见,在前50个高频实词中,“新思政”高频名词为21个,“新视野”高频名词为13个,“新思政”高频词数量明显较多。2本教材中相同的名词为word、 people、time、 life、 paragraph、 question、 man。其中word、 paragraph、question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常用词汇,指向该教材的大学英语教学功能构建。people、 man、 life、 time为叙事的一般基本元素,成为2本教材共同的高频名词,以其词汇意义的通用性为基础。“新思政”与“新视野”相异的名词为task、 world、 China、 human、 justice、 society、 future、 group、 law、 history、 country、 love、 column、 text。仔细分析这些词汇,可分为3类:文本结构类词汇、中国话语词汇和语篇主题类词汇。

task、 column、 text,结合各自的concord索引结果,发现这3个词语属于教材非text的固定项目词汇,由text、task和column相对应的项目构成,体现了教材中的编写结构要素部分,属于文本结构类词汇。

China出现频次为96次,百分比为0.28%,是典型的中国话语词汇。用China进行搜索,发现其相关形式“Chinas(频次19)、Chinese(频次80),这也是中国话语词汇。Chinese、Chinas意义为“中国的”,与of China意义接近。与China共现的介词还有 of、 about、 from、 to、 in,其中in China的共现频次最高,为27次。介词+China、 Chinese、Chinas都说明所谈之事或物源自中国,涉及了小句信息的中国语境,构建了一定的中国话语空间。描中国物,言中国事,谈中国情,塑造教材文本的中国形象,构建教材文本的中国话语,同时凸显了中国的主体地位。

通过Chinese的索引分析发现,Chinese在文本中用作形容词或者名词,做定语或者宾语。Chinese作定语时,其左边搭配词有the、 of、 and,右边搭配词有renaissance、 people、 historical、 civilization、 and、 is、 has。观察这些搭配词,the、 of、 and、 people意义呈中性化, renaissance、 civi-lization有积极向好的词义,暂未发现消极意义的词汇搭配。Chinas的左边搭配词有from、 the、 in、 and、 of ,右边搭配词有story、 Nobel Prize、 fight against、 to、 the、 world,同样,Nobel Prize为积极意义词汇,fight against有积极抗争的内涵意义,而 story、 world、 from、 the等词为中性词汇,可以看出Chinese和Chinas均表达积极向好的中国话语语境。

China作为主语出现的频次为29次。China作为施事主语和受事宾语,表明“中国”作为叙事主体,被直接描写、论述,有助于构建直观的中国形象。与China共现的形容词,有better、 stronger、 warring and turbulent、 ancient、Merry Old,其中better、 stronger意义为“变好、变强”。

Merry Old出自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意思是“可爱的老……”,在文中作者把中国拟人化,表达中国像一位睿智的老人历经沧桑苦难,依然恬淡安详,笑对人生。an-cient意为“古老的”,warring and turbulent 指“战乱的、动荡的”,与现代化中国形成对比,追忆往昔,其本意是强调现在中国的繁荣与强大。总的来说,在本教材中塑造了历经动荡战乱,而励精图治、奋发向上的智慧的中国形象。

中国语境的创设和中国形象的塑造都属于中国话语构建,相较于“新视野”,“新思政”中中国话语的构建是一大特色,尤其是“中国”作为叙事主体,拟人化的手法运用,使中国形象生动活泼起来,更容易触动人心,更易被学习者接受和传播。周海晏认为,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在内容上应更多地体现为专业学术话语体系的中国化构建,但大学英语课程人文性话语构建并不限于某一知识领域[6],因此,中国话语体系构建对于大学英语课程来说是“一举三得”之事,可集人文性、思政性和工具性于一体。栾芳提出,在基于把当地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时代意义和融入原则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队伍4个方面探索当地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可充分构建课程思政话语的地方特征,是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中中国话语体系的典型案例[14]。该教材以“中国”为叙事主体,并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直接构建中国形象,值得借鉴。

在world、 human、 justice、 society、 future、 group、 law、history、 country、 love中,country、 world、  human是区别于“新视野”的高频名词,说明“新思政”构建课程思政话语的认知尺度,基于“国家、世界、人类”层面,形成了宏大视野。从justice、 society、 group、 law、 love中可以看出教材语篇构建的主题倾向,“公平、社会、团体、法律、爱”,这些词汇佐证教材“个体道德、社会发展、家国情怀和人类命运”的主题范畴。

六、结束语

《新编大学英语思政教程》课程思政话语体系构建通过主题范畴、单元主题、话题和单元语篇的“三级体系”,从个体、社会、国家、人类不同层面,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过程中,用小组及个人活动等活动类型和渐次延伸的活动内容,构建了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主题,形成了“经典名篇+活动+话题”的形式结构,以及内含“思辨能力”的“中外经典思想文化+时代语境”的话语模式,具有思辨性、跨文化性和时代性的话语特征,同时突出了中国话语语境,塑造了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积极睿智的中国形象,彰显了“以我为主”的文化交流态度。

参考文献:

[1]  SCHIFFRIN D,TANNEN D,HAMILTON H E.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M]. Oxford: Black-well,2001:54.

[2]  沈瑞林,张彦会,李昕钰.我国高校课程思政话语体系建设的困境与对策:基于费尔克劳夫话语三维模式的考察[J].江苏高教,2022(3):73-79.

[3]  张新科.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话语哲学视域分析[J].江苏高教,2022(4):90-95.

[4]  李晓培,胡树祥.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的话语表达与当代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21(1):100-104.

[5]  刘兴璀.走向融合:高校课程思政话语冲突及其逻辑重构[J].江苏高教,2022(3):64-72.

[6]  周海晏.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中国话语建构[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6):74-77.

[7]  奚雅云,杨昕.思政教育背景下的教师课堂话语研究:以中外合作办学英语类课程为例[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21,24(5):10-14.

[8]  谢敏芳.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话语创新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1,38(3):122-127.

[9]  文秋芳.对“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思考:课程思政视角[J].外语电化教学,2022(2):9-14.

[10]  赖良涛.批评话语分析的意识形态观述评[J].福州大学学報(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2(4):60-66.

[11]  FAIRCLOUGH 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 London and New York: Longman,1995:31.

[12]  MORAN P R. Teaching culture: perspectives in practice[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25.

[13]  朱兆中.意识形态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接受[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4):12-21.

[14]  栾芳.龙江红色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路径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77(7):58-60.

收稿日期:2023-03-04                                                          修回日期:2023-09-01

作者简介:薛东梅(1982—),女,山西吕梁人,广东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2021年度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大学英语教材课程思政话语内涵研究”(21GYB179);广东科技学院校级科研项目“‘《新编大学英语思政教程》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话语建构研究”(GKY-

2021KYWY-42);广东科技学院教科创教学相长项目化团队项目“跨境电商产业学院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团队”(GKJXXZ2023046)

猜你喜欢

话语体系大学英语
核心素养如何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
在修辞与实践之间:环境权概念的贫困及其义务转向
讲好中国故事的几个路径创新
中国故事中国认知国际表达
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实用翻译人才的培养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