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劳动教育评价体系及目标实现路径

2023-11-29史宝玉刘景军张铭奇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年12期
关键词: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劳动教育

史宝玉 刘景军 张铭奇

摘   要:文章采用实证研究,对12所高校的近3 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收集劳动价值认知及劳动教育影响因素方面的信息。分析发现,部分大学生对劳动价值认知存在偏差;个体参与公益和社会劳动的途径缺失;个体参与劳动的意识与家庭中子女数量、性别有一定的相关性。文章提出突出劳动教育的双重特点,明确“双W双H”培养目标,构建“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形成“三体联动”考核反馈系统,以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劳动教育;全面发展;劳动价值;“四位一体”;“三体联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12-0026-06

一、引言

马克思认为:“智育、体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既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一种有效办法,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方式”[1]。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综合提升,最终实现人的能力和素质符合社会发展和自身进步的需求。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毛泽东同志提出高校的教育必须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劳动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要求教育要涵盖劳动精神、观念、态度、能力和品质,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综合作用[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明确指出,劳动教育的淡化不利于培养青年人爱劳动的品质,无法体现劳动育人的价值,将导致高等教育培养的时代新人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同时强调,劳动教育不单是教育部门的责任,想要通过劳动教育提升学生的素养,必须充分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的作用,做到统筹协调,系统全面的培养[3]。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普通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和评价体系等。

劳动教育一直是相关学者和社会研究讨论的主题。学者关于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的目的、意义和途径等方面[4]。例如,教育家B. A.苏霍姆林斯基(B. A. Сухомлинский)指出,单纯的脑力或体力的劳动教育都是不全面、不完整的教育,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既要求德智体美达到较高水平,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劳动素养和较强的劳动创造力。教育家T.莫尔(T. More)曾提出,学生在坚持学习科学理论和文化知识的同时,每天至少应该劳动6小时。教育家A. C.马卡连柯(A. C. Мака-ренко)建议学校应同时开展劳动教育和知识教育,并强调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教育家J. H.裴斯泰洛齐(J. H. Pestalozzi)认为,劳动与教育不应分割,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各国政府也在劳动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例如,日本强调对学生进行生存训练,培养其艰苦奋斗精神,并以立法形式纳入教育总方针中,同时,在家庭教育中强调劳动实践,培养孩子从小参与家庭和社会劳动的习惯。德国以立法的方式明确规定青少年有参加家庭和社会劳动的义务,从基础生活到投资理财,全面培养孩子爱劳动、会生活的良好品质。在美国,劳动教育是必修课,其特色体现在生计教育方面,采用校內外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为学生提供接触各行各业的机会,以便学生掌握更多的职业技能。

综上研究表明,关于劳动教育的相关内容,早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研究。然而,我国传统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误导大学生产生脑力劳动更优越的思想,使大学生慢慢形成了“金钱万能,权力至上”的错误理念,不仅影响了其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还导致其就业观不切实际,工作挑拣、眼高手低,忽视自身成长的过程性[5]。文章旨在通过实证研究,分析目前大学生劳动教育在政府引导和学校、家庭实施过程中,与既定培养目标存在的偏差,并通过科学论证提出合理化建议。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内容设计

根据“意见”和“纲要”提出的教育目标,结合学者的研究,课题组设计了自编调查量表。调查量表包括两个部分:背景信息和劳动教育相关信息。背景信息是对大学生的家庭基本状况、性别、学校、专业和所处年级等基本信息进行收集,目的在于分析劳动教育观念及习惯的形成是否与成长经历、学校综合环境及所处教育阶段有关;同时,根据“意见”提出的大学生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设计了调查量表中的劳动教育相关信息。“意见”提出,通过劳动教育树立良好的劳动精神面貌、引导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提升全面的劳动技能水平,以达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基本要求。调查量表设计6个模块,主要包括个人劳动认知与态度、学校劳动教育、家庭劳动教育、社会劳动环境、个人行为及劳动技能。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共选取了不同地域的12所院校,包括黑龙江、吉林、北京、上海、广西、福建、浙江和山东等省市,通过网络方式进行;涉及本科院校10所,职业院校2所,其中学院类别涵盖综合类院校、专业院校和应用型院校;专业涉及文史哲类、理工学类、农医学类、艺体类、教育类及其他学科门类,其中理工类居多;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 488份,其中有效问卷2 488份,有效率100%。表1为调查样本统计表。

(三)可靠性检验

为了检验调查结果的可靠性,本研究运用 SPSS 22.0 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KMO作为统计指标常用来检测采集样本是否具备适合因素分析的条件,当KMO处于0.80~0.90时说明良好,介于0.70~0.80时则表示一般。本研究样本数据KMO值为 0.907>0.9,且显著性0.000< 0.05,达到显著水平,表明调查量表数据结构合理,结构效度较好。信度主要是对系列问题的内在一致性,即是否对相同概念衡量进行检验。文章通过克隆巴赫系数(Cronbachs Alpha)进行衡量,当Alpha处于0.8~0.9时表明其内在信度良好。基于过程中所有变量的成列排除α=0,Alpha为0.856,表明调查量表所设计问题的有效性较高,本次自测式调查量表内在可信度较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和态度

1.大学生对劳动价值的认知存在偏差

大学生对劳动的认知表明大学生对待不同性质劳动的态度,能更深层次反映大学生的劳动观和就业观。文章从对劳动价值、劳动付出和回报两个维度设计了5道题目进行测量,测试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1=不符合,2=不太符合,3=中立,4=比较符合,5=非常符合)。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大学生认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是社会发展的必要分工,虽不轻视体力劳动,但参加体力劳动的意愿并不强,存在脑力劳动比体力劳动价值更大的思想(表2)。“有人认为从事体力劳动会被别人看不起,我也有同感”的均值仅2.14,表明多数大学生并不轻视体力劳动;“认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价值体现差别大,我更喜欢脑力劳动”“艰苦的劳动是为了赚钱,我认同这一观点”的均值均超过3,表明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的观念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媒体宣传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先进事迹常常令我感动”“文艺明星和网红等的高收入报道让我觉得辛苦劳动不平衡”的均值均在3以上,表明大学生在精神层面和劳动价值取向上基本正确,从小接受的“劳动光荣”“公平分配、多劳多得”的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媒体宣传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先进事迹常常令我感动”均值高达3.8,说明大学生普遍认同榜样的行为。以上分析表明,多数大学生劳动价值认同虽有偏差,但认可劳动的意义,认为劳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劳动价值及意义的认知情况,在上述调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多项选择题。调查结果显示:90.43%的大学生认为“应具备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仅有17.21%的大学生认为“能少干就少干,应付了事”(表3)。可见当代大学生对劳动精神有较为清晰的认知。

调查显示,部分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存在偏差。如表4所示,近90%的大学生认为“劳动可以实现个人价值”,虽然有近85%的大学生选择奉献社会、帮助他人,但也有

34.74%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是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强调个人需求,更有28.83%的大学生认为“劳动仅是为了获取报酬”,将劳动价值物质化。这表明当前在大学生群体中享乐主义、功利化的现象有所抬头,部分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有待更正。

调查结果表明,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教育能起到正向引导作用”,对精神、价值观、意志培养,以及生活习惯养成均有帮助;当然也有14.11%的大学生认为“劳动教育没有什么作用”(表5)。由此可见,高校的劳动教育对大部分大学生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有少部分大学生存在认知偏差或定位不清晰的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从侧面反映了他们的劳动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存在劳动认知与劳动行为不一致的现象(表6)。大部分大学生对劳动精神、劳动价值认知明确,但问及“是否愿意到偏远、艰苦地区援助”时,仅有32.85%的大学生选择愿意;而愿意下基层挂职锻炼的大学生仅有40.77%,这一数值可能还有未来发展预期的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当前大学生群体中依然存在怕吃苦、眼高手低现象。

2.勞动价值的认同在个体间存在差异性

为验证不同个体间是否存在劳动价值认同的差异性,包括对个体的性别、所学专业、年级、政治面貌、家庭居住地、家中子女人数、 消费情况、大学前是否有住校经历及兴趣爱好等,本研究经过独立样本 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到不同大学生群体劳动教育价值认同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表(表7)。P<0.05证明有相关性,表明性别、所学专业和家中子女人数与大学生劳动认知与态度相关。结果表明,对于劳动价值的认知,男生高于女生,多子女高于独生子女,非本科类大学生高于其他专业大学生。

(二)高校多途径开展劳动教育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和有效性直接影响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和劳动行为,研究者从学校总体、思政课程、专业课程和辅导员影响及班级活动几方面设计了测试题目,测试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从分析结果看,题目均值均在3分以上,表明高校普遍开展了多途径、全方位的劳动教育(表8)。高校普遍重视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了思想引领作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虽然辅导员教师的指导与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的均值不高,分别为3.17和3.06,但也表明多数辅导员已认识到在日常管理中进行劳动的重要意义,多数大学生也已注重自身劳动意识的培养。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有2.89%的大学生表示“没有接触过与劳动知识相关的教育”,这表明个别院校可能存在未实施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监督体系存在漏洞、劳动教育尚未达到普及等现象。为了进一步论证调查结果,本研究在原基础上增加题目,即“在校期间你参加的劳动实践有哪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参加最多的劳动实践是打扫学生公寓,而植树等公益劳动参与较少。这表明劳动教育的实践渠道还应拓宽,劳动教育要注重公益意识的培养。

(三)家庭劳动教育基本能起到正导向作用

“意见”指出,大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在培养大学生正确劳动观和劳动行为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的作用。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劳动观念形成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家庭关于劳动教育的测试题目,进行劳动观教育、劳动行为习惯、劳动必要性方面的信息收集。测试题目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从分析结果看,家长对劳动观教育和劳动行为习惯教育比较重视(表9)。例如,“家长认为劳动会耽误学习”均值为1.924,“家长常说家务活是大人的事,孩子只要专心学习”均值为2.04,表明大部分家长注重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家长们聊天时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或表达类似意思)”均值为2.52,表明半数以上家庭还存在重脑力劳动轻体力劳动的思想;“生活中亲友乐于参与劳动,以劳动为荣”均值为3.48,表明社会劳动教育正向作用显现。

(四)个体参加劳动意愿较高

本研究从大学生个体在生活中参与劳动的实践出发,设计了参与社会劳动、学校劳动、家庭和自我服务方面的测试题目。调查结果显示,测试均值均在3以上,表明多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参与劳动的积极性较高;尤其是自我服务方面“我经常自己收拾房间、清洗衣物”均值为4.03,表明多数大学生普遍自理能力较强,能主动承担日常生活中关于自身的简单劳动(表10)。“我经常参加各种社会义务劳动”均值为3.57,表明多数大学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愿意通过参加义务劳动履行个人义务; “我经常参加校内的各种实践劳动”均值为3.58,表明多数大学生在校期间能主动参与实践劳动,具有劳动意识;“我可以完成有些技术难度(维修机器、设计玩具等)的劳动”均值为3.27,表明多数大学生喜欢自己动手,通过劳动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或小麻烦;“我经常在家里尝试做简单的饭菜”均值为3.84,表明多数大学生具有一定的家庭担当意识和生活情趣,喜欢通过劳动为家人服务、分享快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主动参与的劳动中,意愿由高到低分别是:为个人、为家庭、为学校和社会,虽然差异不是十分大,但高校也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研究表明,在劳动价值认同方面,大学生普遍认同劳动光荣,但观念与行动不完全一致,表现在求职态度上,考公务员、从政等脑力劳动优于体力劳动的观念依然占上风;虽不推崇劳动金钱价值论,但在对劳动的目的和意义理解上存在偏差。劳动教育既可以实现生活效能——解决生理安全需求,但同时还存在社会效能——促进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最终实现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个体在主动参加劳动方面,与自身相关的简单劳动参与度尚可,但参与社会公益劳动或社会大众化劳动方面存在挑拣和“眼高手低”的现象,表明大学生缺乏对劳动内容的正确认识。

高校是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的主战场,从高校整体的重视程度,到开展劳动教育的多种途径,大部分高校都将劳动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必修课程中,并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模式和途径,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了重要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基礎环境,对孩子观念和习惯养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通过调查分析,大部分家庭能帮助孩子养成参与简单劳动的习惯,但传统的劳动分级理念依然存在,而错误的劳动观念不但影响了孩子劳动的参与度,也直接影响了孩子未来的择业观——脑力劳动者的身份地位高于体力劳动者。我国社会宣扬的主流文化是劳动平等、劳动光荣,但社会中还存在其他非正向的文化,如为了提升娱乐效果宣扬的“一夜成名、艺人的高报酬”等,因其娱乐性和渲染效果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这可能误导他们的劳动价值观,引起他们的错误效仿;而正向宣传的劳动模范、工匠精神,因其人物朴实和低调,加之宣传渠道的限制,很难形成较高的关注度,不易引发热议话题,虽然能够获得大学生的尊重,但很难引起大学生的共鸣,虽认同但不愿效仿,认为过于辛苦,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自己愿意接受的,久而久之,大学生的劳动价值取向可能会出现偏差。

(二)建议

1.突出劳动教育的双重特点

“意见”和“纲要”明确提出,劳动教育应体现社会性和实践性。高校进行的劳动教育必须立足社会的发展需要,体现劳动教育的社会性。高校不仅应从劳动本身开展教育,还要以专业为基础协调好兴趣和社会分工的关系。社会分工各有不同,社会主义体制下劳动平等。立足劳动创造价值,满足自身生活、发展需求的同时更应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推动社会进步,体现自身价值。劳动教育还要体现鲜明的实践性,任何教育都不能脱离实践来空谈,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能在总结分析后指导实践。因此,劳动教育必须以职业指导为前提开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职业观;以实践为基础,增加大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其获得真实的劳动体验,激发大学生的劳动热情和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全面提升实践能力和水平,从而努力成为爱劳动、会劳动的全面发展的个体。

2.明确“双W双H”培养目标

目标具有引领性作用,明确的教育目标可以使劳动教育主题明确、内容鲜明、方法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进行分析,提出只有教育和劳动的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学以致用才能体现教育的价值,学有所用才能展现教育的意义,学而能用才能检验教育的作用。高校应树立“双W双H” 的劳动教育目标:为什么劳动(why)——帮助大学生明确劳动的意义;谁从事劳动(who)——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主体意识;怎样劳动(how)——开发大学生必要的劳动技能;劳动收获(how much)——分享大学生获得的劳动回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应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帮助大学生树立精神、物质需求并重,长期、短期发展结合,社会、个人利益融合的劳动价值观。

3.构建“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

D. L.柯克帕特里克(D. L. Kirkpatrick)曾提出培训的效果最终会通过个体行为习惯的养成反映出来。人作为有意识的个体,其行为会受精神意识的支配,体现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校应以劳动观念为基础,建立劳动观念、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四位一体”的劳动教育体系。高校作为劳动教育的主战场,应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式,使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进行劳动价值的阐释和灌输,帮助大学生理解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形成科学的劳动理念;培养大学生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结合专业创造性地进行劳动,培养创新创业思维,体现新时代劳动精神;注重对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动手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不以事小而不为”,培养个人生活的自我安排和打理能力,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劳动;除了生活必需技能的培养以外,高校还应注重将专业知识的培养与实践应用结合,用现代知识创造性劳动,培养高超的劳动技能。

4.形成“三体联动”考核反馈系统

劳动教育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物质效能表现为个体的自食其力,精神效能表现为个体的社会价值。因此,考核体系应具有系统性和有效性,由个体、高校和社会组织构成“三体联动”的考核体系。内生动力是行为和习惯保持的动力源,高校应构建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校园文化,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日常劳动习惯和行为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学校总体劳动教育考核结果;高校对大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课程、实践劳动的态度和行为进行考核,注重过程和结果的结合;高校应与社会用人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便接收就业大学生劳动表现考核结果的反馈,更好地完善劳动教育培养体系。同时,高校还要建立长期跟踪反馈机制,总结毕业生进入社会后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创新创业方面的成就,将成功案例反馈给在校生,用榜样的作用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有助于大学生认识到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五、结束语

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战场,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就必须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有效科学的劳动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把握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塑造良好的劳动精神面貌,树立远大的劳动服务理念,充分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力,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EB/OL].(2018-09-10)[2023-04-07]. http://cpc.people.com.cn/n1/2018/0910/c64094-30284598.html.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A/OL].(2020-03-20)[2023-04-07].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2003/t20200326_435127.html.

[4]  程豪.从外在设计到内源发展:劳动教育变革的可能逻辑[J].大学教育科学,2021(3):54-62.

[5]  王玲玲.梁勇.雷军委.基于精准教学思想的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与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76(9):37-39.

收稿日期:2023-03-14                                                          修回日期:2023-04-07

作者简介:史宝玉(1973—),女,山东梁山人,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创业管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21JDSZ3118);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研究”(SJGY2021093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研究项目“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大学生素质教育模式研究”(23GJYBB209);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行动者网络理论视域下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SJGY20210954)

猜你喜欢

四位一体全面发展劳动教育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