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实践探索*
——以“贵州省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整乡搬迁”为例

2023-11-29李璐阳周忠发刘智慧

地理教育 2023年12期
关键词:阿妹三宝易地

李璐阳,周忠发,刘智慧,唐 丽

(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喀斯特研究院,贵阳 550001;2.贵州省喀斯特山地生态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贵阳 550001)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跨学科学习做了明确规定:跨学科主题学习课时容量不少于总课时的10%[1]。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与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打破学科界限、开展多学科知识融合的教学活动有所加强。本文以“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为例,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学生发展为主线,提出“三段六步”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实现学生主动学习,提升综合能力,并提高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探究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提供参考。

一、“三段六步”教学法与跨学科主题学习

三段六步教学法中三段是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六步是指“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拓展、检测反馈、归纳总结”六个环节。其特点在于以学生自主构建为主,针对学习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认知冲突与困惑,通过学生间活动探讨、教师引导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发展,注重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基于学生基础、体验和兴趣,围绕某一研究主题,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与项目探究为核心,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运用并整合多个学科知识、观念与思维方式展开的综合学习活动[2]。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强调以某一真实问题为主题,将学习置于复杂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过程中实现多学科知识与方法的整合,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度和学科的融合性,这与三段六步教学法中学生认知过程的发展逻辑不谋而合,两者有效结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育学生素养水平(图1)。

图1 “三段六步”教学法与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关系

将“三段六步”教学法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过程,要求学生课前针对研究主题进行初步思考,暴露认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课中参与实践考察和合作探究,对问题进行深度分析与解决;课后发散思维,进行知识拓展与迁移。以此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思维,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基础分析

1.课标解读

新课标在“认识中国”主题内容中提出“认识家乡”的要求,要求学生能够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与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归纳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原因[1]。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使学生树立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区域认知能力,增强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另外,新课标提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中指出:主题学习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聚焦真实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体现实践特征。结合内容要求,要充分挖掘本地区课程资源进行自主设计,不局限于学校学习场所,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和社会大课堂,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案例选择

选择“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案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活动,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课程性质的契合性

在初中地理课程学习中融入“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整乡搬迁”案例,与新课标中“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观念、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认识人们生产生活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课程的基础性与时代性、学科性与生活性融为一体”的课程理念相吻合[1]。此外,三宝彝族乡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作为彝族风情旅游小镇,其传统民居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阿妹戚托”,也是开展研学旅行、培养学生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教育资源。

(2)区域选择的代表性

“十三五”期间,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多万贫困人口,贵州省作为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数最多的省份,完成了192 万人的搬迁任务[3]。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至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在易地扶贫搬迁案例中极具代表性。首先,三宝彝族乡受自然、历史等因素限制,曾是贵州省20个极度贫困乡镇之一,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其次,在针对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监测调研中,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对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相关满意度均高于90%(图2),具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的典型性。此外,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国家政策落实情况及民族特征等,与初中地理、道德与法治、历史、综合实践等学科中部分知识点契合度较高,具有乡土资源的代表性。

图2 三宝街道阿妹戚托小镇易地扶贫满意度调查

3.学情分析

本次跨学科主题教学主要在八年级下学期实施,学情分析如下。

学生认知情况: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学生对身边时政事件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且有着较大关注热情,以时政案例组织教学契合学生兴趣倾向,极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引导学生密切关注国家和所在区域的发展情况,厚植家国情怀。同时,该阶段学生已完成了一半的初中学习进程,具有较强的地理逻辑思维、地理问题推理能力以及地理空间感知力,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为本课内容的学习奠定能力基础。

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八年级学生已经对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国内区域进行学习,基本掌握了区域地理的基础分析方法,能够将我国的自然人文特征与具体地区结合,进行区域性综合思维认知分析。在其他课程方面,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已经学习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内容,在历史学科中已经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能够分析事件的历史意义。因此,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可操作性强。

三、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目标及思路

1.学科知识融合

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融入多学科知识,将初中阶段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美术等学科知识纳入其中,具体知识整合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跨学科主题学习涉及的多学科知识内容

2.目标与思路设计

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从学生的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及情感领域出发[4],以培养地理核心素养为主、其他学科素养为辅,制定自主思考、实地考察、家国情怀等方面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目标(图3)。结合目标设置,依据三段六步法课前、课中、课后流程,融入跨学科主题学习,从初识主题、深研主题、迁移主题等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图4)。

图3 “三宝彝族乡的前世今生”跨学科主题活动教学目标设置

图4 “三宝彝族乡的前世今生”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思路

四、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明确目标、自主学习——三宝彝族乡搬迁事实初步感知

(1)任务一:资料收集与整理,初识搬迁背景

发放任务单,阅读“明确目标”板块内容,了解本次活动能够学到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查阅原三宝彝族乡的位置、搬迁过程、安置点情况及传统民俗等相关资料,完成任务卡,明确学习目标,讨论完成以下任务。①根据地理学科中的区域特征分析方法,归纳三宝彝族乡的地理位置与搬迁时间;②了解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查找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搬迁的过程与数据;③阅读说明文文本“三宝彝族乡的故事”,使用语文学科说明方法,归纳三宝彝族乡的基础信息。

设计意图:课前发放任务单,学生明晰本次跨学科主题活动的内容要求,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实现对三宝彝族乡的初步感知,明确学习目标,为研学实践与课内合作探究活动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2)任务二:室外实践调研,切身感知搬迁现状

前往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开展研学实践活动。

①实地参观阿妹戚托小镇,记录对阿妹戚托小镇环境状况、人文风情等的整体感知;②参观阿妹戚托小镇感恩馆,聆听讲解员讲解,深入了解三宝彝族乡的搬迁历程;③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舞蹈“阿妹戚托”,分享前期查阅的相关资料,了解三宝彝族乡的文化传统;④绘制阿妹戚托小镇的游览简图,制作三宝彝族乡的“介绍卡”,录制易地扶贫搬迁“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的微视频。

2.课中:合作探究、展示拓展——三宝彝族乡搬迁过程深度剖析

(1)任务一:艰难困苦,发展受阻

①背景探析,再识“三宝”:展示三宝彝族乡搬迁前乡村平面图(图5),根据历史学科知识,推测500年前村民选址三宝彝族乡定居的原因。

图5 三宝彝族乡搬迁前平面图

②角色扮演,讨论问题:将学生分成政府代表、社会代表及村民代表,分析当前三宝彝族乡“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原因以及怎样解决三宝彝族乡的贫困问题。

设计意图:立足地理知识,融合语文、历史学科学习思维,引导学生全面了解三宝乡历史发展脉络、自然地理特征,拓展学生知识面,促进思维发散;通过角色扮演,促进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培养学生挖掘、转换、整合关键信息的能力,为后续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此外,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理解三宝彝族乡“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明白三宝彝族乡实行整乡搬迁措施的原因,以此自然过渡至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2)任务二:伟大决定,壮阔迁徙

①政策学习:播放“易地扶贫搬迁中的三宝彝族乡”视频,讲解“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案例。教师将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课标要求内容与“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搬迁”视频内容相结合,利用视频中的素材引入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借助PPT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领导、全面小康、民族团结及传统文化的保护相关内容,完成道德与法治中“政治认同”内容的学习。

②迁徙问题讨论:PPT展示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的案例素材(图6),提出分角色思考问题:三宝彝族乡在整乡搬迁过程中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三宝彝族乡搬迁会带来哪些影响?

图6 “三宝彝族乡整乡搬迁”搬迁前后对比

设计意图:立足地理知识,融合道德与法治学科中“政治认同”内容,结合视频讲解,将晦涩难懂的政治知识进行转换讲解,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自然和人文角度,结合环境、资源、经济等元素,利用真实案例讲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带来的影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积极和消极两个层面辩证地分析该地区的人地关系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够从迁入地的视角对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从区域现状和区域发展的角度认识易地扶贫政策下人口迁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树立从空间—区域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增强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格局变化的观察力。

酸性废水是有色金属工业的主要废水,由于矿山处理酸性废水量大,同时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底泥[1]。高浓度泥浆处理虽然大幅减少了底泥的体积[2],但由于底泥无法直接回收利用,这些底泥的堆置处理逐渐成为困扰矿山的另一难题。底泥大量堆放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同时也存在二次环境污染的风险。从经济、资源和环境三方面综合考虑,研究将底泥固体废弃物与有机肥料掺混,用作矿业废弃地修复基质改良,实现“以废治废”,既解决了底泥的堆置难题和矿山污染问题,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可减少原来改良材料的使用量,降低生态恢复成本,具备较好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对于资源节约型社会、绿色矿山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任务三:脚踏实地,康庄大道

①地域文化认识:展示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阿妹戚托小镇的图片。展示研学成果,各小组分享绘制的“阿妹戚托小镇”游览导向图,展示小组录制的宣传视频。展示彝族特色民居,结合历史与地理知识,分析少数民族建筑风格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学习自然环境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②搬迁后的发展:在搬迁后如何实现搬迁居民“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目标,各方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并结合素材内容进行探讨,思考阿妹戚托小镇如何实现后续稳固发展,并依据自己的角色形成产业发展报告。

设计意图:深入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文化景观,明晰建筑风格与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及家国情怀。学生结合迁入地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推测“阿妹戚托小镇”依托旅游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从政府、社会及个人角度进行探析,将角色扮演活动贯穿课堂全过程。利用小组汇报与展示,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并迁移到区域旅游发展新情境中,对结论进行反思验证,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区域发展理念,推动区域旅游产业体系形成,实现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任务四:易地扶贫,未来可期

易地扶贫搬迁只是我国脱贫攻坚战略中的坚实一步,后续将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我国乡村振兴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未来可期。因此,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迁移思考:①我省某安置点是由多个乡镇、多个民族组合而成,请对该安置点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②请为提高民众的民族共同体意识设计两条宣传标语,要求体现理念、工整对仗、富有深意。

设计意图:结合贵州省某易地扶贫乡村组合安置点,对改组后乡村的发展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3.课后:检测反馈、归纳总结——三宝彝族乡搬迁跨学科主题学习评价

在课程结束后,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以及发展水平展开评价,参照目标设置设定评价标准,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对学生本次跨学科主题学习进行定量评价。另外,对学生的任务单完成情况、实践研学考察情况以及课堂表现情况进行等级定性评价,最终评选出“优秀发言者”“思维活动家”“最美地图制作者”等系列奖项,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氛围,提高学习效果。利用班级文化角展示每个小组的游览导向图、任务单等学习成果,进而评选出优秀作品,举办跨学科艺术节。另外,将优秀的视频作品在班级群和校园公众号推送(图7)。

五、教学反思

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实践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达到“立德树人”总目标的积极实践探索[6]。将贵州省省情教育、乡土时政等素材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培养社会责任感、家国情怀,培育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在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教学中,以“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引入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及生物等学科知识,在跨学科学习的同时渗透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发展,实现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同时,也有以下值得注意的问题。

1.立足学科融合,拓展教学知识广度

“跨学科学习”即要求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知识、技能和观念,促进学科之间的融通与整合[5]。在本次跨学科主题式学习实践过程中,学生围绕“易地扶贫搬迁”这一主题从不同学科视角切入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单一学科教材进行教学的模式,实现了学科间的知识联动,促进综合发展。

2.紧扣思政教育,提升课堂情感温度

如何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将思政内容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是众多一线教师面临的挑战之一。教师在进行素材挖掘时要注意其深度和宽度的协同性[6]。如在本课中,以易地扶贫搬迁接轨国家大政方针,以三宝彝族乡折射出乡土情怀、民族情感、共同富裕理念,使思政引领贯穿教学始终,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家国情怀。

3.注重方法优化,挖掘学科内容深度

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知识的整合性促使方法进一步多样化。在“三段六步”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应积极开展研讨活动,与其他科目教师进行沟通,体会不同学科之间教学方法的差异。进而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立德树人目标为核心,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深度理解。▲

猜你喜欢

阿妹三宝易地
中药急救“三宝”
看阿妹
“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
阿妹门前一树槐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苗家小阿妹
家有三宝
阿妹的心
“岑溪三宝”有真味
写人有“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