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养阴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3-11-28白娜颜桂林刘文华郭思远郭耀荣陶杨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皮化生胃脘组织学

白娜, 颜桂林, 刘文华, 郭思远, 郭耀荣, 陶杨

(1.重庆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重庆 400016;2.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重庆 400700;3.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广东广州 510006)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胃部疾病,常伴随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具有一定恶变倾向,属于胃癌前病变,其癌变率约为0.1%~0.3%不等[1]。其症状表现为胃脘部胀闷、疼痛、嘈杂等不适,胃镜下表现为胃黏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显露,病理特征为胃黏膜变薄,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或消失。目前西医在治疗CAG 方面存在短板,暂无专门针对该病的特效药物,通常予以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补充叶酸、维生素,改善胃动力等对症处理,或者以加强随访为主。中医药治疗CAG 在逆转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方面具有其独特优势,不仅治疗手段丰富多样,而且疗效俱佳。白贝益胃汤为本课题组陶杨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的经验总结,在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贝汤的基础上加滋养胃阴及清热解毒药物组方而成,临床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CAG 患者,常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基于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以疗效得到普遍认可的中成药摩罗丹为对照,观察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白贝益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CAG 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0 月期间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北碚中医院(即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收治的62 例气阴两虚型CAG 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PSS 26.0 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表,按患者就诊顺序,以1∶1比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1 例。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并通过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批准号:BBQZYYEC-2021-0801),且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书。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2]中CAG 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7 年)》[3]中气阴两虚证的辨证标准。

1. 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CAG 的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气阴两虚型的中医辨证标准;③年龄为18~75 岁,性别不限;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①病理结果确诊为CAG 伴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②需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等可能影响疗效的药物的慢性病患者;③患有食管、胃、十二指肠溃疡或恶性肿瘤的患者;④合并严重的心、脑、肺、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⑥正在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⑦不愿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及相关文件的患者;⑧依从性差,未能全程配合检查和治疗,或中途退出研究,或自行加用其他治疗措施,从而影响疗效评价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 5. 1 对照组 给予中成药摩罗丹治疗。用法:摩罗丹(邯郸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3021325;主要成分:百合、茯苓、玄参、乌药、泽泻、麦冬、当归、茵陈、白芍、石斛、九节菖蒲、川芎、三七、地榆、延胡索、蒲黄、鸡内金),口服,每次18 g,每日3 次,温开水送服,疗程为12周。

1.5.2 治疗组 给予中药白贝益胃汤治疗。方药组成:党参15 g、茯苓30 g、白术20 g、木香12 g、砂仁12 g、陈皮12 g、法半夏12 g、生地黄20 g、玉竹20 g、石斛30 g、浙贝母30 g、海螵蛸10 g、白花蛇舌草10 g、生甘草6 g。上述中药均由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中药房提供并统一代煎。服用方法:每日1 剂,常规煎取药汁300 mL,分3 次于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服用,疗程为12周。

1. 5. 3 注意事项 2组患者中若经13C 或14C 呼气试验提示HP 感染者,均先予以二联(1 种抗生素+富马酸伏诺拉生)方案进行抗HP 治疗,待HP 转阴后再对患者进行观察。

1.6 观察指标

1.6.1 中医证候积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制定气阴亏虚型CAG 的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表,具体包括胃脘胀满、胃脘灼痛、喜按、胃中嘈杂、口干口苦、乏力倦怠、大便异常(大便干燥)等,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分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等4 级,主症胃脘胀满、胃脘灼痛、胃中嘈杂、喜按等分别计为0、3、6、9 分,次症口干口苦、倦怠乏力、大便异常等分别计为0、1、2、3 分。分值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

1.6.2 胃镜组织学积分 胃镜组织学评分项目包括胃黏膜红白相间、皱襞变平/消失、血管网显露、颗粒/结节增生、病变活动度等,根据严重程度分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 级,分别计为0、1、2、3 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组织学积分的变化情况。

1.6.3 病理组织学积分 病理组织学评分项目包括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及病变活动度等,根据严重程度分正常、轻度、中度、重度4 级,分别计为0、2、4、6分。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严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积分的变化情况。

1.7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4]制定疗效判定标准。临床痊愈:症状消失,胃镜下显示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消失或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95%;显效:症状明显缓解,胃镜下显示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改善程度在2 度以上,70%≤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95%;有效:症状稍有缓解,胃镜下显示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改善程度不足2 度,30%≤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70%;无效:症状无明显缓解,胃镜下组织学无明显缓解或未达到上述标准,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30%。总有效率=(临床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病例数×100%。

1.8 统计方法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要求)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组患者的脱落情况及基线资料比较研究过程中,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无脱落病例,最终共有61 例患者完成全部疗程的治疗,其中治疗组31 例,对照组30 例。治疗组31 例患者中,男16 例,女15 例;年龄28~73 岁,平均(54.32 ±11.05)岁;病程3个月~6年,平均(24.30±8.05)个月。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2~73 岁,平均(54.67± 12.31)岁;病程2 个月~5 年,平均(22.50± 10.65)个月。2 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 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胃脘胀满、胃脘灼痛、喜按、胃中嘈杂、口干口苦、乏力倦怠、大便异常(大便干燥)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8 周后,2 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2组患者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2 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1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TCM syndrome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大便异常1.63±0.99 1.13±0.62 0.77±0.67①1.94±0.81 0.84±0.52 0.39±0.55①②时间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2周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例数/例30 30 30 31 31 31胃脘灼痛5.10±2.51 3.40±1.88 2.50±1.94①5.42±2.61 2.32±1.49 1.16±1.67①②胃脘胀满4.90±2.55 3.40±1.88 2.50±2.24①4.84±2.41 2.52±1.56 1.16±1.48①②喜按4.00±2.65 2.80±1.56 2.10±1.60①4.84±2.53 2.42±1.43 0.97±1.62①②胃中嘈杂3.70±1.70 3.10±0.96 2.30±1.29①3.77±1.72 2.61±1.28 1.35±1.70①②口干口苦1.80±0.99 1.23±0.89 0.97±0.92①1.97±0.83 0.90±0.74 0.39±0.66①②乏力倦怠2.00±0.91 1.33±0.80 0.97±0.99①1.90±1.01 1.00±0.77 0.42±0.76①②

2. 3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胃镜组织学积分比较表2 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胃镜组织学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胃镜组织学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2 组患者的胃镜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8周、12周后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组织学积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gastroscopic histologic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2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治疗前后胃镜组织学积分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gastroscopic histologica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治疗12周后1.40±0.89①0.87±0.76①②组别对照组治疗组例数/例30 31治疗前2.40±0.49 2.39±0.49治疗8周后1.80±0.71 1.23±0.76①②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 组患者的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病变活动度等各项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8 周后,2 组患者的各项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周后,除对照组的慢性炎症外,2 组患者的各项病理组织学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12 周后对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病变活动度等病理组织学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athophysiologica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3 2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治疗前后病理组织学积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pathophysiological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注:①,P<0.05,与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

组别对照组治疗组病变活动度1.73±0.86 1.13±1.00 0.73±0.98①1.55±0.85 0.58±0.92 0.19±0.60①②时间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2周后治疗前治疗8周后治疗12周后例数/例30 30 30 31 31 31腺体萎缩5.00±1.01 4.27±1.63 3.13±1.94①5.03±1.01 3.10±1.35 1.81±1.30①②肠上皮化生4.80±1.12 3.07±1.79 2.33±2.17①4.77±1.23 2.32±1.64 1.16±1.44①②慢性炎症2.27±0.86 2.20±0.61 2.07±0.36 2.65±0.95 2.13±0.49 2.00±0.00①

2.5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12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为63.33%(19/3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6 安全性评估治疗过程中,2 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且2 组患者的血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也均未出现异常,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3 讨论

中医学中虽无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病名,但根据临床表现,可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其发病与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劳逸失当、先天禀赋不足等因素相关。CAG病性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气虚和胃阴虚,标实表现为气滞、湿热、血瘀。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CAG 通常可分为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等,治疗原则相应为健脾益气、滋养胃阴、疏肝和胃及温中健脾等。有研究[5-6]表明,CAG 患者临床上以脾胃虚弱型、胃阴不足型最为常见,但单一证型少见,多为复合型,且常表现为虚实夹杂。

本课题组陶杨教授认为,临床上CAG 患者中证属气阴亏虚型较其他证型常见,本虚是该病的根本病机。脾虚失运,湿浊内生,使胃黏膜出现肠上皮化生或上皮内瘤;胃阴不足,胃体失养则胃黏膜腺体萎缩、变薄。李东垣的《脾胃论》中提到:“胃乃脾之刚,脾乃胃之柔,表里之谓也”。因此,治疗CAG 常需脾胃同治。脾胃同属中土,脾属太阴湿土,喜燥恶湿;而胃属阳明燥土,喜润恶燥;脾虚常表现为气虚,胃虚多为阴虚。因此,脾气健旺,水液得运,则湿浊难存;胃中阴液充足,保证胃受纳腐熟谷食及通降的生理特性。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乏源,胃阴渐亏,阴虚火旺,故致胃脘灼痛或嘈杂不适;脾虚气机升降失常,则胃脘痞满,喜揉喜按;胃阴不足,津不上承则口干,虚火上炎则口苦;脾不升清,则倦怠乏力、大便稀溏;阴液不足,肠道失润,故致大便燥结;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均为气阴不足之象。

本研究所使用的白贝益胃汤为陶杨教授基于长期临床实践,在香砂六君子汤合乌贝汤的基础上加滋养胃阴及清热解毒药物(包括生地黄、玉竹、石斛及白花蛇舌草等)组方而成。方中重用石斛为君药,归胃、肾经,《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味甘性平,可补羸瘦及强阴;玉竹入胃经,味甘性凉,有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效;生地黄入肝肾经,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生津之效而不滋腻,与玉竹同为臣药,以助石斛滋阴生津之力,三药均先后天同补,使亏虚之阴液泉源不竭;香砂六君子汤出自《古今名医方论》,全方主健脾益气、理气化痰,用于此除取其“健中有消、行中有补”之意外,尚可使君臣三味滋阴药物补而不滞;乌贝汤由浙贝母、海螵蛸两味药组成,为佐药,在该方中起制酸止痛作用而治标;白花蛇舌草同为佐药,味微苦、甘,性寒,归胃经,起清热解毒利湿作用而治标。全方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化痰除湿、滋阴增液及清热解毒之功效。

从现代临床及药理学研究来看,香砂六君子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应用相当广泛,包括慢性胃炎、胃癌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研究[7-9]表明香砂六君子汤可促进CAG 患者的腺体萎缩、异型增生等异常胃黏膜组织学改善,且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及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乌贝汤中的浙贝母苦寒清火、解毒化痰散结,海螵蛸抑酸止痛,二者可共同起保护胃黏膜的作用[10-11]。生地黄乙醇提取物可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12];石斛多糖能够逆转胃黏膜萎缩且抑制细胞增殖[13-14];玉竹可抗肿瘤、增强免疫力[15];白花蛇舌草具有抗炎及抗多种肿瘤的作用[16-17]。

因此,总的来看,白贝益胃汤的配伍相对精简,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来看,方中的组成药物可起到修复萎缩的胃黏膜、逆转肠上皮化生及降低炎症反应的作用;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该方不仅可以益气健脾、滋养胃阴,顺应脾脏“喜燥恶湿”、胃腑“喜润恶躁”的生理特性,亦可清热解毒,祛除邪毒,标本兼治。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2 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28/31),对照组为63.33%(19/30),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药白贝益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CAG 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中成药摩罗丹。同时,将治疗8 周后与治疗12 周后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组织学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的下降幅度均有优于对照组趋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12 周后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胃镜组织学积分及病理组织学积分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12 周治疗时间对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8周治疗时间。由此可见,疗程长短对CAG 的疗效同样至关重要。

当然,本研究亦存在一定不足,如样本量较小、无多中心研究、未能进行半年或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随访;同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CAG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情况,本研究未能对此进行观察等,因此,确切的结论有待今后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纳入更多观察指标以及进行更长时间随访的更高级别的随机对照研究来加以证实。

综上所述,具有益气养阴之效的中药方剂白贝益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CAG 患者疗效确切,在缓解症状、改善胃黏膜萎缩及逆转肠上皮化生方面疗效明显优于中成药摩罗丹,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皮化生胃脘组织学
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价值分析
王生义治疗胃脘痛的临证经验
张帆:肝穿刺活体组织学检查
胃脘痛应该怎么贴敷?
胃镜下LCI诊断肠上皮化生的应用价值
肠化免疫分型,告诉您胃病怎么办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泌尿系统组织学PBL教学模式浅析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内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关系研究
六种常用实验动物比较组织学共享数据库的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