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传统文化浸润幼儿心田

2023-11-26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范仲淹实验幼儿园魏敏莹

新教育 2023年29期
关键词:传统幼儿活动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范仲淹实验幼儿园 魏敏莹

幼儿的好奇心重、但认知能力不足、辨别能力较弱,面对广泛使用的电子设备毫无抵抗力,容易出现盲目崇拜和模仿,从而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熏陶幼儿的爱国情怀,欣赏中华传统美德,利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会幼儿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三观”,为今后学生的学习生涯打下夯实的基础。

一、发掘园本课程,开发传统文化资源

教师整合园本课程内容,结合幼儿的实际学情,吸纳网络文化素材,并统筹安排教学方案,筛选传统文化教学内容,使传统文化与幼儿教育有机结合,让幼儿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品质,逐步提升幼儿的思想品德。

1.整合校本课程内容

教师创新整合园本课程内容,以季节变化、传统节日、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等为主题开发、调整教学内容,以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英雄主义精神、民族自豪感、国家认同感为目标,努力营造良好的弘扬传统文化教育的环境。丰富的园本课程内容可以让幼儿积极参与,让他们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学习、收获良好品德。

教师以四季为主题开发的课程内容顺应季节的变化。如:阳光明媚的春天,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春游,传授幼儿与春相关的歌曲、诗歌,引导幼儿对应周围风光体会童谣、诗歌的意境;夏天时,教师组织幼儿参观瓜果蔬菜园,教会幼儿识别各类蔬菜、水果的同时,吟诵一些节约粮食的诗句,让幼儿通过对诗句的理解,能够做到节约资源、珍惜粮食;秋天到了,教师带领幼儿搜集落叶、观赏菊花,要求幼儿对树叶的颜色、菊花的形态进行观察,并选择部分有关秋的诗词歌赋陶冶幼儿情操;在冬天时,教师展示梅枝或传统绘画作品《白鹤梅花图》,描绘寒冷冬日里这少见的花朵,引用诗词咏梅,让幼儿在欣赏国画的同时,了解梅的可贵,而提升审美能力。教师巧妙利用描写四季特点的儿歌,同时也可引用二十四节气歌,让幼儿了解四季的交替更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特点。

2.吸纳网络文化素材

网络传统文化教育素材众多,教师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搜集、筛选网络中通俗易懂、富含趣味性的传统文化小故事,擅加利用,适当融入日常教学中,让幼儿在丰富的文化内容中陶冶情操。幼儿对于直观的事物接受度更高,教师吸纳素材、案例组织实践活动,让传统文化在实践活动中具象化,使得幼儿能触摸、感受得到,更利于幼儿的吸收消化,提升幼儿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借鉴网络中传统文化素材,搜集趣味故事、小游戏、童谣等,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幼儿更直观的观看、欣赏、实践,便于幼儿理解传统文化知识。如教师搜集弘扬传统文化的小故事,组织幼儿分角色扮演,利用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和旁白,创造表演活动情境,帮助幼儿投入故事角色,深入体会故事所表达的道理。教师可以搜集《三字经》《弟子规》的动画版的网络视频资料,能够快速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够主动模仿、跟读,教师适时加入讲解、纠正读音,帮助幼儿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教师对网络素材的适当吸纳,能够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创意,推陈出新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快地提高幼儿学习品质。

二、丰富常规活动,强化传统文化体验

教师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依据幼儿年龄段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系列活动,渲染浓烈的文化气氛,引导幼儿在活动实践中感知传统文化蕴含的教育价值。

1.教学活动渗透文化

针对幼儿的身心特点,教师丰富常规活动形式,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设计传统文化相关的教学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文化氛围,有效引导幼儿正确认知、传承优秀文化。在教学活动建设时,教师适当融入通俗易懂的、贴近生活的传统游戏,并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空间,在一定规则内,让其自由选择玩法、玩伴,让幼儿在玩耍、体验中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成长综合素养。

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先播放《小蝌蚪找妈妈》的动画片,让学生观看、了解小蝌蚪找妈妈经历的各种挫折,以及母子相认时的喜悦,明白亲情的可贵。随后,教师引入孟郊的《游子吟》,并详细解释每一句的含义。由于幼儿先行观看了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对这首诗更容易理解,能够代入感受到游子对于母亲的感恩之心,并明白父母疼爱子女的感情,懂得要感恩父母。通过情境演绎,还原故事内容,让幼儿深度体验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师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幼儿认识更多的英雄人物、事迹,以及学习典型人物的优秀品质,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幼儿端正自己的行为,建立热爱家国的情怀。

2.游戏活动融合文化

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幼儿团队协作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探索能力,以及体质的有效教学手段。在游戏活动中,教师适当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素材,能够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精神、分享精神、爱国情怀、尊老爱幼的良好品德。教师积极整合游戏活动资源,不断开发新的品德主题,开展适合幼儿的游戏活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调动幼儿学习、玩耍、锻炼的热情。

教师依据幼儿喜欢玩游戏的心理特征,组织多样化的游戏活动,融合传统文化内容,适当创新、改编民间游戏,使其便于实施。比如,教师引入中国传统游戏“投壶”,由于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较弱,教师把壶改为较宽大的垃圾桶,把箭改成沙包,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提高幼儿命中的概率。教师以视频的形式展示投壶的规则,以及注意事项等,幼儿能够踊跃参与,急于一试身手。在幼儿依次投壶完成后,教师统计成绩,如此三轮竞赛后,评选出前三名,并奖励小红花贴纸。有了竞赛性质的加持,幼儿更加卖力地完成游戏任务。竞赛结束后,教师趁幼儿休息的时间,适时普及投壶游戏的由来,以及两千年来的演变史,幼儿刚刚沉浸式体验过投壶游戏,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底蕴,提升民族自豪感。

三、创新校园建设,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教师创新幼儿园内建设,利用情境化教学方式,创设传统文化学习环境,营造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氛围,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推出节日教育活动等,让幼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文化积累,提升其文化涵养,从而顺利弘扬传统文化教育。

1.开展文化艺术活动

教师选择实践性强、专业性较低的文化艺术活动进行开展,方便幼儿顺利实践操作的同时,满足幼儿动手、动脑的需求,有效促进幼儿实践能力的提高。在文化艺术活动中,教师巧妙地将传统文化渗透进活动内容,让幼儿在实践操作的同时,全方位了解、感受到美好的事物和优秀文化的底蕴,有效拓展幼儿的文化视野,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为其今后的艺术成长奠定基础。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包括琴棋书画、戏曲、皮影戏、剪纸、杂技、风筝、木偶、泥塑、编织、舞龙舞狮等,这些民间艺术形式,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艺术瑰宝。教师选取可行性较高的编织、剪纸、绘画、书法、围棋等进行课程设计,组织文化艺术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播放剪纸动画片《过年》,这部动画片中含有大量的中国元素,以及优秀的剪纸艺术。幼儿在观赏后能够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并学习了春节的相关传说和由来,感受剪纸艺术特有的美好、吉祥的特征。教师随即展示剪纸作品,并现场示范、传授幼儿剪纸的手法,鼓励幼儿画出心中所想,无主题自由创作。幼儿能够顺利操作剪刀,初步剪出不规则的形状。教师对幼儿的作品给予正面评价,鼓励幼儿练习手、眼、脑协调能力,激发幼儿艺术创作的热情。

2.推出节日教育活动

中国的传统节日蕴含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具有传承的文化价值。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涵盖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习俗等诸多知识,是中华历史长河优秀文化的积累。教师充分利用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适当推出节日教育活动,利用多种传统节日、纪念日,向幼儿普及这些节日的由来、习俗、意义,并穿插相关的历史小故事,能够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

中国的传统节日丰富多样,每个节日都具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围绕节日特点推出教育活动。比如端午节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伟大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悲愤投汨罗江殉国,百姓感念屈原的精神于是包粽子投入江中,以防鱼虾蚕食他身体的故事。通过普及端午节的由来,引导幼儿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教师组织幼儿根据兴趣选择包粽子,或简易版的赛龙舟,鼓励幼儿在参与过程中互相帮助、交流。虽然幼儿大部分不能完成完整粽子的制作,“赛龙舟”也会有输的一方,但通过积极忙碌的活动气氛,切身感受到端午节的热闹。再比如重阳节到来时,教师组织幼儿手工制作心意礼物送给家里的长辈,让幼儿在轻松的节日氛围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传统文化认知水平。

四、延伸德育管理,促进传统文化浸润

教师延伸传统文化教育,对接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家长达成合作共识,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并适当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时刻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端正言行,促进传统文化的浸润。

1.日常生活渗透传统

幼儿在园内的一日生活时间充足,教师不妨对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文化渗透。教师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借助幼儿园内软、硬件设施,丰富德育内容,把传统文化内容与实践相结合,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三观。教师借助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园内资源延伸德育管理,使得幼儿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日常生活中传统文化的适当渗透,能够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提升幼儿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

中国古代有许多教育意义深远的故事,如孔融让梨、程门立雪、卧冰求鲤等,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故事,也是幼儿教育的生动素材。教师可以将这些有意义的小故事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卡通画,描绘在校园的公告宣传栏,或是过道墙面等地方,让幼儿日常经过都能看得见。幼儿经常观看这些直观的画面,能够逐渐代入、理解故事内容,以及故事所讲述的尊敬师长、乐于分享、尊重生命、感恩父母等道理,潜移默化中养成诚实守信、善良礼让的优良品德。另外,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幼儿进行饭前洗手环节时,教师经常结合现实情况的引经据典,能够加深幼儿的代入感,并熟记圣人训,向圣人学礼、习礼,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人,为幼儿的思想品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2.亲子教育对接传统

教师进行亲子活动的组织,邀请家长入园,实时了解幼儿的德育进展,关注幼儿的品德进步,并给予正面肯定。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提出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家长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适量的亲子教育活动,可以让教师与家长达到合作共识,关注幼儿的思想品德状况,以及明确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家庭是幼儿教育的延伸,家长的积极配合,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师注重对接生活训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出发,促使亲子教育对接传统文化,以对幼儿最深的家庭环境入手,实现家园联动。教师与家长及时沟通,根据家庭实际条件制定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德育方案,以及完成任务、目标的过程中,家长需要参与哪些事项和奖励政策等。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主动与亲朋好友打招呼,家长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正面评价,鼓励幼儿继续保持这种礼貌的行为,引导幼儿学会彬彬有礼的品德。教师还可以筛选富含传统文化德育意义的影片推荐给家长,做为亲子教育的媒介。家长陪同幼儿观看,并为幼儿解读相关文化知识,尽可能多地让幼儿接触传统文化的洗礼,挖掘英雄人物事迹,树立榜样的力量。亲子教育做为幼儿教育的补充,家长的积极配合是关键,多元化的生活训练能够潜移默化的纠正幼儿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学会分享、礼貌、理解、关爱他人等良好品质,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促进意义。

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建立幼儿基础道德意识,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促进幼儿全方面综合素质发展,而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值得借鉴的文化精髓。教师调整教学方案,创新教学设计,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幼儿教育中,推出一系列教学举措,让幼儿了解、感知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从中学习到优秀品质,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传统幼儿活动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