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方法探究
2023-11-26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唐玉华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 唐玉华
“文化自信”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度)》中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以文本教材为载体,注重对学生文化认同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培养,可以坚定学生对中国民族文化价值与生命的信心,把语文课程的育人目标落到实处。
一、文化自信与汉字教学相结合,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汉字具有音美、形美、义美等特点,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源头与载体。在识字教学中融入文化自信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汉字前世今生的演变中感悟我国汉字文化的源远流长,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浓厚兴趣,通过汉字学习让学生从中感受方块字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如教学一年级上册识字课《金木水火土》一课时,这是一篇具有中国传统气息的儿歌,它向我们传递出的是古人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观念,这些汉字都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基础,教师引导学生就汉字的由来及汉字隐含的文化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这些汉字是有意义、有意思的。在《日月水火》识字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引领学生感知象形字的造字方法,感受古人造字的智慧。还有就是“尘、灭、休”等会意字,教师都可以从汉字的造字规律引领学生感受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些汉字的造字规律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去发现研究汉字造字规律的意识,体验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另外,教师还可以依据学生所识汉字组织学生开展“汉字真有趣”的班级故事会,或者“一个汉字一幅画”的才艺展示活动等等,这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在识字教学中,教师相继把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融入其中,让学生通过识字活动感受汉字文化的演变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喜爱与探究兴趣,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让学生更加热爱我国的汉字文化。
二、文化自信与诗词教学相结合,感受诗词文化的意境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古诗词,古诗词具有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等特点。在小学阶段带领学生学习古诗词,引领学生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感受古诗词蕴含的意境之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
古诗词题材多样,不同的古诗词在文化表现的内容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对于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关于赞美祖国山河壮丽的古诗词,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等古诗,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庐山或者天门山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一边欣赏美景,一边学习古诗,在反复吟诵中感受祖国山河之美,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对于那些意境深远的古诗,如《山居秋暝》《暮江吟》等古诗词,教师就可以采取抓住诗中的诗眼引领学生反复吟诵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让学生通过品词析句感受诗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的讲究,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我国的古诗词文化,从而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奠定基础。
教师依据不同古诗词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带领学生赏析古诗词,寻文化基因,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古人的胸襟胸怀,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启迪与熏陶,巧妙地将古诗词文化与学生的文化自信高度融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文化自信与革命文化相结合,铭记不屈不挠的历史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跟革命文化相关的课文,这些课文对于学生弘扬革命文化精神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文化自信与革命文化题材类的课文相结合,相继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教学,可以让学生牢记历史,不忘国耻,这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
如在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课文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传递出的是一种文化精神。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中,周恩来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使学生深受感动,引起学生对自己为什么而读书的思考,当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自己的读书志向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之后,他们读书的兴趣会更加浓厚,这就是文化自信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学习这样的课文,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受到鼓舞,真正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关于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有许多,教师依据学生所学课文特点,开展“革命故事我来讲”“长征路线图我来画”“红歌唱响”等活动,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祖国的日趋强大与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坚定学生爱我中华,强我中华的信念,从小在学生心中扎下爱国的种子,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发展等提供动力源泉。
四、文化自信与课外阅读相结合,促进多元文化的形成
课堂教学中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语文教学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要想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让学生感受到更多关于文化自信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来丰富学生对文化的认知。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阅读视野,帮助学生形成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学完《草船借箭》一课以后,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三国演义》,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发现文中人物在军事、政治、谋略等方面的才能。学习《红楼春趣》一课,推荐学生阅读《红楼梦》,通过阅读,小说中人物在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方面的讲究与艺术等定会让学生佩服不已。名著阅读只是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一项,教师可以从分门别类、由浅入深、纵古通今等方面引领学生广泛阅读,汲取书中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让多元的文化成为学生成长所需,把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丰富的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积淀语言,感受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借助课外阅读引领学生感受多元的文化特色,可以丰富学生对文化的认知,使学生可以从中自发汲取文化和精神营养等等,从而使其成为自己所需,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五、文化自信与语言积累相结合,成就民族自信的蓝图
语言梳理与积累是新课标的核心内容。部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文化自信的课文以及我国古代仁人志士留下的慷慨激昂、奋发图强的爱国金句,也有一些蕴含着文化智慧,带有一定张力,让人回味悠长,越读越有嚼头的语言。教师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这些语言,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如《己亥杂诗》这首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夏日绝句》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石灰吟》这首诗中的“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名句都是作者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对人生等情感的真实流露,也是他们对民族的希望与憧憬等等,这些经典名句可以引起学生深思,使学生从中受到教诲。教学时,教师要能够结合学生学习和阅读的情况,指导学生随着阅读多积累一些这样的语句,也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经典语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发挥出语文教学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教学价值。
读书积累可以丰厚学生的知识文化储备,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优秀文化的感染与熏陶,这对于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积累习惯的养成,让经典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爱国爱家,给学生以精神的启迪等等,从小铸就学生高尚的灵魂,为学生勾画出前进的美好蓝图,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指明道路。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相继对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渗透教学,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传承我国优秀文化的美好,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把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