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无定法,但有法可寻

2023-11-25蔡宏梅

中学数学·高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思路分析

蔡宏梅

摘要:求解符合某种条件的动点运动规律问题,其实质就是利用题设中的已知条件,用“坐标化”将其转化为寻求变量间的关系;求轨迹方程的主要思路就是充分利用已知的几何条件,通过“解析化”将其转化为代数方程.本文中以研究2022年全国高考甲卷抛物线与直线方程大题的解法为切入点,通过相似题型的变式演练,探究了此类问题的常用解法.

关键词:真题展示;解法探究;思路分析;点评与总结

求抛物线与直线的方程是解析几何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问题的基础.这类题目把基本知识、方法技巧、逻辑思维能力、解题能力融于一体,成为历年数学高考的高频考点与重点题型之一[1].

由于动点运动规律所给出的已知条件不同,因此求解方法也不相同,虽然解题的方法不固定,但是却有法可寻.下面结合高考真题来具体探究这类问题的思路与解法.

1 真题展示

例1 (2022年高考全国数学甲卷第20题)设抛物线C:y2=2px(p>0)的焦点为F,点D(p,0),过F的直线交C于M,N两点.当直线MD垂直于x轴时,|MF|=3.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MD,ND与C的另一个交点分别为A,B,记直线MN,AB的倾斜角分别为α,β.当α-β取得最大值时,求直线AB的方程.

2 解法探究

2.1 第(1)问的解法

所以抛物线C的方程为y2=4x.

点评与总结:定义法是求抛物线方程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2 第(2)问的解法

點评与总结:解决第(2)问的关键是利用抛物线方程对斜率进行化简,最后利用韦达定理即可得出坐标间的关系.

3 变式演练

(Ⅰ)第(1)问的解法

(Ⅱ)第(2)问的解法

由第(1)问可先求A,B两点的坐标,用λ表示出点C,代入求值即可.

整理得(2λ-1)2=4λ+1,解得λ=0或λ=2.

点评与总结:解决此类问题通常采用“设而不求”的方法,首先设出直线与抛物线两交点的坐标,根据抛物线的方程正确表示出焦点弦长,再利用已知条件求解.

思路分析:先将|MN|转化为焦半径|AF|,|BF|的关系式,再变形,应用基本不等式即可求最大值.

解析:如图1,过点A,B分别作抛物线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A1,B1.由题意,可知

综上所述,求解抛物线与直线的有关运动规律类问题,虽然没有可套的通用模式,但是有灵活的方法可寻.大多要经过审题、寻找并确定求解途径、逐步转化推演、综合陈述、完整作答或给出恰当的结论等必不可少的环节[2].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在积极寻找恰当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挖掘一些隐含条件,注明x,y的取值范围;要针对轨迹的不同情况,分别讨论,确保解题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谭著名.寻找解析几何解题的突破口[J].高中生,2011(15):22-24.

[2]朱细秀.一道高中联赛解几试题的结论探源[J].中学数学研究,2015(4):45-46.

猜你喜欢

思路分析
新时期党政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分析
档案管理方法的现代化管理思路分析
例谈小学数学教学的开放式教学思路
营改增背景下税收筹划思路分析
浅析高等院校会计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思路
船舶轮机设备故障排除思路分析
新时期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法探析
关于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思路的分析
针对变电站设备的红外测温思路分析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