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生财经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2023-11-22麦艳云

职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财经素养中职生应对措施

麦艳云

摘 要:财经素养是现代公民适应复杂的经济社会必备的重要素养之一,新时代的中职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培养提高他们的财经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网络调研广西区内多所中职学校学生的财经素养现状及对相关数据的分析,针对当前中职生财经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策略,以期为中职生财经素养教育提供思路。

关键词:中职生    财经素养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课  题: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广西财经素养教育研究专项课题“‘三教改革背景下中职学校贯彻实施《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ZJY952)的研究成果。

一、调研背景与意义

财经素养,对于个人发展、家庭幸福、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都有着重要意义。中职生年龄一般在16~18岁,他们离家外出求学时,父母会给其一定数额的生活费让学生自由支配。他们对于资金使用与管理的能力如何?是否具有防范风险的意识与能力?为分析中职生财经素养现状,本课题组设计了一个网络调研问卷,针对广西区内多所中职学校学生开展调研,拟从财经知识、财经能力、财经价值观三个方面分析中职生财经素养现状,为实施中职学校财经素养教育提供依据。

二、调研的实施与统计

本次调研以问卷的形式,采用问卷星调研工具向广西区内多所中职学校的学生发放网络调研问卷,共收到有效问卷3252份。

(一)问卷调研设计

问卷共设30道题,结合中职生的认知情况,问卷内容相对简洁易答。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财经知识、财经能力、财经价值观,答题平均时间约为5分钟。

(二)调研的结果统计

参加调研的学生中,男生占48.6%,女生占51.4%,男女比例大致持平。中职一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34.1%,二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33.6%,三年级学生所占比例为32.3%,学生年级分布比例也较均衡。而对于“你所在的学校是否开设财经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这一问题,4.8%的学生表示没有,10.4%的学生表示在数学课与科学课中体现,17.6%的学生表示在社团活动中体现,36%的学生表示有开设专门的财经素养教育课程,31.2%的学生表示以其他形式体现。

三、中职生财经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已了解基础的财经素养知识,但知识缺乏系统性

问卷就财经知识设置12道题目,主要调研中职生对于收入与消费维度中的消费因素、税收与政府收入与支出,储蓄与投资维度中的货币、储蓄,风险与保险维度中的保险,制度与环境维度中的经济全球化等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从调研数据统计结果看,中职生对于加强财经基本知识的知晓问题上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例共达到54.5%。总体来说,中职生接受财经素养知识教育的来源主要是课程学习与社团活动渗透,但参照《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高中)》五维度的知识框架要求来评价,可以看出中职生财经素养知识知晓度不高,尚缺乏系统性。

(二)在生活中有具体的消费行为,但财经能力较弱

此次问卷在财经能力方面设置9道题目,主要调查中职生利用财经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与设计职业发展规划的能力。从调查结果看,中职生在生活中有具体的消费行为,会使用微信或支付宝付款,会对自己的零花钱进行合理的规划,但有五成以上的中职生表示没有到银行办理过存取业务。在财经技能的运用上,约有四成的中职生不能根据自我需求和条件收集信息,对比优劣做出不同的消费组合并进行合理选择,对比不同的消费行为的利弊开展良好的消费行为。在财经信心与态度方面,有约五成的中职生表示不同意或不确定能通过勤工俭学赚取零花钱,能够综合个人兴趣、能力、现有条件及机会成本等要素设计职业发展规划。由此可以看出,中职生的财经能力较弱。

四、提高中职生财经素养的应对措施

(一)依托《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开展“三教”改革

2018年,中國财经素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研制并发布了《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框架将财经素养教育划分为五个维度,从五个维度出发,围绕要素还列出了各个学段应该具有的认知、技能和态度,设定各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形成中国财经素养教育的“五维三标”框架。《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是一个通用架构,旨在确保财经素养教育实施基准相对一致、质量参照相对统一,以推动我国财经素养教育的基础水平再上一个台阶。因此,提高中职生财经素养的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可参照《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高中学段的标准。

笔者根据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要求,对中职学校开展财经素养教育开展实践探讨。“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根本,教材是基础,教法是途径,它们形成了一个闭环的整体,解决教学系统中“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问题。依据“三教”改革的理念,分别从教师、教材、教法三个层面对《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进行实践研究具有积极和重大的意义,可以立足中职生的具体情况,对该标准框架的内容进行分析,促进中职生财经素养教育目标的真正实现。

(二)加强财经素养教师团队的建设

1.培养教师财经素养教学技能

不断加强对教师团队财经素养知识的培训和运用能力指导,提高教师的财经素养教学技能。积极引导教师运用教学理论对财经素养教学问题进行实践、研究、反思、总结,对财经素养教育方法进行收集、整理、共享,使中职学校学校财经素养教学活动呈现明确性、目标性、参与性和有效性的特点。

2.组建多学科教师团队开展财经素养知识教育

一方面与兄弟院校组织思想政治课教师、财经商贸专业教师、计算机专业教师开展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学活动,交流好的财经素养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邀请银行、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财经素养教学研讨。教师在参与、交流、反思中总结经验,通过研讨、交流,学习他人长处,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认识,组建多学科教师团队开展财经素养知识教育。

3.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研讨和课题研究活动

根据财经素养学科教育教学的特点、要求,以“三教”改革研究为主要形式,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组织教师学习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内容,指导教师运用科研方法,不断丰富和更新财经素养教育学科知识,通过开展财经素养教育研讨和课题研究活动,更好地完成财经素养教育教学任务。

(三)依据标准,设计财经素养系统性教育活动

1.立足课堂,依托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开展财经素养教育

根据教育部2020年发布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标准,财经素养教育课程是中职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它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角度探索现代社会经济政治与社会发展规律,与《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设定的五维内容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因此,在中职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工作中,应该密切结合《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五维三标”的要求,开展中职生财经素养教育。

2.在专业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强化财经素养教育

中职学校各专业课程中也包含了大量的财经素养教育内容,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积极打破学科壁垒,在会计学原理、企业经营实务、市场营销、创新创业等课程中融入财经素养教育的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挖掘各专业课程资源,实现财经专业课程中素养内容与学科课程的融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对学生的财经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3.开办专题讲座,丰富财经素养教育内容

对照《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和专业课程中未涉及的内容,还可以采用开办专题讲座方式为学生补充财经素养知识。比如邀请税务部门、银行等行业专家开办货币知识、纳税知识、经济法知识、国际贸易知识等专题讲座,以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通过现场探究、分析、交流、分享等方式進行财经素养知识学习,获取方法与技能,形成正确的观念与态度,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丰富财经素养教育内容与形式。

(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

1.开展多种活动,提升学生财经素养水平

中职学校还可以发挥工学一体化学习方式的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组建社团、开展主题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笔者所在学校建立了财经学社,经常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财经素养方面的讲座与主题活动,开展财经素养知识能力大赛,组织开展校园义卖、跳蚤市场、拍卖会、消费决策、设计市场调研等实践活动。这些活动都能很好地向中职生普及财经素养知识,提升中职生财经素养。

2.利用社会教育培养学生的财经素养

中职学校财经素养教育并不局限于财经知识的学习、财经技能的培训,而是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与财富观,所以要结合家庭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渗透培育学生的财经素养。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和学生一起分析消费行为,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生活费与零花钱,鼓励学生做好自己的理财规划。在社会实践活动方面,与行业企业联合开展活动,比如让中职生到超市里面当一天的营业员、到税务局担任税收宣传员,使中职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增强财经素养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男星,岳昌君.中国财经素养教育标准框架解读[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9.

[2]郭晶红.大学生财经素养培育路径研究[J].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6).

[3]蒋建茵.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2(8).

[4]刘世伟.“互联网+”背景下中职生财经素养的培育策略[J].广西教育,2022(29).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财经素养中职生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财经素养教育的德育渗透及实现
寄宿制高中生财经素养调查与自我修炼
如何在语文课上提高中职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