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写会画,问题不怕
——浅谈图画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2023-11-22黄沁
黄 沁
(明光市滨河实验学校 安徽滁州 239400)
知识源自实际生活,又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联系起来,充实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然而,解决问题教学存在内容过于空洞、难以理解等各种问题。将图画法应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促使学生在画图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最大化地降低问题的抽象程度,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因而,结合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有针对性地推动图画法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显得至关重要。
一、当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目前,解决问题教学存在教学形式过于单一的突出问题。比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等解决问题教学中,教师主要采取计算解题的方式,不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难以激发学生参与问题解决的兴趣与积极性,制约了解决问题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脱离实际生活
紧扣实际生活场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已成为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与实际生活相脱离的问题,难以拉近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比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解决问题教学中,大多数老师主要聚焦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教材作业,很少会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场景设计教学活动,导致大多数学生仍然觉得较为陌生,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影响了解决问题教学的有效性。
(三)不注重思维培养
相较于数学成绩的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与提升显得更为重要。解决问题教学的目的重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然而,大多数教师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比如,在“多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教学中,老师的出发点更多地在于让小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技能,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应试技能,而忽视培养小学生举一反三、批判质疑等数学逻辑思维,影响了小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提升。
二、图画法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
脱离生活进行数学课程教学,难以拉近学生与数学课程知识间的距离。将图画法应用于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能够紧扣生活,拉近学生与数学课程知识间的距离。比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解决问题教学中,围绕学生实际生活的各种场景开展图画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长方形与正方形事物,发现原来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从而使学生对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产生亲近感,有效地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
(二)活跃课堂氛围
小学生对更具趣味性的教学内容更感兴趣,从而自主地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将图画法应用于数学解决问题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实现预期目标。
比如,在“1~5的认识和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中,部分老师会结合教材内的练习题,简单地出示加减法的计算内容。为了能够营造出更有趣味性的教学氛围,笔者利用图画法呈现加减法教学内容:用5朵红花代表数字5,而将其中的3朵红花圈出来,让班级里的学生数一数圈外有几朵小红花。图画法解决了传统课堂过于枯燥无味的问题,营造出更具趣味性、更为自由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更积极地接受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这对于提升数学解决问题教学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培养逻辑思维
相较于应试成绩的提升,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更为重要。教师将图画法应用到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可以实现学生逻辑思维的提升。
比如,在“分类与整理”解决问题教学中,对于“老师想把手中的气球送给班级里的学生,可以怎么分?”这一问题,老师可以让学生以画图的方式解答。部分学生以颜色分类为标准分气球,而另一部分学生以形状为分类标准分气球。通过图画法的深入应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有效地培养了自身的逻辑思维。
(四)降低理解难度
将图画法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可以降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难度,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
比如,某个工程5月份用了2400度的电,比这个月的原计划用电量节约了1/9,那么5月份原计划使用多少电?针对此题,笔者引导班级里的学生使用图画法,将条件直观地呈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降低题目理解难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解决问题教学是数学课堂的重要教学环节。当前解决问题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化、教学脱离实际、不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等多种问题。将图画法应用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有助于丰富教学形式、拉近学生与知识间的距离、推动学生数学思维提升等。因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探索研究,有效发挥图画法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