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话语分析拓展之国际关系研究

2023-11-21赵蕊华

山东外语教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际关系

[摘要] 目前生态语言学非隐喻研究重点关注话语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缺少对其他关键领域的探索,而国际关系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展示了生态议题下国际关系研究的驱动因素,包括生态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属性、主观价值倾向、广泛研究对象和服务国家宗旨;探讨了生态议题下国际关系研究的特色内容,涉及信息需求以及各领域和谐发展;并以CNN报道和《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中的中国北极定位为例,论证如何探寻信息差别并开展差别溯源。由此,将生态话语分析提升至服务国家层面,拓宽其研究范围,丰富生态话语研究的生态圈。

[关键词] 生态话语分析;国际关系;信息差别;中国北极定位

[中图分类号] H030[文献标识码] A[文献编号] 1002-2643(2023)05-0025-13

Expansion of Eco-discourse Analysis Towards the InternationalRelationships: A case study on Chinas Arctic position[JZ)]

ZHAO Ruihua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275, China)

Abstract: Non-metaphorical ecolinguistics currently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discourse on the natural ecosystem, but studies on other topics are few and far between, where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one. The present research shows the motivations for examining th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n eco-discourses, includ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value-laden orientation, wide research coverage and serving-country aim of eco-discourse analysis. By discussing the featured research contents, the information need and the harmony between different domains, the article shows the way to explore the information differences and their reasons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of Chinas Arctic position construed in CNN news reports and Chinas Arctic Policy.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study will elevate ecolog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o the level of serving the country, broaden the research domain and diversify the research landscape of eco-discourse analysis.

Key words: eco-discourse analysi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ip; information difference; Chinas Arctic position

1.引言

近年來,生态问题不断吸引多个领域和学科研究者的兴趣,出现了生态研究的跨学科化和学科发展的生态化(赵蕊华, 2018a),表现为生态学、语言学、政治学、伦理学、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

生态语言学在中国发展了三十多年,最初以隐喻研究为重点,近年来非隐喻研究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生态语言学非隐喻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层面的理论引进(如黄国文, 2018)和理论建构(如黄国文, 2017;赵蕊华、黄国文, 2021;Huang & Zhao, 2021)以及微观层面的应用分析(如何伟、耿芳, 2018;赵蕊华、黄国文, 2019;赵蕊华, 2020),主要考察语言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与互动。

本文探讨的是如何从生态语言学的视角研究生态议题下的国际关系,强调生态话语分析需要服务国家。本研究认为:生态话语分析不仅限于自然生态系统,还需要以生态问题为出发点,研究话语中国家交往的信息需求,探寻信息差别(information difference),进行差异溯源,并以此为基础,透视生态议题下国际关系中的话语权争夺和国家形象建构,探讨生态要素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要素的协调发展。

2.生态话语分析的发展现状

国外的生态话语分析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经济(如Stibbe, 2005)、非人类动物(如Goatly, 2006;Stibbe, 2012;Cook, 2015)、旅游(如Milstein, 2011)、气候变化(如Doulton & Brown, 2009)等,还涉及生态与政治的关系(如Hajer,1995;Carvalho, 2005)。

在国内,生态话语分析研究主要呈现以下特征:第一,宏观层面的理论引进和理论构建受到重视,而微观层面应用分析的话语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展;第二,生态话语分析的焦点是人与自然关系、气候变化、环境污染、资源/灾难和物种多样性等主题,而涉及国际关系或国家形象的国家话语研究则较为少见。

何伟等学者(如何伟、魏榕, 2017;何伟、刘佳欢, 2020)探讨了生态视角下的国际生态系统研究,将国际生态视为社会生态(Bookchin, 1982)的一部分,侧重社会生态,辨别话语对国际生态系统的有益度或破坏度。以上研究关注隐喻的生态系统,其视角下的生态语言学研究更接近超学科,位于生态学、政治学、语言学等之上。与之不同的是,本研究从有关自然生态问题的话语出发,关注生态议题下的国际关系,揭示生态话语下隐藏的政治因素对国际关系和国家形象的影响。本研究的目的并非判断话语的生态性,而是强调挖掘信息差别和追溯差异成因。这一研究方向受四个因素驱动:生态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生态话语分析受主观价值影响;生态话语分析包含各类话语;语言研究应服务国家。

3.研究驱动

生态议题下的国际关系研究受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属性、主观价值倾向、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驱动。

3.1 生态语言学的跨学科属性

对于生态语言学的学科属性,主要存在三种看法。第一种将生态语言学视为生态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范俊军, 2005),这是最直接的理解。第二种将其视为跨学科(赵蕊华, 2018a;黄国文、赵蕊华, 2019):除了生态学和语言学两个核心学科之外还涉及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政治学等。第三种为超学科(何伟, 2018),认为生态语言学超越了生态学、语言学及其他可关联学科,处于这些学科之上。不论采取何种视角,生态语言学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融合或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跨越多个领域。

Fill和Penz(2018)明确指出,生态语言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就是要扩大话语形式的范围,强化话语对科学、公众认知和政治的影响。随着生态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焦点,生态环境成为政治角逐的新外衣,生态话语也成为争夺话语权的新场所。然而,目前探讨话语对政治影响的研究集中在政治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而从生态语言学角度展开的相关讨论有待深入。

生态语言学作为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系统,可以吸收不同学科、不同流派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同时可以应用于对各种现实问题的研究。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自然生态环境,还包括教育、经济、政治、外交和社会等;这是由其跨学科或超学科属性所决定的。因此,除了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问题,生态话语分析还应该关注生态外衣下的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问题,完善生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生态圈。

3.2 生态话语分析的主观价值倾向

生态话语分析深受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影响,具有明显的主观倾向。 生态话语分析必然在一定的背景下展开,既包含大环境背景,如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经济状况、社会体制、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等,也包含个体层面背景,如分析者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社交范围、宗教信仰等。以上因素使不同的分析者在分析同一话语时可能持有不同的生态三观,进而产生不同结论(黄国文、赵蕊华,2019)。这些结论会对人的认知产生作用,不仅表现在对自然环境和其他动物的关怀,还表现在将生态的思想引入政治维度(王彩波、屈冬梅,2008)以及将政治建设纳入生态研究范畴。

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外化形式是对事物或事件的判断,主要指价值判断,即基于主观情感和态度作出的是非判断。不同于对客观事实进行描述和指陈的事实判断(黄国文、赵蕊华,2019),价值判断直接导致了主体行动和社会关系的变化。简言之,持相同或相近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道德观的主体更可能做出相同的价值判断,倾向于采取相似的行动,相互间也更容易形成亲近和谐的关系;持相悖生态三观的主体则可能做出不同的价值判断,采取不同的行动,相互间的关系相对疏离。

在处理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时,由于不同国家的背景存在相似和不同,国家间关系就可能相对亲近或疏离,相应便形成多样的国际关系和多变的国际交往。

3.3 生态话语分析的广泛研究对象

目前国内外生态话语分析重点关注全球性生态问题,如气候及环境、动物伦理与动物保护、转基因食品和生态旅游(王瑾,2020),成为了解生态问题、唤醒生态意识、促进生态平衡的基础和起点。但是,这并不是生态话语分析的终点,更不是全部。Alexander和Stibbe(2014)主张从对生态话语的分析走向对话语的生态分析,这一方面代表了话语研究的生态化,即从生态的视角分析各种类型话语,另一方面显示了生态话语分析所涉及的领域扩大,即对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覆盖。

在提倡生态文明的今天,很多国家都认识到生态问题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但是,鉴于发展阶段和文化体制的差异,各国在处理生态问题时始终需要考虑本国利益,而生态话语中也渗透了经济、政治、外交、文化等问题。因此,同一话语(如北极话语)由于关注焦点不同,可能被识别为带有政治色彩的生态类话语或者带有环境因素的政治话语,难以一概而论。

3.4 生态语言学的服务对象

生态话语分析(或更广意义上的生态语言学)的服务对象是国家,需要了解国家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方针,而不是单纯地追寻生态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为国家服务包括对生态环境的研究,同时也关注生态问题对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

之所以提出将生态话语分析服务于国家,是为了提升国家语言能力、维护国家战略利益(文秋芳, 2016)。生态话语是国家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话语、经济话语、军事话语、外交话语等一起覆盖国家话语的方方面面,共同推进中国在国际各个领域的话语权提升。国家话语能力由话语战略事务管理能力、国家领导人话语能力、国家机构话语能力、国家媒体话语能力和国家话语外译能力五个部分组成(文秋芳, 2016:69)。目前生态话语,确切地说,与生态相关的国家话语,常见于国家领导人话语、国家机构话语和国家媒体话语,因此生态话语分析可以(但不限于)从这三处著眼。

4.研究內容

生态话语分析的跨学科属性、主观倾向性、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共同强化了生态问题、语言研究和国家发展的关系,也凸显了相关研究服务国家的使命,展示了生态话语分析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生态语言学非隐喻研究同时注重语言的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既分析语言系统的非生态特征(Halliday, 1990;赵蕊华, 2018b),例如物种主义、等级主义、增长主义和消费主义等;也通过探讨话语特征揭示信息发出者的生态哲学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以及话语的社会目的,从而提升生态意识、推动生态教育。研究生态话语中的国际关系,除了具备上述生态语言学非隐喻研究的通性以外,还包括以下两个主要内容。

4.1 信息需求和信息差别

信息需求是信息发出者针对特定受众、出于特定社会目的所传递的信息。对同一事物或事件,不同的信息发出者受其所处背景的影响,所做的描绘和传递的信息有所不同,从而形成信息差别。在分析生态议题下的国际关系时,分析者需要在了解双方国家传递的信息基础上,寻找信息差别,探寻差别成因,作为信息对接和信息补足的基础。

4.1.1 生态语言学与生态政治学

生态语言学研究服务国家的目标与生态政治学有相似之处。生态政治学以生态问题为核心,讨论生态问题对政治和经济的影响;而生态语言学也可以以生态问题为起点和基石,探索人类活动和语言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各国参与生态事务对其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领域的影响。相比之下,生态语言学包含的因素更多(如语言要素),涉及的问题也更为广泛(包括但不限于政治和经济问题)。

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就利用生态问题巩固其政治地位,出现了生态政治化现象(陈潭、张晓亮,2008)。随着全球生态问题和中西发展差异的凸显,抨击他国生态环境和生态人文问题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争夺国际话语权、谋求全球治理领导地位的重要据点之一。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生态语言学研究者应立足本国实际,以国家的政策方针为指导,将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国家对外交往联系起来,寻找信息差别及解决方案,推动我国在与生态相关的国际事务中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不断提升话语权。

4.1.2 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的信息研究

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和元功能思想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主要理论来源(黄国文、赵蕊华,2019;苗兴伟、雷蕾, 2019)。在研究生态话语中的国际关系时,首先要厘清话语的语境,即话语主题(语场)、参与主体(语旨)和发生渠道(语式),这也是寻找信息差别的前提。话语主题指生态话语中的主题侧重,可以是大气污染、物种减少、资源匮乏等环境主题细分,也可以是生态与经济、生态与政治、生态与国家安全等跨领域主题细分。参与主体指话语出处,包括国家领导人、官方发言人、国家媒体、国家机构等(文秋芳,2016:69)。发生渠道包括书面语和口语,还需要重视新时期下新媒体和自媒体话语的特点和影响。

话语主题、参与主体和发生渠道在语言中分别由概念元功能、人际元功能和语篇元功能实现。通过分析体现概念元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和逻辑语义系统、体现人际元功能的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评价体系以及体现语篇元功能的信息系统和主位系统,生态议题下的国际关系研究可以在两个方面展开探索:其一,在了解国家对内和参与国际事务中对外所传递的信息的同时,探讨他国传递的信息,鉴别国家间的信息差别,提升话语的有效度;第二,在正确、深入了解信息差别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差别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方案。

4.2 环境保护、政治部署、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之间的平衡

由于每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对生态系统的认知和处理生态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仍面临基本生存问题的国家来说,生态资源是发展经济、促进民生的手段,此时安全稳定、发展经济是更为紧迫的任务,而解决环境污染、关爱野生动物则较为靠后;而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已经实现了富足安定,因此更加关注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往往采用“先污染后治理”或“边污染边治理”的手段;处于两者之间的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解决生态问题或者以生态促经济,推动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各国的国情和地理位置存在差异,每个国家对生态问题的认识不同,需要采取以及能够采取的行动也不同。

中国对生态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处理方式可以从包含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看出。总体布局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也展现了五个方面的交织融合。因此,在研究生态问题时需要具有全局的、整体的视野,即在以生态为核心和起点的同时,考虑生态与其他四个方面的关系。这在赵蕊华、陈瑜敏(2021)挖掘中国新时期下的生态“故事”(Stibbe, 2021)的研究中已经有所涉及,该文揭示了中国所塑造的新生态故事中生态与科技、生态与经济发展、生态与企业/行业发展、生态与传统习俗以及人类命运与非人类动物之间的关系。

作为国家话语的一部分,生态话语无法与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脱离。因此生态话语分析在包含了生态、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要素的背景中展开;要追溯信息差别成因可以从这五个要素探寻,通过推动不同要素的和谐与平衡实现信息对接和补足。

5.案例分析

本文以美国新闻媒体CNN①(手机客户端新闻)中同时涉及中国和北极生态问题的报道(共计46则,2012年10月1日至2019年10月22日,溯于2019年12月24日)和《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英文版(www.scio.gov.cn,发布于2018年1月26日,溯于2019年12月25日,以下简称白皮书)为语料。从语境来看,白皮书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是中国政府发表的第一部关于北极政策的白皮书,涉及北极治理的各利益攸关方。作为国家机构话语,白皮书具有正式性和权威性的特点,至少起到两个重要作用:第一,回应国外媒体对中国北极政策和行动的理解和评价;第二,声明中国北极政策,传递中国声音,使包括国外媒体在内的全球受众了解中国发展的正确信息。限于篇幅,本文仅分析有关中国北极定位的内容,展示如何从生态话语分析路径开展生态与国际关系的研究。

有关中国的北极定位,CNN报道和白皮书传递了不同的信息,这是由两国不同的立场和价值观所决定的。

5.1 CNN报道与白皮书信息传递和语言使用对比

在CNN报道和白皮书中,体现中国北极定位的有五个因素,分别是中国的国际身份、地理位置、发展现状、北极区域国际关系和全球生态问题。

5.1.1 关于中国国际身份的表述

CNN报道与白皮书对中国国际身份的共同关注点(见表1)是中国作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身份以及中国的大国身份(尽管CNN报道中的“超级大国”实际是对中国政策的曲解)。两者在意义传递和语言表征上存在很大差别。CNN报道更多利用物质过程(“grant”“are being joined”“gaining”)展现中国获取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身份的动作进展,而白皮书则主要利用内包型关系过程(“became”)以及表示身份的环境成分(“as”)描述一个既成事实。除此之外,白皮书还出现了中国其他的国际身份,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提供更多支撑和理据。同为传达中国身份信息,CNN报道倾向于利用物质过程中参与者的角色(如“the Arctic Council meeting”“the permanent observers”“the Council”)塑造中国相对北极八国的外来者身份,而白皮书则以中国的国际身份为基础展示中国在北极地区的权益和义务,突出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合理性。

5.1.2 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表述

CNN报道和白皮书对中国地理位置的描述有限但重要,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家与北极的关系以及所涉权益。CNN报道采用极性、非是即否的判断方法突出北极国家(“Arctic state”)和非北极国家(“non-Arctic state”)的界限,如例(1);同时,利用地理位置(“nowhere near the Arctic Circle”)疏离中国与北极地区和北极圈国家的关系,如例(2)。这两种手段共同建立了北极圈国家壁垒,将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北极构建为北极圈国家的所属物,所传递的信息是中国的北极活动是在其“领地”的活动,可能带来威胁。

(1)China isnt the only non-Arctic state interested in the region but it is by far the biggest. (With an eye to power and profit, Beijing is building influence in the Arctic, 30-12-2018)

(2)Geographically, China is nowhere near the Arctic Circle, which puts the Asian powerhouse at a major political disadvantage compared to eight countries that make up the Arctic Council, all of whom have territory inside the Arctic Circle.(With an eye to power and profit, Beijing is building influence in the Arctic, 30-12-2018)

同样关于地理位置,白皮书采用情态渐变的延展性将其定义为近北极国家(“Near-Arctic State”),拉近中国与北极的关系,如例(3)。正是因为中国与北极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one of the continental States that are closest to the Arctic Circle”),它们之间的关系紧密、影响密切。

(3)Geographically, China is a “Near-Arctic State”, one of the continental States that are closest to the Arctic Circle. The natural conditions of the Arctic and their changes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Chinas climate system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n turn, on its economic interest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ery, marine industry and other sectors.

与5.1.1节讨论发现相同的是,CNN报道疏离中国与北极的关系,塑造中国北极活动的不确定因素,而白皮书则通过拉近中国与北极的关系证明中国在北极活动的合理性,争取中国在该地区的权益。不同的是,驱动“疏离—亲近”这一信息差别的因素在5.1.1节分析中呈现为中国国际角色,而此处是地理位置。

5.1.3 关于中国发展现状的表述

对于中国发展现状的描述(表2),CNN报道聚焦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其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受国际协定限制的问题。相关新闻突出展现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为指责中国在北极的所谓“扩张”、对气候变化负责等观点做出准备。而白皮书论述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北极活动的基础;作为贸易能源大国和北极游客来源国之一,中国对北极既有资源/能源的需求,同时也为北极发展做出贡献。同样围绕发展现状,CNN报道侧重营造中国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破坏”,而白皮书侧重介绍中国高速发展为世界带来的益处,所形成的信息差别是“破坏—贡献”。

5.1.4 关于北极区域国际关系的表述

关于北极地区的国际关系的描述(表3),CNN重点关注中俄、中美关系,偶尔提及中国与冰岛和挪威等国家的机遇性关系。其中,中俄之间是合作关系(“biggest client”“Chinese investment”);对于中美关系,除少數注意到中美合作关系(“our friends around the world”“positive and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外,CNN报道的主要论调是捏造、鼓吹中美竞争、甚至敌对关系(“rivals”“threats”),利用物质过程(如“battle”“bolstering”)建构中国高速发展对美国的威胁,试图合理化美国的相应行动。而白皮书对中国在北极地区与各个国家合作关系的描述较为平衡、富有层次感和渐变延展性。平衡是指除了CNN聚焦的中俄、中美关系之外,白皮书还描绘了中国与冰岛、英国、法国、日本和韩国的关系;根据不同目标国的政治体制、经济水平和社会发展背景,这些关系呈现出由浅到深的变化。国家间关系的层次性既体现在表达关系类型的名词词组中,如“dialogue”“annual dialogue”“bilateral dialogue”“high-level trilateral dialogue”,还表现在体现物质过程的动词词组中,如“set up”“launched”“conducted”等。这些动词词组和名词词组形成一个渐变体,展示了中国处理北极国际关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5.1.5 關于全球生态问题的表述

生态问题(表4)是CNN媒体塑造中国形象(尤其负面形象)的常用手段。CNN报道多次利用关系过程(如“is”)和同位语(如“the worlds biggest carbon emitter”“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greenhouse gases”)向读者传递中国是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污染国的信息,由此将气候问题的责任转嫁中国,并“警告”信息受众,中国在北极的活动存在污染风险。同时,CNN报道认为中国是处理气候变化问题的领导者,突出了中国的责任。白皮书中没有出现环境污染排位,但通过大量使用与生态相关的词汇(共124次,居首位,远远领先于经济领域的词汇,共41次)展示了生态环境保护在中国北极活动中的地位,并使用物质过程(如“protect”“promote”)表达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所做的实际行动,以此回应质疑和妄议。

综上,CNN报道和白皮书通过中国的国际身份和地理位置两个因素体现了“中国和北极的疏离”与“中国和北极的亲近”信息差别;通过中国发展现状、北极区域国际关系和生态问题三个因素体现了“中国为北极带来威胁”与“中国为北极做出贡献”信息差别,由此形成了各自的北极定位。CNN报道中,美国以所有者和领导者的姿态对北极各个领域进行规划设计,包括新的安全格局、经济增长、土著需求、冰川融化等问题,强调“美国在北极将要做什么”,目标是占有北极;白皮书介绍中,中国则以参与者和贡献者的立场处理北极事务,强调“中国可以为北极做什么”,目标是与北极地区和世界各国的和谐相处,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5.2 中国北极定位信息差别的驱动

CNN报道和白皮书在中国北极定位中所形成的两组信息差别受以下四个方面影响:

第一,全球扩张与形势需要。CNN报道打造中国的“超级大国”身份、强化飞速发展的经济现状,以此传递负面信息:中国在北极的活动是西方媒体眼中所谓的全球扩张战略的一部分。白皮书对中国国际身份和经济发展现状的描述合理论证其北极政策和行动,传递正面信息:中国的北极活动是推动时代和全球发展的客观需求。

第二,经济逐利与环保优先。CNN聚焦中国北极活动的经济方面,将受众关注点引导至中国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而白皮书则展示了环保在中国北极活动中的地位,并以实际行动支撑中国北极政策对环保的重视。

第三,竞争为主的中美关系与有差异合作的多国关系。CNN报道显示了美国对中国北极活动的关注,通常采取竞争、威胁甚至敌对的视角;而白皮书则放眼全球,以尊重合作为基础开展与各国有针对性的合作。

第四,西方丛林法则与中国儒道思想。在美国的意识形态中,有限的北极资源要通过竞争夺取,因此有强者与弱者之分,也有胜利与失败之分。中国的北极主张则传承了中国“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思想;“和”既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涉及国家之间的和谐,不过这些和谐是存在差异的(赵蕊华、黄国文, 2017;黄国文、赵蕊华, 2019)。

综上,要合理解释、积极践行中国的北极治理,首先应发现国家间的信息差别,寻找差别形成原因,并从国际地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推动协同合作。

6.结语

本文从生态话语分析路径出发,探索了生态议题下国际关系研究的背景、驱动因素和研究内容。相关讨论受到该路径的跨学科属性、主观价值倾向、广泛的分析对象以及以国家为目标的服务对象四个因素驱动。除了包含生态话语分析的基本研究内容外,生态议题下的国际关系探索还需重视信息需求,以及环境保护、政治部署、社会建设、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平衡两个关键内容。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家间的信息差别,并追溯其形成原因。

生态话语中的生态问题与国际关系研究是生态话语分析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话语的组成部分,强调研究的多面性和对比性。相关研究需要关注环保、政治、经济、外交、文化等多方面问题,在分析本国话语的同时探索他国相关话语,从而在了解国与国之间信息差别的前提下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高话语的有效度。

注释:

① 美国不同媒体各自倾向美国某个党派的观点,CNN也不例外。但是,本文的目的是展示如何挖掘生态话语中的国际关系,而非全面对比中美两国的北极话语。

参考文献

[1]Alexander, R. & A. Stibbe. From the analysis of ecological discourse to the ecological analysis of discourse[J]. Language Sciences, 2014, 41: 104-110.

[2]Bookchin, M. The Ecology of Freedom: The Emergency and Dissolution of Hierarchy[M]. California: Cheshire Books, 1982.

[3]Carvalho, A. Representing the politics of the greenhouse effect: Discursive strategies in the British media[J]. Critical Discourse Studies, 2005, 2(1): 1-29.

[4]Cook, G. “A pig is a person” or “You can love a fox and hunt it”: Innovation and tradition in the discursive representation of animals[J]. Discourse and Society, 2015, 26(5): 587-607.

[5]Doulton, H. & K. Brown. Ten years to prevent catastrophe?: Discourses of climate change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UK pres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2009, 19(2): 191-202.

[6]Fill, A. & H. Penz. Ecolinguistics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orient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A]. In A. Fill & H. Penz (eds.).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Ecolinguistics[C]. London: Routledge, 2018. 437-443.

[7]Goatly, A. Humans, animals and metaphors[J]. Society and Animals, 2006, 14(1): 15-37.

[8]Hajer, M. 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9]Halliday, M. A. K. New ways of meaning: A challenge to applied linguistics[J].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0, 1(6): 7-36.

[10]Huang, G. W. & R. H. Zhao. Harmonious discourse analysis: Approaching peoples problems in a Chinese context[J]. Language Sciences, 2021, 85: 101365.

[11]Milstein, T. Nature identification: The power of pointing and naming[J].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2011, 5(1): 3-24.

[12]Stibbe, A. Counter-discours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other animals[J]. Anthrozos, 2005, 18(1): 3-17.

[13]Stibbe, A. Animal Erased: Discourse, Ecology and Reconnection with the Natural World[M]. Middletown: Wesleyan University Press, 2012.

[14]Stibbe, A. Ecolinguistics: Language, Ecology and the Stories We Live By(2nd Edition)[M]. London: Routledge, 2021.

[15]陳潭, 张晓亮. 环境治理与生态政治——绿色中国的政策议程及其行动框架[J]. 甘肃政治学院学报, 2008, (1):27-31.

[16]范俊军. 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2):110-115.

[17]何伟. 关于生态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几个重要问题[J]. 中国外语, 2018, (4):1+11-17.

[18]何伟, 耿芳. 英汉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话语之生态性对比分析[J]. 外语电化教学, 2018, (4): 57-63.

[19]何伟, 刘佳欢. 多元和谐,交互共生:生态哲学观的建构与发展[J]. 山东外语教学, 2020, (1): 12-24.

[20]何伟, 魏榕. 国际生态话语之及物性分析模式构建[J]. 现代外语, 2017, (5):597-607+729.

[21]黄国文. 论生态话语和行为分析的假定和原则[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7, (6): 880-889.

[22]黄国文. 斯提比生态语言学研究述评[J]. 鄱阳湖学刊, 2018, (1): 42-47+126.

[23]黄国文, 赵蕊华. 什么是生态语言学[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9.

[24]苗兴伟, 雷蕾. 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生态话语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9, (1):13-22.

[25]王彩波, 屈冬梅. 绿色政治:将自然关怀与环境思维引入政治维度[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8, (3):146-152.

[26]王瑾. 生态话语分析: 话题、特征及启示[J]. 外语教学, 2020, (4):30-35.

[27]文秋芳. 国家话语能力的内涵——对国家语言能力的新认识[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66-72.

[28]赵蕊华. 基于语料库的生态跨学科性及学科生态化表征研究[J]. 中国外语, 2018a, (4):54-60.

[29]赵蕊华. 基于语料库CCL的汉语语言生态研究——以“野生动物”为例[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8b, (5):12-20+147.

[30]赵蕊华.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中国不同时期生态建设对比研究——以2001年和2018年《中国日报》生态文章为例[J]. 山东外语教学, 2020, (1): 33-45.

[31]赵蕊华, 陈瑜敏. 生态语言学视角下中国新生态故事研究[J]. 外语学刊, 2021, (4): 18-25.

[32]赵蕊华, 黄国文. 生态语言学研究与和谐话语分析——黄国文教授访谈录[J]. 当代外语研究, 2017, (4):15-18+25.

[33]赵蕊华, 黄国文. 汉语生态和谐化构建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分析[J]. 外语研究, 2019, (4): 44-49+108.

[34]赵蕊华, 黄国文. 和谐话语分析框架及其应用[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1, (1): 42-53+159-160.

(责任编辑:葛云锋)

收稿日期:2022-08-11;修改稿,2023-06-22;本刊修订,2023-08-27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研究项目“中国——北极五国之北极话语体系比较研究”(项目编号:20YJC7401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蕊华,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功能语言学、话语分析、生态语言学。电子邮箱:zhaorh5@mail.sysu.edu.cn。

引用信息:赵蕊华.生态话语分析拓展之国际关系研究——以中国北极定位分析为例[J].山东外语教学,2023,(5):25-37.

猜你喜欢

国际关系
以全局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
浅析中日关系之间的文化交流
浅析中日关系之间的文化交流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中的均势思想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宗教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和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霸权秩序”的国际关系多维度视角探析
浅议英联邦诸王国的主权沿革
担和平崛起大国形象,建和平稳定中日关系
新媒体视野下国际关系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