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研究”专题
2023-11-21胡安江
如果我们认同浦安迪教授“文学即叙事”“叙事即讲故事”的观点,那么我们似乎可以说,文学的恒久魅力就在于它极具代入感的“叙事”,每个人都能在作者所营造的文学世界里找寻到自身和他者被讲述的影子。当然,倘若从“讲故事”的一般意义上理解,文学从另外的侧面正好代表了我们参与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那么,中国作家如何讲述自身的世界并想象他者的世界?中国文学如何参与并建构世界文学?中国文学又是如何被世界理解与对待?中国文学与世界之间如何进行跨域时空的语际转换和文明互鉴?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也许需要从译介与传播中去寻求答案。我国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的人文交流活动为当下及未来中国文学的译介与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契机。民心相通,文学为桥。文学以直击心灵的情感力量在民心相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客观而论,近些年关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的研究备受关注且炙手可热。个案研究有之,实证研究有之,宏观微观中观的研究亦有之,但大多仍旧集中在传统的翻译技巧、翻译策略、译者模式、译介模式、读者评价、馆藏数据、销售业绩、图书排名、文学奖项、文学赞助人等方法论和价值论探讨维度。相较而言,对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的受众研究、效果研究、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区域国别研究、经济学研究、艺术学研究、心理学研究、社会学研究、民族学研究、戏剧与影视研究、出版研究、知识产权研究、媒介融合研究等本体论和认识论问题以及相关的知识图谱、认知边界、理论范式、话语体系、技术逻辑却探讨甚微。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是研究者自身的知识图谱和认知边界所致,另一方面却也充分暴露出有关各方在推动中国文学译介与传播方面还远未形成合力的严峻现实。与此同时,正是由于多学科的“交叉”“跨界”与“融合”,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研究始终游离在中国文学、传播学、翻译学、比较文学、海外汉学等各个学科之间。这种“一直存在却始终难成气候”的学科身份,使得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国际传播研究在知识生产、理论建构与范式转型方面始终后劲乏力。
本专题的三篇文章,则是在这些乏力领域的可贵尝试。王树槐基于并发展了法国形象学家巴柔、莫哈、曼海姆、狄泽林克等人的理论视角,从正文本和副文本两个维度分析了企鹅版《浮生六记》英译本中译者实证主义论述以及译者集体想象物中意识形态和乌托邦分别呈现的古朴纯厚、异国风情的中国形象。陈大亮从巴赫金、伽达默尔、伊瑟尔等人的对话理论、读者反应理论以及叙事学的相关视角出发,聚焦探討小说翻译的对话模式,并将隐含作者、隐含译者、意向读者、隐含读者、叙述者、听叙者引进到对话理论中,描写译前、译中与译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对话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有力拓展了翻译对话理论。周俊平、胡安江则探讨了法国翻译界在译介中国新时期文学过程中的“思想与美学并重”“地方性与世界性兼顾”的译介原则以及翻译成就,同时以达姆罗什的“世界文学”说和朱利安的“间距”说为参照,探讨偏激功能主义翻译观及其危害,并主张建构以异质性文学文化之跨文化互文性为根本内涵的“世界文学”与中国文学“走出去”之间的意义关联。三篇文章有立有破,破立结合。既有理论建构,亦有理论解构,既着眼于知识生产加工过程的条分缕析,又着眼于知识重构与再传播过程中理论话语与研究范式的整合重构,为本领域的研究进行了范式与方法上的积极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