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构建理路
2023-11-21程雅乐朱振武
程雅乐 朱振武
[摘要] 朱振武是上海市二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负责人,社会兼职有(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小说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等多种,是国家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和国家重点项目“当代汉学家中国文学英译的策略与问题”首席专家。本次访谈,他分享了多年来从事中外文学研究的治学心得,详细介绍了“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掘进路径、理论内核、深层内涵及其批评实践。“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成功建构是对此前学界一定程度上存在的过度西化、话语缺失等问题的有力反拨,标志着中国非洲文学研究新的转向,是中国非洲文学研究与全球非洲文学研究的成功接轨。
[关键词] 中国非洲文学学;“非主流”文学;四大流散理论;非洲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 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献编号] 1002-2643(2023)05-0001-09
The Rational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frican-literaturology: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Zhu Zhenwu[JZ)]
CHENG Yale ZHU Zhenwu
(College of Humanities,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34, China)
Abstract: Zhu Zhenwu is a second-level professor in Shanghai, the head of the State Key Disciplin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nd World Literature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a doctoral supervisor, a postdoctoral supervisor, the director of the Foreign Literature Research Center of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he head of the Innovation Team of Diversity of World Literature and Mutual Learning of Civilizations in Shanghai, and the chairman of the Novel Research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Comparison Society (China), etc. He is the chief expert of the national major project “History of African English Literature” and the national key project “Strategies and Problems of Contemporary Sinologist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to English”. In this interview, he shares his experience in Chinese and foreign literary studies over the years, and introduces in detail the digging path, theoretical core, deeper connotation and critical practice of “Chinese African-literaturology”. Th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African-literaturology” is a powerful counterpoint to the problems of excessive westernization and lack of discourse that existed to a certain extent in the previous academic circles, marking a new turn in the study of African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a successful convergence between the study of African literature in China and the global study of African literature.
Key words: Chinese African-literaturology; “non-mainstream” literature; the four diaspora theories; theories of Africanness
程雅乐(以下简称程):朱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大家都注意到,您的研究兴趣广泛而精深,从文学翻译到文化对外传播到中外文学文化比较研究,甚至是诗歌创作,各方面都游刃有余,成功实现了多重跨界。近年来您特别关注非洲文学,在非洲文学这片沃土持續深耕,产生了重要影响。请问您是如何在众多的研究中明确方向,又特别聚焦非洲文学的呢?
朱振武(以下简称朱):治学之路崎岖艰难,更多时候需要与自我深度对话。因此,发掘自己真正的研究兴趣点,激发高度的学术热情,并将之内化为持续的行动力才能支撑一名学者走得更远。研究非洲文学的想法其实酝酿已久。我读博时主攻的方向是英美文学。随着思考的深入,我逐渐关注到英美文学之外的其他国别文学现象,对“世界文学”概念的外延和纵深有了新的认知体悟。2012年,我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第二届专题研讨会上提出了“非主流”英语文学的概念,简单地理解,就是指英国和美国之外的英语文学。我在《中国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研究导论》中谈到,“非主流”英语的源起和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即从起初英国文学的一枝独秀,到美国文学崛起后的花开两朵,再到爱尔兰、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新西兰、马来西亚、南非、尼日利亚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等有着强劲势头的英语文学的众声喧哗,再到沃莱·索因卡、纳丁·戈迪默、德里克·沃尔科特、维苏·奈保尔以及库切和爱丽丝·门罗等“非主流”英语文学作家先后斩获文学大奖,呈现出“喧宾夺主”的势头(2013:4-5)。我对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的观涉探讨,其中已涵盖了非洲英语文学的范畴。关注处于边缘地位的“非主流”英语文学,发掘被“边缘”遮蔽的文学存在,这不仅是对最基本的学术伦理的遵守,是对求知求真求美的更高学术价值的追求,是绘制世界文学新版图的需求,也是实现文化多样性和文明互鉴的使命担当。
接下来的几年里,我陆续主编和撰写了《非洲英语文学研究》《非洲国别英语文学研究》和《非洲英语文学的源与流》,积极推动非洲英语文学的研究和评介工作。这三部非洲文学系列著作各有侧重,但内在精神一脉相承,即均站在中国学者的立场体察非洲大陆林林总总的文学现象,爬梳非洲英语文学现象的肇始、发展和繁荣历程,探讨文学生成的内在与外部机制。《非洲英语文学研究》(朱振武,2019c)对非洲英语文学进行历史回顾和现实思考,观察殖民历史对近现代非洲民族国家发展的影响,针对具体非洲文学作品的主题意蕴、艺术表征及理论批评等话题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展示我国非洲英语文学研究的理论介入现状,深度感受非洲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非洲国别英语文学研究》(朱振武,2019a)规划和出版的初衷是要对国内关于非洲各国别英语文学研究取得的成就进行阶段性总结和反思,为更高水准、更开阔视野的非洲英语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起点,绘制新的蓝图。这部著作以南非、尼日利亚和肯尼亚三个国家的个案研究辐射南部、西部和东部非洲整体的英语文学及其研究状况,在此基础上另外添加了津巴布韦、索马里、博茨瓦纳、冈比亚和喀麦隆五个具有突出文学代表性的国家,力图为读者勾勒非洲整体的文学样貌。《非洲英语的源与流》(朱振武,2019b)则从“非主流”英语文学谈起,随着话题的深入逐渐将关注面收束至“非洲英语文学”,同样以南非、尼日利亚、津巴布韦、肯尼亚四个非洲文学大国作为文学样例,思考非洲英语文学发展衍生的具体路径,由此凝练出非洲英语文学的三大流散表征——异邦流散、殖民流散、本土流散,最后对我国的非英美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加以总结反思。2019年,我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随后的三年多时间里,我撰写了一批论文,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史哲》等重要杂志发表,进一步推进自己的三大流散文学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第四大流散理论,即“宾土流散”(Been-to)理论,进而提出非洲性理论,推动非洲文学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我们还凭借“非洲文学研究丛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中期成果)获批2023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这套丛书共十卷,已经付梓。我们倍感压力,不敢懈怠分毫,尽最大努力做田野调查,做到拾遗补阙,将那些不为学界所熟知的非洲文学囊括其内,力求多角度、多层次涵盖非洲国家文学的方方面面,为中国非洲文学研究尽绵薄之力。
程:如此丰硕的学术成果背后必然凝聚着您和您团队的巨大心血。从以英美为代表的英语文学,到“非主流”英语文學,再到非洲文学,您的研究浑涵贯穿,渐成一家之言。您对非洲文学史的阶段递嬗和具体作家文本熟稔于心,在钻研非洲文学的过程中既有全局性的方向把控,博观约取,又能埋头田野获取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具体入微,真正做到了学术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有机结合。
朱:谢谢你的评价。从所谓的“主流”到“非主流”英语文学研究,是我一直思考和前进的方向,其中蕴含着我对非洲文学研究学理向度的三层理解。第一个向度,是从主流文学到非主流文学的向度。主流与“非主流”,就像经典与通俗一样,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来都是动态的,是可以相互转换。第二个学理向度,是从单一文学走向多元文学的学理向度。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第三个向度,是从第一世界文学到第三世界文学的学理向度。从歌德提出所谓的世界文学,到如今西方人眼中甚至我们学界所接受的世界文学,都不是世界文学的本来面目,更不具备世界文学文化多样性。由此,我提出“三个世界文学说”,主张重新思考世界文学版图的划定和世界文学基本概念的界定等问题,重建世界文学文化新秩序和新版图。在全球化的当下,区域国别间的人口流动与文化交往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学术界争论已久的流散文学的名与实及其概念的内延和外延等问题,重新阐释流散文学的边界和核心等问题。
程:我注意到刚提到了“流散文学”这一在您研究中极具学术重量和意义的关键词。拜读您的各类论著不难发现,您近年来尤其关注非洲文学的流散表征,围绕“流散性”“非洲性”“去殖民性”等重要概念发表了数量可观的非洲文学系列论文和专著。如今,这些思想正逐渐汇聚壮大,形成一个充满生命力的新兴文学理论体系,即您正在努力构建的“中国非洲文学学”(朱振武,2021)。可否请您详细介绍一下这个理论?
朱:“中国非洲文学学”这一理论概念,可谓是千呼万唤始出来。非洲文学研究是一个宏大且深刻的时代命题,在向非洲文学掘进的过程中,我愈发意识到中国学人在国际非洲文学研究中存在的文化失语和自信缺失,部分学者过度尊奉西方文学理论,唯西人外人马首是瞻,不免陷入民族虚无主义的危机之中。不少研究更是缺乏问题意识,存在生搬硬套理论的现象,对小说文本、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论证不够扎实和细致。这种隐形的学术危机和失衡的学理格局割裂并抑制着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的稳健发展,中国学界亟须迎来理论批评的新风,中国学者亟须有意识地构建基于中国本土经验的超越西方视野的理论学说,设计富有中国特色的非洲文学话语体系、理论框架和论证逻辑。于是,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想法萦绕我的脑中,成为我这几年研究中不断摸索完善,不敢停歇的神圣使命。
2011年,我在主办了“新千年外国文学热点研讨会暨研究生外国文学教学走向与出路问题全国学术研讨会”后接受了《文汇读书周报》的专访,采访标题为《均衡吸纳各国文学文化的精神》(蒋楚婷、朱振武,2011)。当时我提出“均衡吸纳说”,认为英美国家研究者的声音不代表我们的声音,中国学者应立足于本土文学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强调,我们中国学者应该均衡吸纳各国文学文化的精髓,多层摄取、广泛吸收,增强对其他国家文学文化的关注和研究,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此后,我将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非主流”文学研究和非洲文学研究,对“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建构的相关思考更加明晰,愈发感叹非洲文学这片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2019年,我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流散文学的时代表征及其世界意义——以非洲英语文学为例》(朱振武、袁俊卿,2019),创造性地提出并阐释“徙移”概念,对传统的“流散”(Diaspora)一词进行解剖、疏证,最后从“流散”的概念流变及其共性中得出结论:“流散”的本质是跨越国界之后引发的异质文化冲突,“流散”的概念需要重新被审视和界定。由此,我在文章中首次提出“三大流散”理论,将非洲作家总体划分为三大类,即本土流散作家、异邦流散作家和殖民流散作家。异邦流散作家是指实现了地理位置的徙移尤其是到了发达国家留学、生活、工作的非洲作家;本土流散作家指未曾徙移但处于异质文化的包围而心灵在本土流浪的非洲本土作家;殖民流散作家特指在非洲安居下来的白人及其后代作家。在“三大流散”的基础上,我还观察总结了另外一种常见于非洲归国青年“宾土”文学的“异邦本土流散”。这四种流散类型之间有同也有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拥有某种程度上的重合面,均面临着不同文化尤其是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流散文学不一定都是跨国界的,某些非洲作家在流散之前出版的作品和流散之后完成的与母国密切相关而跟寄居国无关的文学,同样可以归为流散文学的行列。这种文学认知对于深化流散概念和流散文学的理解以及促进流散诗学的建构具有积极作用,对于世界文学的一些新现象和新形态的重新界定和认识也有裨益和启示。同年,我在“非洲及非洲流散文学经典的生成与传播”(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讨会上,倡议“构建中国自己的非洲文学学”,并就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相关热点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引发在场学者的热烈反响。
2021年,伴随东非坦桑尼亚裔作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摘得诺贝尔文学奖桂冠,国内学界又掀起了新一轮的非洲文学研究热潮,对非洲作家的关注和研究迎来新高。紧随诺奖热点,我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文章《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从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获诺贝尔文学奖说起》(朱振武,2021),强调中国学者要形成独立的审美判断,以开放的精神、包容的心态、平视的眼光和共同体格局重新审视和观照世界文学及其文化价值。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和研究风潮,我顺势提出“文化共栖共生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和”的文化理念和对待世界文明的四条基本原则,即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尊重各国各民族文明,正确进行文明学习借鉴,科学对待文化传统。我在文末总结,多元文化共栖共生,互相借鉴,共同发展,和而不同,相向而行,才是现在世界文学文化发展的正确理念。一年后我又在《中国社会科学》中文版发表长文《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朱振武、李丹,2022),并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同步发表论文,题为“The Africanness of African Literatures and New Patterns in Human Civilization”(《非洲文学的非洲性与文明新形态》)(Z. & L.,2022)。我在文章中重磅推出中国非洲文学学的“非洲性理论”,呼吁“文学文化共同体”的创立。非洲性,简单来说,指的是非洲及非裔人民对源自非洲大陆历史文化的深层认同和对那片故土的深层依恋,是其秉持自我、消弭隔阂、牢记历史但又眼望前方的文化特质。非洲文学的非洲性正是基于这种文化共同体认同的书写表征。2021年的非洲文学年,集中展现了非洲性在当代非洲书写中的新型多样文化内涵,即具有去殖民性、流散性和混杂性的对话性意识。去殖民性、流散性和混杂性的交融和互动使非洲文学和其他非主流文学得以跨越时代隔阂、地域差异和种族嫌隙进而实现真正的文明多样性成为可能,使得“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人类摒弃成见和偏见、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尊重彼此、尊重差异、共生共栖、一起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成、发展与繁荣成为可能。
程:非洲文学体量庞大,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象征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多样化发展。中国与非洲友谊源远流长。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迄今,中非文学文化交流不断深入,一代又一代中国学者投身非洲研究,艰难探索,将大量的非洲文学经典引入国内。然而由于非洲大陆复杂的文化历史,中国学界对非洲的研究仍有不足,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朱:目前中国与非洲文学的交流确实存在困境。尽管中非交往历史悠久,中非关系的持续升温使得国内对非洲文学的研究不断深化,但我们对部分非洲国家的认知仍然存在大量空白。我在《文史哲》2022年第6期刊发的《中非文学的交流误区与发展愿景——关于〈雷雨〉在尼日利亚的归化改编》(朱振武,2022)中也探讨了这一问题。较长时间里,中非都曾难以摆脱西方的文化遮盖和话语建构,中非之间的文学交流不光受制于西方话语,还受制于西方的出版渠道。中非交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结构性误读,基于此,我总结出“辗转体认说”。由于中非双方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较深,且长期处在西方话语的构建之中,文学交流易于陷入新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的话语陷阱,在文化接受的过程中需历经辗转方能体认,而这样的辗转隐含着一定的误读和误导风险。中国、非洲、西方世界三者之间形成了一个“他者”的三角:中国和非洲同为西方人眼中的他者,而处于中心地位的却是西方。中非文学交流的渠道和内容还不能完全自主,文学间的相互体认还明显受到西方中心主义的种种影响,形成辗转体认或假道周转的现象。这种局面亟待改变,需要引起国内学者的关注和警惕。
至此,中国非洲文学学的理论体系初具雏形,三大流散理论与非洲性理论构成了中国非洲文学学最核心的理论要义,与“非主流”英语文学说、三个世界文学说、“文学文化共同体”“均衡吸纳说”“文化共栖共生说”和“辗转体认说”等重要概念一同支撑起中国非洲文学学的理论框架,丰富了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理方法和话语体系,成为中国学者自己创建自己文学理论和话语体系的一个样例。
程:感谢朱老师的悉心分享!您的学术聚焦和视点转换,在我看来是一个不断发现并回答“真问题”的过程。“非主流”英语文学说标志着您学术研究的重要转向,三大流散理论是从外部向内部的多维审视,而后续的非洲性理论则是从内部向外部的学理观照,纵横捭阖,功力精深。在您相继于《中国社会科学》发表三篇雄文,喊出“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这一振聋发聩的口号之后,国内学者也热烈响应,积极跟进这一前沿话题,可否请您就目前了解到的国内学界的反馈情况简单谈谈?
朱:好的。人文学科的理论重在勾勒,通过观察文学个案寻找文学内部的普遍性规律,借由文学批评和理论建构挑战旧有的学科边界,确立新的话语秩序,而最理想的状态是以理论批评反哺实践,开辟出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新兴领域。
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的成功构建,是对非洲文学研究困境的反思,也是对新的研究趋势做出的回應。中国非洲文学学的相关理论能够在国内外学界掀起一阵讨论热潮,收获如此反响,实属我的意料之外。各位学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受宠若惊,是对我以及我们中国非洲文学研究群体的肯定和期许。
首先,国际核心期刊ANQ(A&HCI)预计开辟专栏,发表12篇中外学者的学术论文,专门讨论我所提出的创新概念、相关理论、应用价值等非洲文学核心问题。其次,国内期刊诸如《外国文学研究》《外国文学》《人文杂志》《外语教学》《燕山大学学报》《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外国语文》《山东外语教学》《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外国语文研究》等开辟非洲文学主题专栏,刊登非洲文学研究最新成果。与此同时,国内期刊召开多场笔会,众多外国文学学界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的研究特色,针对中国非洲文学学涉及的各类理论术语进行阐发。《外国语文研究》以“中国非洲文学学与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为题发表专题笔会,孙毅、蔡圣勤教授主持,王卓、石平萍、黄晖、高添、卢敏、杨中举、高文惠、姚峰、冯德河、杨昕等专家学者对中国非洲文学学涉及的“三大流散”理论和“非洲性”理论进行阐发拓展,深入非洲文学内部进行实践与推广,对“三大流散”理论和据此提出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给予高度评价和认可(孙毅、蔡圣勤,2022)。《山东外语教学》以“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为题发表专题笔会,罗良功、黄晖教授主持,郭英剑、生安锋、尚必武、李保杰、张帆、陆怡玮、刘略昌、綦亮、高静、叶晓瑶等专家学者结合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框架内的各项思想,从外部出发,对拉美裔美国文学、华裔美国文学、非洲德语流散文学、阿拉伯流散文学、新西兰文学、加拿大非裔文学、苏格兰裔加拿大文学和日语流散文学等各类流散文学现象展开广泛讨论,揭橥外国文学学界最新趋向和热点问题(罗良功、黄晖,2023)。此外,《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以“中国非洲文学学与非洲文学的批评路径”为题发表专题笔会,王卓、孙晓萌教授主持,罗良功、徐彬、蒲若茜、黄坚、李实、汪琳、胡忠青、蓝云春、薛丹岩、褚一格等专家和青年学者从非洲戏剧、非洲法语、葡语等国别区域文学展开多维度研讨,对中国非洲文学学的理论术语进行逐一阐释和应用(王卓、孙晓萌,2023)。
除了期刊与笔谈,中国第一届、第二届和第三届非洲文学专题研讨会和“翻译中的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开辟子议题和专场,研讨中国非洲文学学提出的“三大流散”理论,在学术界和文化界引起强烈反响,《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报》《文汇读书周报》《文学报》等30多家主流报纸和多家主流网站对之进行专题报道。在短时间内引起广泛关注,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外国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官方公众号“中国学派”“中国社会科学网”“非洲文学研究”等十几家重要的公众号以及多家杂志、媒体转载。中国非洲文学学的理论效应在此基础上得以延伸,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建设的未来值得期待!
程:中国非洲文学学泽被既广,反响也大,这一理论的提出和构建,使得国内的非洲文学研究从割裂走向圆融,标志着新的非洲文学研究动向。成功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是迈向国际的重要一步,更是历史性的时刻,想请问您对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未来发展有何期许?
朱: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发表讲话:“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①。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洲文学研究理论,是大势所趋,必定离不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因此在设计规划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我也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研究的哲学根基和理论指南,应用于批评实践,希望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能朝着更加健全优化的道路发展,呈现中国气象。
以我今年刊载于《外国文学》第3期的文章《马克思主义与尼日利亚本土流散作家》为例(朱振武,2023)。马克思主义进入非洲后,长效改变了当地的政治场域和文化形态,影响了尼日利亚的图图奥拉(A. Tutuola)、奥基格勃(C. Okigbo)、奥索菲桑(F. Osofisan)和阿契贝(C.Achebe)等一系列本土流散作家的思想和创作。作为非洲第一大经济体,尼日利亚孕育了一众出色的作家,也成为马克思主义进入非洲后的思想重镇。从初步认知到深刻理解,从狂热追求到矛盾书写,这些在自己的国家经历着文化冲突和身份困境的作家在其创作中表达了各自的马克思主义观,展现了对非洲现实问题的不同洞见。
图图奥拉通过对尼日利亚民间传说和神话的改写,在创作中以一种隐喻的方式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呈现出一种具有个人风格的马克思主义创作观,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早期对非洲本土作家的影响,为马克思主义在非洲文学界的传播与发展贡献了原始动能。继图图奥拉之后,尼日利亚涌现出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开始较为深刻全面地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和深层价值。这些本土作家以奥基格勃等人为代表,或是展现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解读,或是传递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狂热追随,抑或是在创作中显露出对马克思主义的另类诠释。也有很多尼日利亚本土作家如奥索菲桑看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分析和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积极效用,将马克思主义奉为创作指南,展现对马克思主义极度狂热的崇拜。这些生活在文化冲突的夹缝中的尼日利亚本土作家在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后,都极力擺脱昔日殖民主义的束缚,艰难地探索着人类生存的出路和民族发展的道路。这样的思想观念和文学倾向对非洲其他流散类型作家的创作和文学发展,以及整个非洲大陆的民族复兴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非洲的本土作家仍然为民族解放与复兴做着大胆的尝试和努力,并坚定地将独具本土流散色彩的马克思主义倾向融入到文学创作中,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非洲本土作家创作和非洲社会发展的影响。
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未来发展需要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将中国非洲文学学构建并完善为具有系统性、科学性、思辨性的理论范式,是我迈入非洲文学领域的学术初衷和梦想,我想也将会是我们这代非洲学人的共同追求。
程:听了您的讲解,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非洲文学学,又与非洲本土深度融合,形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非洲间的双向甚至是多向循环。身为国内非洲文学研究的执牛耳者,可否请您为想要进入非洲文学或外国文学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提出一些宝贵建议?
朱:我时常在我的文章、讲座乃至日常授课时强调,我们从事非洲研究要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基点,要秉持中国学者的立场。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应该是:实实在在,扎扎实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以我为中心的,站在自己的立场和出发点、基于事实和理据,有着自己的目的与旨归、对学术问题和文化差异进行客观判断的学术活动。中国的学科发展和文学批评要有自我,我们的学者要有突破,要有宽广的视野,要有跨界的底蕴、习惯和能力,要勇于跳脱桎梏,以强烈的创新意识和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自己的科研工作,确立自己的学术价值和不可替代性。最后,我想以两句话作结,送给大家:
熟读古今书,通晓中外体。
博采百家长,自然成自己!
程:谢谢朱教授!正如您所言,“博采百家长,自然成自己”,您对非洲文学的发展态势及未来走向做出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也为相关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导向。您以求是的精神和求知的方法带领研究团队勇攀学术高峰,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非洲文学研究与世界文学研究相接轨。中国非洲文学学架构宏伟、视野开阔,中国非洲文学研究在此影响下必将迎来新的辉煌。非常感谢您的分享!注释:
① 参见https://www.gov.cn/xinwen/2022-04/25/content_5687105.htm.[2023-09-10]
参考文献
[1]Zhu, Z. W. & L. Dan. The Africanness of African Literatures and New Patterns in Human Civilization[J].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2, 43(3): 113-127.
[2]罗良功, 黄晖.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J]. 山东外语教学, 2023, (1): 75-84.
[3]蒋楚婷,朱振武. 均衡吸纳外国文学文化的精神[N]. 文汇读书周报, 2011-12-30.
[4]孙毅, 蔡圣勤.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学术研究的理论创新”笔谈[J]. 外国语文研究, 2022, (6): 1-10.
[5]王卓, 孙晓萌.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非洲文学的批评路径[J].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23, (4): 36-49.
[6]朱振武. 非洲国别英语文学研究[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a.
[7]朱振武. 非洲英语文学的源与流[M]. 上海:学林出版社, 2019b.
[8]朱振武. 非洲英语文学研究[M]. 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9c.
[9]朱振武. 揭示世界文学多样性,构建中国非洲文学学——从坦桑尼亚作家古尔纳获诺贝尔奖说起[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10-22.
[10]朱振武. 中非文学的交流误区与发展愿景——关于《雷雨》在尼日利亚的归化改编[J]. 文史哲, 2022, (6): 138-149.
[11]朱振武. 马克思主义与尼日利亚本土流散作家[J]. 外国文学, 2023, (3): 43-54.
[12]朱振武, 李丹. 非洲文学与文明多样性[J]. 中国社会科学, 2022, (8): 163-184.
[13]朱振武, 刘略昌. 中国非英美国家英语文学研究导论[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3.
[14]朱振武, 袁俊卿. 流散文学的时代表征及世界意义——以非洲英语文学为例[J].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7): 135-158.
(责任编辑:翟乃海)
收稿日期:2023-03-05;修改稿,2023-07-20;本刊修订,2023-08-20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非洲英语文学史”(项目编号:19ZDA296)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程雅乐,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洲英语文学。电子邮箱:chengyl02022@163.com。
朱振武,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师。研究方向:英语文学文化、中外文学文化关系和翻译学。电子邮箱:fredzzw2002@163.com。
引用信息:程雅乐,朱振武.中国非洲文学学的构建理路——朱振武教授访谈录[J].山东外语教学,2023,(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