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国情怀导向的“地理+语文”学科融合教学策略探索

2023-11-18陈秋园贾艳红

教育观察 2023年26期
关键词:跨学科家国研学

陈秋园,贾艳红,张 雨

(广西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教育目标不再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而将教育重点转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要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1],表明家国情怀的培育已成为新时代教书育人的重点。许多学者针对课堂教育中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展开了广泛研究,如郑益班等人提出采用主题式教学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家国情怀[2],林锶怡等人探究了在地理课程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培育家国情怀的策略[3]。

地理学科以其生活性、实践性强等特点成为实行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载体,采用“地理+”的跨学科融合方式促进中学生情感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校的家国情怀教育多在单一学科中进行,缺乏学科协同教学经验,本文从“地理+语文”的学科融合教学视角探讨家国情怀培育的实践路径,为中学地理教师开展学科融合教学提供教学参考思路。

二、家国情怀含义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演变中总结的精神力量。家国情怀深深地根植于华夏民族的血脉,是中华民族虽身处苦难险境但终能不败的动力源泉。家国情怀教育在不同学科中各有侧重点,在地理学科中着重体现为形成关注地方、国家和全球地理问题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意识。[4]

(一)对自身和家庭的认同感

家国情怀是指个体对其身份及周围环境的认同感,体现为个体能够了解和认同生活环境、家庭环境并努力让其变得更好。[5]正如《礼记·大学》所言:“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承担家庭责任,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在家庭中传播地理理念,使家庭纽带更为紧密。

(二)对家乡和国家的归属感

家国情怀还是个体对家乡、国家的强烈归属感,表现为个体对家乡、祖国所承载的文化历史的赞扬和热爱。个体不仅要了解基本乡情、国情以及基本国家政策,还要尝试用习得的知识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家乡和国家的发展理念与政策等,增强政治敏锐性。

(三)对社会和地球的责任感

家国情怀也是个体对社会和地球的责任感,表现为热爱和保护人类生活的地球并努力寻求改善环境问题的方法。地球是人类共同且唯一的家园,全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学生要了解当前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等新发展理念,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的关系。

三、采用“地理+语文”学科融合策略的必要性

(一)单一学科的限制

培养家国情怀的本质是培养个体对共同体意识的认可程度,促使个体发展相应的思想和理念[6],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范畴。地理课程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实施家国情怀培育的重要载体。但在实际教学中,地理课堂更注重科学知识的教育,缺乏对知识人文性的挖掘,学生难以将知识层面的素材转化为情感方面的领悟。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可以弥补学生情感体验方面欠缺的部分。因此,以地理课程为主体,结合语文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教学,可以有效建立素材内容与家国情怀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情感共鸣。

(二)国家政策的引导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跨学科教学的地位不断提高。《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指出,要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并强调要促进学生涵养家国情怀。[7]此外,语文学科和地理学科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了家国情怀教育,但两个学科的侧重点不同。语文课程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重视价值取向,强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8]地理课程侧重于引导学生探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促使学生形成保护地球家园的观念、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以及关心世界的态度。[9]因此,以家国情怀培养为导向,可以利用地理学科和语文学科的交叉点进行知识整合,为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三)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依靠单一学科的知识无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复合型人才。跨学科教学理念的提出进一步彰显出社会主义建设者必须具备跨越学科界限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能够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开展深入而广泛的合作。[10]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教学,强化课程间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

综上,利用“语文+地理”的学科融合方式进行家国情怀培育,既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要求,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四、采用跨学科融合教学培育家国情怀的途径

跨学科融合教学具有站在更高层次思考并践行各学科知识的意义和价值。[11]教师要准确理解跨学科教学的内涵和要求,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跨学科教学技能,以实现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等综合素养的目的。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研学旅行和主题活动三种途径对“地理+语文”学科融合教学方式展开探索,寻找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合力路径。

(一)课堂教学浸润

家国情怀的培养属于情感层面的培育,往往与触人心弦的文字相连,故在课堂教学中持续浸润是一种有效的培养方式。地理教材中涉及家国情怀的知识素材散布于各年级、各章节。这要求教师要将地理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与语文学科知识素材有效整合,落实相关素材的情感体验。

在地理课程中有效融入语文学科知识,不能简单地堆砌知识,而应寻找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地理教师要熟悉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留意其与地理学科相关的知识素材,通过查阅相关专业书籍、专业期刊扩展知识面。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地图等地理工具提高跨学科教学的效率。地理教师与语文教师分工合作进行协同教学也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方向。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下文以中国冬季的气温特征为例,说明地理课堂教学融合语文知识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相关教学设计示例如下。

【案例一】中国冬季的气温特征

探究一:不同地区的冬季景观

情境创设:同在冬季,我国各地的气温和景色并不相同,这在古诗词中也有所体现。具体来说,不同地区的冬季景观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因素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教师活动:展示描写中国不同地区冬季景色的诗句,提问诗句中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

①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②腊月南州不类冬,梨花飘粉小桃红。(华岳《冬晴》)

③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④抟风揽雾冬仍见,急霰翻霙晓未分。(皇甫汸《立冬日早朝值雪》)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描述诗句描绘的景象并推测其所处的地区。最后小组代表展示研究结果。

教师讲解:诗句①描写了一幅冰塞黄河、雪拥太行的景色,冰塞川、雪满山既是自然景观,也象征了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诗句②中的南州为今福建漳州,腊月指农历十二月,福建气候温润,冬天山地也没有被冰雪覆盖,仍是一片生机勃勃之景,甚至还能看见雪白的梨花和粉红的桃花;诗句③是杜牧在长安怀念美景如画的扬州时所作,冬季的扬州草木并未凋零,仍然是一片热闹繁华的景象;诗句④中霰指小冰粒,霙指雪花,明朝嘉靖时建都北京,从诗句中可知北京立冬日已是冰雪交加。

设计意图:学生能够从诗句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分析诗词中隐含的地理知识,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气候差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推动学生知识体系的完善,助力其家国情怀的培育。

探究二: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展示“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在图上找出诗句描写的地区,归纳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探究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的原因。

学生活动:在图上查找诗句描写的区域。标号后,按纬度从低到高排序为:②<③<①<④,按冬季平均气温从高到低排序为②>③>①>④。根据查找结果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讲解: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方的分界线为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南北跨纬度广,且冬季风的影响加剧了南北方的温差。

设计意图:借助地图,引导学生将诗句与地理知识融合,加强学生的地图素养和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与综合思维能力。

(二)研学旅行推进

作为我国教育改革新时期的热点之一,研学旅行已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措施。研学旅行有利于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12]教师应根据研学资源和研学地点科学合理设计研学路线,引导学生挖掘研学旅行对象背后的文化因素,寻找其与家国情怀的契合点。地理教师和语文教师要以培育家国情怀为目标统筹学科知识,以任务清单的方式列出研学的核心问题,建立起两门学科核心问题的关联性和逻辑性。

研学任务设置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学科间的明显界限。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实现跨学科教学的目的。下文以桂林市兴安县为例,探索教师在研学旅行中引导学生形成家国情怀的过程。

【案例二】兴安县研学旅行

活动主题:红色兴安,重走长征路

研学情境:广西兴安曾有民谣“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惨烈和悲壮的一次战役。兴安县是湘江战役的主战场之一,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如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界首渡口、光华铺阻击战遗址等,是桂林市重要的研学地点。

研学目标:感受兴安县的自然、人文景观和红色文化,了解湘江战役的重要意义,宣扬和铭记革命前辈的英雄事迹和大无畏精神,热爱祖国,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学科知识目标:地理学科,探寻当地红色革命文化,了解兴安县的地理环境特征,分析兴安县地理环境对湘江战役造成的影响,形成保护环境的观念;语文学科,汲取文学作品中的史学信息,了解湘江战役的故事,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与文化自信,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核心素养培养:地理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研学任务:如表1所示。

表1 研学任务清单

研学评价设计:为使评价内容更有针对性,应融合地理学科和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进行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具体来说,要根据学生研学过程中的表现及呈现的研学成果进行评价。

(三)主题学习活动展开

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将不同学科的知识串联起来。学习活动的开展是打破学科界限的有效措施,可以为家国情怀的培育提供新的方向。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跨学科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地理教师需要围绕学习主题,以地理课程知识为主干,以其他学科知识和技能为手段,发挥主题学习活动的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家国情怀教育主题学习活动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进行,活动目标和内容的设置要以情感培育为出发点,融入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和分析事物的能力。[13]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基于跨学科融合理念融合地理和语文的相关知识,以“节气与生活”为例,探索主题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方法与措施。

【案例三】“节气与生活”活动设计

学科知识目标:地理学科方面,学会绘制二十四节气时间表,了解二十四节气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应的时间和三候,用实例说明二十四节气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树立起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语文学科方面,查找诗句、图画等资料,加深对二十四节气认识与传统文化习俗的了解,举例说明每个节气对应的天气特征与传统文化习俗,促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树立文化自信。

核心素养培养:地理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语文学科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创造和思维能力。

活动内容:如表2所示。

表2 “节气与生活”活动内容清单

活动评价:立足于家国情怀培育的主题学习活动,其评价应指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由于活动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评价时要关注活动过程中学生个人表现和小组任务的完成度,对学生分工情况和呈现的作品进行评价,将学生个人成长表现和小组合作评价结合起来。

实施建议:地理教师、语文教师和美术教师共同参与指导,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将搜集资料作为前置任务,把学习成果展示作为课堂活动。

五、结语

家国情怀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同学科共同协作。在多元文化盛行的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刻不容缓。采用跨学科融合教学方式为家国情怀培养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地理教师突破学科限制,改进和拓展教学方法,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奋进的家国意识。

猜你喜欢

跨学科家国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家国两相依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家国情怀
研学之旅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