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023-11-18熊安邦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跨国警务公安

熊安邦

(湖北警官学院,湖北 武汉 430034)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 周年,截至2023 年1 月,中国已经同151 个国家和32 个国际组织签署200 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1]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就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调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加强“一带一路”建设,我们需要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离不开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和大量的法治人才,这其中就包括大批高素质的涉外警务人才。

一、涉外警务及涉外警务人才的内涵

(一)涉外警务的内涵

探讨涉外警务人才的培养,需要首先厘清什么是涉外警务人才,简单点说,涉外警务人才就是从事涉外警务工作的人才。涉外警务一般被界定为公安机关依法行使警察职权,对具有涉外因素的事务实施行政和刑事管辖活动的总称。在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中,凡涉及外国人、外国组织、外国国家及国际组织的事务,均被视为具有涉外因素。[3]笔者认为,涉外警务可分为狭义的涉外警务和广义的涉外警务,狭义的涉外警务主要包括外国人出入境管理、移民管理、涉外治安行政案件和与打击跨国犯罪、跨国追逃追赃等有关的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事项;广义的涉外警务是指除前述狭义的涉外警务之外,还包括国际警务情报交流、警务技术合作与交流、国际维和警务等非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方面的内容。本文所探讨的涉外警务主要是指狭义的涉外警务。

具体说来,涉外警务主要包括:(1)出入境管理和外国人管理,即中国人和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外国人长短期居留、永久居留、入籍、住宿登记、旅行、留学、就业等方面的管理;(2)涉外治安行政案件,包括外国人违反中国治安行政法规的案件以及中国人违反治安行政法规的案件中具有涉外因素的情况;(3)涉外犯罪,包括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的犯罪和在中国境内针对外国人的犯罪;(4)跨国犯罪,包括涉及中国的外国人跨国犯罪和中国人实施的跨国犯罪;(5)域外犯罪,包括外国人在外国对中国国家、企业或公民的犯罪以及中国公民在境外犯罪;(6)国际警务执法合作,包括跨国追逃追赃、中国海外利益保护、国际反恐警务合作以及联合国维和警务等。

(二)学科专业视角下的涉外警务

学科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是知识的专门分类以及规训制度。我国高等教育划分为13个学科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每个学科门类下还设有一系列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有一系列二级学科。如公安学就是法学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这是比较明确的,而公安学这一一级学科包括哪些二级学科没有明确规定。

从专业角度来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 版)在公安学类专业下设有23 个专业,其中就包括涉外警务专业,另外还有几个与涉外警务关系比较密切的专业,如边防管理、边防指挥、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等。可以说大多数公安学类专业不是以学科体系为基础来进行划分的,而是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来进行设置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学科分类基本就是专业分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复杂,更多交叉学科产生,所以很多专业设置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设置的。一般来说,研究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倾向于以学科分类为基础,而应用型大学的专业设置倾向于以社会需求为主。

从学科的角度来看,涉外警务是以公安学为基础,以法学为支撑,涉及国际关系学、国际政治学、外交学以及外国语言文学等学科的一个公安学下的二级学科。从专业设置的角度来看,涉外警务专业属于公安学类专业,主要培养从事出入境管理、外国人管理、办理涉外治安行政案件、涉外犯罪案件和跨国犯罪案件,开展国际追逃追赃等国际警务执法合作人才的一个专业。

(三)涉外警务人才的界定

在公安机关中从事涉外警务工作的人民警察可以称为涉外警务工作者,具有扎实的涉外警务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涉外警务工作经验的人员,可以称为涉外警务人才。涉外警务人才是法治工作队伍和法治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警务人才是涉外法治人才队伍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印发的《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 年)》提出“完善高等学校涉外法学专业学科设置。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力度,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涉外警务主要涉及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因而涉外警务人才也属于涉外法治人才。公安机关的涉外警务人才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涉外警务专门人才,他们是在出入境管理部门、国际合作部门工作的民警,即外事民警;另一类是具有涉外警务知识和技能,在公安机关其他部门工作的警务人才,如在治安部门经常从事管理外国人、办理涉外治安案件的民警,又如能办理涉外、跨国刑事案件的民警,这一类民警在禁毒、网安、经侦、刑侦等部门都有。

二、“一带一路”背景下涉外警务人才需求分析

2023 年4 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就调整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工作做出部署安排。其中就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三项工作原则,即服务国家发展、突出优势特色、强化协同联动。笔者认为,涉外警务专业就是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的学科专业。“一带一路”倡议在取得巨大成就和带来显著繁荣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安全风险方面的挑战,如人员、物资、资金和信息交流增加后,跨国犯罪、非法移民、跨国洗钱、跨境走私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包括涉外警务人才在内的涉外法治人才的需求都明显增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出入境管理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人才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出入境人员也不断增加。2022 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交通运输工具963.8 万架(列、艘、辆)次,出入境人员1.157 亿人次,其中内地居民出入境6463.5 万人次,港澳台居民4659.1 万人次,外国人447.3 万人次。[4]但目前妨害国(边)境管理违法犯罪活动也呈多发高发态势,犯罪手段不断翻新,且多与非法务工、出境参与电信网络诈骗、赌博以及边境地区毒品贩卖、走私、暴恐等违法犯罪活动交织。[5]据国家移民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国家移民管理体制改革5 年来,全国公安机关和移民管理机构共侦破妨害国(边)境管理犯罪案件7.02 万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8.7 万余人;依法查处“三非”外国人52.88 万人次,对其中符合法定情形的35.1 万人予以遣送出境。[6]目前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口岸边境稳定和出入境管理秩序的机构主要是全国移民管理机构。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包括全国出入境边防检查机构、边境管理机构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全国国家移民管理机构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专业毕业生,涉外警务人才的加入,有利于移民管理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

(二)打击跨国跨境犯罪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人才

目前跨国犯罪问题,如跨国电信网络诈骗、跨境网络赌博、跨国贩毒、跨国人口贩卖、走私等仍然比较突出。为打击跨国犯罪,相关办案单位需要积极开展国际执法司法合作,需要精通涉外警务知识的办案人员。

跨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方面,目前在柬埔寨、菲律宾、阿联酋、土耳其、缅北等国家和地区,仍有大量犯罪团伙向我公民实施诈骗活动。集团头目通过境外聊天软件,指挥境内人员从事APP 制作开发、引流推广、买卖信息、转账洗钱等各类违法犯罪,境内境外衔接紧密,跨国有组织犯罪特征日趋明显。[7]五年间(2018 年-2023 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利用网络实施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等犯罪71.9 万人,年均上升43.3%。协同公安机关从严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深挖幕后金主、严惩团伙骨干、全力追赃挽损,起诉19.3 万人。[8]

毒品犯罪方面,根据《2021 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境外毒品仍是主要毒源,2021 年缴获海洛因、冰毒、氯胺酮等3 类滥用人数较多的主流毒品17.3 吨,其中来源境外15.3 吨、国内囤积或制造2 吨,分占缴获总量的88.6%和11.4%,“金三角”地区仍是我国最主要毒源地,西南边境和东南沿海为主要流入地。[9]可见毒品犯罪具有很强的涉外性。

在治理打击跨境赌博方面,全国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持续采取最严厉的措施打击治理跨境赌博犯罪,不断巩固扩大打击治理成果,取得明显成效。2022 年共侦办跨境赌博相关犯罪案件3.7 万余起,打掉网络赌博平台2600 余个、实体赌场1100 余个,打掉非法支付平台和地下钱庄2500 余个、非法技术服务团队1200 余个、赌博推广平台1600 余个,一大批犯罪嫌疑人被移送审查起诉。[10]

在打击跨国跨境犯罪方面,涉外警务人才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涉外警务专门人才,二是具有涉外警务知识的警务人才,可能更多的是需要具有涉外警务知识的警务人才。

(三)开展国际追逃追赃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人才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但也为犯罪嫌疑人和涉案赃款外逃提供了便利。为了加大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力度,2014 年6 月,中央反腐协调小组设立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现为国际追逃追赃和跨境腐败治理工作办公室),自2015 年开始,每年开展“天网行动”,作为“天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公安机关在公安部的部署下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的“猎狐”专项行动。公安机关按照部署要求,全力缉捕各类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通过多种方式拓展追赃渠道,协助纪检监察部门开展对外逃职务犯罪嫌疑人的追逃追赃工作,配合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开展预防、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加大反洗钱力度。[11]2022 年,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猎狐2022”专项行动,共从境外抓获各类外逃经济犯罪嫌疑人700 余名,单笔个案追赃10 亿元人民币,为近3 年来个案追赃金额之最。[12]2019 年,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廉洁丝绸之路分论坛上,中国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以及工商学术界代表共同发起了《廉洁丝绸之路北京倡议》。《北京倡议》指出,当今世界,腐败破坏社会公平和正义,阻碍经济合作和发展,影响政府公信力和法治,腐败问题有组织、跨国境趋势愈加显现。公安机关在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而,也需要大量能参与办理国际追逃追赃案件的涉外警务人才。

(四)保护我国海外合法权益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随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步伐加快,对外投资合作领域逐步拓展,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海外利益几乎遍布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13]由于所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多变,各类境外安全风险事件时有发生,不仅对我企业境外经营造成影响,而且严重威胁我境外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威胁很多是来自诸如恐怖主义、暴力犯罪等非传统安全因素,如2021 年7 月14 日,中方企业承建的巴基斯坦开伯尔-普什图省达苏水电站项目出勤班车在赴施工现场途中遭遇爆炸,造成9 名中方人员遇难,另有28 名中国公民受伤。2022 年4 月26 日,巴基斯坦卡拉奇一所大学发生爆炸,致多人死亡,其中包括3 名中国公民。2022 年1 月,武装人员在尼日利亚中部尼日尔州绑架了在一个电力项目工作的3 名中国公民,并杀害了两名当地工作人员。[14]针对这些恐怖袭击和暴力事件,中国警方可与外国警方在促进双方情报和线索交流,推动执法安全合作,共同维护海外中国公民安全及权益发挥重要作用。派遣驻外警务联络官是公安机关履行保护中国公民海外安全利益的重要形式,驻外警务联络官在打击跨国犯罪和保护我海外安全利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越来越多中资企业机构人员会走出去、出国留学旅游的中国公民也会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的安全威胁也会越来越大,对涉外警务人才的需求也会增加。

(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大量涉外警务人才

2013 年3 月23 日,深刻把握时代潮流大势,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年来,其思想内涵不断丰富拓展。在实践中,中国从不同领域,沿不同路径,携手各国努力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新思路。[15]当今世界,恐怖主义、极端主义、跨国犯罪、毒品犯罪、人口贩运、武器走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给全球治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在应对非传统安全推动全球治理方面,我们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坚持全球事务由各国人民商量着办,积极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民主化,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搞双重标准。积极参与执法安全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贩毒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为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涉外警务人才,积极开展国际执法司法合作、参与联合国维和警务行动、推荐更多中国籍人才到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国际刑警组织等国际组织工作,参与到全球治理实践中去。

三、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一)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现状

1.专业设置情况

2023 年2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的文件,文件要求完善涉外法学相关学科专业设置,加快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法、国别法的涉外法治紧缺人才。涉外警务人才培养属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一部分,公安院校承担着涉外警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目前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类是本校开设涉外警务本科专业;另一类是本校未开设涉外警务专业,而是从全校所有公安专业中选拔一些外语较好、各方面综合素质较高、对涉外警务感兴趣的学生,与境外法律类院校联合培养,如山西警察学院和江西警察学院等,不过由于受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此类模式目前基本上都已暂停。

目前全国有8 所公安院校开设有涉外警务专业,其中公安部部属院校3 所,省属院校5 所,但在开设涉外警务专业的公安院校中,其办学层次、教学组织机构、专业设置方面也有差别。从办学层次来讲,有3 所部属院校开设有涉外警务硕士研究生教育或警务硕士涉外警务方向;5 所省属公安院校只开设有涉外警务本科专业。从专业名称来看,一般称为涉外警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还开设有移民管理、出入境管理等专业。从办学时间来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开设涉外警务本科专业时间较早,于2007 年就开设了涉外警务专业。从教学组织设置来看,有5 所院校设置有专门的涉外警务系(学院),3 所院校设置在治安管理系。从专业建设水平来看,有3 所院校的涉外警务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 所院校是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

目前涉外警务本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意识、创新精神和公安实战能力,具有国际视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良好的职业综合素养,能够适应公安工作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实战化要求,全面熟悉公安业务,系统掌握涉外警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公安机关涉外警务及相关公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格方面,从知识来讲,包括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关领域知识;公安工作的发展历史和基本情况,专业相关的公安业务知识、政策和法律法规;涉外警务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趋势。从能力来讲,包括从事公安工作的职业基础能力,从事公安业务工作的职业通用能力,从事涉外警务专业岗位的职业核心能力。从素质来看,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和身体素质。

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警体战训课和选修课(通识选修课和专业基础选修课)。专业基础课包括法学、公安学和涉外警务专业基础课,法学有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民法原理等,公安学有公安学基础理论、治安学、侦查学、公安技术基础、警务情报等,涉外警务的有国际法、警务英语视听说、警务英语读写译等。涉外警务专业课一般有涉外警务导论、国际关系与外交概论、出入境与移民管理、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涉外案事件处置、边防检查概论、跨国犯罪与防治等。警体战训课包括大学体育、警务技能和警务战术等。

(二)公安本科院校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专业出口有限,招生规模也受限制

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属于公安专业,毕业生参加全国公安联考,除了少数毕业生能在出入境管理系统、公安外事岗位就业,实现专业对口外,大多数涉外警务专业毕业生都是在非涉外岗位就业,从事一般公安工作,不能完全实现专业对口,至少在毕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能实现专业对口。省属公安院校一般限于本省招生,学生大部分是本省就业,因而省属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更难在本省实现专业对口就业。涉外警务专业学生在大三以后更注重的是公安联考的内容,在涉外警务专业课学习方面力度不够,人才培养的专业性显现度不高。

2.涉外警务学科专业还不够成熟

公安学是作为法学二级学科独立出来的一级学科,理论基础、知识结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涉外警务又是公安学这一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其成熟程度又不及侦查学、治安学等二级学科。学科专业不成熟体现在很多方面,如各类科研项目并没有单独设置公安学类的项目指南,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省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均没有设置公安学项目指南,而同为法学学科群下的一级学科如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都有单独的项目指南;又如权威核心学术期刊方面,公安学类的核心学术期刊少之又少。涉外警务的学科专业不成熟还体现在研究队伍不够庞大、师资力量不足、高水平教材短缺等等,这些不足给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涉外警务学科专业综合性较强,学习难度较大

涉外警务涉及公安学、法学、外语,就法学部分而言,法学涉及国内法、国际法,国内法既涉及刑事法律又涉及行政法律,既有实体法又有程序法。公安学涉及公安学基础理论、侦查学、治安学、网络安全与执法等方面的内容。涉外警务人才还需要有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需要了解熟悉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方面的知识。以反腐败境外追赃为例,不仅涉及国内法、外国法和国际法等法律知识,还涉及公安学、管理学、语言学、金融学、会计学、计算机学等多学科知识。[16]涉外警务的这一特点,对这一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本科阶段完成这一专业学习,真正做到学懂弄通难度较大。因为涉外警务专业综合性强,所以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除了公共基础课外,专业基础课包括法学课程、公安学课程、涉外警务课程等,加上警体战训课比重比较大,公安专业学生国防教育(军事训练)时间长、实习时间长,大四又要准备公安联考、专业综合模拟实训、毕业论文等,导致课程开设的时间段比较集中,学生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4.师资队伍数量不足,专业背景复杂

师资队伍的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但目前涉外警务专业师资队伍主要面临以下挑战:首先,涉外警务专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他们需要比较完备的理论知识结构体系,既需要熟悉公安学、法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涉外警务工作实际经验和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而这样的复合型的教师人才较少;其次,受到现有教师编制制约的情况下,完全从事涉外警务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队伍不可能太大,很难形成一些领域的专门团队;再次,由于公安学、涉外警务学科专业不够成熟,没有或者说很少有公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更没有涉外警务专业博士研究生进入到涉外警务专业教师队伍中来,很多新进教师都是外国语言文学、法学、国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背景,进入涉外警务专业教师队伍后,需要对自己的原有专业、研究方向进行调整,有的调整难度还较大、时间较长;最后,公安院校部分教师存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没有办案经历和体验,这有可能导致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四、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

(一)加强涉外警务学科专业体系建设

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专业是依托某一学科而建,所以首先要加大涉外警务学科建设的力度。如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司法部研究项目、中国法学会项目中增加公安学、涉外警务方面的课题,公安部在年度科研项目中增加一些涉外警务方面的软科学研究项目,调动研究人员的积极性,让更多涉外法治人才参与涉外警务问题研究。同时,搭建公安系统的涉外执法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学术交流平台,组建包括实务部门专家和院校学者教授在内的涉外警务执法的学术组织或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学术会议,共同探讨涉外警务执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及涉外警务执法人才的培养问题。

(二)创新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

可以丰富涉外警务人才培养形式,如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组建涉外警务领域学科专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国际刑警组织与警务联络方向和小语种涉外警务等特殊人才培养论证工作;又如浙江警察学院推进“本地国际化”理念,积极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浙江外国语学院联合开展涉外警务专业学生培养,选派学生赴浙江外国语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习;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建立了“国际刑警与警务联络方向”人才培养机制。如果涉外警务专业每年有两个区队招生规模,可以考虑设置涉外警务(出入境和移民管理方向)和涉外警务(国际警务执法合作方向)。上述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路径探索应继续深化与推广。

(三)完善公安专业课程设置

鉴于目前各类公安执法岗位的民警都有可能办理涉外或跨国案件,如具有涉外因素的治安案件、交通事故案件、外国人日常管理、跨国的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跨国人口贩运、跨国毒品案件、跨国追逃追赃等,所以可以考虑在治安管理、刑事侦查、网络安全与执法等公安本科专业中开设《涉外警务概论》《国际警务执法合作》等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或专业基础选修课,增加公安专业学生的涉外警务专业基础知识;同时,减少《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课时,将所有公安专业的《大学英语(四)》替换为《警务英语》课程,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扩大涉外警务专业人才队伍。

(四)改革涉外警务教学方式

第一,加强涉外警务实践教学,加强公安院校与实务部门的合作,包括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加强实训课程的课时,建设涉外警务智慧实训中心、开设涉外警务专业虚拟仿真课程等。加强涉外警务教师警务实践能力建设。安排专业教师到实战部门进行警务实践,参与有关涉外案件的办理、案情研讨等;同时,邀请实务部门实践经验丰富的警官到公安院校担任教官、进行讲座等。对于公安大学生来说,实践的形式既包括课程学习中的实习、实验、警务参与等实践教育,也包括校园内的文化实践活动、校园外的社会实践活动,还可以包括线上虚拟的专业警务实践活动、各类科技创新、创业等形式。[17]第二,建设涉外警务虚拟教研室,将全国公安院校中从事涉外警务专业教学与研究的教师聚合起来,组建全国性或区域性虚拟教研室。加强公安院校涉外警务专业教师间的教研交流,协同打造涉外警务精品教学资源库、优秀教学案例库等,推动学校间的互联互通,课程的共建共享。第三,充分利用与涉外警务专业密切相关的国际组织及其机构的网络培训课程,如国际刑警组织虚拟学院、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的电子学习平台等。第四,多组织学生参加警务英语大赛、英语情景剧大赛、模拟联合国大赛等,丰富教学方式,以赛促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结论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为维护国(边)境安全加强外国人管理、打击跨国跨境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中国海外合法权益维护国家安全、加强国际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需要我们加大对涉外警务人才培养力度。涉外警务人才作为涉外法治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要具备一般法治人才和警务人才应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知识素养、警体警务战术技能外,还应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烈的家国情怀、宽广的国际视野和世界胸怀、扎实的法学根底和法治思维、扎实的公安学知识和警务实践工作能力、良好的中英文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涉外警务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出口受限、学科专业成熟度不够、专业教师队伍力量较弱等方面的挑战。为提高涉外警务人才培养质量,有效应对涉外警务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需要加强涉外警务学科专业体系建设、创新涉外警务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涉外警务教学方式改革。

猜你喜欢

跨国警务公安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公安报道要有度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