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来路,才能走向远方

2023-11-17谭斯月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习作智慧生活

谭斯月

“筆墨纵横定乾坤,教育智慧蕴文墨。”翻开《跟着大师教语文》这本书,阅读每一页文字,都是一次探索的旅程。重温这些大师的教育思想,感觉对当下的课程改革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一、教育回归生活,实现素养落地

陶行知先生对于教育可谓高瞻远瞩,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念。他认为生活才是教育的源头活水,这与当下倡导的“核心素养观”有着惊人的相似。的确,学生是“生活世界”中具有丰富个性、独立意义的完整的人,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者”。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自觉从知识教学走向素养教学,让学生的学习真正回归生活,在教学中关联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需求,创设真实有效的学习情境,促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建构知识,形成解决生活中复杂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让教育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赋能。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之道,虽经历了岁月的洗涤,却依然能够传递智慧的火花,温暖滋润我们的心灵,更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二、教师让位学生,注重能力发展

“文字承载人生哲理,教育点亮人生之灯。”在这本书中,每一篇章都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教学的智慧。其中,叶圣陶先生倡导“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并在实践中清晰地勾勒出一条扎实构建“学力课堂”的路径:“教”要恰到好处,“学”要真实有效,“练”要抓住关键,时刻牢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叶老尤其重视作文修改,但从不越俎代庖,总是通过问题将学生推到真实的学习场域,让学生自己思考、推敲、调整、改进。我校曾以“作文多元化评改”做过大胆尝试,当时就是将叶老的一些做法用于习作教学,让教师带着学生一同参与习作评改,从修改符号的正确使用到语言的表达、篇章的构思、主题的确定等角度,不断引导学生进行鉴赏和交流,最终实现学生自主评改。同时,改变教师“一改天下”的霸主地位,建立作文博客平台,将学生、同伴、家长等更多的人都变成习作的“评价者”。经过两年的坚持,学生的习作能力整体提升,同时也缩短了习作批阅与反馈的时间,让学生的心血能第一时间“被看见”,从而激发学生习作创作热情。可以说,叶圣陶先生的教育智慧,如同优美的音符奏响动听的旋律,让每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绽放不同的精彩。

三、母爱滋养童心,彰显教育智慧

很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人”就不见了。教师为了所谓的分数,让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埋头刷题,扼杀了学生自主成长的积极性。而斯霞老师的“童心母爱”核心教育思想,其前瞻性和创造性对当下“双减”背景下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斯霞老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示范:作为老师要拥有一颗赤子之心;要学会像儿童一样想问题;更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学生。生活中,斯霞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总能细心观察到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第一时间给予关心与回应;在教学中,斯霞老师就像儿童一样,从有趣的视角将复杂难懂的知识变得简单有趣。那节关于“笔”的生字教学堪称经典,斯霞老师智慧地抓住汉字以形表义的独特构字方式展开,通过部件组合、连字成词、举一反三,实现了“学一字带一串”的课堂效果。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可以运用于当下的识字课堂,不断在传承中得以创新。

不忘来路,才能走向远方。大师们的笔墨纵横,让我走进了语文教育的百花园。感谢这本书,让我深切领悟到语文教育的价值与力量。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我将怀揣着大师们的教诲,坚定地走好每一步,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他们的智慧,绽放光芒!

(作者单位:湖南湘乡市东方红学校)

责任编辑 张 茹

猜你喜欢

习作智慧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有智慧的羊
习作展示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