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游戏识字,助力幼小衔接

2023-11-17孙诗星巫新秋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规律

孙诗星 巫新秋

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在识字学习上与幼儿园相比有很大的差异。如识字量猛增、识字方法枯燥、评价方式单一等等,导致学生对识字缺乏兴趣,无法较快地适应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如何顺应学生身心特点,与小学识字教学有效衔接,通过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

一、了解幼小差异,实践科学衔接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活动与小学识字教学存在诸多差异,不同的目标、不同的方法导致一年级新生在初入学阶段无法适应小学的识字节奏,在心理上产生抵触情绪。教师只有认清这些差异,才能探索更有效的识字教学策略,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1.识字心理的差异。幼儿园对识字教学没有明确要求,幼儿在相对轻松的环境下识字,没有学习压力。而一年级上册的总识字量是300个,学生要在短时间内认识这些生字是有一定难度的。对于处于幼小衔接阶段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以及繁重的识字任务会引起畏难情绪。

2.识字目标的差异。幼儿园对识字教

学没有明确的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机械记忆和强化训练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小学各个学段的识字目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学生的识字学习有较强的目的性和一定的强制性。

3.识字方法的差异。幼儿识字主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自主选择识字内容,主要以区域活动、游戏化教学中的语言运用以及各种阅读主题活动进行无意识的识字。相比之下,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在识字方式上更具系统性和理论性,识字活动通常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这样的识字方法简单易行,被广泛使用,但却忽略了学生对识字的兴趣,有违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的目标。

二、遵循学习规律,创新识字游戏

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研究汉字造字规律能够让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更加科学高效。因此,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可以遵循学习规律,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识字游戏来激发学生对识字教学的兴趣。

1.遵循身心发展规律,汉字摆一摆。幼儿园的课堂时间短,座位排列也丰富多样,不似小学课堂时间长,座位呈“秧田式”排列,刚进入小学的学生很难做到一节课都能聚精会神地听讲。因此,让低年级的学生在一堂课里能够合理地动动身体,对提高识字效率很有帮助。用身体来摆一摆汉字是大家都熟悉的方法,有的生字还可以同桌合作来完成。如“从”,可以两人并排,双腿分开。还有的生字可以利用周围的物体来完成。如“闪”,可以请一个学生双腿分开,站在教室的门框里。多种摆汉字的游戏让学生得以放松,身心得到调节,接下来的学习会更高效。这样的识字教学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到学生从幼儿生活走向小学生活的变化,帮助学生平稳过渡。

2.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汉字变一变。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随着学的汉字越来越多,形近字的辨析就成为一大难题。在一年级上册的语文书里,有很多长得非常相像的汉字,学生在学习初期往往很难分清。因此,教师要及时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汉字,为了让巩固复习更有趣,在教学时,笔者设计了“汉字变一变”的游戏。通过给汉字变笔画、加笔画、减笔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完成了对形近字的辨析与巩固。在游戏中,汉字仿佛活了起来,可以变成多种模样。学生都开动脑筋,拼命搜索脑海里学过的汉字,学得特别开心,很有成就感。这样的游戏遵循了学生的记忆规律,在快乐的氛围中及时巩固形近汉字,可有效缓解低年级学生对识字的畏难情绪。

3.遵循汉字构字规律,汉字猜一猜。不管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还是低年级的学生,都非常喜欢猜谜游戏。猜字游戏的内容不可太复杂呆板,可以依据字理、字形、字义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很多象形字和会意字非常适合学生来猜一猜。如教学“鸟”时,出示一张小鸟的图片和“鸟”字的甲骨文,让学生猜完后说一说字和图哪里相像,通过对比来记住汉字。并且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以后遇到如“马、羊”等象形字时也用这样的方法来识记。这样的游戏遵循了汉字的构字规律,结合汉字的造字方法,学生在猜汉字的同时,加深了对字形的记忆,在猜一猜的游戏中快乐学习生字。

三、优化评价体系,游戏助力衔接

课堂评价是幼儿园与小学识字教学中都有的环节,是提升学生识字兴趣和识字效果的重要方式。因此,在识字评价教学中,可以从优化评价体系入手,创设各种形式的游戏,让学生快乐识字,科学衔接。

1.丰富评价形式,保护识字兴趣。2022年版课标指出,“第一学段的评价要特别重视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对幼儿园阶段刚刚起步的识字学习还非常有兴趣,充满了对识字的渴望。进入小学后,随着识字功能性的增强,趣味性逐渐减弱,因此可根据汉字的特点设计“汉字碰碰车”的游戏。如学完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的反义词时,把“男、女”“开、关”“正、反”这些生字卡片发给学生,然后请学生说出自己手上的卡片是什么生字,再和拿反义生字卡的同学站在一起,就好像两辆碰碰车碰到了一起。这样的游戏活动,既能评价学生是否认识了汉字,也能评价他们是否明白了汉字的意思。游戏的评价形式使得识字活动变得有趣,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拓宽评价视野,创新语文实践。2022年版课标指出“过程性评价重点考察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在学习《动物儿歌》之后,可设计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来进行评价。首先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做“汉字摩天轮”的道具,把“虫”作为摩天轮的中心,摩天轮的轿厢则是“蜻、蜓、蚂、蚁、蜘、蛛”等虫字旁的字,让学生随着摩天轮的转动来巩固汉字。接着让学生结合课后习题了解各种小动物的生活方式,制作图文结合的“动物名片”,在教室里展览,同学互相贴星星。最后在课堂上开展“我是×××”的演讲,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小动物。2022年版课标指出,第一学段要“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多样化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使得识字不再枯燥,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自信,多方面得到长足的发展,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科学衔接。

3.重视增值评价,关注个体进步。2022年版课标指出,“应重视增值评价,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幅度”。现在的学生并不是“零起点”进入小学校园的,他们在入学前的识字量参差不齐。在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既定的识字目标之余,也更应关注学生个体的进步,科学确定评价起点。因此在学生入学之初,可设计“生字百花园”的游戏活动。首先将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表”里的生字设计成“百花园”里的一朵朵鲜花,让学生认读,会读的字会变为盛开的花朵,不会读的字则以花骨朵的形式出现。在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再次拿出这些生字让学生认读,看看学生的识字量增加了多少。两次数据一比较,每个学生的成长一目了然。学生看着“百花园”里的花骨朵都变成了盛开的鲜花,成就感油然而生,对学好汉字更有信心了。这样的纵向比较更关注学生个體的发展,避免了简单比较引起的学习干扰,保护了幼小衔接阶段学生的自尊心,帮助他们科学度过这一阶段。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栖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郝 帅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规律
读儿歌识生字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