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画无言却有声

2023-11-17赵文溱

文史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社会价值

赵文溱

摘 要:陈子庄先生是20世纪中国画变革时期一个承上启下的杰出艺术家。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市场价值。他重视人格修炼和生命感悟,从传统文化中来,又吸取西方文艺理论,使作品达成了与自然、与社会、与时代的高度契合。

关键词: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市场价值;价值思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发而心动,如同画作,虽不能言,观者却能与之对话。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容易带着个人情感,也容易受大家对他评价的影响。但任何的结论,都离不开艺术家丰富的社会经历和其身处的时代背景等有关因素。陈子庄先生出生于1913年的民国初期,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他的一生从二次革命开始,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改造)过渡时期、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让人动容,与他个人的命运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的颠沛流离无不相关。他是20世纪既典型又非典型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和他的人生一样,在别人懂与不懂之间,肆意地书写。虽然他生前不多为人所知,但是死后至今的几十年,却声名大噪。

在美术史的长河里,他不是个案;但在四川美术史的长河里,他却是非常典型的存在。要了解他,就要走进他。为此,我们就得看他的艺术成就,再来结合时代背景和人文背景来剖析其作品价值。我们看他的作品价值,可以从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学术价值

学术价值,是艺术家在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所赋予其艺术品的价值。观察一位画家作品的学术价值,除了笔墨和技法,还要从作品的思想和哲学性对后世艺术上的影响中去判断;亦要把他放到美术史中,再从对整个美术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上去判断,检验是否具备承上启下的学术价值。

对于陈子庄先生的学术研究,则离不开陈子庄先生的作品和《陈子庄画语录》,这是最直接的东西,从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其思想性、哲学性和传承性。而对于欣赏者来说,读懂了学术价值,更能理性地看待艺术,从而对艺术价值的定位也更准确。

(一)思想性

具有方向性的思维想法,是思想。陈子庄先生说:“绘画最可贵的是艺术思想。学画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艺术思想。”陈子庄先生在真、善、美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了他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系。他认为“平淡天真,为不易之境,余心向往之”。所以,看陈子庄先生的作品,既有文人的味道,又有民间的精神。他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认为艺术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要达到对生活的启示这样一个崇高的目的,艺术家就必须要真诚地生活,然后再进行反思、理解与感悟。与此同时,他又提出:“艺术是创造,是无中生有!”只有创造了艺术的真“理”,才能生化出真的美来。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他的作品还注重机趣,提出“随物婉转,与心徘徊”,以真正地达到一种自由的境界。陈子庄先生认为艺术不单是绘画,而是一种对于现实的超越,对自我的超越。他把自己的精神境界归于“理”境,说:“为人要有器识,‘理’境高了, 画自然会画好的”,并认为画家的第一要义,是对于“理”境的培养。这就是说,作为画家必先是一个思想家,绘画作为艺术,其技巧势必退居次要;即只有当绘画脱离绘画的本身,有了思想的高度,才会成为真正完全意义上的艺术。

(二)哲学性

具有规律性的逻辑思辨,是哲学。陈子庄先生从开初的以画画为生(受生活所迫),到后来的画心中所想,由此形成他思辨的历程。因为时代的原因,他虽没有系统地读过书,但是他的阅读能力却非常的强。他认识到要突破自己艺术的旧貌,就必须要有哲学的思辨。于是他读《老子》《文心雕龙》《庄子》《易经》,也读罗素、黑格尔的书……他认为中国书画的创作是一种极具哲学意味的思考,是一条心灵求索之路;通过独特的理解和表现形式可以探索人的认知力和创造力,达到心境澄明、天人合一的境界。他告诫门人,学画要深究哲学,指出初成“画家”,后来要脱离画家;否则,最终只是画匠,最多“巨匠”而已。他还认为,不学哲学则不能振拔,势必永陷魔窟中。陈子庄先生善于以简淡之笔描绘物象,看似随意的构图却透出艺术的境界。他的艺术实践或能证明,传统绘画体系并不能束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艺术创新也不是与传统决裂,不是天马行空的无中生有,而是一种认知上的解放,并能把它加以实施。或许,正是这种哲学力量,使所谓灿烂之极复归平淡,吸引着我们不断靠近他。陈子庄先生的绘画表现的是他自己的心灵,自然生发,随意天成。在先生的作品里、文字语录里,我们可以感知到庄周、佛家思想、易经、新儒学、西方哲学等的融合。

(三)传承性

看陈子庄先生的作品,得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里看,而不是从我们今天的角度去评判。陈子庄先生所处的时代,思想相对比较禁锢,观念保守。早期的陈子庄先生,师法古人,取法于宋之牧溪、元之方方壶、明清之孙龙、八大、石涛等,近代则受到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三位大师的直接影响。他的作品兼具吴昌硕的笔墨浑厚和齐白石用笔的真率,还有意融入八大山人和金冬心的用笔洗练和意境空灵。他学前人绘画,可谓“学一半,丢一半”,形成独特的风格和气象。新中国成立后,陈子庄先生进入了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与时俱进,学习当时全国流行的新写实主义山水表现手法,用传统笔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而后,他在作品上使用南园,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他晚年的作品笔墨清新灵动,意境简淡悠远,一眼望去便是典型的陈子庄先生画风。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陈子庄先生的弟子罗巨白、田明珍、马大骙等,都是蜀中知名书画家。在其部分弟子的推动下,画界成立了“石壶画会”,至今已有第三代弟子。他们以石壶精神为根本,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传承陈子庄先生的艺术精神。先生对于研究新时期中国画的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是艺术家在社会影响、社会身份等在艺术品交易过程中赋予艺术品的符号价值。评价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其根本尺度在于,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而艺术家的社会价值,更多的是讨论艺术对于人的作用。有了艺术,人的情感和思想才得以抒发。陈子庄先生经历了我们國家多个历史时期,对人生、文化和社会发展有深入的理解。他的作品不仅具有美学的学术价值,更是融会贯通地展现了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陈子庄先生曾说,如果画画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那么画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们观察陈子庄先生大部分的绘画作品,会深切地感受到所谓“笔墨当随时代”,在陈子庄先生那里,并非虚言。他笔下的中国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社会价值观。

(一)先进性

21世纪的中国画艺术状况,无论在绘画风格还是在绘画语言上,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和局面。在这个现代艺术观念与创作技术丛生的时代,传统的绘画方式及其精神的生存空间正日益被压缩到边缘地带。也许,这种现状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于此,什么样的画作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陈子庄先生一直在思考,也认为这是自己该尽的社会责任。在那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八五”思潮之后,对于中国画的前途及发展有人提出了“中国画已穷途末路”的说法;而陈子庄先生的绘画却给人带来惊异和感叹。他以简淡清新的画风,以充满生活意趣的朴实的风格,让人耳目一新,从而回答了所谓“穷途末路”之说。陈子庄先生从传统文化中来,并充分吸收西方文艺理论,形成了以人性仁爱、开放包容为核心价值的艺术思想体系。他与20世纪颇具成就的美术大家有着“共性”,即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精神,在中国画构成、技法、着色等层面颇有创建,拓展了中国画的审美视野,也由此展现出他个人作品的先进性,从而奠定其在中国画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

(二)时代性

陈子庄先生经历曲折,从一开始就清楚当时中国绘画界的状况,也清楚中国绘画史的进程。他明白,在中国艺术史的时空坐标中,自己将占一个什么样的位置。陈子庄先生的绘画面貌以多变为特征。他将中国山水画构成从传统的“三远法” 模式中解放出来;尽管这是陈子庄先生不断试验和探索的结果,但从中却可以看出中国画的时代性。在陈子庄先生这里,他始终都独自坚持着真正的艺术探索与创造的道路。当翻开陈子庄一幅幅看似平淡无奇的画面时,你会发现他的作品重在深化,在造型和用笔的提炼方面独具慧眼,打破了清代文人画的形式主义束缚,展现出绘画的蓬勃生机,为当时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一个可思考的空间。冯其庸说:“石壶的画,初看似乎是貌不惊人,但是只要你稍微仔细看看,只要你对中国的绘画传统略具备一些常识,你会发现,你面对的是一位惊世骇俗、高出于自己的时代的卓越画家。”他的画作“可以说是他全人格,全生命的表现”,摆脱了绘画模式的羁绊,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表达。我相信,在当时的背景下去看陈子庄先生,不但可以帮助我们欣赏他的绘画作品,更能使我们对那个时代的艺术家的生存状态和艺术指向增加理解。

(三)社会性

陈子庄先生的绘画启蒙是从父亲教他画扇子开始的,方寸大小的扇面成了收纳大千世界的最初修炼之所。他一生的创作多以小画为主,并非完全因生活贫困所致,而是他艺术表现力的需要。他的画里装的是大自然的万千气象。他一有机会便深入生活,到乡间去,到大山中去。其笔下所描绘的田园风光,是生活的真实,是新时代的葱郁山林,是鸡犬鸭鹅之声不绝于藤蔓粉墙边,洋溢出生活的新鲜气息。他的作品,其素材都来自他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记录。无论造型样式还是笔墨结构,都是他手持速写本边观察思考边试验而来。他虽历十年浩劫,遭逢抄家批斗,病魔缠身,老妻气疯,儿子下放,困厄至极,却仍能专情于笔墨,不断进入山区写生,研究中外美学名著,以此充实其艺术的创造力。在他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任何消沉、颓废、灰暗的情绪。他在最困难的时候曾说过:“处境困厄,心地愈澈。”他是一个能将他人的痛苦视为自己的痛苦,严肃地对待艺术的真诚的人。他说:“我们作画,其社会的作用是牵引民族思想。只有在这种意义上,艺术家方可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切不可好名贪利,把后人教坏了。”

三、市场价值

市场价值,是在艺术品交易过程中,艺术家服务于市场并致力于满足市场需求而产生的价值。关于市场价值,在我看来有两个标准,一是作品的单价成交,二是市场的流通度。我们来看陈子庄先生作品的市场,如果从一级市场来看,他的作品在20世纪70年代便在文物商店进行销售;而从二级市场看,从90年代至今,他的作品更是有上千件在各拍卖公司进行拍卖。这些均证明了陈子庄先生作品的市场价值。对于陈子庄先生的市场推动,吴凡、吕林、任启华和张正恒等,是最早认识到并广为宣传的。但是由于诸多原因,陈子庄艺术的影响力仅仅限于川渝两地,而真正将陈子庄先生推上国家级艺术殿堂的,是铁道部的阎晓怀。回顾陈子庄作品的市场发展,我认为应该有三个阶段:

(一)启蒙阶段(幼时)

陈子庄先生的老家在荣昌,这里有特别出名的纸扇。陈子庄先生的父亲就是画纸扇的。他从小看到父亲不停地画纸扇,耳濡目染,便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甚至在上私塾之时,偷偷把岳飞、文天祥、钟馗及仕女图都画在扇面上。在他12岁时,所绘扇面已在乡里卖得很俏。于此,增加了他坚持绘画的信心。他在早年时期,卖画也是生存所需。

(二)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逝世)

1961年,陈子庄先生参加了由任启华参与筹备的四川省文化局美工室举办的“五人画展”,其他四人是冯灌父、姚石倩、周抡园、赵蕴玉。当时以画标价售卖,每位艺术家各出30幅画。其他四位都有存画,唯陈子庄没有,全部为新创作。陈子庄先生的画卖得最好,展品全部卖完;没买到的藏家就到陈子庄家去请他画。这次展览后,陈子庄先生名声更响,求画者一时间络绎不绝。1962年,陈子庄参加四川省文化局美工室在成都人民公园原省博物馆展厅举办的扇面画展,现场作画,标价出售。作品全部售出。1963年,陈子庄先生参加四川省文化局美工室在青羊宫花会期间举办的花鸟画展,亦是标价出售且全部卖出;其中一幅八尺大画《荷花鸳鸯》被新都宝光寺收藏。从1971开始,陈子庄先生的花鸟作品在文物商店寄售,玻璃匣子装起,五角钱一张。可以说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陈子庄先生的作品便已有成熟的一级市场,有展览销售和画廊代理。上述几次活动,对推动60年代四川中国画创作的发展,支持陈子庄先生的绘画艺术走向成熟,起着重大作用。

(三)成熟阶段(逝世后至今)

从陈子庄先生逝世至今,他的作品一直在市场上有流通,却大多限于一级市场。但从1988年阎晓怀在中国美术馆为陈子庄先生举办《陈子庄遗作展》后,陈子庄的作品开始出现在海内外拍卖场上,行情很好。1989年他的一幅《牡丹》在香港市场上卖到2.4万港元,这个价格在当时并不低。同年,他的一本《山水》册页被卖到11万港元。从90年代开始,陈子庄作品在市场上进入上升时期。1994年,他的《牡丹》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12.1万元成交;1995年,他的《山水》尺幅不到1平方尺,却创下了6.6万元的好成绩。从2005年到2010年,他的作品更是屡创新高,有著录者达到50万元/平尺。我们仅取1993年10月至2023年7月底的雅昌数据,其作品30年间的上拍数即过千。这还只是雅昌采样,真实的拍卖作品会比这数据更高。

纵观陈子庄先生的一生,不管是学术价值、社会价值还是市场价值,都有着一定的脉络可以梳理。虽说陈子庄先生在中国画发展的历程上独树一帜,然而,对先生艺术的研究却依旧是个难题。陈子庄先生从传移摹写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愤世嫉俗到平淡天真,从生存需要到艺术觉醒……他给人的启迪就是要重视人格修炼和生命感悟。先生热爱读书,善于学习,勤于思考。无论是古代名家,還是近现代名家,先生都能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笔法,去直指本心。他的作品其实是他的人生感悟,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的统一。学界对陈子庄先生研究的最大不足是对其艺术的定位不够清晰,更重要的是价值判断的缺失。因此,笔者希望以本文为契机,抛出对陈子庄先生的价值思考这个课题,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陈子庄先生应有的价值。

作者:成都诗婢家美术馆馆长成都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猜你喜欢

社会价值
发掘数学文化资源 提升学生课堂情趣
不求个个升学,但求人人成功
智能时代的“边缘人”:中老年人如何融入智能时代
浅淡如何加强学校图书管理工作
现代中国歌剧表演的艺术形式与价值体现
浅谈人的本质与价值
产品设计创新的社会价值最大化探讨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青年志愿者的社会价值及其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