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蜀风独韵的走笔

2023-11-17焦虎三

文史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巴塘竹枝词四川

焦虎三

摘 要:

竹枝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独特的体裁。有清一代,或创作于边地或描述边地山川风貌、民风民俗的竹枝词在四川大量涌现,其涉及地域广泛,涉及民族众多,内容丰富多彩。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特点突出,集中展现了四川少数民族特色,反映了其生存状况。其“多以记风土人情”的诗风,为我们今天保留下一批珍贵的少数民族民俗档案;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川省民族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考其风俗流变,辨析乡土习为,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清代;四川;少数民族;竹枝词;民俗

竹枝词,又称“竹枝”“竹歌”“竹枝歌”“竹枝曲”等,属于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富有地方特色和乡土风味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文化传播中,其因雅俗共赏,语言和题材亲近大众而传播广泛,受众普遍,影响深远。

竹枝词之作,首见于唐,至明清则蔚然成风,卷帙浩繁。与唐宋竹枝词创作不同,清代文人创作的竹枝词在内容上更加平实与写真。它以风土之诗的纪事手法,使之成为“地方志、民俗史的注释和补充”[1],是我们今天研究地方风俗与文化不可多得的珍稀史料。这一时期,民族地区的竹枝词大量涌现,在边疆(地)传播史上,因其边风浓郁,多具地方史志性质,大多又收入民族地区的志书之中,故具有独特的地位与价值。

一、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的概况

四川地处西南腹地,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藏羌彝民族走廊”千百年来的民族迁徙与演化,成为我国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大省,民族及其支系众多,少数民族人口庞大。现今这里不仅有凉山彝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及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羌族自治县,而且在不少市县,还设有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自治乡。这种“边地之省”的省情,自古有之,《史记·西南夷列传》便记载道:“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魋结,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为巂、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常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自巂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徙、筰都最大;自筰以东北,君长以什数,冉駹最大。其俗或土著,或移徙,在蜀之西。自冉駹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最大,皆氐类也。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

至于川省的边地竹枝词创作及其研究,四川虽为竹枝词的发源地(或说发源地之一),民歌一类民间文学发达,“夷歌番舞”历史悠久,但今所见最早的边地竹枝词,却始于清代,相较其他区域,年代偏晚,数量偏少。今学界的研究,除对《松游小唱》着力较多以外,对川省边地竹枝词的系统搜查与研究工作,至今仍属空白。下面笔者仅就作者创作所涉及的地域,分“创作于边地”或“兼录边地”两类加以概述,以利学界了解其概况。

(一)清代四川创作于边地的竹枝词

清代四川创作于边地的竹枝词数量本不太多,为方便罗列,我们以现今行政地域进行划分,按照藏、彝、羌的顺序将主要篇目胪列。

1.甘孜藏族自治州:嘉庆九年(1804年)奉调巴塘粮务委员的李苞的《巴塘诗钞》(二卷),内收280多首诗词,中有七言竹枝;其五言绝句,也多有竹枝意。钱召棠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以知县衔出任巴塘粮务委员。他在巴塘任职期间,通过博访周咨,实地勘查,编纂了《巴塘志略》,录入其所作《巴塘竹枝词》40首。清末藏书家石德芬(1852—1920),以纳资捐官,曾任广西、四川道员,又随赵尔丰役川边,在今德格县创作有《迭克杂咏》32首,收入《惺庵遗诗》。其他少部分游历于康藏者在其文集中也录有少量竹枝词,如姚莹的《康纪行》。

2.凉山彝族自治州:乾隆时举人,西昌人氏杨学述有《建昌竹枝词》20首收于《西昌县志》;曾任会理知州的莆田(今属福建省)人郑王臣有《会川竹枝词》14首收入《蜀游诗续钞》;乾隆时曾任盐源县知县的王廷取《盐源竹枝词》15首,收入《盐源县志》;道光年间拔贡颜启芳也有《竹枝词》8首;咸丰年间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李瑜(字念南)所作《雷波竹枝词》4首,收入《李念南诗稿》;今西昌市人氏,光绪拔贡颜汝玉在会理县(会川)创作的《建城竹枝词》30首,收入《西昌县志》;光绪贡生,今冕宁县人赵开图《竹枝词》3首,收入《冕宁县志》;光绪时冕宁县文生陈九德的《竹枝词》5首,收入《冕宁县志》;光绪庠生郑知同著有《由宁远至雅州十二长亭中途即景偶得新句集为竹枝》10首;越西县教谕张绍明亦有《涐水竹枝词》4首。

3.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氏杨国栋,曾任峨边县令,王培荀所著《听雨楼随笔》卷三录有其《峨边竹枝词》10首;四川荣县人黄与橿游历途经当地,作有《竹枝词》2首。

4.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乾隆丙戌进士李殿图有《番行杂咏》;道光举人、华阳县丞曹三选有《绥靖屯杂咏》,收于《绥靖屯志》;潘时彤有《绥靖屯杂咏八首》,收于《绥靖屯志》;陆文杰有《绥靖屯杂咏六首》,收于《绥靖屯志》;胡经德有《绥靖屯杂咏八首》,收于《绥靖屯志》;屯务李心衡有《绥靖屯八景》,收于《绥靖屯志》;道光举人,中江(今属四川德阳市)人何斯盛有《维州竹枝词》4首,收于《柳汁吟舫诗草》;广安(今属四川省)人袁为佐《维州竹枝词》10首,收入《理番厅志》;王铭旅行维州(今四川汶川威州镇)作有《客有问维州者走笔成竹枝词数首》;灌县人,附生罗世勋自灌县赴茂州谒先人墓时作有《西征竹枝词》14首,收入《逸园集》;灌县人王昌南有《老人村竹枝百咏》;清末范濂有《小金川竹枝词》;清末董湘琴有《松游小唱》。

(二)清代四川兼录边地风俗的竹枝词

与创作于边地的竹枝词不同,清代四川纪录边地风俗的竹枝词,不一定非为作者深入边地所为。一方面,四川少数民族历来重与外界沟通、交往,互市发达,大量少数民族进入内地经商、劳作,这部分情况便被记于内地竹枝词之中;另一方面,川西片区历来是汉族與少数民族糅杂的区域,不少与边地相邻的府县,当地竹枝词部分纪录了民族融合与文化互动的史实,也间接纪录了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为。其主要有:

1.纪录茶马古道汉藏贸易及其习为的竹枝词:康熙进士徐元禧所作《名山竹枝词》录入《晴云山房诗集》;乾隆举人,曾任清溪县(今雅安市汉源县清溪镇)县令的朱黼有《芦风竹枝词》,收入《芦山县志》;重庆府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嘉庆后期曾在四川汉源作过学官的冯镇峦有《清溪竹枝词》;咸丰贡生,天全人杨甲秀有《徙阳竹枝词》;清末廪生曹宦庥有《汉源岁时》竹枝词,录入《曹氏培禄堂诗集》。

2.纪录成都平原与周边少数民族交往的竹枝词:此类竹枝词散见于内地文人学士创作的竹枝词集中,汉边相杂,零零碎碎,辨证殊为不易。今较确认纪录的有:康熙间举鸿博,曾任绵竹县令陆箕永的《绵州竹枝词》;成都人,嘉庆六年(1801年)举人杨燮(字对山,别号“六对山人”)的《锦城竹枝词百首》,收入《树茶轩存稿》(今存嘉庆甲子刊本);定晋岩樵叟有《成都竹枝词》(今存嘉庆刊本);崇庆县(今成都市辖崇州市)人山春有《灌阳竹枝词》。

二、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的特点

边地竹枝词,既兼乡土竹枝词的“风土”特质,又以少数民族及其生活区域为主题,地方志与民族志的特色兼而有之,这使它成为我们今天了解与研究少数民族不可多得的信史资料。事实上,竹枝词的民族学价值,早已引起学界的关注。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可以说既是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乡土(志)竹枝词,更是四川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志。除了兼具本文前节分析的清代边地竹枝词主要的特点外,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也独有其特色,可谓“川味浓郁、蜀风独韵”的边地竹枝词。如前文提及的《松游小唱》《巴塘诗钞》,诗成专集,洋洋大观;又如钱召棠的《巴塘竹枝四十首》(《巴塘志略》附)被誉为“清代巴塘藏族社会生活风俗画”,李殿图的《番行杂咏四十首》重在采风,于“番地”所记实勘,“番情”细节丰满,具有很高的历史、地理与民俗学价值;其他如《维州竹枝词》《峨边竹枝词》《雷波竹枝词》,对川省羌族、彝族的民风民俗,也多有记录。

现笔者就《中华竹枝词全编》(北京出版社2007年版)、《中華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以及清代藏学汉文文献中的诗词、清代志书等资料中搜集到的相关作品,概述其特点。

(一)突出表现四川少数民族特色

西南诸省,少数民族众多。川省本为“藏羌彝走廊”的核心区域,羌族与彝族的主体皆集中居于本省,藏族的三大分支之一“康巴”,其主体也位于本省。特别是华夏历史上最为悠久的羌人,除清代有不足千人迁徙至贵州外,今31万余人口绝大部居住于四川。何斯盛、袁为佐同题的《维州竹枝词》,为今所见明确地创作于西川羌地的边地竹枝词,也是清代数量极少的涉羌竹枝词之一。岷江上游的山川风貌,羌人的生产、生活,这两组边地竹枝词均有所反映。又如李苞的《巴塘诗钞》,是清代首部吟咏巴塘的诗歌专集,对当地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气象物候、民俗文化、汉藏友谊等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文学描绘。

宣山川之气,历来为竹枝词创作的一个主题,如何斯盛诗中所记今汶川县岷江河岸的风貌:“索桥摇曳水拖篮,乱石横排积翠潭。立马姜维城上望,东风吹柳绿毵毵。”

袁为佐诗亦记汶川县“飞沙关”一带的险要地势:“飞沙关上有神仙,此地无人渡晚烟。只为崖高风势急,横吹碎石打溪边。”

在真实纪录羌人生产、生活的竹枝词中,既有现实主义的写照,也充满浪漫主义的色彩。如袁为佐《维州竹枝词》中描写羌人劳作而归的诗词:“红霞散去白云隈,岭上从来不放梅。独坐闻声心忽喜,一群蛮女唱歌回。”在这首诗中,红霞散去,夜色降临,一群羌人妇女在归家途中纵情歌唱,有景有情,有声有色,生动而形象地描绘出一群羌人妇女在村子外劳作一天后,踏着轻快的步伐,怀着喜悦的心情,在集体放歌的氛围中,沿着崎岖的山道,返回高山之上的村寨的画面。

羌人世代依山而居,生存之地森林成片,山峦连绵。上山挖药与狩猎历来是羌人重要的生计手段。道光《茂州志》便云羌地物产中“药则羌活、独活、大黄、贝母,极多大母药、冬虫夏草”[2]。民国时祝世德纂修的《汶川县志》在《物产》一目也言“山中之麝(麝香)、野牛与金丝猴” [3]为羌地特产。何斯盛的《维州竹枝词》以写实主义的手法对此有所反映:“顽酋丛集土蜂窠,岔水遥经白狗河。见说今年璋子熟,蒜台青满麝香坡。”“游龙岩下飞鼯栖,三姐营边百草齐。羌活根红鱼渐老,行人归去夕阳低。”

李苞的《巴塘诗钞》中有《巴塘》一诗,形象描绘了巴塘的高原地理特质,康藏信仰与经济习为兼而述之:“童山重叠绕巴塘,中有田畴麦穗长。四月榴花惊火艳,双溪竹箭响雷硠。木梯高下登蛮寨,金顶东西辟佛堂。以有易无犹古制,谁居奇货是茶商。”他的《巴塘诗钞》中有首《友人问巴塘风土以诗答之》,则对当地的高原物候与物产通过对比的手法,作了生动而细节化的阐释。

(二)现实反映四川少数民族生存状况

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揭露了在清朝统治者歧视与压迫下作为边民的少数民族生活的艰辛以及民族身份与尊严的丧失,典型如王铭《客有问维州者走笔成竹枝词数首》。这对于我们今天研究古代羌族民族身份的演化及其动因,是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又如雅安一带,本为历史上有名的“青衣羌”故地,至清代当地户籍中已无羌人的纪录,但远古羌人“羊崇拜”的习俗仍得以传承,杨甲秀有首竹枝词便载天全州北思延村金凤祠祭念杨陶(当地敬为“猎神”)的会日,必有山羊前导:“生前任侠勇非常,殁捍荒灾庇一乡。庙食千秋堪不朽,灵踪祭赛导山羊。”

李殿图的《番行杂咏》,作者在自序中云“癸丑(1793年)之秋,于役松潘,经行番地,所过叠藏、嵹台、若鲁、多布,皆历代文臣未至之境。……即事成咏,职在采风。”[4]李殿图在其竹枝词中重“采风”,书“历代文臣未至之境”。因划界纠纷,他深入松潘各番,其诗源于实地实景,考研深刻,真实记录了松潘一带少数民族的生活状况,如《其三》记松潘北漳腊一带:“羊岭鹅溪古战场,黄头九百赭碉房。正嘉剿抚均无策,漳腊何曾是大荒。”这一方面反映了昔日岷江上游碉房成群、繁荣兴盛的景象,另一方面也指出战乱与剿抚对当地的破坏与影响。

李苞的《巴塘诗钞》中有不少竹枝词则深刻反映了封建农奴制下社会的不平等与农奴悲惨的命运,这是其诗钞一个突出的主题。如差乌拉制度一直是西藏三大领主对农奴进行封建剥削的基本形式,《巴塘诗钞》有不少诗作对此加以记录。

(三)强烈体现“教化”的功能

竹枝词本为汉俗,即使边地竹枝词,绝大多也为汉族文人官吏所作,故边地竹枝词强烈体现了“教化”的功能。以对少数民族“异俗”的纪录,甚至是误解或歪曲的描述,用所谓封建正统的角色,带批判的“眼光”,来达到“正风俗、维人心”的“诗教”功用。如罗世勋在《西征竹枝词》记茂州(今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一带的婚俗,便充满歧视与偏见。

李殿图的《番行杂咏》中有“井蛙”一词形容番人,王昌南的《老人村竹枝百咏》则将封建统治者对少数民族的驱逐誉为“除奸”。他的“百咏”更纪录了“儒化”教育深入边地的影响:“学校初成俗顿殊,红裙翠袖亦知儒。紫云法座春风席,拜罢如来看读书。”

(四)清代川省民族發展史的缩影

四川边地竹枝词中突出反映民族融合与民族互动的过程,反映了清代各民族经济、文化之间交往的历史,这既是清代川省民族史上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四川边地竹枝词的一大重要特质。

早至汉代,岷江上游羌人就有季节性地进入成都平原务工的历史,《后汉书·西南夷列传》便记冉駹之地“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至清代,通过相邻羌地的地区所纪边地风俗的竹枝词,仍可见此习俗的传承。如“六对山人”的《锦城竹枝词百首》便载:“北京人雇‘河间妇’,南京人佣‘ 大脚三’。西蜀省招‘蛮二姐’,花缠细辫态多憨。”

“三峨樵子”为此诗笺注:“河间府河间县妇人,多雇役在京都内,句容县妇人多雇役在南京省城中,号‘大脚三’,蜀中蛮人妇女,在省城内只肯雇用,绝少卖作婢者。”如果说此竹枝词中的“蛮二姐”还未言明其出处,定晋岩樵叟的《成都竹枝词》互为印证,正好为“二姐”的籍贯作出了回答:“二姐原来自茂州,成都大户爱收留。偶然使令园中去,野草闲花满地愁。”

康熙间举鸿博,曾任绵竹县令的陆箕永在《绵州竹枝词》中则以细节生动的“风情画卷”,详实还原了羌人“入蜀为佣”的生计习俗:“队队番夷作活来,连村绕舍总成堆。明年二月锦江口,负米呼豨打伴回。”

作者笺注“威、茂蛮人,至冬月俱襁负而至,为人作活。一交二月即买猪、米,结伴归去,彼处常寒,难禁内地之热也”,《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东汉时期冉駹夷“土气多寒,在盛夏冰犹不释,故夷人冬则避寒,入蜀为佣,夏则违暑,反其聚邑”,经历千年,羌人习俗依旧。这首竹枝词为中华文明的亘古绵长作了最佳的注释。

又如,灌县不仅毗邻少数民族地区,是历史上“西路边茶”主干线“灌松大道”的起点,从古至今也是阿坝地区(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进入成都平原的惟一门户。山春《灌阳竹枝词》中有一首便生动描述了羌人南下赴灌经商贸易的史实:“镇夷关下凤栖窠,来往夷人竞唱歌。莫怪麝香儿爱佩,年年番客贩来多。”

杨燮的《锦城竹枝词百首》则描述了汉藏之间的商贾往来:“大小金川前后藏,每年冬进省城来。酥油卖了铜钱在,独买铙钲响器回。”杨国栋《峨边竹枝词》又记述了峨边彝族自治县汉、彝民族之间的交往:“高泽成平十二家,朝来市上买新茶。学成汉语同人说,说是今年岁不差。”李瑜的《雷波竹枝词》形象纪录了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反映了汉、彝民族之间文化的融合。

从宋代开始,特别是有清一代,川藏(康)“茶马古道”在维护祖国统一、融合各民族感情以及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四川边地竹枝词中部分诗词,纪录了茶马古道上的历史沿革、地理风貌,更浓墨重彩描绘了古道中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以及各民族的商贸交往与民族融合情况。除了前文已列的《清溪竹枝词》,另如徐元禧的《名山县志》:“鸦伴几曾惯画娥,不离寸步奈他何。天教背却茶笼出,打箭炉头‘察木多’。”

这里记录的是汉地“背子”将茶包运入打箭炉出售的经历。而钱召棠《巴塘竹枝词》则有记汉地商深入康藏进行汉藏互市交易的史实:“赶会‘南墩’少‘褚巴’,天寒十月雪飞花。当窗手捻羊毛线,隔夜为郎织‘纳哇’。”作者笺注:“十月内,汉番商贩,齐聚南墩贸易,若内地之庙会。”李殿图的《番行杂咏》中则有描写汉人进入松潘一带草地生产、生活的诗作,作者笺注说:“草坝地方,亦多汉人采药、垦田”,说明清代四川藏区汉藏交融不仅范围广宽,而且程度加深。

(五)诗风充满浓郁的边地气息

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大量反映了边地独特的民风民俗,而且大量使用当地的民族语言入诗,使诗词边风浓郁,民族色彩强烈。

四川的边地竹枝词生动而鲜活地纪录了四川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赵宗福先生指出:“当时的旅行者们虽然很关注民族民俗,而且有良好的观察态度,但他们不是民俗学者,时代不可能给他们以民俗学的知识,更不具备田野作业的意识方法。他们只能走马观花式地、星星点点地了解一些民俗事象,形不成系统的民俗志记录,从而也就只能借助于自己熟悉的短小精悍的诗歌形式来选择性地描写一个又一个鲜活的民俗事象,而诗歌语言不足以清晰地‘复制’时,再辅之以散文式语言作补充说明,特别是‘竹枝词’更是如此。”[5]如李殿图创作《番行杂咏》时便云:“至番情土语,即事成咏,职在采风,道取微实。”他的《番行杂咏》对于安多藏区的风土人情多有记录,举凡语言、服饰、建筑、宗教等兼有涉及。又如清道光甲辰(二十四年)、乙巳(二十五年)、丙午(二十六年)间,即1844—1846年,姚莹至蜀中二次奉使乍雅(一作乍丫,即察雅,今西藏自治区察雅县东)及察木多(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抚谕“蕃僧”时,记其沿途见闻,撰成《康纪行》十六卷。其卷十五“蕃酒、鸦头”题下收有作者有感而发的一首竹枝词:“鸦头三十曳氍毹,解唱夷歌不见夫。佛子健儿同一醉,不知何似舞巴渝。”与此杂咏相连的民风,作者书中记为:“蕃女多无夫,父母不问,听自为生,与□无异。不知妆饰,但栉发洗面耳。察木多卖酒之家数十户,皆有蕃女,名之曰‘冲房’。冲,读如铳。戍兵、剌麻杂沓其中,歌饮为乐。日酿青稞四五百桶。蕃人称妇,无少长皆曰‘鸦头’,盖汉人教之也。”

前文提及的钱召棠《巴塘竹枝词》诗中大量使用了康巴藏语的音译词汇,如“南墩”“褚巴”“纳哇”等,藏地风味更加浓郁。

郑王臣的《会川竹枝词》则大量使用彝语入诗,不仅使竹枝词更具边地气息,而且成为我们今天考证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历史的珍稀史料。

这些灵活使用民族语言入诗的竹枝词,“汉语与少数民族语言水乳交融,音译与意译巧妙关联,遣词用语珠联璧合,恰到好處,倍觉熟悉而亲切。同时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语言和视野,反映了在一些多民族杂居地区,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在实际生活中自然交融使用的事实,这在客观上迅速消弥了汉族与兄弟民族之间交流时心理上、文化上的壁垒界限,自然而然地突出‘华夷一家’的民族情感,某种意义上生动地诠释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历史进程。”[6]

众所周知,相较于汉族,许多少数民族古代汉文历史文献本较稀少,亲近市井、真实纪录民俗风情的史料更加稀缺。边地竹枝词以其“多以记风土人情”的诗风、“以诗为乘,以史地民俗的资料为载”[7]的形式,为我们今天保留下一批珍贵的民俗档案。这对我们今天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与文化,考其风俗流变,辨析乡土习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数量本不为多,所记也杂碎散漫。加之其多市井俚语,所记又有“引车卖浆”之讳,故不大受学界重视。今天我们对之加以深入研究,一可补史之缺,二可明俗之源。总之,清代四川边地竹枝词是值得边疆史地研究学界在今后更加关注的。

注释:

[1]《李廷锦选析》,载《历代竹枝词赏析》,广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2][3]本书编委会编《中国地方志集成·四川府县志辑》,巴蜀书社1992年版,第367页,第505页。

[4]西藏社会科学院西藏学汉文文献编辑室编《番行杂咏·巴塘竹枝词》,中国藏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页。

[5]赵宗福:《论清代西部旅行诗歌及其民俗影响》,《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6]米海萍:《清代咏藏竹枝词的民俗内容及其特点》,《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7]周作人:《周作人民俗学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248页。

(本文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康巴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重点项目“清代早期康藏地区‘咏藏诗’整理与研究”(编号:KBYL2022A002)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羌文化保护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猜你喜欢

巴塘竹枝词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书法《竹枝词》
五彩巴塘 扮靓藏区人民新生活
我在巴塘等你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生态巴塘——“绿色中国十人谈”聚焦巴塘的绿色发展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巴塘社会群体构成及演变消长的认识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