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路向研究

2023-11-16刘天森杨栩杜丹丽王志楠王天东

中国集体经济 2023年32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国际化

刘天森 杨栩 杜丹丽 王志楠 王天东

摘要:大力推进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取得新成效,是深度服务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培养国家高层次人才的关键举措。为深入贯彻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理念与思想文化建设精神,行业特色型高校亟须从建设目标、总体原则、战略关键着力点、核心引领方向等层面优化国际化发展路径,为打造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新格局、增强教师和学生国际胜任力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与成长空间。

关键词: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引领方向;新路向

一、引言

加快提升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质量并突出行业优势特色,是深入实践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面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行业特色型高校在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相比于综合性高校,行业特色高校在推进国际化办学过程中需要更加细致地考虑自身办学定位与学科专业特征,以保持在人才培养方面独特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这对于此类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具体理念设计与实践路向提出了更高、更新、更细的要求。为深刻把握并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政策的内涵要义,行业特色型高校亟须从战略层面全局性且创新性地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与行动方案,通过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对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赋能意义,重点突破高校国际合作范围、教师国际化教学视域、学生融入国际化的发展渠道等一系列现实难题,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拓展国际化办学视野、优化发展方向及完善行动路线提供扎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二、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核心目标

推动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明确国际化办学目标对特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驱动价值及相互间的契合方式,且对于不同行业,国际化办学的具体目标应体现出一定的特征差异,需结合行业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进行个性化的战略方案设计。在此过程中,需要深度考虑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进程中有待加强之处,并以此为关键着力点,制定共性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国际化办学核心目标。

通过对多所行业特色型高校调研发现,可以发现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过程中尚存在以下方面亟须加强:一是国际化办学深度有待加强。高校优势专业较少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稳定合作关系,本校学生出国留学人数偏低且学生出国意愿不足。来校高水平留学生人数偏少,学校可接收留学生专业数量偏少、学科领域存在一定局限性。二是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外籍高层次专家数量不足、来校工作时间偏少,专任外籍教师和外籍博士后人数占比有限。国内师资队伍中具有海外学习经历或具有国际化教育经验的教师人数少,具有国际任职的教师人数整体有限。三是国际科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待加强。总体来看,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科研合作体量相比于综合性高校较小,具有实质性、全方位、稳定合作关系的国际伙伴数量偏少。此外,国际科研合作高水平产出有所不足,国际合作论文主要集中于少数国家,标志性成果覆盖范围有待扩大。四是国际化氛围不够浓厚。部分行業特色型高校在相关国际组织中参与度不高,承办高水平序列性国际学术会议数量有限,自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数量较少。同时,学校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不丰富,网络化、智能化的国际交流设施建设和应用深度有待加强。针对以上亟待改善的领域,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进程需确定清晰的发展目标。

(一)依托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探索,走在高等教育前列

不同行业部门协同共进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作为行业特色型高校,在服务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方面具有突出而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着学科门类相对偏少的客观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发展空间与实践视域。为此,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充分依托所服务行业具有的优势特征,在培养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深度挖掘行业部门的国际化发展前景与生产经营着力点。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例,为突出“三海一核”办学特色并全面提升服务“三海一核”领域国家战略的能力,学校在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过程中重点考虑了如何通过融入世界范围内的高水平船海核科研机构,打造对外交流合作新高地与世界一流学科新标杆。由此研判,行业特色型高校应将做大、做优、做强、做精所在行业的特色优势作为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敲门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夯实以特定行业发展为导向的教学科研抓手,打破高等教育传统办学方式的思维禁锢并不断拓宽国际化办学格局,通过突出自身比较优势,加快实现学校走在高等教育前列的国际化办学目标。

(二)通过拓宽国际化办学视野,持续推动行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在依托行业特色优势探索如何融入国际化教育体系的基础上,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另一项目标可定位于通过加快国际化反哺行业经济可持续且高质量发展。立足于从高层次人才供给层面出发,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的最终目标是服务特定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有序发展。从“知识-能力-素质”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观视角来看,通过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有助于全面强化行业特色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成效,特别是所培养的人才能够从国际化视野出发来服务特定行业高质量发展。总体来看,我国行业特色型高校主要面向重点产业和实体经济,新发展格局下亟须通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激发我国支柱产业发展新动能。为此,国际化办学将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服务产业和区域经济提供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案,特别是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贡献了人力资本,进而深化高等教育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与互动性。

(三)深度参与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新时代下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已成为教育领域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要举措。为精准把握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与变化趋势,我国亟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具备国际化视野并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向交流互动。鉴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是为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提供人才保障的“动力源”,其国际化办学水平也将越来越显著地关系着产业和区域的国际化发展理念与发展潜力。同时,高校国际化办学不仅是先进科学技术与教育发展理念的“引进来”过程,也是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推动力。为此,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第三重目标可定位于全方位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在保持行业特色优势的同时不断扩展自身比较优势所涉及的领域,强化专精特新型高层次人才培养成效,突出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发展进程中的积极角色。

三、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路向

强化顶层设计、细化实施环节、完善保障机制,进而构建“1+N”结构下的战略新路向,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层面的有益尝试。相较于综合性高校,行业特色型高校更加需要构建并突出“大外事”格局,以快速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并突显学校办学特色。为科学规范地制定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新路向,应明确战略制定原则、短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关键着力点、引领性战略方向等关键问题。

(一)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的总体原则

依据不同行业特色型高校的办学特色,其国际化发展战略应具有共性与个性的双重特征。此类高校在国际化发展战略规划制定过程中,可考虑遵循以下原则,以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达到新高度。

第一,依托国际化办学理念,打造优势学科专业发展新生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领域、重点产业及区域支柱产业的发展需要,深刻把握国家软实力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要求,推动行业特色与国际交流合作深度融合,通过优化完善学科专业结构、政企学研用合作体系及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扎实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优势学科专业的赋能效应,并将国际交流合作与办学目标紧密结合,打造国际化视野下的优势学科专业发展新生态。

第二,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协同共进,优化紧缺型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地“引进来”是为了更好地“走出去”,将国内外优秀科学技术与文化理念融会贯通,是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亟须关注的方面。高校国际化办学理念的形成与深化并不是盲目地追热跟风,而是经过严谨科学的论证来协调“引进来”与“走出去”之间的辩证关系,以达到既能突出专业特色、又能立足国际化视野的国内外教育理念优势互补与协同共进的良好状态。

第三,完善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保障措施,厚植国际化办学的创新土壤。通过构建“1+N”国际化战略体系,着力构筑“以学校国际交流合作领导小组为主导、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为主体、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积极协同支持、学生共同参与”的顶层设计与具体实施方案相融合的战略体系。在战略方案实施过程中,需着重促进不同主体决策与行为方式的协调发展与创新实效,不断推出新方案与新举措,以确保各项工作有据可依且可以得到多重主体的共同支持。

(二)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短中长期发展战略的关键着力点

高校国际化战略的规划制定与具体实施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需要根据不同高校的具体特征与预期发展目标,全面考虑短中长期的战略聚焦点与关键支撑措施。为此,行业特色型高校亟须将战略目标进行多层次分解,着力从短中长期剖析不同阶段的战略任务与具体实施方案,构筑“固点连线拓面”的立体化国际交流合作网络体系。具体来说,短期(可选择以5年为期)战略需重点优化完善并夯实前期既有的工作成果,聚焦于優势学科专业、生源结构、教学科研平台的全面改进,将各项基础性工作上升至战略层面并明确其战略意义。中期(可选择以6~10年为期)战略需重点从国际化办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化教学科研活动、大工程项目合作攻关等方面提升学校面向行业特色的国际化参与程度。长期(可选择以11~15年为期)战略需重点面向人才培养成效的显著提升,且这种提升模式具有视野长远性与方案可持续性的特征。依托国际化发展战略,促进行业特色型高校营造和谐包容的教学科研“大环境”、培育行为示范“大先生”、塑造一体多翼国际化办学“大格局”。上述短中长期视域下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关键着力点共同立足于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旨在助推精准锚定培养国家所需的高层次人才目标,将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国家高等教育总体目标紧密结合,并突出对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独特贡献。

(三)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引领方向

明确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制定及实施的重要引领方向是战略有效落地的前提条件,也是开展战略体系内核心工作任务的基石。鉴于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落实工作因各个高校办学目标和所具备的资源条件而有所差异,探寻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引领方向的共通之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行业特色型高校办学目标的一般特征,其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引领方向可重点定位于以下方面。

第一,解放思想,主动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在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理念与高校办学思想指导下主动作为并不断开拓国际交流合作新领域,需重点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工作任务,加快构建体现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与国际交流话语体系,积极探索国际化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与新方法,加强理论研究并夯实既有工作基础。在此基础上,依据国际化发展总体战略重构学科专业布局,秉持需求引导、超前布局、求新求变等原则,打造高水平且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学科群,以更好地适应国际环境变化对我国特定行业及相关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周期性、全方位与深层次影响,并契合新发展阶段对专精特新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可尝试以国际化办学平台为支撑,打造综合性跨学科且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学科专业新布局,推动现有专业建设质量的整体跃升。进一步,国际化发展战略可涵盖对于微专业建设方案的考虑,依托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平台建设的深入推进,打造“小而精”“专而新”的优势学科微专业,并将这种模式逐步扩展至其他学科专业,形成具有精细化、前瞻性与实用性特征的国际化专业建设新模式和新路径。在主动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格局过程中,需提高站位高度,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力实施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计划。借此有利发展契机,行业特色型高校需充分依托其自身办学特色,着眼于打造世界一流学科标杆,加强国际研究与开放创新合作,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持续加大对外开放办学力度,通过拓展国际交流合作新途径、新领域、新伙伴,使得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第二,注重内涵,构建国际化一流人才培养体系。立足行业特色与优势学科专业特点,行业特色型高校需聚焦国际化教学科研理论与实践开展课程教学方案设计,构建形成体现国际化视野且具有推广价值的教学科研成果,从而支持一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具体措施深度与广度的提升。为此,把握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目标、逻辑与经验做法,深度将国际化办学理念及科学地将国际化元素融入教学科研方式的改革进程,既是深化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有效路径,也是夯实“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观的必要举措。在此过程中,需深度依托国际化办学平台强化教学队伍建设及科研反哺教学的运行机制,强化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课程及全英文品牌课程建设体系。更重要的是,有必要将相关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与“政企学研用”协同育人体系紧密对接,加速高水平且体现行业特色的成果进行产业经济层面的有效转化,这也是加快建设微专业和微课群的重要支撑举措。这个过程将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沉浸式学习,从而增强学习融入感、体验感、主动性与创造性。长期来看,这将助力行业特色高校构筑“新视野+新科技+新成效”的一流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引培育”并举,全方位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对于行业特色型高校,推动更多的学科专业通过国际评估与认证,是有效拓宽学生国际化视野并筑牢家国情怀的必要举措。为强化创新型与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行业特色型高校亟须并行加强“高水平国际化师资的引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培养、学生德育教育先行”的“引培育”并举行动,积极构筑具有行业特色、服务行业发展的国际交流合作新高地。在此过程中,需着力加强国际高水平教师“引进来”与学生“走出去”,推选优秀学生赴國际知名高校和组织机构开展科学研究与实习实践工作,全面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国际适应力与国际胜任力,进而依托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增强学生报国情怀、责任担当与时代使命。

四、结语

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参与全球性问题、提升学校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高质量构建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与办学能力,是深入贯彻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行动方案。精准且全面厘清行业特色型高校国际化办学的核心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系统且分层次地构建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新路向,是切实增强行业特色型高校综合办学实力、面向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关键举措。在此过程中,亟须打造国际化办学新生态、拓宽优势学科专业国际化发展路径、畅通师生“引进来”与“走出去”发展渠道,为行业特色型高校有序进而逐步高质量推进国际化建设路径奠定良好基础,从而加快形成与国际高水平办学体系互鉴、互融、互通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新形态。

参考文献:

[1]李北群,陈美玲,马星.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路径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9(Z2):40-42.

[2]郑淳.高水平行业特色型高校全球胜任力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CIPO模型[J].教育探索,2020(04):32-38.

[3]周密,丁仕潮.高校国际化战略:框架和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09):16-19.

[4]付晓.“新工科”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6):97-102.

[5]汤蓉,尹辉.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工程教育国际化问题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02):96-99.

[6]杨琰.知识·能力·素质·素养:教育价值追求的不同阶段转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28):13-16.

[7]穆丽,宫春艳.基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实践育人模式研究[J].中国商论,2022(14):154-157.

[8]张朝意,冯刚.高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实施中的作用分析[J].对外传播,2015(05):59-61.

[9]许陶萍,黄蕾,何英.中国高校国际双向交流现状、瓶颈与突破——基于“双一流”建设以来“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数据[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70-77.

[10]马晓君,邓晓文.高校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的使命与任务[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6):480-485.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一般项目“创新型人才培育目标下专业国际化的提升路径研究”(SJGY20200155);科技部“高端外国专家引进计划”项目“‘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英国伯明翰大学商学院’教学科研引智项目”(G2022180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新形势下我国行业特色高校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3072022CFJ0903);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新时代面向智慧教育的新商科人才数字素养培育与提升研究”(JG2022B0905);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与实践”(GJE1214007)。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