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框架构建

2023-11-16杨天赤曹端阳刘红梅孙圣凯

武警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组训战伤受训者

杨天赤,曹端阳,曹 凯,刘红梅,孙圣凯

随着军事训练转型升级,战训耦合已成为我军军事训练的鲜明导向与追求目标[1]。但卫勤领域的实战化组训依然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问题。虽然有学者不断从模拟技术实现、训练形式创新、对抗体系构建、训练实证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2-5],但组训框架模式依然不够成熟[6,7],如何通过实战化训练使受训对象的救治能力得到提升,迫切需要探讨研究。本研究基于OODA循环理论[8]分析探讨构建现场急救层次的实战化训练模式,力求拓展战救实战化组训的思路框架与实现路径,为基层提高战伤救治训练实战化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1 理论基础

OODA理论由美国空军上校John Boyd创立,该理论认为武装冲突中的敌对双方互相斗争过程遵循“观察(observe)、调整(orient)、决策(decide)、行动(act)”(OODA)四个基本步骤,哪一方优先高质量完成情报观察与分析研判,形成策略进而行动,则在对抗中抢占先机,占据优势地位[8]。而根据初次OODA后反馈的新情报可作为下一轮OODA的“观察”起点,这样循环往复,形成OODA循环。通过多次闭环迭代,可不断积累经验,精准反馈调整,进一步优化决策,提升反应效率。此外,在OODA四个基本步骤中,“调整”阶段被认为是核心步骤,如果错误理解与分析情报信息,必然导致错误决策与错误行动。影响“调整”的要素主要包括基因、文化、先验知识、新信息、分析/综合等五个方面。OODA循环理论整合了信息采集、综合研判、指挥决策、具体行动,成为整体思维范式与管理框架[9]。尽管该理论的设计初衷是应用于交战规则,但已被扩展应用到军事指挥决策中[10],甚至已跨学科应用于项目沟通[11]、应急管理[12]、医疗护理[13]、网络安全[14]等不同领域。

2 框架构建

2.1 构建原则 以一体化视角把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看作一个整体系统,综合运用系统转化、归纳总结的方法,基于OODA循环理论基本观点构建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框架,并进行实证研究。具体构建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性,框架构建应以军事训练相关指导要求为依据,符合军事训练的一般要求与普遍规律;(2)实用性,框架设计应以战救组训者为主体视角,以实用为导向,简单易行,避免繁琐复杂;(3)针对性,框架设计应紧贴卫勤战救实战化训练实际需求,适于基层单位开展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4)广泛性,框架应具备一定高度,可囊括不同任务单位开展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使用;(5)延续性,框架应形成迭代闭环系统,可基于每次训练反馈结果持续改进,促使受训对象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2.2 内容构建 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从组训逻辑来看,必须准确了解受训对象特征,敏锐发现受训对象存在的痛点与不足,精准转化这些训练需求,形成针对性训练方案,并通过训练解决问题,不断提升受训对象能力素质,这与OODA理论中的循环基本步骤类似。另一方面,从质效要求上看,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必须使训练逐步贴近实战需求,不断提高受训对象应对实战的能力,这一特点与OODA理论闭环迭代的特性相契合。基于以上考虑以组训视角应用OODA循环理论基本步骤与循环迭代特征构建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框架,主要包括受训对象分析、训练需求转化、组训方案拟制、训练实施记录、训练反馈迭代等5个基本步骤,通过多轮训练实现受训对象实战能力不断提升,实战化组训框架基本步骤与多轮训练循环示意图见图1、图2。

图1 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框架

2.2.1 受训对象分析 (1)评估受训对象:在初轮训练中可根据受训对象既往训练模式、训练内容、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等资料,掌握受训对象基本情况,在多轮训练开始时则以参考前一轮训练资料综合分析。(2)实战视角分析:以实战化视角采用单项技术评分细则、总体模糊主观评价等方法对受训对象进行实战战救能力的多维度评价。(3)归纳特征特点:同步归纳受训对象所在单位实际担负任务的特征与基于任务类型的实战战救技术,掌握情况特点。(4)形成训练需求:综合以上分析总结内容,以技术、战术等维度作为分解框架,最终形成战伤救治实战化训练需求。

2.2.2 训练需求转化 (1)细分需求指标:综合多名专家意见,对前序总结的训练需求进行分析与分解,力求精准、全面。(2)转化训练目标:依照技术规范、战术运用、实战意识等维度进一步将训练需求转化成若干具体训练目标,并明确到具体指标。(3)匹配训练设计:考虑这些训练目标达成的最佳训练方式,对照训练大纲等规范要求,重点对训练的基本形式、基本方法、基本手段等进行匹配与对应。(4)归纳转化内容:将训练目标对应的训练内容进行结构化归纳,以便下一步训练方案的整合设计。

2.2.3 组训方案拟制 (1)参考相关资料:以前序形成针对性训练目标、训练方式、训练内容为关键点,对既往或上一轮训练方案资料进行回顾。(2)适配更新内容:结合相关教材与大纲资料,依照实战化训练理念重点从模拟情景背景、标准化模拟伤员等方面进行组训内容的适配更新。(3)优化训练设计:依照整合、连贯、逼真等原则,对训练设计当中的细节进行优化,内容包括情景背景渲染、模拟伤员化妆、临机事件设置等。(4)形成最终方案:依照真实战案例当中的事件逻辑,以时间进展与事件发展为先后顺序,整合上述经优化后的组训要素,形成成熟的最终训练方案。

2.2.4 训练实施记录 (1)模拟情景呈现:依照训练方案,对进入情况的受训者进行模拟情景的初步呈现,在此阶段重点对态势与环境背景、模拟伤员伤情展示等内容进行高质量的初始呈现。(2)综合分析判断:进入情况后,引导受训对象结合模拟实战条件下战现场环境、战术情况、伤员伤情进行综合分析。(3)形成救治决策:基于受训者自主综合分析的结果与对当下环境总体的把握,观察并了解受训者形成的救治决策。(4)实际操作记录:在受训者开展实战化救治行动期间,对受训对象实际操作进行全程、客观、详实的记录,并对受训对象偏离训练目标的行动内容进行合理的引导、调理。

2.2.5 训练反馈迭代 (1)科学评价反馈:由专业组训者对照训练目标对记录下来受训对象的实际表现进行科学评价,重点从态势预判、作息传递、战术运用、临机应变、适度检伤、救治协同、处置次序、技术方法、处置效果、流程衔接、普通防护、清洁防护、心理防护、卫生防护等方面对受训对象进行讲评,帮助受训对象快速提高能力素质,并听取受训对象反馈意见建议。(2)训练资料整理:最后对本轮所有训练相关的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以便给下一轮组训提供充分的基础资料。

3 实证应用

结合武警某部开展卫勤专业战伤救治训练为契机,对构建的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框架进行了实证应用。此次训练要求针对基层卫生人员对训练大纲规定须掌握的内容进行全覆盖训练与考评,通过对组训框架的运用,区分初级急救与高级急救层次实施,取得较好效果。

3.1 受训对象分析 通过对受训者既往训练资料的查阅与实地走访,发现受训者基本采用讲解示范的方式,以单项技能教学与考核为主要内容进行战救训练相关训练,尚未开展过实战化综合训练尤其对陆地颠簸与海上浪涌等环境适应程度不够(评估受训对象)。基于实战化视角发现受训对象普遍存在战救实战意识较差的问题,在技能上对单项自救互救基本技术掌握较好,但对多发伤、复合伤、多处伤处置经验不足,协同救治能力较差(实战视角分析)。立足此次部队拟开展的训练发现,受训者对海上特殊伤病情接触较少,对舰用担架等海上专用卫生器材掌握欠佳(归纳特征特点)。根据受训对象特征与实战任务特点,结合编组方式,总结形成以现场及医务、救护组两级的初级急救与高级急救实战能力的训练需求(形成训练需求)。

3.2 训练需求转化 将上一个阶段形成的两个层次的训练需求进行分析与分解,最终形成68项具体需求指标(细分需求指标)。将相关需求逐条转化,形成了在现场自救互救层面上掌握专用卫生器材使用、熟悉各类特殊伤病情火线处置等训练目标,以及编组协同高级急救层面上熟悉常见病诊治、掌握浪涌颠簸条件下协同行填塞止血、气管插管、骨折简易固定等高级急救技术等训练目标(转化训练目标)。依照训练目标要求,结合军事训练相关规范与规定,匹配训练形式为按部队编成训练、训练方法为连贯演练,达到训考一体(匹配训练设计)。以连贯演练为设计框架,将57项训练目标按照初级急救技战术运用、高级急救技战术运用进行分类与结构化归纳,分别纳入36项、21项(归纳转化内容)。

3.3 组训方案拟制 查阅受训者既往训练资料,回顾与训练目标相关的规范、教材、文献等资料,做好编写组训方案的准备(参考相关资料)。上述工作基础较好后,即可开始适配编写组训方案,共编写标准化模拟伤员5例,伤病情包括晕动病、疑似呼吸道传染病、溺水、左下肢骨折伴活动性出血、肝破裂伴活动性出血等,将所有训练目标有机融入在这5例伤病员的救治活动中(适配更新内容)。为更好地突出伤病情变化,引导受训者达成训练目标,提升训练效果,进一步对环境布置、伤效化妆等进行优化,同时设计了与受训者水平适配的临机事件20个作为备选随机任务,以提升实战化的意识与水平(优化训练设计)。最后依照真实事件的规律与逻辑,在模拟任务背景下,将伤情于任务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嵌入,模拟平时、临战、遇袭、战损后等不同阶段,既有战现场急救技术与器材的训练内容,又有批量干预、群体防控、危重症处置、战时分级后送等卫生勤务内容。在此基础上,对模拟伤员进行培训,并结合训练场地进行进一步方案细化,形成最终方案(形成最终方案)。

3.4 训练实施记录 由组训团队依照训练方案实施连贯演练,分别于营区山林场地、模拟船舶甲板、舱室、营房等地依照编携配装标准设置模拟场地,对模拟伤员进行伤情特效化妆,使伤病情高质量呈现(模拟情景呈现)。通过模拟伤员扮演、组训者提示等方式引导受训者对当前模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提问的方式了解受训者对总体态势的观察与把握情况(综合分析判断)。通过观察、询问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了解受训者拟采取的救治措施(形成救治决策)。此次训练全程采用便携式录制设备,全程记录了受训者在救治伤病员过程中的语言、行为等,此外训练开始后予以必要的引导与调理,以防止受训者偏离训练目标(实际操作记录)。

3.5 训练反馈迭代阶段 采用复盘方式以技能评分表和自制《官兵战伤救治实战能力评价量表》对受训对象表现进行多维度评价,并同步回顾视频记录以逐个进行分析与讲解,同步收集受训对象反馈意见(科学评价反馈)。整理上述所有相关资料,完成第一轮训练(训练资料整理)。将反馈意见与受训对象强弱项特点等作为参考,进入下一轮训练。在下一轮训练中精准立足受训对象水平能力,更加贴合实战需求更新训练内容设置。经过多轮训练后,受训对象对伤病情把握能力明显提升,对涉及现场急救相关技术要点均完全掌握,结合现场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并合理行动的能力大幅强化。

4 总 结

本文探索构建的组训框架基本厘清了战伤救治实战化组训内容、组训形式、组训设计、实现手段等方面的内在逻辑,经实证研究初步验证其简便易行、行之有效,可供基层组训者参考使用。

OODA循环理论虽是冲突中敌我对抗的作战理论,但从结果来看亦是冲突双方经验积累与能力促成的过程。从这个视角来看,OODA循环理论中的“观察-调整-决策-行动”的要点内涵与卫勤战救领域实战化组训的内在逻辑高度契合,因而该理论在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均有较强的转化应用基础,结合军事训练“训练准备-训练实施-训练讲评”的形式规范,可形成清晰明了的训练模式理论指导,并具突出的创新特性:一方面,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对抗特性,提示应观察受训对象及任务需求实际,故以实战应用为导向,强化效益观念,根据受训对象所在部队担负的任务实际展开情景想定,以受训对象的能力素质情况为参考进行训练目标及难易程度的合理设定,以实战化情景模拟辅以引导调理的方式施训,同时动态地、适时地调整优化训练,因而基于这套框架组训具有较强的实战导向性与个体针对性。另一方面,基于OODA循环理论的迭代特性,提示应紧盯训练目标实施多轮训练与评价以形成能力,故根据受训对象实际表现进行多维度的科学评价,将暴露出的难点痛点作为往后训练的重点要点,以多轮迭代训练的方式,更加准确评估、针对弱项施训、全面提升能力,最终实现训练难度与受训者能力“水涨船高”的效果,可有序高效推动受训对象战救实战水平的持续提升,这尤其有助于特定形成性训练目的的达成。

由于构建组训框架的实践应用程度尚浅,仍需进一步研究完善,故组训者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运用此框架组训在循环迭代的过程中受训对象亦在反复认识、理解与适应训练,若组训者不能在设计上不断深化实战化的内容与程度,则会导致受训对象更加适应训练,而非更加适应实战,其真实能力也会停滞不前,故组训者应坚持加强实战案例学习与总结,并转化成为组训方案拟制的高质量素材[15];二是卫勤战救实战化训练是共同课目训练,但不同单位担负任务类型不同,组织层次亦有差别,为覆盖更为广泛的受训对象,故组训框架对不同任务背景下从单兵到建制分队的适用情况仍需深入研究与验证,且多种任务情景案例、标准化模拟伤病例等[16-17]基础技术工具库亦亟需丰富与完善;三是框架多轮循环以持续提升受训者实战能力,依赖于各个环节的高质量运行,故组训框架内部分环节内容仍应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凝练与构建,如基于实战化背景的战救能力多维度分析与评价、标准化模拟伤员呈现与想定任务情景匹配等[18]。

猜你喜欢

组训战伤受训者
体育训练阶段运动损伤的预防路径
网球训练中多球训练法的实施探索①
军用飞机战伤抢修技术体系建设发展论证研究
体育运动训练中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浅议军事技能教学中的检查与纠正
护理士官战伤救护技能培训方法、效果及建议
机务士官组训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微格教学的士官组训能力培养构想
战伤分类和四肢战伤发生发展趋势
学员队干部在课余体能组训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