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TP53基因突变的急性髓系白血病3例

2023-12-21韩冬梅郑晓丽王恒湘

武警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生存期复查骨髓

李 晟,韩冬梅,郑晓丽,刘 静,王恒湘,丁 丽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具有高度异质性。2022年欧洲白血病网(European leukemia net,ELN )将AML分为预后良好、中等、不良,其中AML伴TP53基因突变(AML with TP53 gene mutation,TP53mut-AML)且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riant allele frequency,VAF)≥10%的定义为预后不良[1]。5%~10%的AML患者存在TP53mut,临床较为少见。有研究发现,其治疗的耐药性和不良预后相关[2]。目前,临床治疗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TP53mut-AML治疗反应率,但预后较差,本文对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血液科收治的3例TP53mut-AML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借鉴。

1 病例报告

患者1,男,66岁,因“间断咳嗽、咳痰10 d,发热1 d”于2021-10-01以“肺部感染”收入我院,既往有糖尿病、冠心病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0.59×109/L,血红蛋白34 g/L,血小板计数7×109/L,C反应蛋白 353.9 mg/L。骨髓涂片:AML-M2骨髓象,免疫分型:15.7%异常髓系原始细胞;白血病58种融合基因筛查阴性,基因突变:TP53 p.R248Q(Exon 7 c.743G>A p.R248Q,功能缺失)变异频率47.75%。染色体:44~46,XY,add(3)(q21),del(4)(q21),-5,add(14)(p11),del(17)(p11),-21,+r,+mar,inc[cp15]。诊断:AML-M2。予阿扎胞苷(Azacitidine,AZA)+半量CAG方案诱导化疗,具体方案:AZA 100 mg/d (1~8 d),阿克拉霉素 10 mg/d (4~7 d),阿糖胞苷 17 mg,1次/12 h(4~10 d)、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 μg/d (4~10 d)。治疗后达部分缓解,但粒细胞持续缺乏,并出现肺部细菌+真菌感染,治疗后好转。化疗后第2、3、5周复查骨髓,均为增生减低,由未见原粒细胞(停化疗第2、3周,复查TP53突变频率降至21.7%、6.85%)至原粒细胞增至10%(停化疗第5周,复查TP53突变频率升至43.35%),考虑原诱导方案效果欠理想且肺部感染未完全控制、粒细胞缺乏未改善,故更换为AZA+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方案化疗。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未改善,复查骨髓未缓解(增生减低,原粒48.00%),肺部感染再次加重,并发菌血症、感染性休克, 于2022-01-08死亡,病程共3个月。

患者2,男,50岁,因“乏力、面色苍白2周”于2021-12-10收入我科,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16.91×109/L,血红蛋白65 g/L,血小板计数18×109/L。骨髓涂片:AML-M2骨髓象,免疫分型:9.38%恶性幼稚髓系细胞,白血病58种融合基因筛查阴性,基因突变:TP53 p.Y205C(Exon 6 c.614A> G p.Y205C,功能缺失)变异频率87.05%。染色体:42,XY,add(1)(p36),psudic(3;7)(p25;q11.2),der(5;15)(q10;q10),der(11;17)(p10;q10),-13,-18,+mar[20]。诊断:AML-M2。予DA方案诱导化疗,具体用药:柔红霉素70 mg/d (1~3 d)、阿糖胞苷200 mg/d (1~7 d),部分缓解,第1疗程化疗后复查TP53突变频率降至74.46%,给予第2疗程DA方案化疗,具体方案:柔红霉素80 mg/d (1~3 d)、阿糖胞苷240 mg/d(1~7 d),达到完全缓解,第2疗程化疗后复查突变频率降至4.95%。期间出现肺部感染(细菌+真菌),抗感染好转后又予第3疗程DHA方案化疗,待血常规恢复后,复查TP53突变频率升至9.54%,肺部感染有好转但未完全控制,行抗感染治疗,同时将第4疗程调整为AZA+小剂量阿糖胞苷+VEN方案化疗。化疗4个疗程后,患者要求回当地继续治疗,粒细胞缺乏期间肺部感染再次加重,复查骨髓未缓解,当地未再进行TP53突变频率检测,2022-07-06死亡,病程共7个月。

患者3,女,73岁,因“血常规异常5年,血小板减少1个月”于2022-10-09收入我科。自诉2019年因“白细胞计数升高、脾脏肿大”在北京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血液科确诊为边缘区淋巴瘤,予R-COP方案2个疗程、R-CHOP方案1个疗程,R-FC方案3个疗程化疗。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3.87×109/L,血红蛋白64 g/L,血小板计数28×109/L,C反应蛋白202.6 mg/L,骨髓涂片:AML-M2骨髓象,免疫分型:44.28%恶性幼稚髓系细胞,白血病58种融合基因筛查阴性,基因突变:TP53 p.K132N(Exon 5 c.396G>T p.K132N,功能缺失)变异频率47.2%、p.Y220C(Exon 6 c.659A> G,功能缺失)变异频率45.55%、p.V272M(Exon 8 c.814G>A p.V272M,功能缺失)变异频率1.45%,为双等位基因TP53mut(biallelic TP53mut,bi-TP53)。染色体:42,XX,-5,add(6)(q27),-7,del(8)(q22),dic(15;18)(p11;p11),-17,-19,add(21)(p11),+mar[20]。因入院时有肺部感染,抗感染治疗同时予第1疗程AZA(100 mg/d,1~7 d)+VEN(100 mg,1~21 d)方案化疗。化疗后出现Ⅳ度骨髓抑制且肺部感染加重伴Ⅱ型呼吸衰竭第12天中止化疗,经积极抗感染并加用甲泼尼龙后,肺部感染暂时好转,复查骨髓未缓解,复查上述3个TP53突变位点变异频率分别为44.35%、42.75%、1.15%。因年龄大、肺部感染控制不理想,无法耐受继续化疗,持续粒细胞缺乏,肺部感染再次加重,于2022-12-09死亡,病程共2个月。

2 讨 论

TP53基因位于染色体17p13.1上,编码磷蛋白p53,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在DNA损伤、癌基因激活和RNA缺失时,激活TP53可调节DNA修复、分化、细胞周期停滞和凋亡诱导的靶基因表达[3]。TP53基因致病性变异可导致其编码的p53蛋白功能异常,丧失细胞周期阻滞和DNA修复功能,促进肿瘤发生。

本文通过对3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具有共同特点:(1)均为伴TP53mut-AML;(2)骨髓形态学FAB分型均为AML-M2;(3)均伴复杂核型染色体;(4)TP53突变位点均位于DNA结合结构域;(5)治疗有效时TP53突变频率降低,复发时再次升高;(6)最终均死于感染;(7)生存期较短,仅为2~7个月。

从临床特征看,TP53mut-AML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更低[4]。TP53mut在复杂核型、5、7、17号染色体异常和治疗相关的AML(therapy-related AML,t-AML)中更易发生[2]。本文选取的3例TP53mut-AML患者均为复杂核型,初诊时为两系或三系血细胞减少,其中2例年龄大于60岁,患者3诊断为t-AML ,与文献[2]报道的结果一致。TP53mut的突变区域有80%在DNA结合域编码区,跨越了第5~8号外显子内100~200个氨基酸[5]。突变类型多为错义突变,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为R175、G245、R248、R249、R273、R282[5]。本文报道的3例均为DNA结合域的错义突变,位于第5~8号外显子,1例突变(病例1为R248)为上述最常见的热点突变,与文献[5]报道结果一致。

目前,强烈化疗(intensive chemotherapy,IC)、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HMA)及VEN+HMA 是治疗TP53mut-AM最有效的方法[2]。一项通过对未治疗TP53mut-AML患者回顾与荟萃性分析发现,与HMA组相比,IC组和VEN+HMA组虽有一定的改善,但生存率均较差(IC、VEN+HMA、HMA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3%、33%、13%,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6.5、6.2、6.1个月),IC组和VEN+HMA组治疗反应并未转化为改善总生存期[2]。我国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情况[4,6,7]。有报道HMA(如地西他滨、AZA)单药或联合Bcl-2抑制剂VEN在TP53mut-AML中显示出较好反应率(response rate,RR),但并不能改善无病生存期和总存期[8,9]。Chen等[10]报道DCAG方案治疗TP53mut-AML,完全缓解率为60%,部分缓解率为10%,ORR为70%,中位总存期为8.7个月。IC组完全缓解率达到了43%,这可能代表了一种选择偏差,TP53mut-AML中年轻和身体耐受性好的患者更容易选择IC且更有机会进行allo-HSCT[2];研究发现,老年或身体耐受性差的患者多选择HMA或HMA+VEN[2,5,8]。目前,TP53mut-AML最佳治疗方法尚未确定,一些新疗法正在被评估, Magrolimab是一种专门针对CD47的单克隆抗体,也是一种信号调节蛋白α(SIRPα)的巨噬细胞免疫检查点分子的配体。在一项Magrolimab联合AZA的Ⅰb期研究中,TP53mut-AML患者ORR为48.6%(33.3% 完全缓解,8.3% CRi和5.6% 部分缓解),中位总生存期为10.8个月[11]。Eprenetapopt(APR-246)是一种甲基化PRIMA-1类似物,可诱导TP53mut细胞凋亡的新型小分子,其与AZA联用在TP53mut-MDS和AML患者中显示有效[12]。Guillermo等[13]正在进行的eprenetapopt+AZA+VEN的Ⅰ期临床试验报告了早期有效数据。TIM3抑制剂Sabatolimab+AZA试验初步也表明,少数 TP53mut患者的ORR达到了71.4%,包括28.6% 完全缓解和14.3%骨髓完全缓解[14]。此外Chen等[15]最近证实,三氧化二砷(ATO)通过一个隐蔽的变构位点挽救结构性p53突变,可能会给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新思路。

本文对3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发现预后均较差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3例患者 VAF均>40%。Short等[16]发现,TP53mut-AML的VAF>40%与更差的无复发生存期和总存期独立相关。(2)患者1的TP53mut位点为R248,P53 R248和R282突变可诱导CYP3A4蛋白高表达,加速化疗药物清除导致耐药[17],可能会导致化疗效果差。(3)患者3为t-AML伴bi-TP53。多重打击TP53mut从MDS转化为AML比例更高、总生存率更差,与文献[1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4)患者1、3均为老年糖尿病患者,入院时伴肺部感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抗感染治疗同时化疗风险大、抑制骨髓造血恢复,且持续粒细胞缺乏会使感染不易控制,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预后更差。

综上所述,TP53mut-AML患者多为老年人,且多合并复杂核型或为t-AML, IC或联合HMA和(或)VEN虽能提高治疗反应率,但无法延长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因此我们需要探索最佳治疗方式,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生存期复查骨髓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赞美骨髓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