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
2023-11-15简渠柯昱朱
简渠 柯昱朱
*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课题批准号:2021-39-683)的研究成果。
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劳动教育始终与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密不可分。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教育资源对劳动教育的积极作用,是新时代劳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文章主要探讨通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入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将高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劳动教育的创新能量,形成具有时代意义和引领作用的劳动教育课程成果并开展实践,为中小学的劳动教育提供新视野,为新时代劳动教育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范式做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
一、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对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现实意义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认为,劳动教育是劳动与教育的双向结合,劳动教育始终与生产力的进步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密不可分。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导向,在劳动教育中强化、体现新时代的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0年3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五大基本原则。其中,“体现时代特征”这一基本原则要求“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新变化,深化产教融合,改进劳动教育方式。”2020年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对劳动教育的组织实施提出了三方面要求:1. 实施机构和人员;2. 劳动安全风险防范与管理;3. 建立协同机制。其中,“建立协同机制”明确指出“学校要与相关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2022年4月,《义务教育劳动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劳动教育课程资源是实施劳动课程的必要条件。学校应与家庭、社会协同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整合、利用各种形式和类型的资源。劳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加强机制建设,开拓多种途径,调动多方积极性,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共建。
基于《意见》《纲要》《课标》相关要求,以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研发与实践,是新时代劳动教育题中应有之义。协同创新能在组织内部形成知识共享机制,机制内部的各个参与者具有共同的目标和动力,能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共享平台,进行多方位的交流合作和多样化的协同发展。具体到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企业紧跟时代发展,具备高度的时代属性和创新意识,通过与多所中小学的协作,可以满足劳动教育课程的普遍需求和发展需要。高校、科研院所掌握最先进的前沿科技成果和技术人才,具备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故,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与合作能够促使各自投入优势资源和核心能力;打破组织壁垒,充分发挥高校丰富的科研资源和多学科优势、科研院所的前沿科技成果、企业的时代属性和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最新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实现劳动教育的社会协同,形成具有高度新时代特征的劳动教育课程;帮助中小学校打开劳动教育的边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形式。
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在劳动教育课程研发中的运作模式
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方面,本研究以重庆课堂内外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的协作为样本展开。重庆课堂内外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既是青少年教育传媒集团,也是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示范单位;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拥有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蚕丝纤维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是全国示范性劳模与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由国家科技部于2014年1月正式命名,围绕植物航天诱变育种这一总体目标,从航天诱变新品种(种质)选育及应用、航天育种共性关键技术研发等方向进行研究。三家单位抽调力量,共同形成了协同创新小组,明确了由重庆课堂内外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支持、资源支持,由两所高校科研院所提供智力支持,共同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
在重庆课堂内外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与西南大学生物学研究中心、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构建的协同创新模式中,企业为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研发提供了必要的经费支持,并通过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推广与实践,为课程在中小学开展具体探索实践提供了有效保证;高校、科研院所充分运用了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科学技术成果,为中小学劳动课程注入了新技术、新思想、新方法。在贯彻新时代劳动教育基本内涵的前提下,协同创新小组以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为对象,聚焦于发挥企业的时代属性和创新能力,充分运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跨学科资源,构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协同机制,在前沿科技成果与劳动教育中找到融合点,以新兴技术成果支撑新时代劳动教育,形成了具有时代意义和引领作用的劳动教育课程成果。协同创新小组根据《意见》《纲要》《课标》的要求,从劳动教育教学实际出发,结合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科研成果优势,选择了养殖、种植两个劳动主题,成功研发了“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航天育种”两大主题劳动课程项目。
以养殖为主题的课程选择了创新养蚕这一方向,命名为“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依托西南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生物学研究中心,将领先全球蚕桑产业的人工智能养蚕、非桑料理养蚕、家蚕基因研究成果融入课程中。目前“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项目研发了小组式、生均两个主题课程,学校可通过小组模式、生均模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课程成果包括3类劳动材料包、32课时教案、32课时PPT及视频、10个教师培训视频、3本学生手册、1个线上教学平台、1个智能问答H5页面。以創新种植为主题的课程命名为“航天育种”,依托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航天育种”这一科技成果引入课程中。围绕水稻种植、蔬果种植两个劳动主题,“航天育种”项目有“天禾行动”“航天园艺师”两个主题课程,学校可以通过小组模式、生均模式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教学。课程总计有2类劳动材料包、29课时教案、29课时PPT及视频、6个教师培训视频、2本学生手册、1个线上教学平台。
协同创新小组充分发挥重庆课堂内外融媒体有限责任公司作为企业主体在课程推广、宣传方面的优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在重庆、四川、湖北、安徽、浙江等地的46所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运用实践,取得了豐硕的成果。课程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等重量级展会,获评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2022年度推荐产品,课程实施学校安徽省合肥市青年路小学获评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第五批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典型案例。
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对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凸显的作用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机制极大地促进了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发展,凸显了课程特色,其作用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了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进行产教融合。在“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劳动课程项目中,协同创新小组将西南大学领先全球的家蚕基因图谱绘制、人工智能养蚕技术、非桑料理养蚕技术等高科技成果、新技术手段引入课程中,基因编辑、人工智能养蚕成了劳动教育的一部分。在“航天育种”劳动课程项目中,协同创新小组将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植物航天育种方面的高新技术成果引入课程中,空天诱变、航天之旅、选种育种、种植实践共同构成了全新的劳动体验。
其二,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了劳动教育课程材料创新。在“蚕丝之国的神奇冒险”劳动课程项目中,协同创新小组在传统养蚕材料的基础上设计了“蚕宝别墅”,实现了自动清除蚕沙;采用改良后的抗病蚕种,提高学生劳动活动的成功率;在课程中引入了非桑料理养蚕技术,突破了传统养蚕所需的时间、空间条件限制,让学生可以全年不分地点开展养蚕劳动。在“航天育种”劳动课程项目中,协同创新小组精心选用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中心、航天育种联盟单位培育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瓜果蔬菜品种,引导师生因地制宜地栽种到校园中,体验“粒粒皆辛苦”的劳动过程,从一粥一饭中感受粮食安全、种子安全、生物安全的国家大计。
其三,协同创新机制减轻了学校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负担。课程配套丰富多元,减轻教师教学负担、激发学生劳动兴趣;协同创新小组为课程配备了教师手册、学生手册、教学PPT、教学视频、教师培训视频、智能问答H5页面等线上、线下材料,帮助师生开展劳动教育活动;课程配备了丰富有趣、灵活多样的小组式学习劳动材料包、生均学习劳动材料包,适配多种学习、劳动场景,方便师生开展劳动实践。
其四,协同创新机制促进了在劳动教育中实现学科融合。课程紧扣课标、充分结合现行教材、合理设计课时,适配基础教学多个学段、多种场景。《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设定的学段目标中,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关心、照顾身边常见的动植物;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初步体验简单的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进一步体验种植、养殖、手工制作等生产劳动。多个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均有养殖、种植相关章节。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教学实际、地理及环境实际、参与学生年段学段,以劳动课、科学课大单元、社团学期课程、课后服务学期课程等多种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在实践中,协同创新小组与各实践学校一起,将语文、数学、地理、生物、美术等多学科知识融入教学中,实现了有效的学科融合。
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接受锻炼、磨炼意志是劳动教育的底色,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社会主义未来劳动接班人是劳动教育的目的。新时代对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探寻了新方法,研究者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不仅要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及特点,还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顺应时代趋势、科技发展与社会需要,这都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下的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探索与实践提供了现实语境与实践方法。
加强社会协同,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是新时代劳动教育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式在学校与社会之间有效搭建了劳动教育的桥梁,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创建了新范式,带来了新思考。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协同创新模式为劳动教育课程的研发、推广实践带来了创造性的突破,有效催化了在劳动教育课程中进行学科融合,为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引领了更多社会教育资源单位投身劳动教育课程研发与实践,催生了更多中小学主动寻求社会资源对学校劳动教育乃至其他学科教育提供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EB/OL]. (2020-07-09)[2023-06-08].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2007/t20200715_472808.html.
[2] B.A苏霍姆林斯基. 苏霍姆林斯基论劳动教育[M]. 萧勇,杜殿坤,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0-03-27.
[5] 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 中共重庆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若干措施》的通知[EB/OL]. (2021-02-01)[2023-06-08]. https://ldjy.ykt.eduyun.cn/gjldjy/navigation/detail?contentType=x_document&contentId=d4ebe db2-5b86-4b45-a0d7-dbf84468f7c6&catalogType=navigation&subCatalog=qdfa.
[6] 吴学东. 马克思的劳动思想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责任编辑:汪旦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