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年以来我国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嬗变特点与研究展望
——基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分析

2023-11-14谢淑海

伊犁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语文课程德育

谢淑海

(伊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新疆 伊宁 835000)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指出:“把立德树人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思想品德作为学生核心素养、纳入学业质量标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注重融入贯穿,把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要求体现到各学科教育中,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中,使传授知识过程成为道德教化过程。”[1]语文课程坚持文道统一,具有独特育人优势,但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发生了哪些变化,呈现什么特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开展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前提。基于此,以我国1949 年以来颁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厘清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分析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嬗变特点,展望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研究趋向。

一、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基本分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语文学科德育内容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首先是静态层面,表现在作为文本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的德育内容。荣维东等基于课程标准的文本分析,通过“关键词”概括出课程标准中的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包括执政党或政府所提倡的核心主张、对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执政党的核心诉求[2];杨伯勤认为,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应和德育内容一致,包括品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但语文学科德育具有德育内容要素的广泛性和德育性质的时代性、阶级性[3];傅建明依据《小学德育纲要》和《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建立了教科书价值取向类目表,包含热爱祖国、无私奉献、热爱科学、客观辩证、勤劳刻苦、诚实善良等20 个类目,分析了小学语文教科书体现的价值取向[4];张铭凯立足于语文学科性质,从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层面阐释了语文课程知识的道德价值[5];穆建亚等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涉及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四个领域出发建构语文教科书德育内容分析框架[6];廖婧茜依据中华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和世界发展的命运为参照框架,认为三科统编教材中的德育内容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7]。其次是动态层面,表现在基于课程实施的视角,学科德育贯穿于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科书内容和师生理解全程[8];洪云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德育的关系出发,提出要深入开掘文本内容及语言知识中包含的德育价值、选择或设计有利于实施学科德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善于利用和发掘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和链接课内与课外以延展语文学科德育的实效四条行动路径[9];陈茜认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应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于是提出要厘清语文要素机理以有机融合德育目标、要深入钻研教材文本以适当整合德育内容、要充分发挥教学机制以适时把握德育时机、要丰富语文实践活动以践行内化道德认知[10];赵岩立足于语文学科内容与教学过程提出,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渗透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真实情境以将语文学习与做人做事关联起来,设计挑战性任务以形成学习任务群,坚持持续性评价与过程性反馈以积极探索实践语文学科德育评价的有效方法[11]。

可见,已有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研究,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历史研究与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强调了思辨性和学理性,对于认识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得知,(1)已有研究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认识不一致,有的以德育内容体系为语文学科德育内容,较为宽泛,有的以思想品质教育为语文学科德育内容,较为具体;(2)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分类标准多元;(3)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研究主要从动态和静态两个角度展开,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4)对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理解揭示了语文教育和德育的植入与渗透、独立与融合及外加与内生三种关系;(5)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过程进行了探索,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也是德育实施过程。

国家课程标准规定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等,是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以及课程实施管理的直接依据[12]11-12,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因此,梳理和借鉴我国1949 年以来历次颁发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规定,有利于我们明确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和表达方式,从而有益于实现语文学科育人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基础和载体,纵观历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表达,虽有所差异,但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育人的价值追求却是始终如一,都指向培养人。因此,为了便于系统把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内容,基于立德树人的内涵,借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的“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等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内容,结合语文学科本质,建构了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分类框架,见表1,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奠定了基础。

表1 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分类框架

二、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嬗变特点

用表1 作为分析框架,分析了1949 年至2022 年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不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见表2。经过深入分析,发现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嬗变具有阶段性、导向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特点。

表2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发展概况表

(一)阶段性:时代背景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影响

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发展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13]。为此,不同时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定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也有所不同。

1.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各有侧重

1949 年1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为当前的革命斗争与建设服务”,这一指导思想表现在了1950 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明确提出了小学语文学科是“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工具”,强调“爱国主义思想和国民道德”。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处在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强调语文应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于是,强调“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建设和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进而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14]62。2001 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15]。2022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12]4。

2.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内容体现出阶段性

在各个时期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内容均体现出年级递进性和阶段性。以爱祖国为例,1950 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中指出,“一年级爱国主义教育以认识祖国的标识和纪念节日为主,二年级在一年级基础上,加爱人民、爱护公共财物,了解战斗儿童、战斗英雄、劳动儿童、劳动模范。三年级在继续前学年的基础上,加爱科学。四年级在继续前学年的基础上,加历史遗产和新建设”[14]63。2022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然后在分段目标中强调:“第一学段重在初步感知和认识,第二学段通过感悟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高尚品质,激发向英雄模范学习的意愿和行动,培养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朴素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第三学段则是感受先贤志士的人格魅力,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气概、优良作风和高尚品质,体会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的伟大精神”[12]6-17。由此可以看出,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内容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体现出德育的内在逻辑,彰显了德育内容的进阶性和阶段性。

(二)导向性:教育目的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价值引领

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根本标准。小学语文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最基础、最重要的课程,也必然依据教育目的来确定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

1.教育目的定位决定了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

教育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为谁服务”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我国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上,从“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变为“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到“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到“必须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种转变,也体现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1955 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明确提出,“小学语文科是以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儿童的强有力的工具”[14]81,小学语文工具性与思想性双重特性的认识逐渐出现。1978 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语文知识教学的辩证统一”[14]178,小学语文的工具性和思想性重新得到确认。1988 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14]209。从此,小学语文从弘扬“人文性”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初步形成。21 世纪以来,2000 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2011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和202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都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进而明确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12]1。于是,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从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同时,也聚焦到了语言文字运用。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也成了每个时期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培养人的形象的建构决定了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有关培养人的形象上,从“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变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又红又专的建设人才”,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发展”的内涵也从最初的“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得到发展”的不甚确切的表述调整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科学表述。与此相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功能主要是培养“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的“社会人”,1950 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强调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为“爱国主义和国民公德”。到1956 年,基于培养“又红又专的建设者”的教育目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共产主义道德、审美和对语言的热爱”,逐渐开始关注学生“个体”的需求。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980 年颁布的《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核心除了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共产主义理想外,在学生品格、道德、习惯、价值观等方面也进行了明确要求。2000 年3 月,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就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等内容进行了增补和完善。进入新时代后,2022 年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在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12]1-2。可见,小学语文学科在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性问题时,试图寻找到个体与社会、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平衡点,使小学语文课程既能基于学生成长的规律和为了学生成长的需要,又能回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挥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从而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三)实践性: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实践逻辑

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是国家教育意志在语文课程层面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历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虽然文本框架和基本内容有所差异,但都遵循了语文是什么、语文对学生的发展价值、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如何实施语文课程的发展逻辑,在这个逻辑思路中体现了政府部门、教材编写者、教师等教育各方对语文学科德育的实践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标准与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实践逻辑图

1.国家对确定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导向

学习什么知识直接影响培养什么样的人,因此,国家会通过课程标准来规定什么知识能进入学科德育内容、什么知识不能进入学科德育内容。纵观我国历年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国家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发展需求,通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规定语文学科的性质、理念、目标、内容、实施等,从而明确了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体现了语文学科属性上定向学科德育到实施建议中明确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再到指导教材编写强化语文学科德育的认知逻辑。如,1980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指出,“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建设需要人才,培养人才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是小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掌握了语文这种基础工具,对于学习其他各门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语文这门学科,它的重要特点是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14]185。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在掌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的基础上,定位了“人才”标准,明确了小学的基础性作用和小学语文的学科性质,从而提出“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强调“小学语文课本入选课文的思想内容”,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进行革命传统和党的优良作风的教育;进行革命理想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进行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教育;进行为革命而学习的教育;进行社会常识、自然常识、卫生保健的教育”。进入21 世纪后,我国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重文化育人和以文化人,并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也增加了“文言文”篇目。

2.教材编写者对确定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代言”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主要是通过教科书选文来实现,而教科书的选文是教科书编写者完成的,因此,教科书编写者的价值诉求和基本主张主要体现在教科书文本之中。可以说,“教科书作为国家意志、民族文化、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直接的载体。在一定意义上,有什么样的教科书,就有什么样的年轻人,也就有什么样的国家未来。”[16]就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而言,不同时期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学科德育内容要素虽不完全相同,但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教材编写建议”“小学语文的内容要求”“教材大纲”“教材编写原则和方法”等内容中都对小学语文教科书内容作了相关要求,都经历了“筛选—表达—运作”的路径实现语文教科书对道德价值的建构[8]。“筛选”是指选用具有必然道德价值性的知识的课文进入教科书,体现了“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和“谁的知识最有价值”的有机融合,实现文道统一。如1991 年《中小学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纲要(试用)》指出,“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涉及许多方面,既寓于课文之中,也寓于知 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14]227。“表达”是指课文的话语表现形式,既要体现话语的显性表征,又要蕴涵隐性意义;既要文质兼美,又要负载意义。因此,新时代小学语文教科书注重“把那些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两个传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17]。“运作”是指对教科书的审定以确保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合法化。纵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在“教材编写建议”或其他类似板块中明确了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也与同时期颁布的《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审查工作细则》《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存在一致性,成了教材审定的基本标准。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提出了10条建议,其中第1、2条建议体现了思想导向性,第3、4 条体现了与学生、时代等的“切合度”,第6、7、8、9、10 条体现了对教材内容的选择与呈现等要求,这与2018 年《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审查工作细则》中的“思想导向、切合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对教和学的引导、教材的编辑符合规范”审查标准和2019 年《中小学教材管理办法》的“思想性、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系统性”审查要求相一致。

(四)系统性: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逐渐完善

1.内容要素系统化: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要素不断丰富

根据表2 可知,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发展的三个阶段中,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整体走向是从单一到多元,逐渐丰富和完善,逐步形成了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体系。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习惯养成等学科德育内容贯穿在三个阶段,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个人情操、社会主义信念教育是到第二、第三阶段才逐渐丰富和完善的。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2000 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强调“要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14]255,2022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指出,“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语文课程,以达成培育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从而建立文化自信,培养时代新人”[12]18-19。

2.表述方式具象化: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呈现方式不断具化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呈现出从抽象化到具象化的特点。对于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呈现,开始时比较简短、抽象,在后来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逐渐具体、具象,表述也相对详细。从抽象到具象,主要是通过目标层级化来实现。如培养学生爱国主义,1950 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提出了“具有爱国主义思想”,1980 年《全日制十年制学校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就提出了“要注意课文的思想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入选课文的思想内容,应当有助于向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14]185,注重了思想教育与课文内容的辩证统一。2022 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爱国主义分别呈现在课程总目标、分段目标之中,这对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落实学科德育指明了方向。

三、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研究展望

基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分析,每个时期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都是为同时期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服务的,都具有时代的烙印。进入新时代,日新月异的世界科技进步、迅速普及的网络新媒体和爆炸式增长的知识促使人们生产、生活、学习方式不断改变,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深刻变化,人才培养面临新挑战,义务教育课程必须与时俱进,这就要求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随之变化。

(一)历史智慧:深入挖掘沉淀在历年课程标准中的德育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经历了三个阶段,建立起了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体系和实践体系。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深入研究历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汲取历史智慧,构建有机融合、上下贯通、内外结合、协同育人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框架,彰显中国特色。首先,充分挖掘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附着的德育内容。历年来,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属性的界定,定向了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的价值取向,明晰了道德准入原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教材编写要求的强调,强化了小学语文学科的德育内容与载体。因此需要对语文学科性质深入研究,发现其演进特点。钻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教材的编写建议和选文要求,凸显经典课文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其次,注重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方法的探索。虽然我国一直重视学生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方法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也有所体现。但是,道德教育作用的发生一定表现在学生面对道德困境所采取的道德行为中,而道德困境只有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才能产生[18]。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如何能够创造性地在生活实践中开展语文学科德育,实现“润物无声”。最后,立足中国实际建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体系。“一个民族的语言,烙印着这个民族历史文化、心理思维、生活习俗的全部印记。”因此,需要研究如何基于中华文化建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内容体系,提升学生的独特精神品质。

(二)时代呼应:关注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时代需求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受到时代的影响,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具体体现,具有时代性。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应主动对接时代的需求。首先,厘清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时代内涵。我国教育目的在培养人才的性质和基本素质要求方面是相同的,但因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一样,每个时期强调的素质有所差异。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强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内容和价值建构如何因应时代需求。其次,注重挖掘入选课文的时代价值。“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可见,每一篇课文都是时代的产物,打上了时代烙印,为此,需要我们“走进课文”又要“走出课文”,透过作品中的表象,在明晰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基础上,引导学生体味出其中蕴含的深刻人生哲理,给学生以深刻的人生教育,从而使其积淀深厚的人文素养,形成影响其终生的学科核心素养[19]。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探索入选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性如何才能具有时代价值。

(三)实践逻辑:关注小学语文学科德育价值的实现路径

小学语文学科德育要发挥实效,达成立德树人,需要保障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首先,实现“蓝本”到“文本”的有效转换。古德莱德从课程运作的角度将课程分为理想的课程、正式的课程、领悟的课程、运作的课程和体验的课程,课程标准和教科书当属正式课程,因此,需要将正式课程转化为教师领悟的课程、课堂运作的课程和学生体验的课程,实现师生体悟基础上的价值共识。为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师生个体如何体悟文本中的德育价值和师生如何通过对话、协商达成价值共识。其次,建构小学语文学科德育实践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索怎样基于课程标准开掘文本内容的德育价值、如何选择或设计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推进语文学科德育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怎样有效捕捉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时机和怎样开展语文学科德育评价。

1949 年以来的我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学科德育的目标、内容、评价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呈现出阶段性、导向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特点。可以说,小学语文学科德育是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在规定性,也是学科育人的具体体现。因此,需要探究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内容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汲取历史智慧,回应当代培养时代新人需求,引领教师认识到实施学科德育的重要价值,主动承担学科德育的责任与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塑造学生人格的同时也塑造自己的人生境界。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语文课程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