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时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建设的调查研究
——基于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数学教研组长示范培训

2023-11-13杨宇佳苏洪雨

中小学教师培训 2023年11期
关键词:教研组新教材数学教师

杨宇佳, 苏洪雨

(华南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一、研究背景

教研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高中数学教研组是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开展教学研究、指导教学工作、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数学教师专业水平和整体素质的重要力量。数学教研组活动的开展,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加强数学教研组建设,是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也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升整体素质的重要保障。

对于教研组建设,已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在国外,有学者对于教研活动提出了“实践共同体(COP)”概念,具有三个特征(N.Movshovitz-Hadar,A.Shriki,2015):(1)领域,一个COP由一个共同的利益领域来识别(如,数学教学);(2)共同体,一个COP由参与的成员组成,大家一起活动和讨论,互相帮助,共享信息,建立关系,互相学习(数学教研组);(3)实践,COP的成员是实践者。数学教研组是一个数学教学研究的“实践共同体”。教研组有共同的目标,也将关注某个教学主题,所有成员互相学习交流,并解决共同的问题或者开展一个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共享资源和经验,这就具备了构成一个“实践共同体”的条件[1]。国内学者开展了观察、调查、实践研究,例如,张传鹏(2017)通过调查教研组活动的开展,提出积极开发教师差异资源,组织教学示范和结对帮扶,发挥骨干教师的业务引领作用等加强教研组建设的措施[2];林运来(2018)开展了实践研究,提出制订数学教研组五年发展规划、学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化、学科教研模式多元化等建议[3];黄映玲(2011)通过“课堂观察”,借助定量反馈改进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4]。在建议和举措方面,康世刚等(2005)提出以课例分析作为数学教研组的主要活动形式[5];钮兆岭认为应当明确教研活动的主旨和内容,进行多样化教研,并且结合教研档案来跟进研究[6];王永生(2015)从教研组长的视角,强调规划的制订与落实、课堂教学研究和创新特色教研活动的开展[7];陶冶(2017)提出规定学习、成果激励等新颖的方法促进教研组发展[8];姚程琳等(2017)根据校本课程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9];关旭峰(2021)针对在线教学期间的在线教研,提倡教研组制订计划,在线积极互动研讨[10]。

这些学者的研究对于数学教研组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帮助,但是缺乏针对“数学教研组长”的调查研究,部分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较为狭隘,并且缺乏针对新时期新课程改革中的数学教研组建设情况,因此有必要对当前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开展研究。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的

在新时期,高中数学教研组的建设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为此,广东省开展了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数学教研组长示范培训。通过该培训,希望提高数学教研组长素质和教研组建设水平。为了更好地开展培训工作,有必要了解当前广东省数学教研组的建设及存在的问题,从而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促进高中数学教研组的建设和发展。

(二)研究对象

在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数学教研组长示范培训期间,对来自全省100位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84份,有效回收率84%。选取其中10位教研组组长进行访谈。(研究对象具体信息略)

(三)问卷及访谈设计

问卷设计根据当前教研组的实际状况从不同的角度设问,包括:教材使用、教研活动、教师发展、教研组长及学校支持和情感5个维度。其中,“教材使用”主要指教研组对新教材的适应、理解和使用情况,侧重于教研组利用新教材更新教学观念、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由于新版高中数学教材为2019年出版,近几年在广东省开展大范围使用,相较于2003版又有较大改动,故新教材的使用效果将直接影响着教研组的教学效果。“教研活动”是指教研组开展的带有主题性的集体活动,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合作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观摩交流、公开教学和教学比赛等,教研活动是教研组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有计划、有组织、有质量、有反思的数学教研活动是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教师发展”是指数学教研组中的教师个人专业成长发展,主要包括骨干和青年教师培养、继续教育平台的搭建、教师评价方式的更新和教师信息素养的发展等,教研组除了重视团体建设外,教师个人的发展也不能被忽视,每个教师作为团体的一分子,其个人的良好发展将成为集体建设的基石,只有每位教师都发展得好,教研组这个集体才有可能发展得好。“教研组长及学校支持”是指数学教研组组长以及学校层面在教研组建设过程中具有的表现及作用,比如,教研组长是否具有先锋模范和督促引导作用;学校提供的硬件、软件这些基础保障是否到位,这些都是影响教研组建设的重要外在因素。“教研组内的教师情感”是指当前高中数学教研组内数学教师存在的职业倦怠情况,是教师在面对工作压力和挫折时,不能有效缓解和妥善应对而产生的一种精疲力竭的状态[11],如果教师具有职业倦怠,将对个人发展、团体建设、教学效果都产生消极的影响。

问卷编制包括两个阶段:第一,由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和编制试题,然后与数学学科教学专家、高中数学教研员以及高中数学一线教师进行探讨,确保测试题的有效性及可行性;第二,用第一阶段确定的问卷进行试测,根据信度和效度进行筛选和修正,最终确定5个1~5级量表类问题(一轮)和5个多选题(二轮)。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由于一些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表示对教研组建设有更进一步的见解与提议,因此补充设计半结构化访谈,涉及角度与一轮问卷对应,包括以下5个问题:(1)您所在的数学教研组能够跟紧“三新”理念吗?为什么?(2)您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活动质量如何?成员积极性如何?(3)您认为数学教研组建设对集体和个人发展有什么作用?(4)您在数学教研组当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学校对数学教研组有什么要求?您希望学校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5)您所在的数学教研组如何培养组内的数学教师?如何处理数学教师的倦怠情况?

(四)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研究者对问卷中的量表类问题进行单独的信效度检验,它们的Cronbachα系数分别为:0.866,0.909,0.891,0.840,0.911,均大于0.8;KMO值分别为0.849,0.880,0.811,0.815,0.840,均大于0.8,所以这五道量表类问题的信效度较高。问卷发放设为两轮,第一轮即为5个1~5级量表类问题,由于内容已经从五个角度设问,所以对每个题目进行单独分析。将问题中的选项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记为1~5级评分,4分及4分以上视为满意。为测量数学教研组组长是否对这一方面的内容表示认同,采用单样本t检验确定每个选项是否呈现出显著性(P值小于0.05或0.01),如果呈现出显著性,对比均值是否达到4分,若均值明显低于数字4.0,说明数学教研组在这一项内容上存在问题。第二轮问卷基于第一轮五道题目的分析结果,针对存在问题的选项,对产生原因进行更进一步的调查,形式采用多选题,通过拟合优度检验观察选项间是否存在显著性,提取出普及率较高的选项,表明这些因素对当前数学教研组建设出现的问题影响较大。在两轮问卷之后,为获得数学教研组组长更进一步的见解与提议,补充半结构化访谈,由于访谈内容与问卷角度几乎一一对应,所以直接将访谈结果对应到问卷的五个角度中进行结合分析。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的调查和访谈分析发现,新时期高中数学教研组建设主要存在五个较大的共性问题。以下为主要结果概括:

(一)教研组在适应新教材方面存在难点

近几年高中数学新教材在全国各地投入使用,新教材更加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强调数学知识间、数学与现实间以及应用间的联系。教师需要快速适应,理清新教材的逻辑关系,合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所以教研组需及时为教师提供平台,交流如何高效使用新教材。但使用的成效却不尽人意,在调查当中发现,关于“新教材的使用难点”一题的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chi=82.579,P=0.000<0.05),“教学观念”和“时间紧张”的普及率明显较高,这意味着被调查的大多数数学教研组受教学观念和时间紧张的因素影响,在使用新教材方面得不到最佳效果(参见表1)。

表1 当前高中数学新教材的使用难点、响应率和普及率

在访谈中有教研组长表示,教研组内的教师很难跟紧“三新”理念,并且由于课时紧、进度快,数学教研交流的难度增大,教学研究任务不易完成。实际上,由于教材中新添加了信息技术应用、数学探究和数学建模等内容,需要采用分组讨论、合作学习和科学探究等教学方式,在紧张的教学进程中极难实现,所以教研组不得不继续采用原有方式开展教学。同时相对于旧教材,新教材的知识体系也发生了大幅变化,受时间的限制,数学教研组在交流探讨时仅能针对部分内容进行研讨,无法保障教学时知识点间的连贯性,甚至许多“老教师”仍采用旧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讲授,导致教研组无法充分利用新教材辅助教学,这是数学教研组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二)数学教研组的活动质量难以保证

数学教研组的活动主要包括集体备课、合作学习、教学研讨、课题研究、观摩交流、公开教学和教学比赛等,教研活动的质量直接决定着数学教学的质量。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在“教研活动”一题的选项中呈现显著性(参见表2),“数学教研组开展的活动质量很高”这一选项的平均值明显低于数字4.0,说明当前数学教研组的活动质量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

表2 “教研活动” 单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于是在二轮问卷中,针对“教研活动质量影响因素”设计了一道多选题,分析时发现“数学教学太过注重应试化”以及“数学教研组集体教研缺乏合作化”二者的普及率为72.62%和53.57%,相比于其他选项较高。为了追根溯源,访谈教研组长出现如上情况的原因,发现传统的高中数学教研组由学校行政统一领导,按计划开展工作,而这种组织形式主要是按照学校行政确定的学科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进行的,数学教研组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成员基本上处于被动地接受任务和应付上级检查,所以会出现缺乏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的表现。而这些因素就会导致数学教研组的活动质量整体不高,没有发挥教师在其中的主体作用。

(三)教研组长作用不明显,学校支持不足

数学教研组的领头人是教研组的灵魂,但是在分析问卷数据时发现,“数学教研组长考评数学教师、监督数学教师教学质量”这一选项的均值为3.321,未达到4.0,说明教研组长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带头模范等作用。同时“数学教研组长是组内成员选举产生的”一项均值为3.274,也低于4.0,表示大多数教师对教研组组长的选举表现出不满意。通过访谈得知,一些学校会选择有经验、年纪较大或具有高级职称的老教师担任高中数学教研组长,这些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相对落后于新课程改革和教育发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思维方式固化,较难适应新课程改革下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方法;也有些学校选择优秀的年轻教师作为数学教研组长,比如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或市骨干教师,思想意识较高,但在教学上可能缺乏经验,教研时领导力不强,与年龄较长的教师之间的沟通也会存在问题,无法带动整个数学教研组。所以教研组长的选用是影响教研组建设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学校对数学教研组能提供充足的硬件和软件支持“一项的均值为3.548,也明显低于4.0,有教研组长在访谈中表示,学校缺乏对数学教学情况开展针对性研究和评价的手段,也没有对教师开展专业成长与能力提升活动的保障措施。还有部分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对教师学习与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缺乏重视,考核教师的标准只是学生成绩,甚至施行“末位淘汰”,这种量化的指标和数字会导致数学教师人际关系紧张,影响工作积极性。

(四)教研组缺乏对教师个人发展的重视

教研组给予教师个人专业发展的机会是教研组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在调查中发现,教研组对教师个人发展的帮助比较匮乏(参见表3)。“教研组为成员提供教师培训与进修的机会”一项的平均值明显低于数字4.0,表明有部分数学教研组建设仍缺乏“以人为本”的理念,缺少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访谈得知,数学教研组内的部分教师认为,只要评上了名师或学科带头人就可以高枕无忧,但对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却没有积极性;还有的学校虽然组织了“教学能手”“教学新秀”等比赛活动,但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竞赛活动流于形式。尤其是在新课标实施后,数学教师们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了解不多,教研组没有给予充分的机会去学习和探讨,导致课堂效率低、教学手段落后,不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开展数学教学,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数学课堂的质量。

表3 “教师发展” 单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

另外,虽然有些数学教研组在“积极”建设,但却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比如有的教研组内的教师被安排参加相关的学习培训,但却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去听,走形式、走过场,本人的专业发展仍然停滞不前。这就是因为“教研组要求成员定期对自己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这一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教师产生懒惰心理。

同时,青年教师的发展也不容小觑,大部分学校的数学教研组往往是老教师独当一面,说话有分量,整个数学教研活动被老教师牵着鼻子走,对于青年教师来说,却缺乏机会、平台和引导。教研组没有给青年力量恰当的关注和帮助,就难以培养优秀的年轻教师,整个教研组就可能会跟不上新时代的步伐。

(五)教研组内的数学教师产生职业倦怠

数学是高考升学考试的关键所在,数学教师日常需要备课、命题、解题、研究教材、批改作业、课外辅导等,还要干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工作,这些都要耗费大量的时间。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关于“参与教研活动不积极的原因”一题的拟合优度检验呈现出显著性(chi=93.025,P=0.000<0.05),各项的选择比例具有明显差异性,其中“数学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数学教研组氛围不到位”这三个因素着重影响导致了数学教师的倦怠心理。

访谈中发现,教研组内的多数教师在工作过程中感觉到教学任务重,工作量大,导致压力过大、精力不足、自我评价低,数学教研组在组织学习活动时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和安排,工作积极性大打折扣。并且数学教研组安排的部分教学内容与教师能力不匹配,例如研讨开发校本课程,指导研究性学习,应对高难度的考试,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技能没有得到相应提升,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之间存在冲突,难以实现教研组的预期目标。这些过高的专业需求,使得部分教师心理不适、不堪重负,导致心理和情绪上感到极度疲劳和力不从心。

四、结论及建议

从上述数学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当前高中数学教研组的主要问题存在于:对新教材的使用不适应;组内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倦怠心理;教研组的活动质量有待提高;学校支持力度不足,教研组长起的带头模范作用不明显;年轻教师得到机会较少;数学教研组也缺乏与时俱进的能力等。对此,参与访谈的十位数学教研组组长们结合所在教研组提高和发展的经验提出了许多建议和举措,本文结合他们的观点与目前广东省普通高中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概括总结出以下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各地校的数学教研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及时研讨新教材,更新教学观念

在“三新”环境下,高中数学教研组可以通过了解新课改的动向,深入研究新的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教材,并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教学实践,大力优化教学过程,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教研组应当及时结合新课标、新教材、高考评价体系,基于核心素养展开讨论;以高考题、母题、课本典型题为范本,进行深入分析、解读和理解,开展教师解题方法和说题等活动。教研组成员可以集体结合新教材进行再研究,分工合作,形成每个模块的思维导图、错题汇总和典型例题,将新教学理念渗透到日常教学中,提炼具有校本特色的课堂模式。数学教研组还可以建立资源库,将近几年的高考真题、统考试卷进行分类汇编,放在学校服务器共享,鼓励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并把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增强教研合作化,确保活动质量

现在大部分数学教研组往往偏向于集体教研,这意味着在教研活动中,要增进组内的合作、沟通与交流。数学教研活动最好每周进行一次,组长可以指定中心发言人和集体教研主题。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及时提出反馈;再根据自身实际提出问题,进行集体讨论;最后再根据本班的情况进行整改。这样既能够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教研实效,同时又减轻数学教师的工作负担,有了更多的学习和反思时间。

与此同时,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是检验数学教研组成效的关键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个人教学经验、专业技能是存在差异的,数学教研组应该看到教师个人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之间的差异性,有针对性地组织集体备课、互相评课等活动。在日常教学中,时刻关注和分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商讨、分析,让教研活动不再“制度化”,使教师在集体备课中取长补短,把好的教学经验及时传达给教研组内的成员。数学教研组也可以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帮助教师进行质量诊断,总结教学经验,查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及时改进教学,使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个台阶。

(三)发挥领头羊作用,提供坚实后盾

教研组组长在数学教研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团队的灵魂。组长要明确自己示范引领的作用,借助齿轮效应,以少部分人带动团队;在教学中做课改先锋,高考责任人,把关数学学科质量;积极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组织能力和教学能力,高效引领组内成员协同发展。

从学校角度来看,数学教研组是学校内非常重要的一个团体。学校管理者应当为数学教研组提供坚实的后盾支持,例如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学生为本的意识,创造条件支持数学教研组开展专业学习与培训、提高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等工作;建立健全促进数学教学改革的激励机制,加强组织管理和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数学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数学教师的评价方式和方法等,多关注数学教研组的发展与建设。

(四)培养年轻的教师,搭平台促成长

目前很多数学教研组面临老龄化的危机,因此及时注重引入青年力量是非常必要的。教研组应当从多渠道、多平台对青年教师进行培养,关注青年教师专长的发展,可以督促青年教师多承担公开课,积极参与听、评课和各种教研培训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教学比赛,并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名师工作室并参与或主持课题,提升专业研究能力。通过专题研讨、新老教师结对等活动,充分发挥老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骨干教师在专业技能方面的特长优势,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五)注重素养化发展,融合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时代,科技与教学的融合显得尤为必要,数学教研组迫切需要培养创新型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通过网上备课、在线研讨、交流等活动形式,促进教师之间资源互补与共享。所以数学教研组要有效引导与促进教研组教师学习与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新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硬件方面,学校设备、软件配置等可以争取得到学校的支持;在软件方面,数学教研组要充分挖掘组里信息技术使用能力强的教师,给大家开展信息化教学讲座,提高整个教研组信息化素养,同时也形成教师的个人特色。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数学活动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环节。数学探究、数学建模等活动综合性强,与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据分析、数学运算等素养联系紧密、相互交融。因此这些素养的养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研组做好整体规划,在整个高中的各章节教学活动中有序渗透,逐次提升。教研组可以鼓励、激发教研组内的教师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进行数学教学论文的写作,不断提升教研组内教师素养。

(六)增强教师成就感,提振组员士气

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团体,每一个成员应该能体会到归属感和幸福感。在教研组发展过程中,组长应当提出合理的工作要求,也要有恰当的人文关怀,对生病的教师加以照顾,为退休的教师举行退休仪式等,让组内成员有认同感。数学教研组还可以聘请资深教师指导论文写作,集体申请课题立项,在此过程中发展个人的专业特长,如命题、授课、评课和教学研究等,为教研组的成员争取机会。数学教研组还要尊重老教师,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作用,提升教研组整体的讲课能力,集全组教师的力量,从不同视角提升教研组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教研组新教材数学教师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